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食医心鉴》由唐代成都医学博士昝殷撰于公元9世纪,其内容包括多篇食治医论与众多食疗方,对后世食治、本草、方剂及临床各科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①继承《千金要方·食治》的理论,指出多种病证使用食物治疗的优势,促进了食治理论的发展与食疗方的普及.②记载了部分药食的性味功效、服用方法,多以常见米谷及肉类食物为主,亦包括外来药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食医心鉴》饮食养生特点。方法:收集《食医心鉴》内服方剂,对方剂组成中食物及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到《食医心鉴》内服方剂206首。方剂使用食物及药物157种,总频次558次。其中使用食物91种,占总频次的79.93%;药物使用66种,占总频次的20.07%。食物可分为调味品、五谷类、五畜类、五菜类及五果类。五谷类以粳米使用最多,五畜类以鸡肉使用最多,五菜类最常使用茯苓及冬瓜,五果类以陈皮使用最多,调味品以花椒使用最多。《食医心鉴》常用食药组合有花椒—食盐、花椒—食盐—葱白、葱白—食盐—花椒等。结论:《食医心鉴》饮食养生以食物为主,全面膳食,药物为辅。食物选材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食药配伍使用,以温养脾胃为主,兼顾补肾以护土。 相似文献
3.
陈禹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157-158
食疗,即饮食疗养的简称,是指通过服用不同的食物或利用食物配合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以获得健康的一种手段或措施。中国食疗文化源远流长,典籍辈出。食疗典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按食物种类划分,记载具体食物的食疗作用,一是按疾病种类划分,记载食疗方剂的食疗作用,成书于唐代的《食医心鉴》属后者。通过对《食医心鉴》中含有谷类的食疗方进行整理、分析,结合现代营养学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探讨食疗方剂的作用机理、临床效果,简要总结如何在临床营养宣教中利用中医食疗,治养结合,为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4.
《食医心鉴》3卷,唐代昝殷撰,成书于公元9世纪,载有各科食治理论及食疗方,对食治及临床各科影响深远。《食医心鉴》在北宋时尚存,《太平圣惠方·食治》《养老奉亲书》《证类本草》《圣济总录·食治门》先后引用本书内容。靖康之难后,原书罕见,甚至有已亡佚的可能,至明代原书彻底在国内亡佚。但《证类本草》等书保存有《食医心鉴》佚文,内容依然经常被后世医籍收录转引。后有日本人从朝鲜《医方类聚》中辑得《食医心鉴》211方,罗振玉将其带回国内并于1924年在东方学会刊行,使《食医心鉴》自亡佚后首次在国内单独成册出现,促进了本书在国内的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分学者重新辑佚,使《食医心鉴》内容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医学汇函》,明代聂尚恒编撰,成书于明崇祯戊辰年(1628).书中卷十一外科病的内容取自《古今医鉴·卷之十六》,但二者内容略有不同,用《医学汇函》可以改正通行本《古今医鉴》的许多错误.以《医学汇函》首刻本明代崇祯年跃剑山房本对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本和商务印书馆本《古今医鉴》中通治、破伤风、金疮、救荒、虫兽伤及汤火伤部分,改正了误字,补充了脱文.如“默”改为“点”、“盖”改为“尽”、“赢”改为“赢”、“肠痛”改为“腹痛”、“重”改为“肿”、“筮”改作“茎”、“患”改为“蛊”、“盪”改为“烫”、“朱”改作“末”、“同”当改作“回”、“不可多服”后补入“要忌醋,食之令人肠断”9字、“淋漓”前补“热”字、“硫黄等”后补“分”字. 相似文献
6.
《玲珑医鉴》与濒临失传医著《寿世医鉴》同属晚清时期武陵地区中医药学著作,分别由秦子文和王文选两位著名医家著成。笔者在研究武陵地区中医药文化传承及特色诊疗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两书有多条目录标题及内容相同或相似。由此笔者对《玲珑医鉴》和《寿世医鉴》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临证指南医案》调治脾胃病证方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理并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调治脾胃病证的方药,归纳叶天士调治脾胃病证遣方用药有如下特色:扶正为先;通补为用;药食同源;喜用药汁。 相似文献
9.
周敏 《Zhonghua yi shi za zhi (Beijing, China : 1980)》2009,39(1):56-58
《本朝食鉴》是由日本医家人见必大仿照《本草纲目》体例撰写的食物本草学专著。该书参考《本草纲目》,并结合日本本国的实际情况,对日本所产442种食物本草的功能毒性、形状特征、生产采收等作了详细阐释,将医药学、养生学、营养学和烹饪学等各方面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是日本食疗学和药膳学发展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 相似文献
10.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调理脾胃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金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6)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重视小儿脾胃的调理。小儿脾胃娇弱,调治不当,则变证百出。钱乙在脾胃受损诸证的治疗中形成了独特的辨治特色。辨证上,详审病情,参以时节,细辨寒热虚实,详分轻重缓急;治疗上,妙用温凉补泻之法,遣药重在运脾,所创剂型丰富,轻巧灵活。钱乙调理脾胃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远超出儿科范畴,如补土派调脾胃、保后天的理论即是对钱氏思想的完善与发挥,值得当今临床发掘应用。 相似文献
11.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但辨证论治并非是僵化的程序。通过介绍陈德润主任治疗脾胃病5个难治之证医案,重点对陈老辨证强调准确、治法讲究法度、精于选方用药和重视对病人心里的疏导等经验详加分析,有助于启迪后学。 相似文献
12.
