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并探究自尊与社交焦虑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在校本科生663人,采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自尊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进行施测。结果:(1)大学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智能手机成瘾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焦虑在自我概念清晰性与智能手机成瘾间起中介作用,而自尊和社交焦虑在两者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概念清晰性有助于缓解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可通过提升自尊和减少社交焦虑的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大学生依恋焦虑对社交网络成瘾的影响、归属需要受挫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在中介作用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简版、归属需要满足与受挫量表和社交网络成瘾量表,选取489名大一本科生为被试(18.81±0.92岁)。结果:①依恋焦虑对社交网络成瘾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加入归属需要受挫作为中介变量后,依恋焦虑仍能显著预测;即归属需要受挫在依恋焦虑与社交网络成瘾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②性别(边缘)显著调节归属需要受挫对社交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这种预测作用在男女生中均显著,但男生略高于女生。结论:大学生依恋焦虑可通过影响归属需要受挫,进而间接影响社交网络成瘾;而性别在归属需要受挫与社交网络成瘾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错失焦虑在童年期心理忽视与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心理忽视量表、中文版智能手机成瘾量表与错失焦虑量表对48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童年期心理忽视与智能手机成瘾、错失焦虑呈显著正相关,智能手机成瘾与错失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忽视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错失焦虑在心理忽视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心理忽视既能直接对智能手机成瘾起作用,也能通过影响错失焦虑进而作用于智能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对手机成瘾的影响以及认知失败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二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使用交往焦虑量表、认知失败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83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社交焦虑与认知失败、手机成瘾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认知失败、手机成瘾显著负相关;②社交焦虑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水平,还通过认知失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水平;③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调节该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相较于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认知失败的中介效应对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作用更强。结论:认知失败是社交焦虑诱发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重要桥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社交焦虑影响大学生认知失败进而导致手机成瘾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隐瞒、社交焦虑、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1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隐瞒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孤独感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自我隐瞒、社交焦虑、孤独感和网络成瘾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多重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我隐瞒影响网络成瘾的路径有三条,自我隐瞒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自我隐瞒可以通过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网络成瘾;自我隐瞒可以通过孤独感的中介效应影响网络成瘾。结论: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在自我隐瞒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中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童年期创伤、社交焦虑、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及社交焦虑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交往焦虑量表(IAS)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北京市6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童年期创伤在户籍方面存在差异(t=-3.006,P0.05),在性别方面不存在差异;大学生社交焦虑和手机成瘾倾向在户籍方面不存在差异,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t=-3.789,-4.374;P0.001)。大学生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r=0.381,P0.01),与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r=0.199,P0.01);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显著正相关(r=0.571,P0.01)。社交焦虑在大学生童年期创伤与手机成瘾倾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64%。结论: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社交焦虑、手机成瘾倾向两两呈显著正相关,童年期创伤可以直接或通过社交焦虑间接影响手机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控制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同时考察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以及拒绝敏感性是否在此中介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我控制量表、拒绝敏感性问卷、交往焦虑量表、网络成瘾量表对72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自我控制与拒绝敏感性(r=-0.42,P0.001)、社交焦虑(r=-0.66,P0.001)及网络成瘾(r=-0.64,P0.001)均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与拒绝敏感性(r=0.59,P0.001)、网络成瘾(r=0.43,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拒绝敏感性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17,P0.001);②自我控制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t=-22.60,P0.001),拒绝敏感性与自我控制的交互项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不显著(t=-0.11,P0.05);拒绝敏感性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显著(t=15.35,P0.001),拒绝敏感性与自我控制的交互项对社交焦虑预测作用显著(t=7.90,P0.001);社交焦虑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显著(t=2.87,P0.01),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的交互项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显著(t=1.84,P0.05)。结论:拒绝敏感性、自我控制、社交焦虑和网络成瘾四者之间构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社交焦虑在自我控制与网络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拒绝敏感性在这一中介过程的前半条和后半条路径上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会排斥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社会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青少年社会排斥量表、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量表、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社交焦虑量表对8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社会排斥与大学生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2)社会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在社会排斥对大学生手机依赖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显著,该中介作用包含了三条中介路径——社会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社会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社会排斥不仅能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还能通过社会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青少年感知到的班主任支持对其网络成瘾的影响、归属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及中介模型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差异。