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理市社区中老年居民血脂、血糖异常流行现状,为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以2016年6—8月到本所健康体检的1 888名中老年社区居民为观察对象,测定空腹血脂、血糖水平,并分析其异常流行特征。结果:社区中老年居民的TG、TC、HDL-C、LDL-C和GLU水平分别为1.54、4.88、1.53、2.82和5.54mmol/L;高TG、高TC、高LDL、低HDL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5.42%、9.27%、6.20%、2.97%,血脂异常患病率32.89%;糖尿病患病率12.18%,糖尿病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增高为48.26%,且呈现高TG、低HDL特征。结论:大理市社区中老年体检居民血脂、血糖异常率较高且相互关联,并呈现不同的年龄性别差异,应及早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策略,预防与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年体检人群血脂水平的现状,为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1604例来我院特诊门诊进行高级体检的中年人群,采用酶法-终点法检测其空腹血脂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描述,比较男、女间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差异及不同年龄、性别间的血脂水平差别.结果 1)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45.18%,男性为47.71%,女性为40.16%,男、女性间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患病率分别为60.97%、45.01%、26.31%、48.44%;2)男、女性间TG、HDL-C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TC、TG、LDL-C、HDL-C总体水平分别为(5.52±0.81)、(2.09±1.85)、(3.19±0.58)、(1.04±0.18).结论 深圳市中年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甚高,尤以TC、HDL-C异常患病率增高明显,应关注这一人群的健康教育及干预,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改善血脂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四川省南充市常规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HUA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对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29823名常规体检人群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体检人群HUA的患病率,并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各项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所有体检人群的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35.31±90.03)μmol/L,HUA总体患病率为19.5%,男性患病率28.3%,明显高于女性7.8%(P0.001)。结果显示HUA患者的Urea、Crea、TG、TC、apoB1、LDL-C、VLDL-C均高于正常人群,而HDL-C、apoA1则低于正常人群(均P0.05)。血尿酸水平与GLU、Urea、Crea、TG、TC、apoB1、LDL-C、VLDL-C、HCY、hsCRP等水平成正相关,与LP(a)、HDL-C、apoA1成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LU、HDL-C、VLDL-C水平是HUA的保护因素,男性、Crea、TG、apoA1、LDL-C、HCY、hsCRP水平是HUA的危险因素。结论四川省南充地区HUA患病率较高,可能为严重危害该地区人群健康的潜在性疾病,应高度重视与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4.
常州地区5200例健康体检成人血脂检测结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常州地区5200例健康体检成人血样进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血脂指标检测分析,了解本地区健康体检成人血脂水平的现状。方法采集空腹血样测定血脂水平,统计检测结果,研究分析年龄、性别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检出血脂异常共2441例,患病率为46.94%,其中男性血脂异常1447例,患病率为52.79%,女性血脂异常1059例,患病率为43.07%,男女两组TC、TG、HDL-C、LDL-C指标检测结果异常率比较均(P〈0.01)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此外TG、TC、LDL-C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不同年龄组血脂水平比较(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但不同年龄组HDL-C指标比较(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州地区健康体检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46.94%高于全国成人18.6%患病率水平,加强本地区目标人群血脂异常早期预防干预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年体检人群血脂水平的现状,为血脂异常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 604例来我院特诊门诊进行高级体检的中年人群,采用酶法-终点法检测其空腹血脂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描述,比较男、女间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差异及不同年龄、性别间的血脂水平差别。结果 1)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45.18%,男性为47.71%,女性为40.16%,男、女性间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患病率分别为60.97%、45.01%、26.31%、48.44%;2)男、女性间TG、HDL-C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TC、TG、LDL-C、HDL-C总体水平分别为(5.52±0.81)、(2.09±1.85)、(3.19±0.58)、(1.04±0.18)。结论深圳市中年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甚高,尤以TC、HDL-C异常患病率增高明显,应关注这一人群的健康教育及干预,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改善血脂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地区人群血清尿酸(UA)水平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5632例体检人群的血尿酸(UA)、尿素(Urea)、肌酐(Cre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8项生化指标,并分析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HUA)的危险因素。结果体检人群HUA的患病率为36.24%(5665/15632),男性HUA患病率是女性的2.2倍。UA水平、HUA患病率在不同性别、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水平、HUA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J”形曲线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水平与年龄、FPG、TC、TG、LDL-C、Urea和Crea呈正相关(P均〈0.01),与HDL-C、性别呈负相关(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HDL-C和女性是HUA的保护因素,TG、LDL-C、Urea和Crea是HUA水平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TC和HDL-C是HUA的保护因素,性别、TG、LDL-C、Urea和Crea是HUA的危险因素。结论总体检人群UA水平随年龄增长呈“J”形曲线变化。TC、TG、LDL-C、Urea和Crea是HUA的危险因素,而HDL-C、女性是HUA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市部分职业人员血脂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005年石家庄市部分职业人员血脂水平及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并与国内北京1984、2003年有关血脂研究资料及日本、美国血脂调查结果比较。