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7例活动期UC患者(其中轻度15例、中度18例和重度14例),21例缓解期UC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8和TNF-α水平.结果 活动期UC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58.3±11.6)、(62.1±10.8)ng/L,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缓解期UC患者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重度活动期UC血清IL-8和TNF-α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活动期UC,中度活动期UC血清IL-8和TNF-α水平高于轻度活动期UC,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和TNF-α参与了UC的炎性过程,检测血浆IL-8和TNF-α可作为判断UC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部分粘附分子表达增高及其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中的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的外周血中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CD54)表达情况进行测定。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根据西医诊断标准分为初发型24例,慢性复发型42例,慢性持续型11例,急性暴发型3例。严重程度分级分为轻度28例,中度25例,重度27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大肠湿热证37例,肝郁脾虚证14例,脾肾阳虚证9例,血瘀肠络证15例,脾胃气虚证5例。结果CD44、CD62p、CD54阳性表达在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血瘀肠络证组最高,在轻度组、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气虚证组次之,正常对照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粘附分子CD44、CD62p及CD54作为炎性反应中的重要环节,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几项指标的测定可间接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其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关,测定外周血中CD44、CD62p、CD54表达情况可以协助中医辩证分型,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周秀丽  邢军  常丽丽 《河北医药》2008,30(7):958-959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部分粘附分子表达增高及其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的外周血中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44)、可溶性粘附分子P选择素(CD62p)及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CD54)表达情况进行测定.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根据西医诊断标准分为初发型24例,慢性复发型42例,慢性持续型11例,急性暴发型3例.严重程度分级分为轻度28例,中度25例.重度27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大肠湿热证37例,肝郁脾虚证14例,脾肾阳虚证9例,血瘀肠络证15例,脾胃气虚证5例.结果 CD44、CD62p、CD54阳性表达在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血瘀肠络证组最高,在轻度组、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气虚证组次之,正常对照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粘附分子CD44、CD52p及CD54作为炎性反应中的重要环节,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几项指标的测定可间接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其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关.测定外周血中CD44、CD62p、CD54表达情况可以协助中医辩证分型,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浆IL-23与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IL-23在UC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64例UC患者及59例健康人群血清IL-23的水平。分别比较缓解期、正常对照组与活动期UC患者的IL-23水平的差异;比较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比较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轻、中度患者血清IL-23的水平的差异。结果活动期UC患者血清IL-23的水平相对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期UC患者血清IL-23的水平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UC患者血清IL-23的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1)。结论 IL-23在UC病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血清IL-23可作为标志物反映UC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5.
TNF-α、IL-6、IL-8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浆TNF-α、IL-6及IL-8与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及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分别比较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缓解期、正常对照组的TNF-α、IL-6及IL-8的水平的差异;比较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比较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轻、中度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的差异。结果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NF-α、IL-6及IL-8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病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测定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可反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治疗前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TNF-α表达的变化,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HSP患儿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急性期患儿血清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活血化瘀中药对HSP患儿血IL-10、TNF-α有调节作用.②HSP患儿血IL-10、TNF-α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7,(7):190-19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中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87例UC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间IL-6、IL-8、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Truelove-Witts标准,研究组87例患者分为轻度组33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20例。轻度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中度组、重度组,中度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重度组,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白介素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疾病越严重白介素水平越高,白介素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及反映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严重程度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探索不同证候之间的表达差异,同时探究CHB患者细胞因子在不同肝组织病理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住院的CHB患者共138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并同步进行经皮肝脏穿刺活检获取组织病理情况,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肝胆湿热证型和肝郁脾虚证型,不同炎症活动度、纤维化分期的CHB患者细胞因子表达差异。结果 IL-6及IL-17在肝胆湿热证患者中表达水平高于肝郁脾虚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25),而IL-10及TGF-β1则在肝郁脾虚证患者中表达水平高于肝胆湿热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5)。根据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138例CHB患者中肝脏炎症活动度G1~G4分别有31、84、20、3例,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CHB患者在炎症分布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38例CHB患者中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苯中毒患者中毒程度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方法慢性苯中毒患者53例为中毒组(轻度28例、中度12例、重度13例),对照组为20例健康志愿者。采集每一名研究对象上肢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中毒组与对照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1(IL-11)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重度中毒组较对照组及轻、中度组IL-1β、IL-3、IL-6明显降低且IL-2、IL-11增高(P0.05);TPO表达增高在轻度中毒组高于对照组,但在中、重度中毒组TPO表达降低(P0.05),重度中毒组较中度中毒组降低明显(P0.05)。中度中毒组EPO表达增高,但在重度中毒组EPO表达降低(P0.05);轻、中、重度中毒组TNF-α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中毒组表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P0.05)。