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何忠  梁周  杨兵 《临床骨科杂志》2021,24(3):409-412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髋臼金属支架在老年髋臼骨缺损翻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3D打印辅助髋臼金属支架搭配骨水泥翻修治疗1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骨缺损患者.术前应用3D打印机按1:1比例打印骨盆模型.股骨柄翻修:5例采用生物型股骨假体柄,7例采用骨水泥型股骨假体柄,6例保留原股骨假体柄.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金属垫块结合Jumbo臼杯在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行人工髋关节翻修髋臼骨缺损重建术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两组,42例采用金属垫块结合Jumbo臼杯方式进行翻修为A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44~72(60.57±4.62)岁;41例采用金属垫块联合骨水泥型臼杯进行翻修为B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2~71(58.74±4.25)岁。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1、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golue scale,VAS);根据X线片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旋转中心高度、髋臼外展角、股骨偏心距以及影像学标准合格率,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25.36±3.59)个月。两组术后1个月Harris疼痛、功能、畸形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12个月Harris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P<0.05),且术后12个月A组Harris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1、12个月VAS均依次降低(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股骨偏心距均升高(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旋转中心高度及髋臼外展角均降低(P<0.05),且A组旋转中心高度低于B组(P<0.05),但两组髋臼外展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影像学合格率高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垫块结合Jumbo臼杯治疗髋臼骨缺损可改善髋关节功能,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股骨偏心距以及髋臼外展角,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个体化3D打印钛合金臼杯重建重度骨缺损髋臼旋转中心病例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应用个体化3D打印钛合金臼杯重建重度骨缺损髋臼旋转中心的10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36~67岁,平均(54.71±10.23)岁.术前Paprosky髋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带翼加强髋臼杯在臼杯假体松动合并髋臼骨缺损髋关节翻修术的运用价值.[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3月,对80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臼杯假体松动合并髋臼骨缺损患者采用带翼加强髋臼杯髋关节翻修治疗.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Harris评分和VAS评分评价临床效果,行影像检查,测量髋关节旋转中心...  相似文献   

7.
毛兆光  姜岳武  毛建华  童培建 《中国骨伤》2016,29(11):1058-1060
正患者,男,63岁,10年前因左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在我院行左侧人工全髋置换手术,术后恢复满意,正常参加农村重体力劳动。近2年出现左髋疼痛、跛行,并进行性加重。左下肢短缩4 cm左右,左髋外展、外旋及屈曲功能均明显受限,肢端血管、神经功能均正常。右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新型半球形钛金属垫块(hemispheric titanium augment, HTA)与传统橘瓣形钽金属垫块(orange sliceshaped tantalum augment, OSTA)在髋关节翻修髋臼侧重建中的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中科大附一院骨科使用垫块重建髋臼的全髋关节翻修术67例(67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5例采用HTA,32例使用OSTA重建髋臼。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HT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OSTA组(P<0.05)。两组切口总长度、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年以上。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Harris评分、髋伸屈ROM、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髋臼假体外翻角及前倾角的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TTM)臼杯、垫块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笔者自2014-01—2014-12对15例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翻修。关节髋臼侧翻修原因:髋关节无菌性松动10例,习惯性脱位5例。均采用3D打印钛合金TTM臼杯、垫块对假体进行单侧翻修,而双下肢平衡及偏心距均通过假体柄及颈的长度来调节。结果 15例均获得随访12~18(13.6±2.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43.9±10.3)分,术后6个月(80.5±4.6)分,末次随访(85.1±5.2)分,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与术前、术后6个月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96,P0.001;t=30.10,P0.001)。VAS评分:术前(4.4±1.7)分,术后6个月(0.9±0.8)分,末次随访(0.7±0.8)分,末次随访VAS评分与术前比较有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93,P0.001)。术后无一例出现翻修失败,假体与机体骨交界处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患者下地行走步态良好,随访期间无假体脱位、松动及髋关节异常疼痛影响行走,末次随访患髋屈曲均能达到90°,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并能正常行走、下蹲。结论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应用3D打印钛合金TTM臼杯、垫块的初始稳定性好、早期骨长入良好,短期疗效满意,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0.
骨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具有手术难度大、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等特点,如何快速有效促进骨缺损修复是临床医师面临的巨大难题。对于骨缺损,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牵引成骨、骨移植技术等。近年来,3D打印在医疗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3D打印在骨缺损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具有研究前景的3D打印组织工程支架做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维打印快速成型聚苯乙烯模型在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翻修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78例LDH切除术后翻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翻修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术前3D打印聚苯乙烯模型辅助手术设计和手术模拟.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  相似文献   

