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熊瑱 《微创医学》2021,(1):96-98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46)与开腹组(n = 42),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开腹组行传统开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低位直肠癌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保肛率、术中及术后输血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297.3±185.3)ml vs.(370.1±198.3)ml,手术时间(221.3±51.3)min vs.(245.3±55.0)min,术中及术后输血率2.22%,对照组术中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8±1.7)d vs.(2.3±1.6)d,P<0.05]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56%vs.15.56%,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损伤小,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伊川县人民医院低位直肠癌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腹腔镜组(51例)与开腹组(5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淋巴漏、吻合口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根治术可促进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患者240例,所有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腹腔镜组)和对照组(传统开腹组)2组,每组120例患者,分析比较2组术中、术后的情况,术中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评价指标包括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98.3 ±43.6) mL较对照组(286±92) mL少(P<0.05);实验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2.3±0.7)d较对照组(3.5±0.9)d快(P<0.05);实验组术后吻合口瘘(5例)较对照组(18例)少(P<0.05).结论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功能快、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等优点,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肛手术与开腹保肛手术在低位直肠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开腹保肛手术组(对照组)27组和腹腔镜保肛手术组(观察组)35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标本肿瘤学情况及术后半年的肛门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腹腔局部转移、输尿管损伤和排尿功能障碍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肿块平均直径、长度和肿块下缘距远切缘距离、清扫淋巴结数目等肿瘤学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肛门完全失禁,且术后6个月KIRWAN标准肛门控便能力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肛低位直肠癌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且能达到与开腹保肛低位直肠癌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探讨哪种手术方式疗效更好,总结其特点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以低位直肠癌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传统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辅助下手术组,从患者性别年龄术前临床分期、TNMⅢ期的保肛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吻合口并发症、住院天数及费用、术后排便功能、术后复发及转移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特点及临床使用价值。结果:在术前TNMⅢ期的保肛率、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费用、术后排便功能方面,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术前临床分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及转移方面,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49-51
目的 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划分A组(n=30)和B组(n=30),两组均实施新辅助放化疗,A组行开腹手术,B组行腹腔镜下保肛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保肛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B组患者保肛率高于A组;B组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尿潴留、吻合口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实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腹腔镜下保肛术,术中出血量少,保肛率高,很少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施行的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术30例及同期开腹手术30例,统计分析二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除标本长度、肿瘤下缘距切缘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除标本长度、肿瘤下缘距切缘长度、清除淋巴结的数目等方面,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比开腹手术组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曾庆智  林东  黄安振 《微创医学》2012,7(6):665-667
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以往采用的经腹会阴肿瘤切除术(Miles手术)因永久性结肠造瘘而对患者正常生理、心理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对低位直肠癌病理学特征认识的深入以及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腹腔镜下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为可能。研究证实[1]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保肛手术效果。方法:选取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44例,均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就开腹经括约肌切除保肛术(对照组,n=22)与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保肛术(观察组,n=22)预后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肛压指标、肛门功能评分、肿瘤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保肛手术治疗,可提高手术质量,改善肛压及肛门功能,防范肿瘤远处转移及复发,且具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对3例诊断为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的患者手术治疗,术后观察2~3年,近期效果满意,无头位代偿,视力提高,眼震减轻。  相似文献   

12.
23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路远  卢伟 《吉林医学》2014,(2):291-29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手术切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原发性肝癌的患者的手术切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右半肝切除术3例,左半肝切除术2例,左外叶切除术3例,肝不规则切除术15例。结果:23例患者均治愈;术中出血200~1 900 ml,术后并发症5例,术后出血1例,胸腔积液3例,腹水1例。结论:术前把握好手术指征,认真做好术前准备,选择最佳手术方法,仔细处理肝脏创面,把握好手术的各个环节,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程锦  吴泉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1):1142-114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2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6例患者中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136例,占62.96%。无临床症状者80例,占37.04%,手术方式以全子宫切除为主,占77.78%。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一部分无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年龄、对生育的要求决定并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报告12 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并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肿瘤,无手术死亡。结论:指出术前准备的经验是控制血压、纠正心律失常和预扩充血容量,并强调术前术中处理较术后处理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阴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薇  黎培毅  廖林 《四川医学》2000,21(12):1039-1040
目的 通过对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的术式的改进,减少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危险及手术并发症,使阴式子宫切除术能够得到广泛开展。方法 我们对1994年以来在我院接受改良式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59例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期进行的膜式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 59例患者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术后病率、术后恢复与腹式子宫全切除术无差异。其中有12例同时接受盆底修补术,无1例发生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研究表明我院开展的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减少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危险及难度,易掌握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乳糜胸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近14年收治乳糜胸18例。其中平均乳糜量超过6500ml者16例,低于2500ml者2例。采用剖胸低位胸导管结扎或缝扎手术16例,单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例。结果:剖胸手术的16例中有15例及胸腔闭式引流的2例一次性治愈,1例剖胸手术病人术后复发,经二次剖胸后方治愈,全组病人随访3个月-1年,乳摩胸未见复发。结论:乳摩胸若每日量超过1000ml者,应尽早行剖胸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外科手术学基础与动物外科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陈均  罗放  向征 《医学教育探索》2005,4(6):396-397,F0003
外科手术学基础是外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进入外科临床实习的前提。采用汉英双语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基本操作技能和无菌观念的培养,改革考核方式,并定期进行教学总结,对提高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0例多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DCS,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救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体温的恢复时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救治成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体温的恢复时间、乳酸恢复时间、ATT、PT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DIC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多发伤患者,采用DCS,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失败后的手术补救治疗,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远期生存率。方法:对我科经手术治疗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未控或放射治疗后复发者26例(鼻咽病变13例,颈部病变6例,鼻腔病变4例,耳部病变3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术前接受的放射治疗量为60-70 Gy,部分病人还进行化疗。手术方案:①鼻咽原发灶手术。鼻窦内窥镜下使用鼻窦切割钻、半导体激光、专用双极电凝等进行局部切除;②颈部手术。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别进行根治性、改良根治性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③鼻部手术。鼻侧切开+上颌骨部分切除术。④耳部手术。耳后切口扩大乳突根治术。全部患者术后进行了40-50 Gy的补充放疗并进行了2-10年的随访。结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5.4%(4/26)。术后2年患者均存活。结论:鼻咽癌首选放射治疗,首次放射治疗失败后可进行手术补救,术后可再次放射治疗,有望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手术分级信息质量对手术分级管理至关重要。但是临床提供的手术名称和ICD-9-CM-3名称存在一定的差异,为获取高质量的手术分级信息,病案管理工作者应注重加强手术名称字典的维护工作和手术名称编目质量,同时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和联系,提高手术名称书写的准确性,完善手术信息录入的审核,保障手术分级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各项评价指标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