结论不同程度苯中毒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不同,TNF-α、IL-2表达增高与IL-1β、IL-6的降低和中毒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表明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慢性苯中毒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核因子(NF-κB)通路的表达情况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 128例行冠脉造影后诊断为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依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病变组(38例)、中度病变组(46例)、重度病变组(44例)。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F-κB,分析IL-6、TNF-α及NF-κB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IL-1、TNF-α及NF-κ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各组IL-6、TNF-α、NF-κ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IL-6、TNF-α、NF-κB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血清NF-κB表达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可作为冠心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IL-1β、IL-13、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血清中IL-1β、白细胞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探讨IL-1β、IL-13、TNF-α在UC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0例经内镜检查证实的UC患者结肠血清标本,并与30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UC组中IL-1β、TNF-α含量随着病变范围的扩大和病变程度的增加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3含量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患者的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明显升高,IL-13含量无明显变化,促炎因子IL-1β、TNF-α,抑炎因子IL-1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肠舒颗粒对患者血清NO浓度及其血清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并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肠舒颗粒组、柳氮磺吡啶片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分别进行治疗。选择肠黏膜病变、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测定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血清NO浓度、TNF-α、IL-6、IL-10的水平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三组患者的肠黏膜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舒颗粒组对患者的证候疗效组柳氮磺吡啶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中西药结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舒颗粒组与中西药结合组治疗后血清NO浓度、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柳氮磺吡啶片组治疗后血清NO浓度、TNF-α、IL-6、IL-8水平与肠舒颗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舒颗粒治疗肝郁脾虚证UC有确切的疗效,这可能与其下调患者血清NO浓度及其TNF-α、IL-6、IL-8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肝脏病理改变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含量的关系。方法 对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诊断和中医分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92例患者血清TGF β1。结果 ①92例患者病理分型,轻度6 5例,中度19例,重度8例;②92例患者中医分型为肝郁脾虚型4 9例,湿热中阻型3例,肝肾阴虚型11例,脾肾阳虚型6例,瘀血阻络型2 3例;③病理分型轻度者以肝郁脾虚型为主(72 % ) ,中度者瘀血阻络型占6 3% ,重度者8例均为瘀血阻络型;④肝郁脾虚型者血清TGF β1含量最低,肝内纤维化程度轻;瘀血阻络型患者血清TGF β1含量最多,肝内纤维化程度最重(P <0 .0 1) ,其余3型介于两者之间,血清TGF β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 0 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以肝郁脾虚型为主,随着肝损害加重,瘀血阻络型逐渐增加。因此,对慢性乙型肝炎轻度者要注重疏肝健脾,对中、重度者要注意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年6月至1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100例,同时纳入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同时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IL-4、IL-6、IL-17、TNF-α水平。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男12例,女88例,年龄36~72(51.48±12.93)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46例,年龄18~60(52.27±13.21)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肝肾不足证、寒湿痹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患者的IL-4、IL-6、IL-17、TNF-α水平均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寒湿痹证患者IL-4、IL-17、TNF-α水平分别为(8.27±2.20)pg/ml、(56.58±10.80)pg/ml、(16.61±2.90)pg/ml,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湿热痹阻证患者IL-6为(95.28±16.20)pg/ml,明显高于肝肾不足证组、寒湿痹证组和痰瘀痹阻证组[(57.54±12.04)pg/ml、(52.18±10.30)pg/ml、(51.75±13.03)pg/ml,均P<0.001]。结论 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不同,寒湿痹证型患者IL-4、IL-17、TNF-α水平最高,湿热痹阻证患者IL-6水平最高,或可作为临床辨证分型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探讨IL-8、TNF-α水平与HIE和HIE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HIE患儿(其中轻度18例、中度14例、重度13例)和2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IL-8、TNF-α水平,复查HIE患儿治疗后的血清IL-8、TNF-α。结果HIE患儿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恢复期血清IL-8、TNF-α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IL-8、TNF-α可能参与了HIE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其水平变化与HIE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和IL-10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的水平情况。方法:选择22例UC患者为UC组,男14例,女8例;年龄28~71岁;轻型8例、中型12例、重型2例;同时选择2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10水平。结果:UC组血清TNF-α与IL-1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5)。结论:UC患者血清TNF-α和IL-10水平增高,且与UC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白头翁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U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美沙拉嗪、补钾、营养支持等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白头翁汤联合温针灸。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UC症状评分[改良梅奥评分(Mayo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肠道黏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2个月后较治疗前,两组患者UC症状评分(Mayo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肠道黏膜功能(DAO、D-LA)水平、炎性因子(IL-17、IL-23、TNF-α)水平均有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头翁汤加味联合温针灸能够缓解UC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肠黏膜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奥沙拉秦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TNF-α、IL-17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4例UC患者为治疗组,给予奥沙拉秦胶囊口服治疗,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ELlSA法测定血清TNF-α、IL-17的水平.结果 UC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清TNF-α、IL-17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UC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2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超声检测2组L1~L4骨密度(BMD)。结果观察组患者骨密度降低47例(47%),骨密度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在UC患者骨质疏松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检测UC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可用于诊断和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NF-α、IL-8水平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组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血清TNF-α、IL-8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P〈0.05)。结论:测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对其疾病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