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镜下微骨折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12月,采用镜下微骨折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治疗距骨软骨损伤患者23例。行踝关节镜下清理术,显露损伤的软骨下骨,给予微骨折处理,于术毕时向踝关节腔注射PRP,间隔1周,分别再注射2次,共注射3次。[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手术并发症。随时间推移,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P0.005),而AOFA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12个月的核磁共振影像显示距骨软骨损伤信号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镜下微骨折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软骨损伤操作简单,无严重医源性损伤和并发症,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分析其治疗效果,探索治疗该病新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26例30距骨,先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根据MRI检查距骨骨软骨损伤部位准确标定治疗点,能流密度0.14~0.16 mJ/mm2(3~3.5 bar,8 Hz),冲击频率40~50次/min,冲击次数2 000次,隔日1次,共治疗5次,然后进行踝关节镜手术行病灶清理,微骨折或钻孔术.应用Mazur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对治疗前后10个月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踝关节MRI检查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12、18个月距骨损伤面积的变化.[结果]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后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0.05)、MRI示损伤面积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踝关节镜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具有疗效显著、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胫骨松质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10-2019-09采用自体胫骨松质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12例距骨骨软骨损伤,采用足踝功能AOFAS评分、疼痛VAS评分、软骨修复MRI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12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骨折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小面积距骨骨软骨损伤(osteochondral lesion of the talus,OLT)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3例小面积OLT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微骨折组(21例)行单纯微骨折术治疗,联合组(22例)采用微骨折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自体PRP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侧别、损伤部位、病损面积、Mintz分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采用MRI评价OLT恢复情况,VAS评分及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疼痛及功能。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静脉血栓形成、踝关节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及AOFAS踝与后足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12个月较6个月时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联合组VAS评分及AOFAS踝与后足评分均显著优于微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复查示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OLT处均填充良好。结论与单纯微骨折术相比,微骨折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自体PRP治疗小面积OLT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骨软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软骨缺损的手术技术及初步结果。[方法]对8例距骨软骨缺损行自体骨软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术前制定植骨方案。踝关节前侧入路暴露胫骨及距骨磨损的软骨面并预制植骨圆形凹槽,于股骨外侧髁非负重软骨面取大小与预制植骨凹槽相同的柱状软骨,挤压置入预制凹槽内部,同时注入富血小板血浆。[结果] 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4.5±4.4)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踝关节VAS评分显著降低[(7.3±1.0),(1.0±0.3), P<0.05],AOFAS踝与后足评分显著增加[(43.3±4.4),(87.6±5.7), P<0.05]。术后24个月踝关节的生存率达到100%。[结论]骨软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软骨缺损技术可行,近期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HeppleⅢ~Ⅳ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HeppleⅢ~Ⅳ型距骨软骨损伤患者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5~48,平均(34.1±2.7)岁;右足10例,左足5例。根据Hepple分型,Ⅲ型9例,Ⅳ型6例。术前及术后12个月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及MRI进行评估。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5.1±2.2)个月。术前AOFAS评分(54.3±8.9)分、VAS评分(7.1±2.3)分,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89.2±6.4)分、VAS评分(1.3±0.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RI检查见距骨软骨的损伤区域较平滑,周围水肿消失。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HeppleⅢ~Ⅳ型距骨骨软骨损伤可以有效缓解踝关节疼痛及改善功能,明显促进损伤软骨愈合,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富血小板血浆(pure platelet-rich plasma,P-PRP)对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36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富白细胞PRP(leukocyte PRP,L-PRP)组(B组)、P-PRP组(C组),每组12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Hepple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分别于植骨处注射2.5 mL L-PRP和P-PRP,A组不注射任何药物。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疗效。