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吸人性烧伤气管切开的时机选择与指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有吸入性损伤时气管切开的时机与指征。方法:对180例大面积烧伤(其中石油天然气烧伤144例,轻质油烧伤26例,热蒸汽烧伤10例),合并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病人,在烧伤后进行气管切开的依据、必要性、时机、指征及手术要点进行总结。结果:18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病人,烧伤后1-24小时进行气管开术124例,其中轻度85例(气管切开后死亡4例),中度22例(气管切开后死亡9例),重度17例(气管切开后死亡11例),超过24小时后进行气管切开术51例,其中轻度12例(气管切开后死亡8例),中度34例(气管切开后死亡15例),重度5例(气管切开后死亡5例)。有5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未及气管切开即死亡。气管切开时颈部有环状或半环状焦痂21例,伴头面部严重烧伤90例,口呈鱼嘴状者32例,口鼻内大量血清性渗出者37例。结论:吸入性损伤时喉梗阻危象的发生是引起烧伤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强调大面积烧伤伴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时,应在烧伤后早期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术,可以降低病人喉梗阻危象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吸入性烧伤性气管切开的时机选择与指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喜成 《耳鼻咽喉》2003,10(1):17-19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有吸入性损伤时气管切开的时机与指征。方法:对180例大面积烧伤(其中石油天然气烧伤144例,轻质油烧伤26例,热蒸汽烧伤10例),合并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病人,在烧伤后进行气管切开的依据,必要性,时机,指征及手术要点进行总结,结果:18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病人,烧伤后1-24小时进行 气管开术124例,其中轻度85例(气管切开后死亡4例),中度22例(气管切开后死亡9例),重度17例(气管切开后死亡11例),超过24小时后进行气管切开术51例,其中轻度12例(气管切开后死亡8例),中度34例(气管切开后死亡15例),重度5例(气管切开后死亡5例),有5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未及气管切开即死亡,气管切开时颈部有环状或半环状焦痂21例,伴头面部严重烧伤90例,口呈鱼嘴状者32例,口鼻内大量血清性渗出者37例,结论:吸入性损伤时喉梗阻危重的发生是引起烧伤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强调大面积烧伤伴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时,应在烧伤后早期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术,可以降低病人喉梗阻危害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20040117 不用肌松药的气管插管(综述)/鞠衍馨…//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报一2003,17(3)一184一185 使用肌松药气管插管由于去极化和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副作用使得某些条件下应用受到限制,新型全麻药异丙酚和强效阿片类的应用使得不用肌松药的气管插管成为可能。参13(原提要)2栩叫协fls吸人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时机与指征/宋喜成…//l洽床耳鼻咽喉科杂志一2003,17(6)一323一324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伴吸人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时机与指征。方法与结果:烧伤后1一24h行气管切开术124例,死亡24例,24h后行气管切开术51例,死亡28例。气管切开时颈部…  相似文献   

4.
176例气管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气管吸入性损伤病人气管切开的时机和指征。方法对176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气管吸入性损伤的病人,在伤后不同时机行气管切开与气管烧伤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6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气管吸入性损伤病人烧伤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者128例,其中轻度吸入性损伤67例,气管切开后死亡4例;中度34例,气管切开后死亡9例;重度27例,死亡11例。超过24 h行气管切开术者48例,其中轻度12例,气管切开后死亡8例;中度25例,气管切开后死亡13例;重度11例,死亡9例。结论气管吸入性损伤目前仍是烧伤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吸入性损伤宜尽早实行气管切开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时机与指征。方法:回顾分析1992~2004年我科收治的110例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烧伤后1—12h行气管切开术57例,死亡9例;13~24h22例,死亡6例;24h后31例,死亡18例。12h前行气管切开者病死率明显低于〉24h切开者。轻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病死率与中、重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中度与重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吸入性损伤均为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气管切开越早,病死率越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儿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注意事项。方法:对45例烧伤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行气管切开12例,局部麻醉下行气管切开33例。并对儿童的解剖特点、操作要点及术后拔管时间作一分析。结果:45例烧伤儿童均在1~48h内行气管切开术,43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救治成功率达95.56%。结论:烧伤尤其伴有吸入性损伤的患儿,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这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呼吸道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吸入性损伤与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面积烧伤合并面颈部烧伤的病例90%在伤后6~16h内发生严重呼吸困难,73%为中重度粘膜损伤,均于气管切开后呼吸困难解除.热力引起的吸入性损伤,上呼吸道的粘膜伤重于下呼吸道,且以喉部受损伤最重.因此,在评估吸入性损伤程度时,应结合粘膜伤全面考虑,因患者早期易发生上呼吸道梗阻,故应采取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8.
头颈外科     
20020316 气管切开术在头面颈部烧伤吸人性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朱立洁//徐州医学院学报一2001,21(2)一146~147 目的;探讨头面颈部烧伤病人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方法:对52例头面颈部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52例病人均在伤后12~24h内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对于头面颈部烧伤特别是吸入性损伤病人,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时间选择在伤后12h内为宜。参3(原提要)20020317同种异体工程化软骨的构建和修复甲状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孙安科…//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一2001,36(4)一278~280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预定…  相似文献   