方法以56281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及血脂指标检测,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结果由于TC、TG、HDL-C、LDL-C数据呈偏态分布,按百分位数法得出各年龄组的血脂结果,统计血脂异常的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患病率。高脂血病患病率为45.7%(男),37.8%(女)。TC(≥5.2mmol/L)者为17.48%,高TC(≥5.7mmol/L)检出率为8.35%。结论石家庄市各种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员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情况,并对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体检中心具有完整资料的1000名健康体检人员进行探讨和分析,统计发生2型糖尿病的例数,比较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平均年龄、男性比率、BMI、腰围、TC、TG及HDL-C、LDL-C及SBP、DBP水平,并进行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000名健康体检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6.0%。40~49岁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9%、50~59岁为4.9%、60岁及以上为9.3%,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年递增趋势。糖尿病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男性比率、BMI、腰围TC、TG及HDL-C、LDL-C水平、SBP、DBP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腰围、TC、TG、SBP、DBP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高血压、肥胖和高血脂等均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因此,要加强人们健康知识的宣教、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改变生活方式,加强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定期进行血糖检测,才能预防和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的超重和肥胖与血脂、血糖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测量410例健康体检儿童身高、体质量、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BMI指数水平将410例体检儿童分为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 比较各组儿童血压、血脂、血糖的差异.结果 儿童超重及肥胖率为17.80%.超重肥胖组儿童的血压、TC、TG、GLU、LDL-C、HDL-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2~5.51,P<0.01).结论 儿童时期超重及肥胖同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在进行心脑血管疾病早期预防时, 应将肥胖超重儿童这一群体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第一阶段50岁以上的男性3061名、女性7338名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老年人血尿酸(UA)水平与血脂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在男性(UA> 420 μmol/L)为32.5% (996/3061),女性(UA> 360 μmol/L)为31.5%(2310/7338).高尿酸血症者无论男女,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其TC、TG和LDL-C水平均较血尿酸正常者升高(均P<0.01).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腹围、体重指数、舒张压、收缩压等潜在混杂因素并按4分位法分组,UA水平仍与TC、TG和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UA水平与TC、TG和LDL-C水平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提示,UA水平的升高与TC、TG、LDL-C的升高及HDL-C的降低相关,临床控制高尿酸血症可能对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广州社区老年人尿酸(UA)水平、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预防HUA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 409例65岁以上老年人的血压(BP)、空腹血糖(FPG)、血UA、肌酐(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等指标,进行年龄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UA危险因素.结果 HUA患病率为37.8%,男性为24.6%,女性为50.2%.男女UA水平及HUA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HUA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吸烟、Cr、TG、LDL-C、收缩压、高血压、高TG症、高LDL-C血症,保护因素有HDL-C.结论 应警惕HUA的危险因素,并做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比值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比值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健康医学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并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血脂检测的4 282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相关因素〔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饮酒、腰围、体质指数、血压和血糖、血红蛋白、血尿酸、TC、三酰甘油(TG)、LDL-C、HDL-C、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家族史〕进行分析。结果4 282例体检者中1 438例(33.6%)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2 844例(66.4%)未发现明显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年龄、性别、吸烟、血糖、收缩压、LDL-C、HDL-C、超敏C反应蛋白均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若用LDL-C/HDL-C和TC/HDL-C分别替代LDL-C、HDL-C或者TC和HDL-C,LDL-C/HDL-C和TC/HDL-C比值仍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与TC/HDL-C比值(β=0.1760)相比,LDL-C/HDL-C比值的偏回归系数(β=0.3292)更高。结论当用于预测颈动脉粥样斑块时,LDL-C/HDL-C比值比TC/HDL-C比值更具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袁萍  唐亚丽 《海南医学》2011,22(21):130-131
