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组诊治新冠肺炎患者66例,表现以发热但热势不高,胸闷,乏力以及纳差,大便稀溏等为主,其病机是"湿郁"为基本病机,具有一定地域特点。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三因制宜"理论,充分运用广东地产药材,全程参与新冠肺炎防治,以期为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疫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高级别专家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并多次修订。国家方案从第三版开始纳入中医部分,参与指导疫情的中医药防控。各地区也在国家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和人群特点,发布了本地区的新冠肺炎中医诊疗、预防方案。广大中医药专家学者也为疫情的防控献言献策。现有方案表明,本次疫情病因以"湿"为主。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思路,发现各方案之间虽表述有异,但基本都提倡分期辨治,病性可归纳为湿、毒、瘀、虚、闭脱,诊疗核心是立足湿疫,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各方案的差异恰好也体现了中医三因制宜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三因制宜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法则。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南北地域不同、气候差别、人体体质各异,北方地区感受疫毒之邪病因病机与湖北武汉有所区别。北方地域气候、生活习性、饮食习惯易致体内郁热,病邪具有"郁、湿、热、毒"特点,易伤阴从热化。临床防治应扶正祛邪、三因制宜,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广大中医学者提出了诸多的观点。新冠肺炎依据其病性的寒热和兼杂之邪,分属于寒湿疫、湿温疫、湿毒疫、湿毒夹燥疫等,其病因以“湿邪”为主,常兼夹寒、热、燥之邪,分别有温湿疫邪、寒湿疫邪、疫邪夹燥等,其辨证多从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膜原理论辨证,并结合三因制宜等。新冠肺炎证候多变,但其病因病机符合中医“疫病”的规律,其病位主在肺,多累及脾胃,以湿邪为主的病理特点贯穿疾病的始终,以“湿、毒、寒、热、燥、瘀、虚”为证素要点,可按照预防、治疗、恢复3个阶段采取辨证论治。该文从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完善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孙倩  于小勇 《河南中医》2020,40(7):983-98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属于"湿毒疫"范畴,病位在肺,旁涉中焦,病机为"湿、毒、瘀、虚"。治疗原则为祛除温邪,扶助正气。治疗分早期、进展期、极期(危重期)、恢复期四期论治,根据三因制宜的原则进行预防。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虽疗效确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中医辨证时,患者可能已接受过或正在接受西医治疗,其所服用的药物或许会对中医辨证造成干扰,增加了中医诊疗难度。其次,此次疫情发于冬季,缠绵至今,受到个人体质、地域环境及自身已患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其病机演变和临床症状会有所不同,或寒化、或热化、或燥化、或伤阴、或伤阳、或耗气、或化瘀、或闭窍等。需充分结合临床,灵活辨证。最后,因新冠肺炎具有病变复杂、传变迅速、辨证困难的特点,治疗时需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处方。另外,中药煎服法的不同也可能会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笔者发现人参败毒散结合西医治疗无症状及轻型新冠肺炎疗效显著。本文分析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结合临床诊疗案例,探讨人参败毒散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为中医药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全国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中医防治方案进行汇总,分析目前各方案中关于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策略的共性认识。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2020年1月1日—3月21日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文献,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or新冠病毒)and方案and(中医药or中医)"检索"主题"。对检索结果以"分析or规律"检索"篇名"。结果: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5篇,6篇仅对预防性方案进行分析,7篇仅对治疗性方案进行分析,12篇对预防和治疗性方案均进行了分析。共发表于16种杂志,发表于《中草药》杂志上的文献数量最多,为4篇;其次是《世界中医药》杂志,为3篇。最早发表时间为2020年2月6日。结论:当前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以三因制宜为防治原则,重视扶助正气对新冠肺炎的预防作用,注重分期分型辨治,认为新冠肺炎基本病机为"湿、热、毒、虚",在遣方用药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预防期以黄芪用药频率最高,核心治疗处方为麻杏石甘汤。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咸阳地区新冠肺炎中医诊疗经验。方法:通过对咸阳市中心医院东郊分院收治确诊新冠肺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常见证型特点、典型病例分享等内容,全面总结我院新冠肺炎中医诊疗经验。结果:总结从疫毒理论治疗新冠肺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咸阳地区新冠肺炎中医诊疗经验。方法通过对咸阳市中心医院东郊分院收治确诊新冠肺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常见证型特点、典型病例分享等内容,全面总结我院新冠肺炎中医诊疗经验。结果中西医结合诊治新冠肺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从疫毒理论治疗新冠肺炎值得总结、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辽宁沈阳地区及湖北襄阳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临床证候、病机特点及辨证论治等相关资料的总结分析,认为此次疫病同时具有湿、寒的特点,审证求因,南北方各有侧重;南方侧重于"湿",北方侧重于"寒"。提出辽沈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建议:三因制宜,结合地域和时令特点求同存异;综合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的临床表现,分期而论,分证而治;注重个体体质差异,探寻邪气从化过程,辨体施治;活用六经辨证,防止疾病传变;做到重视预防,合理调护。  相似文献   

11.
