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股骨、胫骨和腓骨外翻截骨治疗婴幼儿型Blount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婴幼儿型Blount病患儿行股骨、胫骨和腓骨外翻截骨,术后予以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结果 7例均得到随访,时间3~16年。6例无任何膝关节疼痛不适;1例双侧胫骨内翻患儿长时间站立、行走后,左膝关节有疼痛,再次行左胫骨近端外翻截骨后畸形得到矫正,疼痛消失。结论经股骨、胫骨和腓骨外翻截骨治疗婴幼儿型Blount病,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手术治疗神经源性重度马蹄内翻足畸形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8年2月马蹄内翻足病例资料,男28例(32足),女21例(24足),年龄11~35岁,平均(19.72±7.64)岁。其中脑瘫及脑炎所致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痉挛性马蹄内翻足33例,腰骶部脊膜膨出型脊柱裂所致非痉挛性10例,各种原因导致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麻痹性6例。给予选择性软组织松解肌力平衡及跟骨截骨术、修复负重区溃疡,使用Ilizarov技术纠正畸形至满意形态,3个月后改为佩戴支具3个月;统计分析末次随访及术前后踝-后足AOFAS评分。[结果]单侧肢体手术时间0.5~1.5h,平均(0.81±0.31) h,术中出血5~20ml,术后5~7d后可扶拐下地、部分负重,予以截骨治疗者下地时间延后至术后6周;无钉道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病例;负重区溃疡均得到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1.53±8.42)个月。拆除外架后均恢复跖行足,末次随访时,全组踝-后足AOF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神经源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疗效确切;治疗过程中需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胫骨近端内翻畸形实施单边外固定支架矫正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胫骨近端内翻畸形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给予对照组患者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矫正术,给予研究组患者单边外固定支架矫正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带架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患侧肢体缩短长度、胫骨缩短长度、患侧机械轴偏向内/外移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胫骨近端内侧角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6/30)显著低于对照组36.7%(11/30)(P0.05)。结论胫骨近端内翻畸形实施单边外固定支架矫正的效果较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矫正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期Ilizarov技术肌腱转移治疗儿麻后遗症重度足下垂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8年6月本院一期行跟腱延长联合Ilizarov技术矫正足下垂内翻畸形、二期行胫后肌外移术维持软组织肌力平衡治疗的24例儿麻后遗症重度足下垂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2.6±0.8)年。术后8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踝背伸-跖屈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AOFAS踝-后足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8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踝关节退变分级Morrey-Wiedeman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分期Ilizarov技术肌腱转移矫正儿麻后遗症重度足下垂内翻畸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Illizarov牵拉与截骨融合分期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18例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跟骨体部截骨,Ilizarov外固定架固定,术后逐步牵拉,延长跟骨和矫正畸形,二期行跟骨外侧壁多余骨质切除,距下关节融合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随访时间(22.17±3.64)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46~92分,平均(81.17±10.29)分;临床结果评定为优2例,良13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83.33%。所有患者足外形恢复良好,能穿普通鞋。影像方面,术后所有患者跟骨高度均得到了恢复,纠正了跟骨内翻。B?hler角由术前的平均(-3.11±7.26)°,恢复到平均(29.94±3.54)°(P0.05);Gissane角由术前的平均(92.17±12.73),恢复到平均(121.33±8.75)°(P0.05)。[结论] Ilizarov外固定架分期治疗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是一种可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恢复跟骨的形态,术后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成人肘内翻畸形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截骨矫形、钢板内固定的25例成人肘内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截骨矫形钢板内固定(传统组),11例采用个性化3D打印导板辅助截骨矫形钢板内固定(导板板)。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桡神经损伤。导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早于传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导板组的提携角显著大于传统组(P0.05)。两组截骨处均骨性愈合,两组截骨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截骨方法相比,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肘内翻畸形截骨的手术疗效相当,但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并获得更为理想的术后提携角。  相似文献   

7.
