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的不同原位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亮国  姚开泰  谢鹭  周文  杨玉文  陈曲侯   《癌症》2000,19(1):31-33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组织石蜡切片标本中原位检测EB病毒的更快速、更灵敏的方法。方法: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EBER-1和EBV DNA的BamHI-W片段为探针,分别用原位杂交、原位PCR检测鼻咽癌组织切片中EBV的分布情况。结果:用寡核苷酸EBER-1作探针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的方法比用BamHI-W片段作探鱼原位杂交及原位PCR的方法更灵敏、更简单。结论:用EBER-1作探鱼原位杂交检测鼻咽癌组  相似文献   

2.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EB病毒DNA在鼻咽癌诊断上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EB病毒与鼻咽癌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鼻咽癌组织中均可检测到EB病毒的DNA[1];近年来,有学者报道在鼻咽癌患者的血清或血浆中检测到EB病毒的DNA,并且和健康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2,3].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鼻咽癌高发区广东地区的鼻咽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及其他头颈部肿瘤患者的血浆游离EB病毒DNA,以进一步说明此方法在诊断鼻咽癌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为病毒(HBV)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方法 采用直接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nsituPCR,ISPCR)对64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HCC组织(其中61例附癌周组织)切片中的HBVDNA进行检测,与并传统的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组织抽提酸PCR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ISPCR对石蜡包埋的HCC组织中HBVDNA检测高度敏感,检出率为71.9%(46/64),而相应组织应用免疫组  相似文献   

4.
血浆 EB病毒游离 DNA检测对监测鼻咽癌患者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Cao SM  Min HQ  Gao JS  Hong MH  Xiao XB  Zhang CQ  Liu XD  Zhang AL  Guo X 《癌症》2003,22(3):302-306
背景与目的:有报道 , 测定血浆中的 EB病毒游离 DNA( EBV-DNA)的拷贝数可作为诊断及监测鼻咽癌患者病情变化的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价血浆 EBV-DNA检测在鼻咽癌患者预后监测上的价值, 并进一步与 VCA/IgA、 EA/IgA进行比较.方法:比较鼻咽癌放疗后 30例远处转移患者、 22例局部复发患者、 24例无 瘤生存者血浆中 EBV-DNA、 VCA/IgA、 EA/IgA水平.分别应用荧光定量 PCR方法检测血浆 EBV-DNA水平,免疫酶法检测 VCA/IgA、 EA/IgA;前瞻性观察 2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放疗剂量达 40 Gy时及放疗结束时上述指标的变化. 结果:放疗后各组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浆 EBV-DNA含量的中位数有显著性差异, 远处转移组为 135 100 copies/ml(四分线区域 5 525~ 1 003 750 copies/ml) >局部复发组的 20 500(四分线区域 0~ 58 500 copies/ml) > 无瘤生存组的 0 copy/ml(四分线区域 0~ 0 copy/ml), P均 < 0.05. 远处转移组的血浆 EBV-DNA水平高者较多, 当阳性标准为 1 000 000 copies/ml时,诊断远处转移组的敏感性为 27.3%,而诊断局部复发组的敏感性为 0.0%,特异性均为 100.0%.在初诊患者放疗前、放疗剂量达 40 Gy时及放疗结束时, EBV-DNA水平逐渐降低,平均含量分别为 32 050 copies/ml(四分线区域 3 880~ 317 750 copies/ml)、 0 copy/ml(四分线区域 0~ 14 375 copies/ml)、 0 copy/ml(四分线区域 0~ 2 940 copies/ml), P均 < 0.05, 而 VCA/IgA、 EA/IgA的水平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 血浆 EBV-DNA检测可用于监测鼻咽癌患者预后,其价值明显优于 VCA/IgA、 EA/IgA.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CR)和Southern印迹杂交(SBH)为隐性鼻咽癌和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和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 利用PCR基因扩增技术和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经针吸活检取材或活检取材的20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实验组)33份标本和26例非鼻咽癌(对照组)27份标本中EB病毒(Epstein-B  相似文献   