沈忠源教授在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防治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中医宏观辨证与西医微观诊疗手段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选择特异性中药组方施治的方法治疗新冠肺炎,认为新冠肺炎的早期病机为风毒温疫袭表,伤及肺卫;中期为毒热壅肺,气机不利,脾虚痰凝(湿聚);危重期为邪热炽盛,热深厥亦深,津伤液脱或阴竭于内,阳脱于外;恢复期为气阴亏虚,肺胃津伤。根据新冠肺炎不同时期的病机,自拟清瘟一、二、三号合剂治疗早、中期及恢复期患者,并根据不同病机推荐危重期患者使用参麦饮、安宫牛黄丸及紫雪丹,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中医经典文献及临床实践思考,立足于"湿疫"理论阐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治疗方药。认为新冠肺炎乃湿毒疫邪所致,其病机特点为内外病邪相引,合而致病;本病除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外,同时也表现出三焦传变的过程。同时,通过归纳梳理相关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湿疫的证治方药,为新冠肺炎的中医诊治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尚无特效药物。本文基于温病学说,结合四川省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临床实践,系统论述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传变特点和证治思路。认为新冠肺炎的病因是湿浊疫毒,基本病机为湿浊化疫、蕴毒传变、气机痹阻,临床可分为湿浊郁表、肺失清肃,湿浊中阻、痰热内蕴,疫毒闭肺、毒损肺络,湿毒蒙心、伤阴耗血,余邪滞留、气阴两伤五个阶段,并论述了相关治疗策略,这将有助于COVID-19的中医药防治。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性有寒、湿、热、毒、虚之分。根据大多患者具有低热、脘痞、肢倦乏力、便溏、苔白腻等证候表现,该病与"湿"邪关系密切。全国各省市中医诊疗方案亦提示湿邪为患为本次新冠肺炎病机的基本特点。湿性重浊、黏腻,起病隐匿,可蒙上流下,病变早期多在太阴、阳明,其后可窜及少阳,内陷厥阴,甚则内闭外脱。湿邪为患,病势缠绵,病情复杂多变,临床诊治较为棘手。湿邪对瘟疫发生、发展及传变可推波助澜,使瘟疫复杂多变。从"湿"邪在瘟疫中的发病作用着手,探讨新冠肺炎的中医辨治,分析新发传染病发病及传变特点,以期运用瘟疫理论完善中医防治方案,更好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四川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中医临床特征,探讨其病机特点,为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泸州市及甘孜州2020年1月22日至2月28日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流行病学史、临床证候等,并由5名高级职称中医师对其舌象进行分析,判断其中医证候。结果:27例新冠肺炎患者,男女比例为0.93∶1,平均年龄为(42.1±11.7)岁,15例(55.55%)有武汉及周边旅居史,12例(44.45%)患者有明确接触史;临床症状以肺系证候居多,其中咳嗽48.15%、发热40.74%、咯痰29.63%为主要表现;舌象分析以舌红55.56%,苔薄44.44%、微腻33.33%为主,病机特点以湿邪81.48%居多,55.57%的患者有化热倾向;在5例轻型患者中,3例(60%)寒湿郁肺证,18例普通型患者中,11例(61.11%)湿毒郁肺证。结论:四川地区新冠肺炎患者致病特点以"湿郁"为主,大多数有"化热"倾向,可进一步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6.
程琦  高杉  于春泉 《天津中医药》2020,37(6):627-63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归属中医"疫病",主要病位在肺,主要病机为"湿、毒",治疗上解毒化湿贯穿始终。新冠肺炎的主要诊断方法为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增加了血清学检测。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预防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如中医预防方、香囊、针灸、中国传统功法、食疗、足浴、熏蒸等。在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明显,在缓解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减少患者轻症向重症、重症向危重症转化的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尚无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尚不完整,因此,文章从新冠肺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3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对新冠肺炎中西医方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明确新冠肺炎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病机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部分,对新冠肺炎的病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能为中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临床思路。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分期治疗,并参考其他相关论文和病例中新冠肺炎中医分期的不同病机,从多角度探析新冠肺炎中医分期病机特点,认为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的病机特点为“正邪相争,正虚邪恋”;临床治疗期的病机特点为“湿毒侵袭肺脾,内生诸邪,正气虚损”;危重期的病机特点为“内闭外脱,阴阳失和”;恢复期的病机特点为“肺脾亏虚,气阴两伤”。  相似文献   

18.
2019年底武汉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主要在肺,病机以"湿、热、毒、瘀"为基本特点,秽浊夹湿形成"湿毒",是最基本病机。"正气存内"及"避其毒气",是中医预防"疫病"的重要理论及方法。艾灸、香薰、足浴等常见中医外治法,具有调养正气、健脾化湿、辟秽化浊的效果,基本契合秽浊夹湿的病机特点。从理论上探讨中医外治法预防"新冠肺炎"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究新冠肺炎患者核酸"复阳"的中医治疗思路。方法:基于"差后劳复"理论提出新冠肺炎核酸"复阳"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结果:新冠肺炎(COVID-19)核酸"复阳"患者属于疾病的恢复期,中医病因病机为正气不充,余邪未尽,因调摄不当或劳食诱发,属于虚实夹杂之证,可按柴胡类方证、竹叶石膏汤证、理中汤证及枳实栀子豉汤证化裁而治,同时应兼顾愈后饮食调护。结论:运用"差后劳复"理论对新冠肺炎核酸"复阳"患者进行药物施治及饮食调护,强调顾护脾胃的基本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病因属性为"湿毒之邪",基本病机是湿毒闭肺,升降失司,甚则内闭外脱。据此研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机核心是"湿毒";以"湿、热、毒、虚"为特点;病位在肺脾;治当"宣肺、解毒、化湿、清热"为原则。围绕"紧扣病因病机,以国家方案为基础,但不拘泥于方案"的思路,提出"辨证施治与经验用药相结合"的治疗理念。在临证的基础上将新冠肺炎分为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期(寒湿郁肺型)、临床治疗期(疫毒闭肺型)、临床治疗期(内闭外脱型)、临床治疗恢复期(脾肺气虚型),在各个时期针对证型辨证论治,并且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还应增加精神、心理调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