1937年,Blount[1]首次总结并报导了一系列以胫骨近端后内侧内翻、内旋畸形为表现,累及骨骺及干骺端的骺软骨发育障碍性疾病,并提出"胫骨内翻"这一概念.此后,对该病进行报导的文献称此类畸形为Blount病.Blount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最初发现的时间常被作为Blount病的分型依据,可分为婴儿型(早发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关节截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内翻畸形的策略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2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内翻畸形患者48例。入院后制定个体化的翻修手术方案。术中矫正下肢力线,并选择恰当的锁定钢板对内侧、后侧骨块进行充分固定。术后视膝关节稳定程度尽早开始功能锻炼。[结果]随访骨折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为13~23周(平均17.3周)。术后即刻与术后2年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切口浅表感染及骨不连,无内固定失效松动断裂。根据膝关节HSS评分,优39例(81.3%)、良6例、差1例,该病人行二次手术翻修。[结论]经关节截骨治疗创伤后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内翻截骨和联合Steel截骨治疗重度Legg-Calvé-Perthes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第五及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重度Legg-Calvé-Perthes病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7例采用单纯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治疗(股骨组),21例采用股骨近端内翻截骨联合Steel截骨治疗(联合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股骨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联合组。随访时间平均(33.0±9.6)个月,股骨组患者下地行走时间[(73.5±3.5) d vs (79.9±5.1) d, P<0.05]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08.9±6.8) d vs(119.4±8.6) d, P<0.05]显著早于联合组。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髋关节屈伸ROM、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的AI、LCEA、FHE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Scarf联合Akin截骨术(Akin osteotomy, SA)与Chevron联合Akin截骨术(Chevron osteotomy, CA)治疗(?母)外翻(hallur valgus, HV)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12月,对49例中重度HV行手术矫正。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4例采用SA联合截骨术,25例采用CA不联合截骨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SA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CA组[(41.31±6.52) min vs (30.41±4.31) min,P0.05];SA组术后有3例局部感觉不适,1例发生伤口浅表感染,CA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AOFAS评分均显著增加,而活动后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SA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CA组[(2.43±0.24) vs(1.74±2.13),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HVA、IMA和DMAA均显著减小(P0.05)。末次随访时,SA组的IMA显著小于CA组[(6.11±0.31)°vs (8.21±1.43)°,P0.05]。[结论]两种联合截骨组合均可有效治疗于中重度HV,相比之下,Chevron联合Akin截骨术手术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lizarov牵拉技术结合选择性胫神经缩窄术治疗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进行Ilizarov技术结合选择性胫神经缩窄术治疗的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患者37例(48足),包括Diméglio Ⅲ级32足,diméglio Ⅳ级16足,评估临床和影像结果。[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无神经血管损伤。手术时间平均(96.9±14.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9.7±10.4) ml,部分负重时间平均(6.7±0.9) d,外固定架调整时间平均(8.0±1.1)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9.9±1.7)周,外固定时间平均(12.2±1.0)周。随访时间平均(18.3±3.6)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ICFSG [(37.8±4.0),(8.7±6.4), P<0.05]、MAS评分[3.0 (3.0~4.0), 1.0 (0~3.0), P<0.05]显著降低,踝关节活动度[(12.4±6.9)°,(33.7±10.4)°, P<0.05]和AOFAS评分[(42.1±7.7),(81.2±9.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2—2012-04采用微创截骨联合Ilizarov技术治疗的28例(36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8.3(36~72)个月。术后3个月拆除外固定架后膝关节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6个月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MAD-C、mMPTA、FT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PTS、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结节下2 cm处微创截骨并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牵伸矫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疗效确切,畸形矫正准确,症状缓解明显,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4):1324-1326
[目的]探讨使用微创截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大段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2017年1月本科使用微创截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的30例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经验。[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8.12±18.20) min,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178.43±46.24) ml。3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54±7.21)个月。所有患者创面平均(35.74±10.82) d愈合。骨延长长度平均(8.52±2.43) cm,骨搬移时间平均(3.54±1.17)个月,去除外固定时间平均(22.54±4.83)个月。无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Paley骨愈合评定:优25例,良3例,一般2例;功能评定:优23例,良4例,一般3例。[结论]应用微创截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效果确切,重建了原有肢体长度,缩短了治疗周期,确保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有限脊柱截骨加椎间盘切除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6年12月,采用有限脊柱截骨加损伤椎间盘切除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35~73岁,平均(45.22±2.34)岁。采用JOA评分(29分法)、背部疼痛VAS评分和影像测量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未出现重要血管、神经及内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12~36个月,平均(24.14±1.58)个月。VAS评分由术前(7.23±2.24)分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2.93±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由术前(13.40±4.12)分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24.11±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由术前(45.22±10.21)°显著减少至末次随访时(8.41±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影像检查显示重建椎间盘骨性融合,所有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未见松动、拔出、切割、断钉等并发症。