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外旋截骨时测量截骨技术与间隙平衡技术对截骨参数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4-01—2016-12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4例术中采用间隙平衡技术进行股骨截骨(间隙平衡组),30例术中进行股骨测量截骨(测量截骨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截骨参数(股骨假体旋转角、截骨板相对后髁线旋转角、膝关节内翻角、股骨后内髁截骨量、股骨后外髁截骨量),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KSS评分、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结果 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60(40.8±4.7)个月。与测量截骨组比较,间隙平衡组手术时间较短,股骨后内髁截骨量更大,股骨假体旋转角更小,截骨板相对后髁线旋转角更大,术后1个月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隙平衡组与测量截骨组术后6个月、1年、3年膝关节功能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隙平衡组与测量截骨组膝关节内翻角、股骨后外髁截骨量、术后MOMAC评分及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外旋截骨时采用间隙平衡技术的截骨量比测量截骨技术的截骨量更大,但手术时间缩短,术后短期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测量截骨与间隙平衡截骨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08-01-2013-06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诊治126例(130膝)骨性关节炎,测量组76例,平衡组50例,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影像学、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26例均获随访2~5年,平均3.4年。测量组与平衡组单膝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2钉孔连线与股骨通髁线夹角2°,测量组外旋角度(1.04±0.62)°,平衡组内旋角度(1.24±0.57)°,术后患膝伸直应力位X线片示内外侧股胫关节角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屈膝90°应力下X线片示内外侧股胫关节角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肢力线与小腿解剖轴线夹角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K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隙平衡截骨技术在保证下肢力线及屈伸间隙平衡方面优于测量截骨技术,但易导致股骨假体内旋,术中要注意调整两钉孔连线与股骨通髁线夹角。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松解联合手法松解与麻醉下单纯手法松解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晚期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8月治疗40例TKA术后晚期僵硬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19例采用镜下松解联合手法松解(联合组),另外21例采用单纯手法松解(手法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虽然联合组手术时间[(65.4±12.4)min vs (27.7±5.3)min, P<0.05]显著长于手法组,但是前者术中最大屈膝[(105.4±12.8)°vs (97.4±11.6)°, P<0.05]和伸膝角度[(0.8±1.9)°vs (3.7±2.5)°, P<0.05]均显著优于后者。所有患者随访平均(26.7±6.9)个月,两组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膝关节ROM、KSS临床和KSS功能评分以及HS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  相似文献   

4.
正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包括测量截骨技术和间隙平衡技术~[1]。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目标是重塑下肢正常力线并获得内外侧及屈伸间隙平衡。精确的内外侧软组织平衡和准确截骨是全膝关节置换技术的关键,不精确的截骨和软组织松解会导致髌股关节不稳、膝前疼痛等并发症~[2]。测量截骨技术又称为等量截骨技术,维持了术后关节线稳定,具有学习曲线短、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联合关节镜与常规单髁置换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9月~2017年6月就诊本科准备行单髁置换术的患者83例(94膝),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联合组49膝行关节镜联合单髁置换术,常规组45膝行常规单髁置换术。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关节活动度(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指数(WOMAC),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有1膝镜下外侧间室局部软骨病变为Outerbridge IV级,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余82例(93膝)行单髁置换术。联合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30.32±10.51)个月,与术前相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ROM、KSS、WOMAC和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联合组ROM、WOMAC和VAS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关节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尽管关节镜联合单髁置换增加了手术时间,但能更准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并改进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采用间隙平衡截骨与测量截骨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78例接受单侧TKA的患者资料。按医患沟通的结果采用两种手术技术,39例采用间隙平衡技术TKA,39例行测量截骨技术TKA。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患者术后下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8例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的随访。随访过程中,间隙平衡组1例出现膝前痛,2例出现髌骨弹响;测量截骨组2例出现膝前痛,1例出现伸膝延滞,1例出现关节内粘连;经相应处理均无严重不良后果。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HS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间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术后2年时,间隙平衡组的HSS评分显著高于测量截骨组(P0.05)。影像方面,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下肢力线与小腿解剖轴线的夹角显著减少(P0.05)。术前两组患者下肢力线与小腿解剖轴线的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年、2年间隙平衡组下肢力线与小腿解剖轴线的夹角皆显著小于测量截骨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间隙平衡截骨相比测量截骨可获得更好的下肢力线,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主动感受。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7):1571-1575
