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产妇82例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依据是否进行分娩镇痛分组,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硬膜外分娩镇痛组)41例,观察组使用0.15%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15μg/mL的舒芬太尼混合液,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麻醉药物,仅给予催产素进行静脉滴注,对比两组产妇在出血量、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情况及术后6 h、12 h、24 h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出血量为(208.7±28.7)mL、第一产程(545.8±300.6)min、第二产程(84.8±31.9)min、第三产程时间(18.0±4.4)min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6 h、12 h、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2.0±0.5)分、(1.5±0.4)分、(1.1±0.3)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镇痛效果明显,减少了出血量,缩短了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硬膜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36例接受分娩的顺产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给予硬膜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A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联合0.5μg/mL舒芬太尼;B组给予0.15%罗哌卡因联合0.5μg/mL舒芬太尼。结果两组产妇均成功分娩,母子平安。两组镇痛前、镇痛后5min和镇痛后10min的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后30min和镇痛后60min,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运动阻滞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镇痛起效时间和术中追加罗哌卡因剂量均显著少于A组(P<0.05)。B组副反应率稍高于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15%的罗哌卡因联合0.5μg/mL的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具有更快的起效时间、更高的有效性,而且安全性基本可以保证,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为镇痛组,采用0.1%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自控镇痛;6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为对照组,不给镇痛药物。记录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生命体征、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第一产程明显缩短,两组第二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使用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共3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4例。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产妇生命体征等情况。结果①观察组镇痛后5min、10min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产程、产妇生命体征、剖宫产率、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中,镇痛效果明显,对于分娩过程中产妇和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临产妇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经硬膜外腔置管后,接电子镇痛泵,输注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芬太尼组输注0.15%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结果两组产妇在镇痛起效时间、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及低血压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1);舒芬太尼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优于芬太尼组。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与芬太尼比较,均能达到良好的镇痛,且副作用小,是一种较好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9.
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0.15%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方式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足月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n=15)自愿要求硬膜外镇痛的足月初产妇,宫口开2~3 cm时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0.15%罗哌卡因与0.25μg/ml舒芬太尼及50μg/ml氟哌利多的混合镇痛液8~10 ml,使镇痛平面控制在T10以下,PCEA基础注药速率为2~4 ml/h,自控镇痛量为2 ml,锁定时间为15 min。对照组(n=15)随机选择同期非镇痛足月初产妇。观察两组产妇疼痛情况、产程、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妇镇痛有效率达100%,两组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使用0.15%罗哌卡因复合0.25μg/ml舒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的方法简便、安全,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0.05%(A组)、0.075%(B组)、0.1%(C组)、0.125%(D组)、0.15%(E组)的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结果镇痛有效率分别为47%,67%,77%,83%,87%。E组有1例运动阻滞发生。结论 0.1%~0.12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能够为产妇分娩提供安全可靠的镇痛。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可行走分娩镇痛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待产妇280例,根据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140例为分娩镇痛组(Z组),常规分娩组140例(C组)。镇痛组(Z组)宫口开至3 cm时行硬膜外穿刺操作,成功后开始镇痛;常规分娩组(C组)不做麻醉干预。观察组记录镇痛前即刻(T0)及镇痛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宫口开全时(T4)VAS评分,C组记录宫口开3 cm时(T0)及以后10 min(T1)、30 min(T2)、60 min(T3)、宫口开全时(T4)VAS评分;两组中转剖宫产率、产程进展及产后出血情况、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改良Bromoge分级评分都是0分,两组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间剖宫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中是可行且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应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该院2010—2012年收治的足月初产妇共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产妇50例。对照组产妇不采取任何镇痛方法,为自然分娩,观察组产妇则接受盐酸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方法。对比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失血量、生命体征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下肢肌力等无显著差异性,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镇痛时间影响性以及产程时间等对比于对照组产妇具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之后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足月分娩产妇应用盐酸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临床效果突出确切,对产妇和新生儿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全麻下行开胸手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给予0.2%罗哌卡因加0.6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连续输注,单次给药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背景剂量为2.0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性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06年3月开展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100例的临床资料,初步总结分娩镇痛这项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经验.结果 产妇镇痛后生命体征平稳,下肢均能活动,胎心无明显变化,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给予负荷剂量后15 min内即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全部有效.无痛分娩100例,其中顺产64例(64%),胎头吸引助产16例(16%),剖宫产21例(21%),73例(73%)使用缩宫素.产程最短1 h,最长6 h,平均3.5 h.新生儿1 min和5 min按Apgar标准评分均正常.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 μg/ml用于分娩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对母婴无不良影响,适于临床开展分娩镇痛.但需要对分娩镇痛这项新技术进一步扩大宣传,以推动分娩镇痛这项新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对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06年3月开展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100例的临床资料,初步总结分娩镇痛这项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经验。结果产妇镇痛后生命体征平稳,下肢均能活动,胎心无明显变化,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给予负荷剂量后15min内即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全部有效。无痛分娩100例,其中顺产64例(64%),胎头吸引助产16例(16%),剖宫产21例(21%),73例(73%)使用缩宫素。产程最短1h,最长6h,平均3.5h。新生儿1min和5min按Apgar标准评分均正常。结论0.1%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μg/ml用于分娩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对母婴无不良影响,适于临床开展分娩镇痛。但需要对分娩镇痛这项新技术进一步扩大宣传,以推动分娩镇痛这项新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医学综述》2015,(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联合鞘内注射在分娩镇痛中对产妇宫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待产的孕妇112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2)、B组(n=42)、C组(n=42)三组,均给予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3μg、5μg、7μg,首剂罗哌卡因均为2 mg,对比三组产妇镇痛效果及产程和血清前列腺素E2(PGE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起效时间为(4.9±1.3)min,显著长于B、C组的(3.8±1.4)min与(3.5±1.3)min(P<0.05),首剂量持续时间为(64.4±13.6)min,显著短于B、C两组的(89.7±13.8)min与(91.2±14.1)min(P<0.05),罗哌卡因用量为(21.3±5.9)mg,显著多于B、C组的(18.3±6.1)mg与(16.2±5.8)mg(P<0.05),B、C两组在镇痛起效时间、首剂量持续时间以及罗哌卡因用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以及血清PGE2、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联合鞘内注射用于分娩镇痛具有较为理想的镇痛效果,但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并未对产妇宫缩起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