[结论]有限脊柱截骨加损伤椎间盘切除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矫形效果满意,术中脊髓360°减压充分,远期椎间融合率高,术后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结合软组织松解肌力平衡术治疗青少年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6年9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29例(33足)青少年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20足),女12例(13足);年龄13~28岁,平均17.6岁。依据Diméglio分级:Ⅱ级19足,Ⅲ级14足。给予软组织松解肌力平衡术,同时用Ilizarov技术纠正内翻畸形;术后5~7 d开始调节外固定架至达满意足踝形态为止,拆除外固定架后佩戴矫形支具,并逐渐减少佩戴时间至完全弃用。结果 29例(33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8个月。拆除外固定架后均恢复跖行足,无钉道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发生。1足于拆除外固定架后6个月畸形轻度复发,经对症处理后,患者步态恢复正常。其余32足随访期内均无畸形复发。末次随访时,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ICFSG)评分为(5.21±3.91)分,与术前(36.73±4.8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227,P=0.000);获优27足、良3足、中3足,优良率达90.91%。患者自评疗效27足非常满意,6足满意。结论 Ilizarov技术治疗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同时根据症状体征结合适当软组织手术可有效治疗青少年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畸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D打印截骨导板在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15例患者行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截骨术治疗(3D打印组),男9例,女6例;年龄(46.3±8.2)岁;骨折畸形愈合位于胫骨中上段11例,胫骨下段4例;左侧6例,右侧9例;内翻畸形8例,外翻畸形7例;术前骨折畸形角度24.3°±5.5°。15例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传统手术组),男10例,女5例;年龄(47.1±6.0)岁;骨折位于中上段12例,下段3例;左侧5例,右侧10例;内翻畸形7例,外翻畸形8例;术前骨折畸形愈合角度平均22.5°±5.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结果3D打印组和传统手术组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D打印组和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10个月。3D打印组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明显缩短[(102.2±13.0)vs.(137.9±10.5)min],术中出血量较传统手术组明显减少[(77.3±39.7)vs.(163.3±35.2)mL],术后3D打印组畸形角度较传统手术组显著减小[(1.9°±0.4°)vs.(3.2°±0.9°)],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均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截骨处均实现愈合,未再次出现畸形,下肢力线恢复良好。结论3D打印截骨导板技术在辅助胫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截骨治疗中能精准截骨,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有效纠正下肢力线,术后近期疗效良好,是胫骨骨折畸形愈合有效的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骨刀多节段截骨治疗脊柱退变性侧后凸畸形经关节突截骨术(SPO)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18年1月120例手术治疗的脊柱退变性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O术治疗,其中72例术中采用超声骨刀进行截骨,48例术中采用常规高速磨钻进行截骨。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超声骨刀组手术时间、单节段截骨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但是,相应时间点两组间JOA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两组患者后凸Cobb角、侧弯Cobb角和SVA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骨刀多节段截骨治疗脊柱退变性侧后凸畸形可减少截骨与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青少年Ⅲ度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研究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矫形手术治疗12例多种原因引起的青少年Ⅲ度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17足)。术后佩戴外固定架。结果 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49个月。佩戴外固定架时间8~12周。畸形矫正均满意,截骨处均骨性愈合,足负重行走功能良好。根据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会(ICFSG)评分系统:优10足,良6足,可1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的矫形手术,遵循个体化和局限化的原则,能够矫正传统矫形手术难以治疗的Ⅲ度马蹄内翻足畸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治疗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5例采用Masquelet诱导膜技术,25例采用Ilizarov骨搬运技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Masquelet组中透视总次数、手术切口愈合等级均显著优于Ilizarov组(P<0.05)。早期并发症方面,Masquelet为3/35 (8.57%),而Ilizarov组为9/25 (3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随访时间(24.54±5.86)个月。Masquelet组恢复下地行走时间及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Ilizarov组(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Iowa膝关节评分、Iowa踝关节评分、SF-36得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Masquelet组的VAS评分显著优于Ilizarov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Iowa膝关节评分、Iowa踝关节评分、SF-36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Masquelet组骨缺损影像愈合时间显著早于Ilizarov组(P<0.05)。[结论] 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均可有效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但本研究中Masquelet技术的临床效果优于Ilizarov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Kidner术与副舟骨融合术治疗青少年Ⅱ型疼痛性副舟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月经本院手术治疗的青少年Ⅱ型疼痛性副舟骨患者3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15患者应用Kidner术,15例患者应用融合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Kidner组手术时间[(50.36±3.26) min vs (65.72±5.40) min,P0.05]及术中透视次数[(1.23±0.32)次vs (3.15±0.22)次,P0.05]均显著少于融合组。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0.63±8.42)个月。Kidner组恢复下地行走[(4.21±1.27)周vs (6.31±1.41)周,P0.05]和完全负重活动[(6.03±1.36)周vs (8.21±2.32)周,P0.05]均显著早于融合组。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而AOFA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12个月,Kidner组的VAS评分均显著小于融合组(P0.05),但两组间AOF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Meary角、Pitch角和TCA角均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Meary角、Pitch角和TCA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有效治疗青少年Ⅱ型疼痛性副舟骨,相比之下,Kidner术的临床结果优于融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