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主神经系统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可出现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脾为后天之本,具有主运化、升清、养心、络脑等功能,且脾藏意而主思虑,对自主神经的功能产生影响。若脾受损,精微生化不足,输布失常则心脑失养,进而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概括为4个方面:脾胃虚损,运化失常;脾气虚乏,清阳不升;脾虚失运,湿困中焦;脾肾阳虚,内生寒邪。分别治以健脾宁心、益气补血,健脾益气、升阳举陷,健脾除湿、升清降浊,温补脾肾、破阴散寒。并附医案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从正气不足是痹病发生的内因、风寒湿热是外因,唯湿邪最著、调理肺脾肾在痹病中的意义及指导选方用药等论述调理肺、脾、肾在痹病中的应用。指出:通过调理肺、脾、肾三位一体的治疗,能有效的祛除病因、恢复正气。  相似文献   

3.
马桂琴教授认为,痰瘀胶结伤筋损骨,筋伤则筋纵不能自收持,骨伤则骨痿是风湿病临床中痹痿同病的根本病机。马教授认为,因痿致痹以补为要,因痹致痿以通为要,"痹痿同病"均可见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两亏,均要佐以补虚扶正,补脾益肾以固根本。马教授认为,凡病不论病位浅深,病程长短,均有气血流通受阻,气血失和因素在内,既调畅三焦,又从六经运动的角度,调畅阴阳运动之枢机,从而提出治疗"痹痿同病"要善用柴胡剂及四逆散。马教授还重视调和营卫,常运用桂枝汤。  相似文献   

4.
李乾构教授临证近50载,在脾胃病的治疗上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对于脾胃相关性疾病如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上亦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其认为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病机多为肝脾同病,临床证候以肝郁脾虚为主,治疗以肝脾为中心,多以四君子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膝痹,即常说的"膝骨关节炎",中医常归之于"骨痹"范畴[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中医临床路径中,称之为"膝痹病(膝骨关节炎)"。《素问·痹论》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症因脉治·卷三》载:"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痛,或凝结关节,或重著难移……故名曰痹"[2]。可见,"骨痹"是由于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关节,闭阻经络,气血凝滞从而出现关节疼痛、麻木、活动受限[3]。  相似文献   

6.
慢性咽炎,属于中医的“喉痹”范畴,其病以咽喉干燥,微痛,梗塞不适等为主要症状,且时轻时重,缠绵难愈,近年来,中医同道对此不乏研究报导。病证类型的划分,不下十余种,治疗上多选用养阴清肺,生津润燥,滋阴降火,滋补肝肾,活血化瘀,利咽化痰,引火归元等方法,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从脾土论治者并不多见。笔者在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习班上,有幸聆听南京名医干祖望教授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经验介绍,很受启发。干老师以《素问·阴阳类论》之“咽喉干燥,病在土脾”为理论根据,在临床上注意采用了‘补土”、“疏土”等调理中土之法,治疗部分慢性咽喉炎病人,取得了满意疗效,开阔了我们治疗本病的眼界,故不揣疏浅,试从理论上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痹病从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病在临床上以肢体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累及脏腑。本病缠绵难愈,病程久长,瘀血则贯穿疾病始末。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痹证有瘀血。”高士宗亦曰:“痹,闭也,血气凝涩则不行也。”为此,笔者就从瘀论治痹病作一探讨。1痹病之因皆可致瘀痹病内因是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里空疏、卫外不固,且外感风、寒、湿、热之邪,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血行不畅。《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并指出“血凝于肤者为痹,凝…  相似文献   

8.
吕飞  王伟杰  温成平 《新中医》2019,51(5):308-309
简版:正文: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为“补土派”代表人物,从师于张元素。李东垣在继承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基础上,并将之发扬补充,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并创立了脾胃学说。历代医家有“内伤法东垣”之说。李东垣一生著书颇丰,对风湿痹病的治疗尤有心得。……  相似文献   

9.
陈莉 《光明中医》2013,28(8):1603-1604
根据清代医家的治痹文献,其治疗痹病重视从经络论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善从阳明论治(宣通清解法、补益法);2.诸痹独取太阴;3.奇脉论治(治分虚实、强调通络、补益肝肾、务在气血调和);4.久病入络("通络"是治疗络病的总原则、虚实异治、治络须护胃气、重在痰瘀、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炎从“痹”论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世国  杨林 《四川中医》1994,12(2):14-14
  相似文献   

