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布地奈德气管内滴入预防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胎龄32周的患有宫内感染的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Ⅲ或Ⅳ级)的极低出生体重儿30例,随机分成PS+布地奈德组(15例)和PS组(15例)。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OI)、呼吸机使用时间、吸氧时间、BPD发生率、纠正胎龄36周时病死率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S+布地奈德组患儿BPD发生率低于PS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吸氧时间明显短于PS组(P0.05);给药后第2~6天,PS+布地奈德组pH、OI均高于PS组,PaCO——2均低于PS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纠正胎龄36周时病死率以及其他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S联合布地奈德气管内滴入能有效降低重度N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BP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用药对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改善早产儿预后的可行性.方法我院胎龄≤32 W的早产儿12例,于生后预防应用PS(预防组);同期确诊为RDS 17例应用呼吸机和PS(治疗组),比例两RDS发生率、呼吸机参数、并发症及预后.结果预防组RDS发生3例,发生率为25%,低于我院同期收治的≤32 W早产儿RDS发生率(43%);预防组RDS 3例均为Ⅱ期,治疗组Ⅲ期、Ⅳ为52.9%(9/17).预防组上呼吸机所需压力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肺炎、感染、颅内出血等合并症有下降趋势;未有气漏及BPD的发生.结论 PS预防用药可降低早产儿RDS发生率及减轻发病程度,减少呼吸机的应用,减少并发症,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RDS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用药对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改善早产儿预后的可行性。方法 我院胎龄≤32W的早产儿12例,于生后预防应用PS(预防组);同期确诊为RDS 17例应用呼吸机和PS(治疗组),比例两RDS发生率、呼吸机参数、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预防组RDS发生3例,发生率为25%,低于我院同期收治的≤32W早产儿RDS发生率(43%);预防组RDS 3例均为Ⅱ期,治疗组Ⅲ期、Ⅳ为52.9%(9/17)。预防组上呼吸机所需压力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肺炎、感染、颅内出血等合并症有下降趋势;未有气漏及BPD的发生。结论 PS预防用药可降低早产儿RDS发生率及减轻发病程度,减少呼吸机的应用,减少并发症,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胎龄<32周早产儿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江苏省新生儿围产期协作网17家单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龄<32周且住院时间≥28 d诊断为BPD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依据胎龄和BPD严重程度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胎龄段发生中重度BPD的危险因素。 结果 2年间17家协作单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龄<32周早产儿共2 603例,诊断BPD的961例,BPD发生率为36.92%(961/2 603),中重度发生率为8.64%(225/2 603),24+0~25+6周早产儿中重度BPD发生率为56.5%(26/46),26+0~27+6周早产儿中重度BPD发生率为31.0%(66/213),28+0~29+6周早产儿中重度BPD发生率为16.9%(75/445),30+0~31+6周早产儿中重度BPD发生率为22.6%(58/2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胎龄段早产儿中重度BPD危险因素不尽相同:24+0~25+6周为需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26+0~27+6周为胎膜早破≥18 h、复苏正压通气、临床败血症、机械通气时间≥14 d;28+0~29+6周为机械通气时间≥14 d、新生儿肺炎、需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30+0~31+6周为复苏正压通气、新生儿肺炎、早产儿贫血(均P<0.05)。 结论 胎龄<32周早产儿中重度BPD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每个胎龄段存在不尽相同的高危因素,对不同胎龄段提前采取有针对性举措,将有助于减轻BPD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发生BPD及BPD程度将72名早产儿分为3组:非BPD组(n=44)、轻度BPD组(n=15)、中度BPD组(n=13),采用体积描记术测定各组生后7 d、14 d及28 d的肺功能。结果 3组早产儿公斤体重潮气量(TV/kg)、功能残气量(FRC)、达峰时间比(% T-PF)、达峰容积比(% V-PF)在生后7 d、14 d及28 d均逐渐升高,而公斤体重气道阻力(Reff/kg)及呼吸频率(RR)则逐渐下降(P < 0.05);轻度及中度BPD组在生后7 d、14 d、28 d的TV/kg、FRC、% T-PF、% V-PF均低于非BPD组,而Reff/kg及RR则高于非BPD组(P < 0.05);中度BPD组在生后7 d的气道阻力(Reff)、Reff/kg、公斤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高于轻度BPD组(P < 0.05)。结论 BPD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肺功能受损;体积描记肺功能监测有助于评估BPD患儿在新生儿期的肺发育。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应用呼吸机治疗并住院28d以上的早产儿,比较并综合分析20余种高危因素与BPD发生的关系。结果106例呼吸机治疗、住院〉28d早产儿BPD发生率为30.19%(32/106),占所有住院28d以上早产儿的13.91%(32/230),占住院28d以上、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出生体重≤1500g早产儿的18.52%(25/135)。