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4-03—2016-03分别采用交锁髓内钉(髓内钉组)及锁定加压钢板(锁定钢板组)内固定治疗90例股骨干骨折,比较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双下肢长度差、SF-36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2(10~18)个月。髓内钉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锁定钢板组少,手术时间较锁定钢板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锁定钢板组比较,髓内钉组术后髋关节活动度较好,双下肢长度缩短较少;髓内钉组术后Harris评分、VAS评分均优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钢板螺钉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在提高股骨干骨折的髋关节功能以及缓解其双下肢不等长方面效果更佳,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钢板增强髓内钉固定与单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下骨折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6例采用钢板增强髓内钉固定(增强组),24例采用传统闭合复位,单纯髓内钉固定(髓内钉组)。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增强组切口长度显著长于髓内钉组(P0.05),但是,增强组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显著少于髓内钉组(P0.05)。随访(34.50±8.93)个月,随访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Harris评分和髋伸屈ROM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时,增强组的VAS评分、Harris评分和髋伸屈ROM均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间下地行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增强组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髓内钉组(P0.05)。随访期间,髓内钉组有1例因骨不连,再次手术,增加外侧钢板固定。影像方面,增强组术后影像显示的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增强组影像显示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髓内钉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髓内钉固定,钢板增强髓内钉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时间短,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采取双切口双钢板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5年8月~2017年10月手术治疗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V型和VI型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采用单钢板内固定,30例采用双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有3例患者皮缘缺血坏死、内固定外露,经相应处理后,最终切口均愈合。随访18个月以上,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膝关节伸屈ROM和HS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双钢板组的膝关节伸屈ROM和HSS评分高于单钢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显示骨折愈合时间单钢板组为(20.24±5.55)周,双钢板组为(20.61±8.6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投弹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7年1月83例肱骨投弹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8例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45例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术中桡神经损伤髓内钉组为0/38,钢板组为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钢板组(P0.05);术后切口并发症髓内钉组为0/38,钢板组为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术后开始主动活动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钢板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Mayo评分和Neer评分均显著增加,术后相应时间点,两组间Mayo肘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髓内钉组Neer肩关节评分均显著低于钢板组(P0.05)。影像显示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钢板组(P0.05),髓内钉组1/38有影像肩峰下撞击征象。[结论]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均为治疗肱骨投弹骨折的可靠性方法。髓内钉内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但有额外肩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对比单纯髓内钉固定与髓内钉附加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下IV、V型粉碎性骨折患者46例。术中先行闭合牵引复位,若透视显示骨折复位不满意,则行髓内钉附加锁定钢板手术,共27例;若透视复位满意,则行常规的单髓内钉置入手术,共19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复合固定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均显著大于单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合固定组术后卧床伤肢主动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单髓内钉组(P<0.05)。平均随访时间(15.59±5.15)个月,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下肢功能均逐步恢复。复合固定组术后完全负重行走显著早于单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髋关节伸-屈ROM和Harris评分显著增加,而VAS评分显著减少,不同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复合固定组的ROM和Harris评分显著大于单髓内钉组(P<0.05),而VAS评分显著小于单髓内钉组(P<0.05),但是两组间差异在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评估方面,复合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89±0.80)个月,而单髓内钉组为(4.53±0.80)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未发生骨不连、再骨折。[结论]髓内钉附加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具有髋关节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但不可避免会延长手术时间,并增加输血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钢板螺钉与髓内钉内固定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手术治疗的20例胫骨干闭合性骨折患者。按照固定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钢板螺钉组与交锁髓内钉组,每组各10例。[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钢板螺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中透视次数明显优于髓内钉组(P0.05);钢板螺钉组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髓内钉组(P0.05);钢板螺钉组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临床效果优于髓内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交锁髓内钉组,45例)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钢板组,65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HS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HSS评分交锁髓内钉组均少(优)于钢板组(P 0. 05),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血少、愈合时间快、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TriGen肱骨髓内钉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8年5月本院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的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62例患者采用TriGen髓内钉固定(髓内钉组),58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固定(钢板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髓内钉组手术时间[(70.52±6.78) min vs (91.50±8.01) min,P0.05]、切口长度[(6.32±1.51) cm vs (12.52±1.73) cm,P0.05]、术中失血量[(141.98±10.08) ml vs (224.91±12.67) ml,P0.05]、住院时间[(9.33±1.82) d vs (12.47±2.38) d,P0.05]和切口拆线时间[(12.43±1.78) d vs (15.38±2.35) d,P0.05]均显著优于钢板组。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恢复主动伤肩活动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Constant-Murley评分和前屈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术后影像显示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肱骨颈干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两组影像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iGen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均可有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但TriGen髓内钉的医源性损伤明显小于锁定钢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带线锚钉与克氏针固定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9年3月手术治疗的80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开放复位锚钉内固定,另外40例采用开放复位克氏钉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锚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克氏针组(P0.05)。随访12个月以上,锚钉组开始主动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克氏针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活动时VAS评分显著减少,而肘关节伸屈ROM和Mayor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锚钉组VAS评分、肘伸屈ROM和Mayo评分均显著优于克氏针组(P0.05)。影像方面,锚钉组骨折复位质量显著高于克氏针组(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结论]带线锚钉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疗效显著优于克氏针固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牵引床仰卧位与无牵引床侧卧位下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4月,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3例采用仰卧常规骨折牵引床下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术,23例采用侧卧位无牵引下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与仰卧组相比,侧卧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22±1.94)个月。