目的了解我市中老年居民血脂水平,为心血管病的防治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江门市疾控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7 988名中老年体检者,进行血脂检测资料分析。检测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总胆固醇(TC),并按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发现血脂异常者2 805名,检出率为35.12%,其中血脂四项水平异常的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高TG、高TC、低HDL-C和高LDL-C。血清TG、LDL-C、TC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步上升趋势。结论我市健康体检人群的血脂异常检出率高,应重视和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开展对健康人群定期的体检,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宝鸡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糖与血脂的现况及相关关系.方法 测定10 476例健康体检者的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PG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TC、TG、LDL-C水平,在60岁之前各年龄组均存在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60岁以后较前有所下降;FPG与TG、TC及LDL-C呈正相关(r =0.186,0.139,0.145,P<0.005),FPG与HDL-C呈负相关(r=-0.105,P<0.005);高血糖组TG、TC、LDL-C水平高于正常组(P <0.005),HDL-C水平低于正常组(P<0.005);糖尿病(DM)组TG均值高于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组(P<0.05),HDL-C均值低于IFG组(P<0.05),IFG组与DM组间TC及LDL-C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糖与血脂存在相关性,积极干预高血糖及血脂异常,有利于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维吾尔族与汉族尿酸水平与糖、脂代谢紊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不同尿酸水平与糖、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12月乌鲁木齐市1391例体检者的血尿酸和其他生化指标进行检测,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ROC曲线等方法。结果:汉族和维吾尔族血清学检测指标肌酐(CRE)、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甘油三脂混合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均随着血尿酸(SUA)的升高而升高,不同SUA水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个民族空腹血糖(FB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高血糖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发生率表现出差异。结论:两个民族血尿酸对糖、脂代谢指标CRE、TG、TC、LDL-C的影响一致,但是在FBS和HDL-C的影响上有差异。因此在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如脂代谢紊乱时,应充分考虑到民族间的差别,这对预防和治疗疾病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珠海市斗门区农村居民血脂异常及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聚集性状况,为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斗门区两镇4个自然村,对其农村居民进行入户调查、体检,分析血脂异常分布情况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尿酸血症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调查人群高胆固醇血症(TC)、高甘油三酯血症(TG)、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LDL-C)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HDL-C)的患病率分别为41.8%、15.3%、67.5%及0.2%,高TC、高LDL-C和女性高TG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并具有阶段性特点;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尿酸异常等疾病具有明显聚集性,女性显著于男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C异常患病率与年龄和腹型肥胖正相关,与高血压家族史、吸烟负相关;TG异常患病率与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正相关,LDL-C异常患病率与年龄和腹型肥胖正相关.[结论]斗门区农村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均较高,且女性显著于男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防治重点应采取点面结合方式,加强对群体宣传和重点人群干预,控制肥胖,减少血脂异常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遵义市564例体检者血尿酸、血糖和血脂水平及异常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得痛风、高血糖和高脂血症患病率逐渐增加。体检是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和预防疾病较好的手段。不同地区,由于生活习惯、自然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血尿酸、血糖、血脂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为了解遵义市人群血尿酸(UA)、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水平及异常率情况,我们对2007年l0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64例体检者的UA、GLU、TC及TG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人群血脂四项(甘油三酯TG,血脂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研究我院健康体检人群血脂四项的现状,供临床诊断和防治异常时参考。方法:采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院健康体检人群血脂四项的水平男、女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男性TG、TC、LDL-C水平高于女性,而HDL-C水平低于女性,且男性和女性的高TC血症、高TG血症及高LDL-C血症分别为24.7%和22.2%,33.7%和17.2%,17.0%和14.3%。体检人群的血脂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但相关不密切(相关系数小于0.5)。同年龄组男性和女性之间大多有显著性差别,且女性高年龄组TC、TG和LDL-C水平均高于男性;而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男性TG水平随年龄增高而增高,至50岁以后下降;女性TG水平40岁以后增高较明显,其他三项指标(TC、HDL-C、LDL-C)男女均随年龄组的增高测定的均值都略有增高。结论:我院健康体检人群的血脂状况令人担忧,应重视和加强健康教育指导,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临床上应对男性和女性的血脂检测分别设立正常参考范围;笔者认为不应按不同年龄组设立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19.
王学强  宗学琴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2033-203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变化.方法:对64例脑梗死患者、4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进行血脂检测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健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血糖和血脂的状况及探讨体重指数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某体检中心2 510例健康体检者身高和体重,并空腹静脉取血,检测其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段BMI、血糖及血脂水平,分析BMI与FPG及血脂水平相关性及不同BMI水平FGB和血脂异常比例。结果:各年龄段BMI、FPG、TC、TG、HDL-C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BMI、FPG、TC、TG和LDL-C水平随着年龄段的上升而升高,HDL-C随年龄上升而降低,50~65岁年龄段达到高峰。BMI与FPG、TC、TG和LDL-C呈正相关(P0.01),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1)。根据BMI水平的高低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发现4组间FPG、TC、TG、HDL-C和LDL-C水平异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TC、TG异常率而言,肥胖组超重组消瘦组正常组;对HDL-C、LDL-C水平和FPG水平异常率而言: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消瘦组,可见超重和肥胖与血脂和血糖异常有密切关系。结论:健康人群中体重指数与血糖和血脂水平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体重指数、血糖和血脂水平异常会增加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