1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失败的翻修重.是骨科医生面临的巨大的技术挑战.翻修时面对广泛的髋臼骨缺损,可能需要采用几种不同技术,尽可能使髋臼侧恢复到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时的骨量.获得翻修假体初始稳定是翻修手术成功的关键.该文就全髋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分类、术前计划和翻修重建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质缺损的处理和重建方法。方法对2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骨缺损的患者进行翻修,观察术后随访X线片上的髋臼假体及周围骨质变化情况,并对髋关节行Harris功能评定。结果 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4个月,平均61.6个月。1例术后出现脱位,2例术后出现骨溶解并伴患髋疼痛。7例术后随访的X线片上出现髋臼的骨溶解,但髋臼假体无松动表现,患髋无疼痛,患髋功能不受影响。至末次随访为止,25例髋(89%)获得良好的稳定性。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1.8分(14~5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85.2分(46~99分)。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并获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植骨的方式和翻修假体的选择还需结合术中对骨缺损的评价。髋臼假体表面被自体骨覆盖超过50%,可考虑行植骨加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置换;自体骨覆盖不足50%,宜行骨水泥型髋臼假体置换。如骨缺损面积较大,可行加强环等翻修。从随访中可见,颗粒骨打压植骨是治疗髋臼骨缺损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新型3D打印个体化导向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2月,采用新型3D打印个体化导向器行全膝关节置换36例.术前行CT薄层扫描,重建整个下肢的三维立体模型,然后确定股骨和胫骨侧力线,模拟膝关节截骨和假体的置入,打印个性化导向器.术中将个性化导向器分别于股...  相似文献   

15.
<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arthroplasy, THA)是目前治疗各种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手术方法,而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infection, PJI)一旦发生对于患者是一种灾难性的并发症,彻底清创、掌握假体周围感染病原学特点,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对控制感染至关重要。翻修中骨缺损处理尤其髋臼骨缺损处理是术中核心问题,随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3):2182-2186
[目的]运用3D打印技术对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患者制定术前计划,探讨该技术对髋臼杯置入的作用。[方法]纳入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一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成人DDH患者38例(41髋),其中,3D组19例(20髋),常规组19例(21髋),3D组患者术前根据打印3D模型三维重建数据制定术前计划;常规组按常规计划完成手术方案设计。术后比较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倾角,水平及垂直距离与术前预计值的差异程度,评估髋臼假体的置入精度。[结果]两组间髋臼实际位置,包括外展角、前倾角、水平及垂直距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外展角、前倾角、水平及垂直距离的设计值和实际值差异度更小,更接近理想设计值。[结论]运用3D打印技术指导完成术前计划虽不能降低手术难度,但能优化术前设计,利于髋臼假体理想放置,增加假体置入精确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99年6月至2007年5月,在THA翻修术中处理的髋臼骨缺损112例(117髋)。根据Saleh KJ的改良分型法,Ⅰ型缺损14髋、Ⅱ型缺损26髋、Ⅲ型缺损47髋、Ⅵ型缺损16髋、Ⅴ型缺损14髋。分别采用大直径非骨水泥假体臼、非骨水泥假体臼+松质颗粒植骨、骨水泥假体臼+Cage+松质颗粒植骨和骨水泥假体臼+定制型假体+松质颗粒植骨,对不同类型骨缺损进行修复。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方法评估髋关节功能,根据X线片判断假体是否有松动,移植骨是否愈合。结果随访时间平均45(13~118)个月。除4髋因脱位或假体周围骨折进行再翻修外,其余效果良好。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6.2分,较术前平均改善40.6分。X线片无假体松动下沉,可见移植骨-宿主骨交界处有连续性小梁骨通过。结论在THA翻修术中,大部分髋臼骨缺损可使用较大型号非骨水泥假体或加松质颗粒植骨进行修复;对于影响假体稳定性的较大缺损,使用骨水泥假体臼+Cage+松质颗粒植骨的方法可获得良好效果;定制型假体在处理严重髋臼骨缺损中有具独特优势,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D打印多孔金属髋臼双动头重建系统(hip dual-mobility revision,HDR)治疗髋臼严重结构性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接受髋关节翻修术的严重髋臼结构性骨缺损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67.3±9.3)岁(范围42~80岁);体质指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Paprosky Ⅱ型和Ⅲ型髋臼缺损是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常见的缺损。在髋臼侧翻修手术中重建骨丢失时,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组件包括金属臼杯和各种组件是一种选择。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使用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臼杯和组件修复Paprosky Ⅱ型和Ⅲ型髋臼缺损的中期结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  相似文献   

20.
3D打印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在麻醉学科中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但已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麻醉学科教学、临床麻醉及基础科研中的应用和前沿研究,以期为该技术在麻醉学科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启示。目前3D打印技术尚存有局限之处,但随着打印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相信该技术未来在麻醉学科将得到蓬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