13.
杨晋翔教授是中医脾胃病知名专家,师从董建华院士,从事脾胃病的中医药防治与研究近四十载,用药精简,效果优良。杨教授善用风药治疗脾胃病,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学术思想。杨教授常用的风药有葛根、桔梗、荷叶、防风、紫苏叶、紫苏梗等药串、药对。笔者特将杨教授在临床中运用风药治疗脾胃病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供同道指正,以期实现杨教授学术思想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4.
李超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27(2)
目的:总结徐景藩教授分三型治疗胃病的经验.方法:搜集徐景藩教授治疗脾胃病病案,归纳、分析其证治规律,并举三个典型病例进行详述.结果:徐景藩对脾胃病强调定病、定位、定性,重视腹诊,并将胃脘痛分为中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和胃阴不足证三个主要证型,善于发挥升、降、消、补、润、燥、清、化八法的运用经验,其处方往往是集药治、食疗为一体.结论:徐景藩教授的治脾胃病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徐丹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344-347
徐景藩教授治疗脾胃系疾病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法统方,获得了显著疗效。将徐师治疗脾胃系疾病归纳为以下10法:疏肝和胃、健脾和胃、养阴理气、化湿清热、养血活血化瘀、消导解酲、温中祛寒、散结消坚、涩肠止泻、清肝养肝。 相似文献
16.
王宗柱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6):4-5
四逆泻心汤是以《伤寒论》四逆散和半夏泻心汤合方而成,以辛开苦降组方为法则。本文从一临床研究和药效实验两方面对其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330-331
杨少山教授认为慢性脾胃疾病患者长期服用膏方,疗效显著,且其治疗特色鲜明。主张:①补益脾胃,当“清养”;②结合治肾,当“养阴抑阳”;③调治三宝,不可偏废;④结合辨病,科学选药。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但辨证论治并非是僵化的程序。通过介绍周仲瑛教授治疗脾胃病久泻、胃痞和胃脘痞胀3个验案,重点对周老辨证强调准确、论治讲究法度、精于复法配伍和选方用药老到等经验详加分析,有助于启迪后学深刻理解周仲瑛教授倡导辨证论治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158-160
寒热并用的组方策略首见于《黄帝内经》,主要应用于寒热错杂的复杂病证。孙冰认为脾胃病的重要病机是寒热错杂,核心病机为脾寒胃热。脾为太阴,其气易虚,虚则有寒;胃为阳明,受邪易实,实则易热,因而治疗以寒热并用为基本大法,选方宜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乌梅丸等具有寒热平调作用的方剂为基本方,药物多以黄连、黄芩配伍干姜、吴茱萸、附子,同时强调治疗时应注意脾胃的生理特点,配合健脾益气、疏肝行气、养阴生津的党参、白术、柴胡、玉竹、麦冬、沙参、生地黄等药物,从而达到寒热并用以调阴阳,辛降并进以顺其升降的目的,无论是指导脾胃病的临床治疗,还是阐述方剂的组方原则,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论证通过调理脾胃治疗耳鸣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观察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及病房,以调理脾胃为中心进行治疗的耳鸣患者333例,分别记录初次就诊、末次就诊以及随访时的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TEQ)得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诊时TEQ评分平均(11.17±3.11)分。末诊时疗程平均(33.64±37.07)d,TEQ评分平均(9.57±3.43)分,其中痊愈5例,显效25例,有效79例,无效224例,总有效率为32.73%。第1次随访时距初诊时间平均(32.89±8.53)个月,TEQ评分平均(5.35±3.71)分,其中痊愈20例,显效21例,有效39例,无效43例,总有效率为65.04%。第2次随访时距初诊时间平均(57.48±7.91)个月,TEQ评分平均(3.42±3.39)分,其中痊愈37例,显效21例,有效26例,无效39例,总有效率为68.29%。【结论】以耳鸣居耳科3大难题(耳鸣、耳聋、耳眩晕)之首,由于西医对耳鸣的发病机制认识不清[1],致使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2]。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努力,中医在治疗耳鸣方面积累了不少有效经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多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除中药辨证内服外,尚有针灸、耳穴贴压、鸣天鼓等,显示出其固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探讨耳鸣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本研究组前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初步形成了耳鸣以脾胃失调为中心的病因病机理论[3-4]。本研究拟通过数据整理和研究,进一步论证通过调理脾胃治疗耳鸣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病例来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及病房的耳鸣患者,共收集333例。调理脾胃为中心治疗耳鸣的疗效确切,经远期随访,时间越长,疗效越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