9.
对于烧伤患者,特别是呼吸道严重烧伤的患者,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烟雾引起的呼吸道和肺实质的损害,是目前烧伤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对这类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而气管切开是临床上抢救烧伤患者、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措施,套管滑脱是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1]。我科曾遇1例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金属气管套管2次滑出气管,导致患者严重的呼吸困难、缺氧、窒息的危险情况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半坐下肢抬高位(V形体位)在喉癌引起的喉梗阻患者强迫体位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月喉癌强迫体位喉梗阻在半坐位行气管切开术(半坐位组)患者20例,与2015年1月~2019年1月喉癌强迫体位喉梗阻在V形体位下行气管切开术(V形体位组)患者25例,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V形体位组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半坐位组7例出现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2,P>0.05)。V形体位组手术总时间及气管切开时间分别为(5.16±0.94)min、(3.44±0.77)min,半坐位组手术总时间及气管切开时间分别为(6.60±0.68)min、(5.00±0.79)min,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6.67、5.94,P<0.05)。结论 不能平卧的喉癌伴强迫体位喉梗阻患者可考虑采取V形体位行紧急气管切开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紧急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疾病特点、术前术后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行紧急气管切开患者多见于肿瘤疾病(19例),非瘤性梗阻以头颈外伤(15例)和炎症性疾病(8例)为主。结果:2例患者术中死亡,2例患者术后死亡;呼吸困难明显、梗阻时间长的6例患者切开后发生了呼吸抑制;11例患者术中或术后出现并发症,出血、皮下气肿和局部副损伤是紧急气管切开的主要并发症。结论:紧急气管切开患者的状况不同于常规气管切开患者,术中时间短且多为自然体位,技术难度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常规气管切开者。长时间梗阻切开后不宜马上吸入纯氧,以防止出现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的意义、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3~2006年治疗的14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基本治愈116例(78.9%),好转25例(17.0%),自动出院7例(4.8%),植物生存4例(2.7%),死亡5例(3.4%)。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防止脑缺氧加重及肺部感染,促进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术在治疗头面颈部烧伤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面颈部烧伤病人行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有关注意事项。 方法对36例头面颈部烧伤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36例病人均在伤后12-72小时内行气管切开术,解除了上呼吸道梗阻,清除了下呼吸道分泌物,改善了缺氧状况,提高了严重烧伤病人的治愈率。本组治愈31例(86.1%),死亡5例(13.9%)。结论对头面颈部烧伤尤其是吸入性损伤病人,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时间选择在伤后12小时内为宜,拔管选择在手术后2周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4.
闭合性喉外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减少闭合性喉外伤并发症的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闭合性喉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甲状软骨骨折无错位,I~II度呼吸困难者, 给予吸氧、喉部超声雾化吸入、抗生素、激素处理,均痊愈。28例严重呼吸困难者,采用紧急气管切开术、喉裂开探查及修复术,术后遗留声嘶5例,发生喉狭窄1例,即行Ⅱ期手术切除瘢痕,喉腔内放置扩张管,3个月后拔管。术后随访至少1年,均无喉狭窄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闭合性喉外伤应尽早手术探查及喉扩张,恢复喉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是成功治疗和预防喉狭窄等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无插管气管切开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无插管气管切开术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2年3月我院住院新生儿5例,因原发病无法气管插管而行气管切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儿均成功进行了气管切开术,1例术后因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死亡,4例原发病解除后1期拔管出院。结论:用时把握手术时机,严格规范操作,动作准确轻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加强护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成人急性会厌炎呼吸困难程度的判断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成人急性会厌炎呼吸困难的判断方法及救治措施。方法 :报告 12 6例成人急性会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会厌切开术 30例 ,无一例发生窒息、炎症扩散和术中术后大出血等意外 ;行气管切开术8例均痊愈 ;行环甲膜切开术 1例死亡 ;保守治疗 87例中死亡 1例。结论 :成人急性会厌炎出现喉鸣、流涎、言语含糊不清是喉阻塞的重要体征 ,纤维喉镜检查是了解会厌肿胀程度最可靠的方法 ;救治的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消除会厌肿胀  相似文献   

17.
Up to a third of all victims of major burns suffer smoke-related injury and may die as a result of inhalation injury. The management of the upper airway depends on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injury, including carbon monoxide toxicity, thermal injury, and smoke inhalation.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n airway for resuscitation requires a high index of suspicion, as early and severe upper airway swelling may preclude safe intubation under direct vision.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is preferred in burn patients but is only indicated for patients in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and a select group at high risk for developing progressive upper airway compromise and pulmonary injury. The use of the flexible bronchoscope and nasopharyngoscope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ans of evaluating the respiratory tract and assisting in pulmonary therapy. Early tracheotomy is indicated only in rare cases because of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burn patients. The use of steroids is still controversial and is probably indicated only for refractory bronchospasm or secretions. Aggressiv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halation burns will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of a frequently fatal inj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