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对早产儿病死率及早期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课题组各协作单位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产科出生胎龄24~36+6周早产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按HDCP程度分为4组:HDCP组、子痫前期组、子痫组和无HDCP组,比较各组早产儿的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HDCP组早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无HDCP组(χ2=9.970,P=0.019),其中以子痫前期病死率最高(4.8%),与无HDCP组(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DCP组(1.8%)、子痫组(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CP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明显高于无HDCP组(χ2=13.241,P=0.004),其中子痫组发病率最高(35.4%),与无HDCP组(1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HDCP组(19.9%)、子痫前期组(1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CP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明显高于无HDCP组(χ2=9.592,P=0.022),其中子痫组发病率最高(9.7%),与无HDCP组(2.0%)及HDCP组(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与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着HDCP的程度加重,BPD的发生率逐渐升高。HDCP对脑室内出血(IVH)、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脓毒症无明显影响(χ2=7.054、7.214、0.358、3.852,P=0.070、0.065、0.949、0.278)。考虑患儿总体结局,即患儿死亡或存活但至少合并一种并发症,HDCP对其有影响(χ2=15.697,P=0.001),且随HDCP程度加重,其发生率逐渐增高。调整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分娩方式、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前激素、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窒息等因素,结果显示HDCP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OR=2.159,95%CI:1.093~4.266),而子痫前期组、子痫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4、0.389);HDCP对RDS、BDP、ICH、NEC、ROP、脓毒症无明显影响。结论HDCP导致早产儿死亡风险增加,也是导致RDS及BPD发生率增加的高危因素,对NEC、ROP、IVH、脓毒症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HCDP)对早产儿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先兆子痫和子痫母亲之早产儿75例(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健康母亲之早产儿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常规特点、变化及影响因素,以及早产儿常见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生体重和胎龄小于对照组,小于胎龄儿(SGA)较对照组多(P<0.01)。观察组生后6h内、2~3d及5~7d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及血小板计数(BPC)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WBC及ANC减少以生后6h内最多见(42.7%),BPC减少以生后2~3d最多见(49.3%)。BPC减少与患儿性别及母亲BPC状态无关(P>0.05),而与低出生体重和SGA有关(P<0.01)。观察组感染率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常见相关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度HCDP可引起早产儿生后BPC减少和ANC减少,与低出生体重和SGA有关,临床易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原发性高血压对新生儿多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母亲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新生儿100例,根据母亲妊娠期血压,分为子痫前期组53例、妊娠高血压组47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母亲新生儿100例为对照组(足月儿12例,无诱因早产儿88例)。比较各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身长、头围、Apgar评分、羊水污染、胎盘早剥、宫内窘迫情况、神经发育评分、血清肌酸激酶、肺动脉压力、甲状腺功能、血糖、血常规、头颅磁共振(MRI)等资料。结果三组新生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头围、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以及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前5项指标均以子痫前期组最低,且子痫前期组的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最高。三组新生儿产前异常(羊水III度污染、胎盘早剥、宫内窘迫)以及并发症(重症感染、心肌损伤、红细胞增多症、肝肾功能损伤、低血糖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呼吸衰竭等)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均以子痫前期组的发生概率最高。子痫前期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HCT)、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其他两组升高,而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痫前期组的被动肌张力评分低于妊娠高血压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新生儿头颅MRI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子痫前期组异常率最高。结论母亲妊娠原发性高血压可造成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内分泌系统紊乱、心功能减退、血液黏滞度增加、神经发育迟缓;母病情愈重,对新生儿各系统影响愈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度妊高征)患者早产儿心电图心率及经心率较正后的QT间期(QTLc)特点,为早产儿心电图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胎龄30~36周的早产儿155例根据其母妊娠期是否有妊高征分为2组:重度妊高征组和非妊高征组(对照组),测量心率及经心率校正后的QT间期(QTLc)。结果重度妊高征组早产儿心率较对照组快,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妊高征组早产儿QTLc较对照组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妊高征对其早产儿心电图时限参数心率及QTLc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田方  石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10):1142-1147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早产儿常见疾病,目前早产儿PDA的自然发展过程仍未完全明确,PDA发生的有些高危因素仍存在争议,对PDA是否进行药物、手术干预,以及何时进行药物、手术干预仍存在争议。