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目的:观察针刺对突发性耳聋症状及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毫针平补平泻手法,针刺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三阴交、太溪,每天1次,每次30分钟,6天为一疗程。4个疗程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针刺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资料。结果:经针刺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针刺前下降明显(P<0.05,P<0.01),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提高(P<0.01),症状得到改善,听力有一定提高。结论:针刺可以改善症状,提高听力,改变高粘血状态,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提示降低血粘度可能是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聋(SHL)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90例(90耳)气滞血瘀型SH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葛根素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5例,予以口服或静脉糖皮质激素及常规药物治疗;葛根素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4周纯音听阈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2周,葛根素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44%(29/45)和73.33%(33/45),对照组分别为56.10%(23/41)和60.98%(25/41),两组同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葛根素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37/45)、63.41%(26/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P0.05)。葛根素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血液黏度指标(高切、低切,甘油三酯,血小板聚集率,血液黏度的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下降(P0.0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指标值有所下降,但除红细胞比容外其他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葛根素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黏度低切、中切,血浆黏度,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相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部分指标(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甘油三酯)显著下降(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气滞血瘀型SHL患者的疗效,明显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血栓通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9):1249-1250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对突发性聋西药治疗无效、效果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西药治疗突发性聋无效、效果差患者13例进行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0%。结论:西药治疗无效、效果差的突发性聋患者经针刺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突发性耳聋血液流变学及细胞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针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的影响 ,探讨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毫针平补平泻手法 ,针刺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三阴交、太溪 ,每天 1次 ,每次 3 0min ,6天为 1疗程。 4个疗程后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 ,比较针刺前后的血液流变、细胞流变学检测数据。结果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细胞流变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参考值 ,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正常值低 ,经针刺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元含量、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针刺前下降明显 (P <0 .0 5) ,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提高 (P <0 .0 5)。结论 :针刺可以降低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高粘血状态 ,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提示降低血粘度可能是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氟桂利嗪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4例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甲钴胺片、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47例在此基础上给予曲鬓、听会、耳门、翳风为主穴及双侧血海、足窍阴、太冲穴为配穴的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听阈值、耳聋评分及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听阈值、耳聋评分及血清LPO、VE-cadherin水平及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压积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甲钴胺片、氟桂利嗪治疗气滞血瘀型突发性耳聋疗效较佳,且可显著降低血清LPO、VE-cadherin水平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突发性聋(SD)与血液流变学(HRI)、白细胞介素2(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间的关系,探讨自血不量子疗法(TUVISB)对SD的临床及HRI、IL-2、SIL-2R疗效程度。方法:将180例SD患者分为三组观察治疗,A组采用TUVISB疗法,隔日1次;B组采用高压氧疗法,每日1次;C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每日1次;三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并着重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者HRI、IL-2、SIL-2R指标水平。结果:TUVISB疗效明显优于高压氧及常规药物疗法(P〈0.01),且疗程缩短(P〈0.01),耳鸣、眩晕症状恢复率高(P〈0.05);检测结果显示,SD患者存在着HRI、IL-2及SIL-2R异常改变(P〈0.01),而TUVISB对上述指标有明显调节作用(P〈0.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缪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选择符合观察条件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扩血管剂、神经营养剂、针刺等中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缪刺治疗,1天1次,14天1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缪刺治疗突发性耳聋较常规的中西医及针刺治疗疗效好,是治疗突发性耳聋较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启聪散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启聪散是干祖望教授的经验方,以活血化瘀为主,处以行气、化痰,用于治疗突发性聋41例,总有效率90.2%,与西药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72.5%相比,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在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两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8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针刺疗法能够有效提高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患者听力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针刺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作用。运用针刺配合营养听神经西药法治疗突发性耳聋,并设单纯西药组对照,两组均以两周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总疗效和疗程。结果,针刺加西药组总有效在为90.0%,对照组为70.0%,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疗程间差异也非常显著(P<0.01)。表明针刺可增强营养神经药物的作用,两者结合使用可提高突发性耳聋的治愈率,并可缩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矩阵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药物及高压氧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矩阵针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听力变化情况。结果:痊愈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66.67%、51.11%,总有效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7.78%、88.89%,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5~4 k Hz各频率2组听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矩阵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刘远声主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经验。刘主任认为突发性耳聋病机多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因外邪侵袭、生活习惯不良所致,内伤多因肝肾不足、风痰阻络所致,治疗时应根据发病的时间及发病特点进行分期辨证治疗。针刺治疗以手足少阳经腧穴为主,并可选取经验穴“宣耳点”进行治疗;中药治疗急性期选用疏散风热、平肝潜阳类方剂,稳定期选用升阳举陷、滋补肝肾之方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效果及探索其机制.方法 采用针刺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针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 针刺是老年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治疗机制与改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韩扬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9):598-599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探索突发性聋综合治疗新模式。方法将219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152例。治疗组采用平衡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接受电测听检查,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为6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O.05),且带针感进舱能强化平衡针刺的针感及增强高压氧疗效。结论平衡针刺配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是一种疗效较好的组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涵  赵玉霞 《江苏中医药》2007,39(10):55-56
目的:探讨"小醒脑"针法配合中医辨证取穴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序贯平衡分组法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小醒脑"针法配合中医辨证取穴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针刺辨证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2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患者听力,其中治疗组改善较为明显,总有效率98.08%,对照组总有效率84.48%,两者差异显著.结论:"小醒脑"针法配合中医辨证取穴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针刺晕听区配合耳穴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晕听区配合耳穴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晕听区配合耳部取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取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起效时间治疗组为11.5天,对照组为19.9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晕听区配合耳穴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电项针配合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常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药物基础上,观察电项针配合头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的患者80例为纳入对象,将其分为三组,电项针配合头针组27例,传统针刺组25例,对照组28例。三组采用MMSE、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受试者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电项针配合头针组总有效率为92%,传统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三组之间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三组治疗前后MMSE、Barthel指数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电项针配合头针组与对照组各量表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传统针刺组与对照组各量表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电项针配合头针组与传统针刺组的各量表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组经治疗后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但电项针配合头针组优于传统针刺组及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自拟解毒通窍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拟解毒通窍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解毒通窍汤及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用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