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小萍认为功能性便秘以脾虚推动无力为根本病机,或气郁、痰热为患,治疗当以补气健脾为首,或疏肝行气,或化痰泻热,并辅以调节胃肠气机和顾护胃肠津液之法。附医案3则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李权  张学新  刘艳军 《河北中医》2016,(12):1768-1771
古代中医认为胸痹的病机是上焦阳虚,阴寒之邪乘虚而居阳位,导致胸中闭塞,气机不畅,阳气不通,故多以温通胸阳的方法治疗胸痹。名老中医范振域认为,人体气机的出入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主要的功能,胸痹发病的重要病理是气机失调,故"通"法治疗胸痹是以调畅气机为首要的治疗方法。调畅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将人体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宣通肺气,通降胃气,疏肝理脾,温通心肾,通降脏气,调畅全身气机,使脏腑功能调和,气血津液运化正常,则胸痹诸症皆除。  相似文献   

3.
张闽光基于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多由火、热之邪所致,以肝胆郁滞,气机不利,气郁生涎,郁而化火,火热壅滞,煎灼津液,炼液成痰,痰火扰胆,胆胃气逆,相火上炎,酸水上犯为发病之本,临床治疗多从“火郁发之”理论入手,以疏肝利胆、降泄郁火、理气化痰为基本治法,临证常以柴芩温胆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治在使痰气顺利,胆自安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临证经验值得学习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而主一身之气机,具有调畅气机、输布津气、疏脾助化之功。若肝疏泄正常则气之升降有序,出入调畅,津液输布,血液运行无碍,脾胃纳运功能亦正常。若肝失疏泄,则一身之气机皆滞,脂浊之积不可免矣。治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法,调肝健脾,注重脏腑相关的整体化治疗,疏通血脉,促进血脂转运及排泄。  相似文献   

5.
小柴胡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丰存 《河南中医》2009,29(4):333-333
采用仲景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头摇,以和解清热,疏畅气机治之;治疗痫证,以温化痰浊,定痫治之;治疗食欲不振以疏肝调胃,消食化滞治之。均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汪龙德主任医师运用疏肝健脾法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认为干燥综合征的关键病机是肝郁脾虚,发病部位在肝脾,属虚实夹杂证,临证强调运用疏肝健脾法为基本治法,使肝气畅达,疏泄正常,气行血行,则瘀血渐除,气机布散津液于全身;脾胃健运,气血津液化生有源,痰饮水湿自化,则清窍腠理得以濡润。辅以清热润燥、养血生津、活血祛瘀,标本同治,可获良效。并结合案例,介绍了疏肝健脾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应用,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逆散为《伤寒论》专为气郁而设立的名方,具有疏肝理脾、透邪解郁之功。基于对四逆散调肝理脾、疏调气机功效的认识,万晓刚教授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化裁运用于各种气血失调病证的治疗,尤以治疗甲状腺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妇科疾病的效果突出。 治疗气血痰饮搏结之甲状腺疾病,分期辨证并辨明病理因素,对症处理,常配合散结、化痰、清 热、化瘀、养阴药;治疗气机升降失常、痰饮壅滞之消化系统疾病,重在疏理肝胆,调畅气机,常配合补气、逐痰、降 逆、通络药;治疗气血失和、痰瘀壅塞之妇科疾病,以调和气血、化痰散结、化瘀消癥为法,常配合培元、补血、调肝、化痰、化瘀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又称燥痹,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彭江云教授认为,肝失疏泄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基础,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调为本病病机关键,并据此以疏肝法为基本治则。临证时,彭教授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灵活合用润燥布津、化痰祛瘀、通络蠲痹等治法,并以逍遥散为主方化裁,使气运有常,津生有源,液敷得道。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9.
气和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两者互根互用,相互影响。而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便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气失常,导致津液受损,进而导致大肠传导失职引起病变。因此,在治疗便秘过程中以调畅气机、转输津液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0.
所谓调津法即调整人体津液的分布,用以治疗津液分布异常所致各种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和方法。津液是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津液的代谢与脏腑功能、气机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举凡脏腑功能失调,气机运行失常,皆可导致津液病变。津液为病不外两端,一者津液不足,二者津液分布异常,后者更为常见。津液不足者当以生津、存津之法论治,分布失调者重在调整其分布。生津、存津、调津悉为临  相似文献   