BPD组FiO2、PIP、PEEP、MAP、上机时日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1250g、机械通气≥10d、痰培养阳性2次以上为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避免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缩短应用机械通气时间、防止及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严重感染是预防早产儿发生BPD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早产儿生后3、7、14 d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胎龄<32周且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1 500 g的41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2018年BPD诊断标准分为BPD组(n=98)和非BPD组(n=316),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并发症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选择与BPD相关的变量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该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W、窒息、Ⅲ~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急性绒毛膜羊膜炎、间质性肺炎、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和呼吸支持模式是BPD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P<0.05)。生后7 d(P7)、14 d(P14)预测模型表达式分别为logit(P7)=-2.049-0.004×BW(g)+0.686×窒息(无=0,有=1)+1.842×Ⅲ~Ⅳ级RDS(无=0,有=1)+0.906×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无=0,有=1)+0.506×间质性肺炎(无=0,有=1)+0.116×FiO2(%)+0.816×呼吸支持模式(无=0,鼻导管=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2,常频机械通气=3,高频机械通气=4),logit(P14)=-1.200-0.004×BW+0.723×窒息+2.081×Ⅲ~Ⅳ级RDS+0.799×急性绒毛膜羊膜炎+0.601×间质性肺炎+0.074×FiO2+0.800×呼吸支持模式,两个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0.880,高于生后3 d预测模型(P<0.05)。 结论 BW、窒息、Ⅲ~Ⅳ级RDS、急性绒毛膜羊膜炎、间质性肺炎、FiO2和呼吸支持模式是BPD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可用于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生后7 d、14 d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按照不同时间和不同剂量气管内应用PS 对胎龄≥ 35 周及氧合指数(OI)在10~20的RDS 患儿的有效性。治疗1 组(n=58)入院6 h 内应用PS 50 mg/kg,治疗2 组(n=58)在入院6 h 内应用PS70 mg/kg,对照组(n=59)在入院6 h 内不给予PS,入院6 h 后若单纯应用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后病情无缓解应用PS 50 mg/kg,各组用药后观察12 h 无缓解可以给予第二剂PS 50 mg/kg。结果 3 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 组住院费用及机械通气时间低于治疗1 组和对照组,且治疗1 组低于对照组;治疗2 组住院时间和呼吸机相关肺炎比率低于治疗1 组和对照组;治疗1 组和治疗2 组的PS 2 次及以上应用率、最高OI 值、CPAP 应用时间及气漏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足量应用PS 可减少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PS 2 次应用、住院费用及RDS 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早产儿的远期肺功能。 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胎龄≤ 32周、出生体重≤ 1 500 g的BPD早产儿为BPD组,以同期住院非BPD早产儿按1∶1匹配为对照组,于纠正年龄1岁和2岁时召回随访,行体积描记(体描)肺功能检测,分析早产儿BPD及不同严重度BPD在纠正年龄1岁和2岁时肺功能状况。 结果 149例BPD早产儿和与之匹配的149例非BPD早产儿进入文本分析,1岁和2岁时召回随访,BPD组37例(轻中度22例,重度15例)和25例(轻中度15例,重度10例),非BPD组33例和10例。在纠正年龄1岁及2岁时,BPD组公斤体重残气量(FRCp/kg)、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肺内剩余25%潮气量时潮气呼气流速(TEF25)显著低于非BPD组,公斤体重有效气道阻力(Reff/kg)显著高于非BPD组。在纠正年龄1岁时,重度BPD亚组FRCp/kg 、TPTEF/TE显著低于轻中度BPD亚组, Reff/kg显著高于轻中度BPD亚组;在纠正年龄2岁时,重度BPD亚组VPTEF/VE显著低于轻中度BPD亚组,Reff/kg显著高于轻中度BPD亚组。 结论 BPD早产儿存在功能残气量降低及小气道阻塞,以重度BPD患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胎龄早产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应用PS预防HMD的最佳时机.方法 2000年9月至2006年9月3所医院NICU收治胎龄<35周的早产儿911例,其中预防性应用PS 146例(预防组),未预防性应用PS 765例(非预防组).比较两组间不同胎龄早产儿的HMD患病率、7d内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预防组HMD患病率较非预防组降低了28.1%(P<0.05).预防组中胎龄<30周、30周和31周早产儿HMD患病率较非预防组分别降低了43.2%、58.4%、50.9%(P<0.05).预防组7d内病死率(6.2%)较非预防组(18.2%)明显降低(P<0.05);其胎龄<30周、30周和31周早产儿7d内病死率分别减低了23.0%、26.0%、17.6%(P<0.05).预防组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均较非预防组明显降低(P<0.05);但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预防组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的发生率均低于非预防组(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PS可减少HMD患病率,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和总吸氧时间,减少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的发生率.胎龄≤31周的早产儿预防性应用PS效果更为显著. 18.2%)明显降低(P<0.05);其胎龄<30周、30周和31周早产儿7d内病死率分别减低了23.0%、26.O%、17.6%(P<0.05).预防组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均较非预防组明显降低(P<0.05);但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预防组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的发生率均低于非预防组(P<0.05).结论 预防性应用PS可减少HMD患病率,降低 产儿的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和总吸氧时间,减少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的发生率.胎龄≤31周的早产儿预防性应用PS效果更为显著. 18.2%)明显降低(P<0.05);其胎龄<30周、30周和31周早产儿7d内病死率分别减低了23.0%、26.O%、17.6%(P<0.05).