尽管已经有相当多的证据证实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可能有害,但目前尚缺乏关闭导管治疗方案的远期益处或害处的相关证据。大多数临床试验旨在评估短期导管开放对患儿的影响。目前尚无评估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对早产儿死亡率及并发症影响的临床试验。近年来PDA治疗上最大的变化是减少对PDA的治疗。该文重点总结胎龄28周早产儿PDA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胎龄(周)和MAP<30 mmHg定义为低血压的2种定义的早期低血压对胎龄<32周早产儿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2020年4月—2021年8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320例,监测生后72 h内血压。低血压的定义与分组采取以下2种方式:(1)连续2次MAP<胎龄者为低血压组(n=104),其余病例为对照组(n=216);(2)连续2次MAP<30 mmHg者为低血压组(n=114),其余病例为对照组(n=206)。收集患儿围生期资料及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近期预后不良定义为住院期间死亡和/或出生1周内发生Ⅲ~Ⅳ度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上述2种定义下的低血压对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2种定义下的低血压组低灌注临床表现、预后不良、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肺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MAP<30 mmHg定义下的低血压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母亲子痫前期脐血的血小板参数水平,探讨母亲子痫前期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新生儿血小板生长代谢过程的理解,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全血球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脐血中血小板参数如platelet count(PLT)、platelet crit(PCT),mean platelet volume(MPV)、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等的水平;运用ELISA法分别测定脐血中的血小板参数如thrombopoietin(TPO)、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ri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等的水平。结果母亲子痫前期的早产儿PLT[(215.23±111.32)×10~9/L]、PCT(2.21%±0.93%)低于母亲无子痫前期的早产儿PLT[(248.89±100.56)×10~9/L]、PCT(2.84%±0.65%),P0.05,而MPV(9.14±0.81fL)、PDW(17.39%±1.22%)均明显高于母亲无子痫前期的早产儿MPV(8.25±0.79fL)、PDW(16.14%±0.71%),P0.05;母亲子痫前期的早产儿脐血中sFlt-1、PAF及TPO水平(分别为150.67±34.38 pg/mL、0.378±0.12 pg/mL、265.25±33.53 pg/mL)均升高,P0.05。结论母亲子痫前期通过对血小板参数的综合影响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龄34周的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胎龄34周的Bell分期≥Ⅱ期的NEC早产儿,以同期NICU住院的非NEC早产儿为对照组,样本量对照组与NEC组2∶1。截取母孕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生后窒息、家族过敏史、母乳喂养、胎粪吸入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败血症、输血和口服益生菌等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结果 NEC组纳入66例(Ⅱ期50例, Ⅲ期16例),非NEC组132例早产儿进入本文分析。两组早产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和出生地点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EC病例在1月份发病最多(9例),8月份最少(2例)。66例NEC患儿发病在生后2~27 d,平均为15.5 d。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母孕期ICP(OR=2.38,95%CI:1.74~5.49)、输血(OR=3.33,95%CI:1.76~5.78)、新生儿窒息(OR=2.49,95%CI:1.69~4.95)和败血症(OR=4.05,95%CI:2.01~6.87)可增加NEC的发病风险,口服益生菌为NEC发生的保护因素(OR=0.91,95%CI:0.48~0.94)。结论母孕期ICP、新生儿窒息、败血症和输血可增加胎龄34周早产儿NEC的患病风险,口服益生菌为NEC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延迟脐带结扎(DCC)对胎龄32周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12月自然分娩的90例胎龄32周早产儿随机分为DCC组(46例)和早期结扎(ICC)组(44例),对比两组的血常规、红细胞输注总量、血气、平均动脉压、胆红素峰值、光疗总时间,以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晚发性败血症、颅内出血和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几率。结果 DCC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动脉压、标准碱剩余(s BE)高于ICC组,而接受扩容及多巴胺升压治疗的早产儿比例以及红细胞输注量低于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体温、p H值、HCO3-浓度、血清胆红素峰值、总光疗时间以及晚发型败血症、视网膜病、Ⅱ级以上颅内出血及Ⅱ级以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是一项安全的、可以改善胎龄32周早产儿预后的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多见于早产儿 ,也是引起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资料表明 ,用地塞米松进行孕期治疗 ,可促进胎肺成熟 ,降低早产儿RDS的发生率或减轻RDS的症状[1] 。为探讨产前用地塞米松治疗对早产儿肺部疾病的影响 ,现将我院近 5年收治的早产儿产前用地塞米松预防肺部疾病 13 0例分析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在我院出生的孕周≤ 3 7周 ,出生体重≤ 2 0 0 0 g的早产儿 2 46例 ,男 13 2例 ,女114例 ,出生体重≤ 15 0 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71例二、方法 治…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作为血管平滑肌细胞舒张的信使分子,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 iNO)能够扩张肺部血管,降低肺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而对体循环压力没有影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iNO用于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已证实对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和低氧性呼吸衰竭具有明显效果。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显示,iNO用于胎龄<34周早产儿的超适应证治疗越来越多。该文就iNO治疗胎龄<34周早产儿的有效性、安全性、应用时机、剂量、撤离方式和与血管活性药物联合使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积极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在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肠外营养中的远期疗效。 