P-PRP治疗机制研究:将MC3T3-E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L-PRP组(B组)、P-PRP组(C组),B、C组分别用含5%L-PRP或P-PRP的培养液进行培养,A组用相同含量PBS培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上清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蛋白含量,测定细胞ALP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细胞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Ⅰ型胶原和MMP-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上清液MMP-9和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磷酸化c-Jun(phosphorylated c-Jun,p-c-Jun)蛋白表达。结果各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8个月。无伤口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MRI检查示,术前各组损伤程度相似,术后6个月各组均获康复,且C组优于A、B组。术后各时间点各组AOFAS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6、12个月C组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A、B组(P0.05);VAS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RP治疗机制研究:C组细胞增殖吸光度(A)值、ALP活性、OPN和Ⅰ型胶原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大于A、B组,B组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MP-9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ELISA检测MMP-9蛋白含量显著大于A、C组,C组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B组PI3K、pAKT、pc-Ju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大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RP对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治疗效果优于L-PRP,可能与抑制成骨细胞中PI3K/AKT/AP-1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降低MMP-9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因“扭伤致右踝关节疼痛3年余,加重3个月”入院。查体:右踝关节无明显肿胀,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正常。局部无明显按压痛,抽屉试验(–)。CT、MRI检查示右踝距骨内侧关节面骨软骨损伤,关节面下骨内囊肿形成。诊断:右距骨骨软骨损伤(Hepple-Ⅴ型)。手术采用内踝截骨,暴露距骨内侧穹窿关节面,可见距骨骨软骨损伤,骨内囊肿形成,直径约1 c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OLT)的核磁共振成像(MRI)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本科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完善负重位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MRI检查,影像学评估术前及末次随访MRI脂肪抑制序列矢状位下的距骨骨水肿面积,临床评估术前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和AOF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9.52±11.84)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5.95±1.08)降至(1.15±1.08),AOFAS由术前(64.70±9.74)增至(92.33±5.89),MRI显示软骨损伤区骨水肿面积由术前(80.51±39.55) mm2缩小至(35.41±45.27) 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达92.50%。[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MRI显示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踝关节骨折并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23例踝关节骨折合并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患者,在切开复位骨折内固定的同时行关节镜下取出软骨碎片、关节面修整及钻孔.结果 本组随访6~25个月,平均13.5个月.笔者按Must和Teipner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可1例,差1例.结论 关节镜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关节镜微骨折术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用于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综合疗效。方法以106例距骨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予以关节镜微骨折术,研究组予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反应程度,通过AOFAS评分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水平变化,测定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跖屈活动度,观察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2.39±0.37)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4.01±0.59)(P0.05);研究组AOFAS评分(87.92±6.74)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79.81±6.27)(P0.05);研究组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总体优良率(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77.36%),(χ~2=8.230;P=0.0040.05);研究组治疗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20.75%)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5.66%)(χ~2=5.267,P=0.0220.05)。结论较关节镜微骨折术,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内注射可更有效缓解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疼痛反应,提高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月~2012年8月,我科共收治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术中发现有15例合并距骨软骨损伤,经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25~52岁。踝关节骨折按Lauge-Hansen分类:旋后内收型2例,旋后外旋型6例,旋前外展型3例,旋前外旋型4例。距骨软骨损伤按Berndt-Har-ty分类[1]: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3例,Ⅳ型4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微骨折术与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5-03—2016-09经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30例距骨软骨损伤,15例进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踝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观察组),15例单纯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对照组)。