预防组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均较非预防组明显降低(P<0.05);但住院时间差异无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剂型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气改善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影响。方法将出生4 h内发生NRDS的早产儿184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6例:PS+布地奈德气雾剂持续喷入组(简称气雾持续组)、PS+单剂布地奈德液体剂型组(简称液体组)、PS+布地奈德气雾剂单剂喷入组(简称气雾单次组)、单用PS组。比较4组治疗后动脉血气的变化及治疗后改为有创机械通气率、辅助通气时间、重复使用PS率及BPD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2~4天4组pH、PCO_2、氧合指数(FiO_2/PaO_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改善效果依次为气雾持续组、液体组、气雾单次组、单用PS组。气雾持续组辅助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其他3组(P0.05),液体组明显短于气雾单次组及单用PS组(P0.05)。4组治疗后改用有创机械通气率、重复使用PS率及BPD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气雾持续组这3个指标的发生率均最低,其次为液体组。结论气雾剂型布地奈德持续喷入联合PS治疗NRDS的疗效优于单剂液体剂型,但两者在降低BPD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住NICU诊断为BPD且胎龄 < 32周的14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组81例,中重度组63例,对轻度组与中重度组围生期高危因素及治疗情况、合并症及并发症、呼吸系统预后等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中重度组胎龄大于轻度组(P < 0.05),但小于胎龄儿比例高于轻度组(P < 0.05)。中重度组重度子癎前期比例高于轻度组(P < 0.05),先兆早产比例低于轻度组(P < 0.05)。中重度组生后2周仍需机械通气比例、机械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肺炎及胆汁淤积综合症发生率高于轻度组(均P < 0.05),枸橼酸咖啡因应用率低于轻度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于胎龄儿(OR=5.974)、肺炎(OR=2.590)、出生2周仍需机械通气(OR=4.632)是BPD程度较重的危险因素(P < 0.05)。纠正胎龄40周肺功能检测中,中重度组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及25%潮气量时呼吸流速(TEF25%)均低于轻度组(P < 0.05)。随访至纠正胎龄1岁,中重度组因肺炎反复入院率及喘息发作率均高于轻度组(P < 0.05)。结论 小于胎龄儿、肺炎、机械通气时间较长与BPD的严重程度相关,可加重BPD程度。中重度BPD患儿肺功能较差,易出现反复感染、喘息等并发症,应关注其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将98例RDS患儿分为PS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两组机械通气的天数、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存活率以及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肺出血、肺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机械通气的天数、氧疗天数缩短[(9.5±6.2)d vs(7.0±5.4)d,(13.2±8.1)d vs(10.0±6.4)d],存活率由69.2%上升为87.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合并肺气漏发生率由32.7%下降为15.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由44.2%下降为23.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存活者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未合并BPD的比例由75.0%上升为92.5%,未合并颅内出血由77.8%上升为95.0%,同时未合并BPD和颅内出血的比例由58.3%上升为80.0%,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S替代治疗RDS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的天数、氧疗时间及提高存活率,降低气漏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怠浪存活者中脑损害和肺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1):31-3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气管内滴入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将70例MAS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n=35)。对照组常规给予气管内滴入PS(100 mg/kg)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0.25 mg/kg)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12 h需重复使用PS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6 h、12 h、24 h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Pa O_2/Fi O_2)、经皮血氧饱和度(Tc Sa O_2)、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8 h胸片显示治疗组肺部炎症吸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与单用PS比较,PS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气管内滴入治疗新生儿MAS能更好改善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 32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伴有创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在撤机前1 h加用1剂维持量(5 mg/kg)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对提高撤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338例≤ 32周并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的RDS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69)和常规组(n=169)。两组患儿均给予早期咖啡因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撤机前1 h加用1剂维持量咖啡因。比较两组撤机后48 h的再插管率、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撤机后2 h的血气分析及血糖、心率、平均血压的变化,以及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撤机后48 h内再次插管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34),呼吸暂停发作次数(≥ 2次/d)较常规组明显减少(P=0.015)。