方法 根据早期应用脂肪乳和氨基酸剂量的不同,将2019年5~12月收治的生后24 h内入院、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分为积极肠外营养组和常规肠外营养组,每组各50例,分别收集两组早产儿在随访6个月和13个月时的体格指标及Gesell发育量表测定值。 结果 6月龄时,积极肠外营养组早产儿(n=46)在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会性行为3个能区的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常规肠外营养组(n=34)(P<0.05);13月龄时,积极肠外营养组早产儿(n=25)在适应性行为、大运动、个人-社会性行为3个能区的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常规肠外营养组(n=19)(P<0.05)。两组患儿在整个随访过程中的体重、身长、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生后24 h内给予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含高剂量脂肪乳和氨基酸的积极肠外营养支持策略可显著改善其远期神经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抗生素使用策略改进对胎龄<35周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865例胎龄<35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改进的抗生素使用策略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根据改进抗生素使用策略实施时间将收集的临床资料分为3组:调整前组303例(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调整后Ⅰ组293例(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调整后Ⅱ组269例(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回顾性分析比较3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组早产儿的胎龄、小于胎龄儿比例、性别及出生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调整前组相比,调整后Ⅰ组及调整后Ⅱ组在生后早期和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率下降,使用时间明显缩短(P<0.05);生后早期抗生素使用时间≤3 d和4~7 d比例均升高,>7 d比例明显降低(P<0.05)。与调整后Ⅰ组相比,调整后Ⅱ组在生后早期和住院期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进一步缩短(P<0.05);生后早期抗生素使用时间≤3 d比例升高,4~7 d和>7 d比例明显降低(P<0.05)。调整后Ⅰ组和调整后Ⅱ组肠外营养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调整前组明显缩短(P<0.05)。≥Ⅲ度脑室内出血及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在抗生素使用策略调整前后呈逐步下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调整抗生素使用策略对近期临床不良结局无影响,抗生素使用>7 d明显增加了近期临床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改进抗生素使用策略,减少胎龄<35周早产儿不必要抗生素的使用是可行的,同时明显缩短肠外营养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且≥Ⅲ度脑室内出血及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34周以下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34周早产儿694例, 根据出院时体重分为EUGR组和非EUGR组, 回顾性分析两组早产儿的围生期资料、住院期间生长、营养摄入情况及相关合并症等资料。结果 694例早产儿中, 发生EUGR 284例(40.9%)。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患儿发生EUGR的比例明显高于非IUGR组(P<0.01); 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EUGR比例明显高于非极低出生体重儿(P<0.01)。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的早产儿EUGR的发生率越高(P<0.01)。EUGR组早产儿禁食天数、静脉营养持续天数、首次肠内营养的日龄、全肠内营养的日龄均大于非EUGR组(P<0.01)。EUGR组患儿生后第1周蛋白质累积损失量与热卡累积损失量均大于非EUGR组(P<0.05)。EUGR组生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并发症的比例高于非EUG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出生体重、出生胎龄及IUGR是EUG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34周以下早产儿EUGR发生率较高, 尤其是已经存在IUGR的早产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 生后早期积极的营养支持, 预防呼吸暂停、败血症等并发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EUG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及不同分期HCA与RDS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NICU治疗的患儿及其孕母资料,根据是否发生HCA及分期情况分为对照组(109例)、HCA早期组(126例)、HCA中期组(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持续性肺膨胀(SLI)在 < 34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SLI对比单纯无创正压通气运用于早产儿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研究,合计1 432例早产儿(胎龄:23~33.7周)。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LI组72 h内需机械通气率较对照组低(51.9% vs 56.9%;RR=0.91,P=0.04,95% CI:0.83~0.99);两组病死率、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胸、Ⅲ~Ⅳ级颅内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SLI可减低 < 34周早产儿机械通气的使用,且未增加其余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34周以下早产适于胎龄儿(AGA)和小于胎龄儿(SGA)生后蛋白质、能量摄入量以及体质量z评分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院的314例早产儿,比较268例AGA和46例SGA早产儿生后2周内蛋白质、能量摄入情况和体质量变化。结果 SGA组住院时间、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时间、全肠内营养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均较AGA早产儿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生后第4、8、12天能量摄入量明显低于AGA组,SGA组生后第6、8天总蛋白质摄入量明显低于A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日平均体质量增长量大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A组与SGA组生后2周内体质量z评分均逐渐远离中位水平,且SGA组2周时体质量z评分低于AGA组(P??0.05)。结论胎龄??34周的SGA早产儿恢复出生体质量后的生长速率快于AGA早产儿,存在一定的追赶生长;但SGA、AGA早产儿的生长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