方法:采用班主任自主支持、投入和温暖量表,学习中的归属需要满足量表与网络成瘾量表,选取北京市2230名青少年被试参与研究。结果:①归属需要满足完全中介班主任自主支持、投入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部分中介班主任温暖对网络成瘾的影响。②班主任自主支持、投入和温暖影响网络成瘾的中介模型不存在性别差异,即对男生和女生而言,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不存在差异。③年级对中介模型的影响显著,只有在初中生群体中,班主任温暖才能够提高其归属需要满足,进而减缓网络成瘾。结论:归属需要满足中介了班主任自主支持、投入和温暖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并且这一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亲子间科技干扰和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174名初中生,采用生活事件中的科技干扰量表、自我厌恶量表、社交敏感性量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分别测量其亲子间科技干扰、自我厌恶、社交敏感性、智能手机成瘾的程度。结果:(1)亲子间科技干扰、自我厌恶、社交敏感性、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两两显著正相关。(2)亲子间科技干扰不仅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具有直接预测作用,还能通过两条路径对智能手机成瘾产生间接影响,即自我厌恶的单独中介作用和社交敏感性的单独中介作用。结论:亲子间科技干扰可以通过自我厌恶和社交敏感性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大学生自尊和评价恐惧在自悯与社交焦虑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悯量表、自尊量表、简版负面评价恐惧量表、正面评价恐惧量表与交往焦虑量表,对全国十九所大学916名大学生进行纸质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41份。结果:①自悯、自尊与社交焦虑显著负相关,正面评价恐惧、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显著正相关。②中介模型检验表明自悯对社交焦虑的直接作用显著;自尊、正面评价恐惧、负面评价恐惧在自悯和社交焦虑间的中介作用显著,自尊-正面评价恐惧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大学生自悯不仅直接预测社交焦虑,还分别通过自尊、正面评价恐惧、负面评价恐惧的并列中介作用,以及自尊-正面评价恐惧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溢出假说和情绪安全感理论,考察父母低头行为和青少年社交焦虑在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手机成瘾影响中的中介机制。方法:采用父母冲突特征量表、父母低头行为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手机成瘾量表对河南省81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父母冲突、父母低头行为、青少年社交焦虑、青少年手机成瘾两两显著正相关。(2)父母冲突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手机成瘾,还通过两条路径产生间接影响:父母低头行为的单独中介作用、父母低头行为和青少年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父母低头行为和青少年社交焦虑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手机成瘾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在孤独感和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对辽宁某高校105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4.7%,不同性别睡眠障碍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2孤独感与日常生活干扰、戒断症状、网络关系、过度使用、耐受性及智能手机成瘾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孤独感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及睡眠总分呈显著正相关;智能手机成瘾总分与睡眠总分呈显著正相关。3回归分析可见智能手机成瘾在大学生孤独感和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多组群分析性别在大学生孤独感和睡眠质量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减少孤独感,降低智能手机成瘾,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青少年同伴依恋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归属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以及母子依恋在中介作用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同伴依恋问卷、学习中的归属需要满足量表、亲子依恋问卷以及青少年网络成瘾量表等测量工具,选取北京市八所中学发放问卷,有效被试2263人。结果:(1)同伴依恋对网络成瘾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加入归属需要满足作为中介变量后,同伴依恋仍能显著预测网络成瘾,归属需要满足部分中介了同伴依恋对网络成瘾的影响。(2)母子依恋显著调节归属需要满足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只有母子依恋高的个体,归属需要满足才能显著预测其网络成瘾。结论:青少年同伴依恋可通过改变归属需要满足状态进而影响其网络成瘾发展,母子依恋则调节青少年归属需要满足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对大学生社交网站成瘾的影响,并检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社交网站成瘾倾向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28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儿童期创伤与社交网站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161,P<0.01),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306,P<0.01);自尊与社交网站成瘾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意向性自我调节在社交焦虑和社交网络成瘾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交往焦虑量表》《卑氏Facebook成瘾量表》和《意向性自我调节测验》对97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社交焦虑与社交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244, P0.001),意向性自我调节与社交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r=-0.091, P0.01);(2)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交焦虑能显著正向预测社交网络成瘾,意向性自我调节能负向预测社交网络成瘾;(3)意向性自我调节在社交焦虑对社交网络成瘾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在同等社交焦虑水平下,意向性自我调节水平越高的大学生,社交网络成瘾倾向越低。结论:意向性自我调节在社交焦虑与社交网络成瘾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尊和心理弹性在童年期心理虐待与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心理虐待量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自尊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584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心理虐待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心理弹性显著负相关;自尊、心理弹性与手机成瘾显著负相关;②心理弹性在心理虐待和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是自尊的中介作用不显著;③心理虐待还通过以自尊、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结论:童年期心理虐待经历一方面直接预测个体的手机成瘾,另一方面通过自尊和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预测个体的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会比较倾向、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站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信阳市526名具有社交网站使用经验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错失恐惧量表和简版社交网站成瘾倾向量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比较倾向与错失恐惧显著正相关,与社交网站成瘾显著正相关;错失恐惧与社交网站成瘾显著正相关。(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社会比较倾向不仅直接预测社交网站成瘾,还通过错失恐惧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社交网站成瘾。结论:错失恐惧在社会比较倾向与社交网站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我控制和社会比较倾向在羞怯与物质主义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和大学生物质主义量表对326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羞怯、社会比较倾向和物质主义之间呈显著两两正相关,三个变量均与自我控制存在显著负相关;(2)自我控制和社会比较倾向在羞怯与物质主义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羞怯通过自我控制和社会比较倾向的多重中介作用影响物质主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恋、炫耀性自我呈现与社交网站成瘾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河南省646名具有社交网站使用经验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简版自恋人格量表、炫耀性自我呈现问卷和简版社交网站成瘾倾向量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结果:(1)相关分析显示,自恋与炫耀性自我呈现显著正相关,自恋与社交网站成瘾显著正相关,炫耀性自我呈现与社交网站成瘾显著正相关。(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自恋不仅直接预测社交网站成瘾,还通过炫耀性自我呈现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社交网站成瘾。结论:炫耀性自我呈现在自恋与社交网站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