撤机后2 h,观察组动脉血气分析pH值较常规组升高,PaCO2较常规组降低(P < 0.05);两组患儿PaO2、血糖、心率、平均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住院期间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48);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撤机前1 h加用1剂维持量的枸橼酸咖啡因能安全有效地提高早产儿RDS的撤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evaluate whether N-acetylcysteine (NAC) infusion during the first week of life reduces the risk of death or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in infants with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Study design In a Nordic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trial, infants (n=391) weighing 500 to 999 g and on ventilator or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were randomized before the age of 36 hours to receive NAC 16 to 32 mg/kg/d (n=194) or placebo (n=197) intravenously for 6 days. Primary end points were death or BPD, defined as supplementary oxygen requirement at 36 weeks' gestational age. 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combined incidence of the primary end points death or BPD, 51% vs. 49%, between the NAC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lso similar was the incidence of BPD in survivors at 36 weeks' gestational age, 40% vs. 40%, and the mean oxygen requirement at the age of 28 days, 31.2% vs. 30.7%, respectively. The severity of BP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S: A 6-day course of intravenous N-acetylcysteine at the dosage used does not prevent BPD or death in infants with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母亲是否患有妊高征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1)两组患儿间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母亲糖尿病发生率、产前激素使用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妊高征组SGA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高征组。(2)妊高征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妊高征组,而早产儿呼吸暂停(AOP)、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早产儿颅内出血-脑白质病变(IVH-PVL)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间NRDS发生率无差异,但妊高征组NRDS患儿PS使用率明显低于非妊高征组。结论妊高征可减轻早产儿呼吸系统并发症,降低PS使用率,减少B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后两种撤机方式的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胎龄≤ 32+6周或体重≤ 1 500 g、首选HFOV治疗的RDS早产儿101例,随机分为HFOV直接撤机组(观察组)50例,HFOV转为常频机械通气撤机组(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患儿撤机后72 h内的撤机失败率,撤机前2 h、撤机后2 h、撤机后24 h的血气分析各指标,比较两组呼吸支持治疗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出院时的转归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撤机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 vs 14%,P > 0.05)。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64±39)h vs(88±69)h,P < 0.05]。两组患儿总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撤机前后的血气分析各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转归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对于RDS早产儿,使用HFOV后采取直接撤机策略是安全可靠的,且可减少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胎龄≤32周极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撤机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胎龄≤32周、需有创机械通气的162例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咖啡因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81例。两组患儿生后6 h内均给予负荷量咖啡因20 mg/kg治疗,24 h后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每日10 mg/kg和5 mg/kg的咖啡因维持剂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撤机后48 h内的重新插管率、总通气时间、氧疗时间、肠内喂养及体重增长情况、住院期间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高剂量组撤机后48 h内再插管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主要撤机失败原因均为频繁呼吸暂停。高剂量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均短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儿达完全肠内喂养时间、平均每天体重增长量、出院时体重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和不良反应(心动过速、高血压、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维持剂量咖啡因可安全有效降低胎龄≤32周早产儿RDS撤机后呼吸暂停发生率和撤机失败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引用格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