11.
疏肝法是条达肝之气机,以恢复“肝主疏泄”正常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五脏本病的治疗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理论上对疏肝法在治疗五脏本病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使疏肝法的临床应用更加合理,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胃痞为临床常见之脾胃病症,谢晶日教授指出胃痞的基本病机是肝脾不调,气机升降失宜,故治疗以疏肝健脾,调畅气机为基本法则。谢师临证治疗胃痞的经验主要可概括为:疏肝健脾,详辨虚实;注重升降,调畅气机;利胆和胃,以散结气;湿邪为患,善用风药。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3.
介绍卜献春教授从气机论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经验.卜教授以气血津液辨证理论为指导,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气机失调,临床分为初、后两期论治.初期为实证,以气郁为主,兼夹痰、瘀、火,疏肝行气为主要治疗原则,兼顾化痰祛瘀、泻火散结;后期为虚实夹杂证,以气虚为主,兼见心肾阴虚,补气养阴为主要治疗原则,兼顾补养心肾.其根据临床症状准确辨证,灵活用药,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千金要方》温胆汤方义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温胆汤方中药物之气味、功效,结合古今医家的有关论述,认为温胆汤以调畅气机为基本功效.其调畅气机之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疏调肝胃气机,半夏、陈皮、生姜之辛,合于<素问@脏气法时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论;其次是和中降逆,方中主要药物均具有和胃降逆之力,为胃气上逆诸证之良方;功用之三是化痰,方中药物多具化痰之力,而诸药之辛散,调气和中也与化痰之功用密不可分.临床可用于肝胆气机郁滞证、胃失和降病证、痰阻脏腑经络等病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双相情感障碍属中医情志病范畴,是精神科常见重性精神疾病,当前其中医辨证思路较少、尚未达成统一。气机是人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气机升降相因是维系机体气、血、津液、精等精微物质生成、输布,进而实现人体“阴平阳秘”的关键条件。情志过激则易致气机紊乱、脏腑失和,进而诱发情志病。故本文以气机升降运动失司为疾病发生发展之纽带,邪气盛衰为疾病转化之关键,脾胃受损为疾病复发之基石,动态阐释双相情感障碍的病机演变;并提出临床治疗需重视药物药性,善用针灸、中医情志疗法等中医传统疗法形神同调、心身同治等建议;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并为从气机升降理论运用中医药防治双相情感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作者首先指出,外疡恒多挟痰,且因感邪之不同,极易生痰,笔者临证五十余年,从“痰”论治,每获良效。作者将外疡从“痰”论治归纳为七法:1、疏风化痰法,2、和阳通滞化痰法,3、益气养荣化痰法,4、疏肝健脾化痰法,5、痰瘀同治法,6、逐饮化痰法,7、咸寒软坚化痰法,并举验案以说明之。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虽非气机郁滞之病,但也存在气机不调的表现。;合理地运用理气药,巧妙组合,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笔者浅述如下。1痰证《景岳全书》曰;“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然而痰为有形之物,痰浊内阻,必然阻碍气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之而顺。故化痰宜配用理气药。化痰代表方二陈汤,以陈皮理气化痰,意在气顺痰消之意。陈皮、枳壳、枳实、厚朴、莱菔子、沉香等理气药为化痰方中常用药物。如寒痰宜配伍干姜、细辛(小青龙汤);热痰宜配伍黄芩、瓜萎、黄连(清气化痰丸);痰热内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1例以周期性不明原因高热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运用中医理论分析病情,在治疗过程中,不盲目清热解毒,强调整体观念,从肝脏与脾脏论治,注重中焦作为气机枢纽的关键作用,认为中焦肝郁脾虚为主要病机,结合患者病史,可知患者受情绪困扰日久,气机失于疏泄,气郁化火出现发热。同时,气机不畅,传化失常,升降失司,津液代谢异常,内湿由生,湿阻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故患者出现频繁腹泻。肝脾共主中焦气机,肝郁脾虚导致患者一系列症状,当清热化痰,行气解郁,疏肝健脾,故方选行气开郁之越鞠丸加减治疗,辅以健脾化湿之品。药后患者周期性发热缓解,头痛欲裂、腹泻等症状明显改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将清代医家王士雄养阴治法归纳和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甘寒濡润以生津液,主要治疗肺胃津液耗伤;清热泻火以坚阴,主要治疗火热之邪伤津;咸寒滋养以育阴,主要治疗邪热深入下焦,灼伤肝肾之阴;疏瀹气机以布津,主要治疗气机郁滞不能布散津液。  相似文献   

20.
王长洪教授认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的病机关键,治疗以"通降"立论,通补结合。临证以疏肝、健脾、降胃为基本法则,灵活变通,以调畅气机,恢复脾胃纳运与升降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