[目的]探讨个性化截骨技术(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ation)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价值和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6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25例31膝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个性化截骨技术(SignatureTM,Biomet公司)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同期选择27例33膝采用传统手术技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下肢机械轴线(站立位髋-膝-踝角)及功能评分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瞻性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刀口长度、术后下肢机械轴线(站立位髋-膝-踝角)和术后3个月时KSS功能评分。[结果]术后个性化截骨组髋-膝-踝角为(1.44±0.25)°,传统手术组为(2.28±0.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个性化截骨组为(177.1±13.34)ml,传统手术组为(219.7±9.72)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刀口均一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心肺等重要脏器并发症发生。随访过程未见感染、假体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个性化截骨技术操作简便,具有提高下肢机械轴线的精确性、减少出血量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股骨髁间截骨膝关节假体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5年5月2010年10月本科行TKA术的患者107例(122膝)。使用深盘型后稳定假体62例(72膝),使用桩柱型后稳定假体45例(50膝)。对比两组术前、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测量膝关节ROM。[结果]两组术后与术前的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盘型后稳定假体组有1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经过一期骨水泥旷置,3个月行二期翻修;桩柱型膝关节假体组有1例术中发生股骨外髁骨折,术中及时发现给予螺钉内固定,1例术后7个月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给予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均痊愈出院。两组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固定性能等均显示良好,无松动、透亮线等异常表现。[结论]两种不同术式股骨髁间截骨膝关节假体行TKA临床疗效满意,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机器人膝关节系统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学习曲线。[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本院进行机器人膝关节系统辅助TKA手术的17例膝关节炎患者。采用累计求和(cumulative summation, CUSUM)法分析学习曲线。[结果]根据手术先后顺序,前10例为学习组,后7例为成熟组。成熟组手术时间[(123.3±11.3) min vs (147.3±11.3) min, P<0.05]、运用机器人膝关节系统定位时间[(15.9±2.1) min vs (22.2±6.1) min, P<0.05]、调整计划假体时间[(17.6±4.2) min vs (23.5±5.2) min, P<0.05]均显著优于学习组;两组间股骨注册时间、胫骨注册时间、股骨远端截骨时间、胫骨近端截骨时间、股骨四合一截骨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HKA角、切口愈合、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强直位膝关节置换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3月采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的强直膝畸形患者80例(100膝),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施行传统膝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置换配合胫骨结节截骨入路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X线片、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和功能评分情况,并随访3个月。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对强直位膝关节置换均具明显效果。与传统膝关节置换术相比,膝关节置换配合胫骨结节截骨入路术术后ROM、KSS和功能评分值均较高(P<0.05),术后并发症及感染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配合胫骨结节截骨入路术临床效果明显,较常规膝关节置换术更佳,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测量截骨与间隙平衡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8月37例(43膝)采用测量截骨和间隙平衡技术行TKA患者病例资料,测量截骨组19例(22膝),间隙平衡组20例(21膝)。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临床症状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成功随访37例(43膝)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6年(2~6年)。所有患者术后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测量截骨组与间隙平衡组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的各项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截骨组患者主观满意率优良率为90.90%(20/22),间隙平衡组为90.48%(19/21)。结论在TKA中测量截骨与间隙平衡技术中期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间隙平衡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 2006年3月应用间隙平衡(gap balancing,GB)技术的TKA患者45例(49膝),男16例,女29例,手术时年龄52 ~ 79岁,平均62.4岁.另取同期采用测量截骨(measured resection,MR)技术的TKA患者70例(76膝)设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影像学、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8年,平均6.8年.GB组单膝手术时间、胫骨截骨量、股骨截骨量均明显低于MR组,术中股骨假体相对外上髁解剖轴内旋角度GB组大于MR组(P<0.05).TKA术后两组患者髌骨外倾角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GB组明显大于MR组.术后膝关节KSS、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KA术中应用GB技术手术时间短,截骨量少,股骨假体相对外上髁解剖轴内旋和髌骨倾斜角度较大,中期随访临床效果和MR技术无明显差异,GB技术应避免内侧软组织过度松解,预防术后屈曲失稳及髌股关节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间隙平衡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0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骨技术不同分为测量截骨组和间隙平衡组.