两组患者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6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髋屈伸、外展内收、内外旋ROM和Harris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患髋屈伸、外展内收、内外旋ROM和Harri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折影像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无牵引下闭合复位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取得了与仰卧位牵引下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0):1899-1901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5例(钢板组),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48例(髓内钉组)。[结果]本组患者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13.2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在骨折愈合时行肩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远期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但短期内肩关节功能差异明显。髓内钉内固定可以减少手术创伤,较早恢复肩关节功能,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和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手术治疗的82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0例采用外固定,42例采用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外固定组术前等待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显著少于髓内钉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78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13±3.48)个月。外固定组下地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髓内钉组(P0.05)。与术后6个月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两组踝ROM显著增加(P0.05),而Mazur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外固定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髓内钉组,而踝ROM和Mazur评分与髓内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踝ROM和Mazur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显示,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检查显示,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外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尤其是软组织条件较差患者,可减少术前等待时间,减少周围软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辅助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与环扎钢丝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于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83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部骨折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并辅助外侧壁固定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辅助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钢板组39例和钢丝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钢板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钢丝组(P<0.05),两组患者在平均失血量、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平均住院费用显著高于钢丝组(P<0.05)。随访12~24个月,平均(16.81±2.92)个月。钢板组平均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钢丝组(P<0.05)。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钢板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钢丝组(P<0.05),至术后6、12个月时,钢板组的Harris评分仍高于钢丝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评估方面,钢板组骨折复位质量优秀率为71.79%,钢丝组为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钢丝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颈干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钢板组内固定松动2例,髋内翻2例;钢丝组股骨头坏死1例,髋内翻3例。[结论]对不稳定性转子部骨折髓内钉辅助固定,钢丝环扎手术时间短、费用相对低。锁定钢板则有助于缩短完全负重及骨折愈合时间,并早期改善髋关节功能,骨折复位质量相对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1.67%,对照组优良率7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股骨干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获得6个月随访。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肢疼痛评分、活动度、稳定性及行走功能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相比,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Neer 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9—2016-05诊治的127例Neer 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64例(锁定钢板组),采用肱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63例(髓内钉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6、12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及ASES评分。结果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优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1(13~16)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髓内钉组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ASES评分优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2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AS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Neer 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髓内钉内固定创伤更小,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50例)和锁定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Johner-Wruh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12.26±5.63)个月。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交锁髓内钉组均少(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交锁髓内钉组短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部分负重行走时间:交锁髓内钉组早于锁定钢板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交锁髓内钉组低于锁定钢板组(P<0.05)。术后12个月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3、1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交锁髓内钉组均优于锁定钢板组(P<0.05)。结论 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更符合力学原理,更利于骨折愈合,患者术后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和锁定钢板系统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82例股骨干骨折,其中32例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钢板组),50例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固定(桥接组),均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钢板组比较,桥接组手术时间短[(70.9±8.3)min vs.(75.3±7.1)min,t=-2.513,P=0.014],术中出血少[(265.4±95.1)ml vs.(396.6±99.3)ml,t=-5.990,P=0.000]。2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桥接组骨折愈合时间[(4.9±1.1)月]短于钢板组[(5.8±1.5)月](t=-3.018,P=0.003)。术后1年桥接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及HSS膝关节评分高于钢板组[(84.1±5.1)分vs.(81.4±5.1)分,t=2.370,P=0.020;(85.3±6.4)分vs.(81.8±6.0)分,t=2.512,P=0.014]。结论与锁定钢板相比,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髓内钉与髓外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且获得随访的65例不稳定型(Russell-Taylor分型B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资料,男40例,女25例;年龄为32~ 87岁,平均53.4岁.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髓内钉组34例,髓外内固定组31例(其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1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 结果 65例患者术后获12 ~ 18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髓内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7.9±19.0) min]较髓外内固定组[(79.8±22.4) min]短,术中出血量[(112.6±63.4) mL]较髓外内固定组[(178.5±97.5)mL]少,骨折愈合时间[(21.0±6.5)周]较髓外内固定组[(28.0±8.7)周]短,术后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83.4±8.1)分]较髓外内固定组[(79.2±7.4)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出现骨不连,均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者,改为髓内钉固定后骨折获愈合;2例患者出现畸形愈合,其中髓外内固定组1例,髓内钉组1例. 结论 髓内钉较髓外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下骨折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磁力导航髓内钉与传统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74例,其中行磁力导航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35例(导航钉组)和行传统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39例(传统髓内钉组),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5个月。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总手术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时间、功能评分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导航钉组的总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床负重时间均少于传统髓内钉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义(均P0.05)。两组术后马元璋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43%vs 94.88%,P0.05)。导航钉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交锁钉组,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14%vs,35.90%,P0.05)。[结论]与用传统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相比,磁力导航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定位准确、损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