11.
从络病角度认识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认为正虚为本,邪实(痰浊、瘀血)流注络脉,导致络脉不通为其病机;病程迁延、久病久痛、病久内舍于脏的临床表现,符合络病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发展规律。结合络病三维空间结构,辨RA表里轻重缓急;结合络病在治法上以通为用,RA治疗上应急性期活血化瘀,缓解期通补兼施;RA用药以辛味通络药和虫类通络药为主,并根据寒热虚实斟酌加减,以期为RA临床论治规范化提供新的参考,也为临床其他属络病范畴的疾病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未病"理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治未病"理论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健康教育中,从心理、饮食、用药、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治未病"理论在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的发生、发展、预防保健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结论]将"治未病"理论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中,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郁滞理论治疗老年性痴呆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玉红  王亚雄 《陕西中医》2003,24(10):911-912
运用气血津液理论探讨老年性痴呆病理机制的规律 ,认为气血津液变化是本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并以此指导老年性痴呆的临床实践取得了肯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急性感染性疾病日益减少,温病学说的意义已不仅限于感染性疾病,温病的"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可以广泛的用于内科杂病的辨治。该文借鉴温病学辨证论治方法,探讨了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并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CNKI、维普、万方等国内数据库检索中医体质学、体质分类、辨体防病等相关文献,筛选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质特点和辨体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体质特点趋于灵活和复杂。成年人偏颇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居多,兼夹体质也广泛存在。同时,男性湿热质、痰湿质多于女性,女性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多于男性。老年人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为多。成人与老年《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已初步建立,儿童的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以期为中医体质治未病方法的探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比较苍附导痰汤加减对痰湿阻滞型单纯性肥胖儿童糖脂代谢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0例单纯性肥胖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奇数归入对照组,偶数归入基础观察组,每组30例。在全部签署知情同意告知书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苍附导痰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作为对照。经为期3个月的疗程治疗后,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不同组患儿的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水平[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医证候总积分及治疗有效率的改变情况。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BMI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BMI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TC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FPG、FINS、HOMA-I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PG、FINS、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FPG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更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22/30),经秩和检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Z=-2.100,P<0.05)。结论 苍附导痰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肥胖患儿的BMI指数,改善其糖脂代谢水平,临床疗效颇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痹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纤维化中医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古今肺痹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纤维化中医治疗研究文献。结果:目前各家无论何种肺部病变导致的肺纤维化都归于肺痹研究,而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纤维化有其自身特点,按照痹症中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肺痹与肢体皮痹有相关性,肺痹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纤维化的关系应最为密切,《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篇中桂枝芍药知母汤应为中医治疗肺痹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纤维化的首方,同时包含了肢体痹和肺痹的证治。结论:今后应继承和加强有效复方对肢体痹和肺痹同时治疗的研究,充分发挥中医复方优势。  相似文献   

18.
刘健美  薛良 《西部中医药》2011,24(10):62-63
以典型病例为基础,从慢性子痈的发病原因、解剖学认识、病理学认识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临床工作中只有坚持辨证治疗的原则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气机的运行与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正所谓百病皆生于气。了解脏腑之间的气机运行规律,通过调畅气机升降治愈疾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治疗手段。通常将脏腑气机的运动形式比喻成一个圆,其与肝与肺,心与肾,脾与胃,肺与大肠、膀胱之间的功能相关。如运用左肝右肺之法治疗久嗽、鼓胀,心肾相交之法治疗不寐、心悸、遗精,脾胃升降之法治疗中焦湿邪,提壶揭盖之法治疗癃闭、便秘。结合药物性味升降理论探讨中医气机运动形式及具体方药的应用,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医整体治疗思维及古人遣方用药的真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肝气郁与老年期痴呆病相关性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梅  李连涛 《江西中医药》2007,38(10):17-18
老年期痴呆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有多个高级皮质功能受损,使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语言、判断、视空间等能力下降,常伴有情感控制、社会行为或动机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其生活质量下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