测量截骨组61例,男24例,女37例;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测量截骨联合间隙平衡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19年7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9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7例单纯应用测量截骨技术纳入测量截骨组,男16例,女31例;年龄55~74岁,平均年龄(66.26±4.56)岁。45例应用测量截骨联合新型间隙测量垫辅助的间隙平衡技术纳入联合截骨组,男18例,女27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4.69±5.83)岁。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影像学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92例患者完成至少2年随访,联合截骨组的手术时间(68.62±11.06)min,少于测量截骨组(74.81±13.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联合截骨组的股骨后髁连线外旋截骨角为(4.22±1.27)°,高于测量截骨组的(3.43±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截骨组的股骨内后髁的截骨厚度为(9.77±0.81)mm,测量截骨组为(9.35±0.69)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腓骨近端截骨术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0例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根据采取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腓骨近端截骨术组(截骨组)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组(置换组),每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总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总花费)、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截骨组在总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总花费等方面明显低于置换组(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SS、KS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5%,置换组为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均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有效的方法,但腓骨近端截骨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总花费等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作者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截骨方法进行了改良,增加了股骨后髁截骨厚度,本项研究通过截骨厚度的测量对改良截骨方法的手术效果进行了验证。[方法]对81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各向截骨骨块的厚度进行了测量,分为膝内翻和膝外翻两组,采用Student's-test对截骨厚度和假体厚度进行了比较。[结果]总体截骨厚度在膝间隙和伸膝间隙均小于假体厚度。膝内翻组,外侧屈膝间隙存在微量的过度截骨;膝外翻组,内侧屈膝间隙存在微量的过度截骨。[结论]采用改良的股骨截骨方法,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关节炎合并外翻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1-06—2015-08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38例膝关节炎合并外翻畸形,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截骨、软组织平衡、屈伸间隙不平衡、假体放置角度等问题的处理进行总结,并通过比较术前术后下肢机械轴、股骨外翻角、胫骨力线角、KSS评分、WOMAC评分等,综合评价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的外翻畸形获得矫正;外翻畸形患者的下肢力线由术前(185.1±1.1)°恢复至(180.2±1.1)°。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外翻畸形患者术后胫骨力线角、KSS评分、WOMAC评分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炎合并外翻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效果可靠,但应对全膝关节置换的相关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做到个体化诊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后方复合松解对术中关节间隙及改善术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于截骨后行后髁增生骨常规清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关节后方复合松解。比较2组患者术中屈、伸膝间隙及术后最大屈膝角度、平均屈膝角度、主动屈膝90°及120°时间。结果 (1)术中2组屈膝间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伸膝间隙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2组平均屈膝角度均大于术前,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最大屈膝角度大于对照组,主动屈膝90°及120°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后方复合松解可有效改善术中关节间隙及术后活动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严重膝外翻患者39例(43膝)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后稳定型假体或半限制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前后测量股胫角(FTA)、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行K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2个月。FTA由术前的17°~38°(26.3°±2.3°)降低至1°~7°(4.2°±1.6°),P0.05;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62°~91°(63.7°±4.1°)提高到102°~120°(106.9°±5.1°),P0.05;KSS评分由术前的17~39(23.8±2.5)分提高到83~97(88.6±4.1)分,P0.05。结论采用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选择性的外侧软组织松解、安装后稳定型假体或半限制型假体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外翻畸形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虽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假体旋转定位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但术中以哪条轴线为参照能够更加精确的保证股骨假体的旋转定位,目前尚存争议.研究表明股骨外上髁线(TEA)与膝关节屈曲轴线平行,但这一轴线术中难以精确确定.本文采用间隙平衡技术(BG),对比TEA技术在股骨假体实际旋转角度测量的差异 [方法]3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分为2组(每组15膝),分别采用.TEA和BG技术,术后行CT扫描测量股骨假体旋转角度并行膝关节学会评分(KSS).[结果]BG组中股骨假体平均外旋角度为2.7°±1.1°,TEA组为5.6°±1.6°(P=0.001).术后KSS功能评分改善BG组高于TEA组(P=0.002).但两组的KSS膝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39).[结论]研究表明,与BG技术相比,术中应用TEA参照确定股骨假体的旋转定位可导致股骨假体的过度外旋,其术后KSS功能评分亦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