结果 30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观察组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踝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疗效优于单纯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踝关节损伤晚期并发症距骨骨软骨损伤,严重影响踝关节功能.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一般可确诊,根据临床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对急性期无移位或早期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可采用石膏固定和避免负重的保守治疗方法延缓病程发展.对不稳定或保守治疗无效患者需采用手术治疗,关节镜技术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其创伤小且疗效好;内固定的疗效也较好;对缺损较大的患者,可采用自体或异体骨软骨移植术;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无缺损面积限制,且无供区损伤.该文就距骨骨软骨损伤的分期、诊断及治疗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距骨骨软骨损伤是运动医学中具有挑战性的疾病之一。临床治疗策略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在儿童患者中效果最佳,对于成人患者常常选择进行手术治疗。目前常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包括关节镜下骨髓刺激、自体软骨细胞植入、自体骨软骨移植、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或同种异体青少年软骨微粒移植等。关节镜下骨髓刺激技术(特别是微骨折)适用于较小的病灶,是常见的一线治疗方案,中短期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自体骨软骨移植常用于伴有较大囊性病变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有着较好的中短期临床疗效,然而术后存在囊肿复发和供区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有大量文献报道其他生物治疗措施,如骨软骨损伤区域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或者浓缩骨髓细胞等,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这些技术的应用细节和疗效进行综述,目的是为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的影像学特点,包括病灶位置、病灶大小等形态学数据及MRI分期,并根据关节镜下表现进行分级,分析MRI分期与关节镜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35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术前进行踝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及MRI检查,分别根据BerdntHarty标准及Hepple's标准进行分期,在PACS系统上应用测量软件工具分析MRI图像,确定病灶位置、测量其前后径、左右径及深度。所有患病的踝关节均进行关节镜探查,并进行病灶分级。分析MRI分期与关节镜下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9.1岁(16~44岁),其中男30例,女5例。通过X线发现13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根据BerdntHarty分期:6例为Ⅰ期,3例为Ⅱ期,3例为Ⅲ期,1例为Ⅳ期;6例病灶位于外侧,7例位于内侧。MRI检查共发现38处距骨骨软骨损伤(3例患者均有两处病灶),根据Hepple分期:Ⅰ期1例,Ⅱ期17例,Ⅲ期7例,Ⅳ期2例,Ⅴ期11例。14例病灶位于外侧,24例位于内侧;按照9宫格分区法,55.3%的病灶位于4区(内侧中部),23.7%位于6区(外侧中部)。内侧组病灶大小为:前后径(9.0±2.5)mm、左右径(11.2±2.9)mm、深度(8.4±4.0)mm;外侧组病灶大小为:前后径(7.8±3.2)mm、左右径(10.9±3.2)mm、深度(7.9±4.2)mm。两组病灶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节镜探查共发现38处距骨骨软骨损伤(A级1例、B级1例、C级4例、D级27例、E级3例、F级2例)。MRI分期与关节镜下分级之间无相关性(r=0.12,P=0.474)。结论距骨骨软骨损伤主要位于距骨内侧中部及外侧中部,内侧病损以Hepple's Ⅱ期和Ⅴ期为主,外侧病变以Ⅲ期为主;内外侧病灶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外侧病变的关节镜下表现均以D级为主。Hepple'sMRI影像学分期与关节镜下分级无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临床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关节镜清理术(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AD)联合骨髓浓缩物(bone marrow aspirate concentrate, BMAC)或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 rich plasma, PRP)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症状和功能改善以及软骨修复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020年7月到202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单侧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62例,其中男29例,女33例;年龄18~65岁,平均(32.57±8.58)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3.02±1.26)kg/m2;国际软骨修复学会(international cartilage repair society, ICRS)分级,I级30例,Ⅱ级32例。临床试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D+BMAC组22例,AD+PRP组18例,AD组22例。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 NRS)评估症状及功能改善情况,采用膝关节MRI及磁共振软骨修复组织观察(magn...  相似文献   

19.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自体全血经离心后得到的血小板浓缩物,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和炎症调节因子,可促进组织修复并调节炎症;PRP中的纤维蛋白原可被激活形成纤维蛋白胶,用以填充组织缺损。已有较多细胞研究和动物实验探讨了PI冲在软骨修复中的作用,也有临床试验提示PRP填充关节软骨缺损可促进软骨修复,但支持的仅有少量Ⅳ级临床证据。目前,较多研究集中在通过关节内注射PRP缓解骨关节炎症状和改善关节功能上,虽有少量I级临床证据支持,但这些随机对照试验间的同质性较差,随访时间嫌短,仍需要大量同质化程度较高、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并距骨骨软骨损伤1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研究发现创伤造成的距骨骨软骨损伤,已成为踝关节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已有踝部骨折伴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文献报道[1,2].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笔者共手术治疗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357例,发现有17例合并有距骨骨软骨损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