7.
李锦添  黄宝珍 《癌症》1993,12(1):36-38,T000
本文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鼻咽活检组织不同病理改变时EBV—DNA的表现,以探讨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结果显示:(1)本实验所有鼻咽低分化癌癌组织均出现EBV—DNA片段,且绝大部分病例的阳性细胞数及细胞阳性强度均在中等以上;(2)无论是鼻咽癌或慢性鼻咽炎病例,所见到的中-重度异型改变上皮或淋巴组织,均有数量不等的细胞存在阳性强度不同的EBV-DNA片段,粘膜下小涎腺内亦常见到一定数量的EBV-DNA片段。结果提示:(1)EB病毒与鼻咽低分化癌关系密切。EBV作为致鼻咽癌病因多因素中的一员是有可能的;(2)患者血清中EB病毒相关抗体,尤其是IgA抗体阳性率和滴度的升高,可能与鼻咽局部EBV感染及/或EBV激活有关;(3)在异型改变上皮中有中等或以上阳性强度EBV-DNA片段的检出,将有可能作为推测鼻咽癌癌前病变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定量和定位检测EB病毒在鼻咽癌组织中的感染状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Jiang WH  Zhao SP  Yin ZH  Li F  Chen ZH  Xiao JY 《癌症》2005,24(7):796-800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与鼻咽癌密切相关,但EBV是鼻咽癌的致瘤因素还是仅仅是伴随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EBV在鼻咽癌发生过程中的潜伏状态也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EBV在不同鼻咽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阐明EBV与鼻咽癌发生的关系提供线索。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定量检测47例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癌、癌旁及相对正常鼻咽粘膜组织中的平均EBV拷贝数;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地高辛标记的EBER-1探针)对鼻咽癌、癌旁、对侧正常鼻咽粘膜中的EBV进行定位检测。以10例正常人鼻咽粘膜组织作对照。结果正常人鼻咽粘膜EBV检出率为80%(8/10),平均拷贝数为6.7×102/滋gDNA;100%(47/47)鼻咽癌和癌旁组织以及72.3%(34/47)的对侧正常鼻咽粘膜组织检出EBV,平均拷贝数分别为6.9×105/滋gDNA、1.5×105/滋gDNA、9.8×103/滋gDNA。正常人鼻咽粘膜、鼻咽癌患者对侧正常鼻咽粘膜之间感染EBV的几率、潜伏感染EBV的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鼻咽癌及其癌旁、对侧正常粘膜组织三者之间,鼻咽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癌旁和对侧正常粘膜组织之间EBV拷贝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EBER-1原位分子杂交发现,对侧正常粘膜上皮细胞未检测到EBER-1的表达信号,癌旁靠近癌一侧的部分不典型增生细胞检测到EBER-1弱阳性信号,而在癌组织中的所有癌细胞均有EBER-1强阳性信号。结论无论是鼻咽癌患者还是健康人,EBV在鼻咽组织中的潜伏感染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从鼻咽癌患者对侧正常鼻咽粘膜到癌旁再到癌组织EBV感染的量发生了改变,说明鼻咽上皮细胞中EBV感染量和表达信号的改变很可能是EBV致鼻咽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Huang B  Huang D  Wu Q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4):251-253
目的探讨非癌鼻咽上皮细胞发展为鼻咽癌(NPC)的过程中,EB病毒在什么阶段进入鼻咽上皮。方法利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四会县防癌基地1994年度复查工作及肿瘤医院门诊,收集鼻咽癌及各类“癌前状态”及“癌前病变”患者蜡块450余例,应用改进后的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EBVDNA酶基因片段扩增检测。结果NPC浸润癌组织EBVDNA酶基因片段扩增阳性率为97.3%(145/149),NPC原位癌4例中,基因阳性者2例,而防癌基地“癌前状态”人群155例中阳性者2例,阳性率为1.3%(2/155)。临床癌前病变组阳性率为零(0/47)。结论EB病毒在非癌鼻咽组织中出现频率十分低,EB病毒可能在鼻咽上皮癌变后才进入鼻咽上皮,提示EB病毒可能不是NPC的病因。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EBV)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定量检测30例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健康人鼻咽黏膜组织中的EBV拷贝数,并比较三者检测结果。结果:正常人鼻咽黏膜EBV检出率为73.3%(11/15),平均拷贝数为6.5×102μg-1;鼻咽癌和癌旁组织EBV检出率为100%(30/30)和76.7%(23/30),平均拷贝数分别为6.7×105μg-1DNA和1.3×105μg-1DNA。正常人鼻咽黏膜、鼻咽癌患者癌旁组织感染EBV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组织、癌旁和正常黏膜组织3者之间,鼻咽癌与癌旁组织之间,癌旁和正常黏膜组织之间EBV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咽癌与癌旁组织感染EBV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黏膜,EBV感染量是鼻咽癌致病的重要因素,定量检测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11.
BHRF1表达对鼻咽癌细胞抗凋亡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EB病毒(EpsteinBarvirus)基因BHRF1(BamHIHrightwardreadingframeI)表达对鼻咽癌细胞抗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BHRF1重组载体并转入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中,以检测癌细胞在60Co照射后生物学行为的改变。结果BHRF1表达可抑制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促使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重新分布,癌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下降,生存能力增强。结论BHRF1的表达可增强CNE2细胞抵抗放射线诱发细胞凋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THEINTRACELLULARFORMOFEPSTEINBARRVIRUSGENOMEINNASOPHARYNGEALCARCINOMAWangHuimin1汪慧民ChenJun1陈军ZengMusheng1曾木圣LiManzhi1李满枝Jia...  相似文献   

13.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组织中EB病毒的原位杂交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ia C  Liu F  Sun Y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4):267-269
目的探讨EB病毒与我国各类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关系。方法以EB病毒LMP基因为探针,对214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组织中EB病毒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并用SYSTAT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霍奇金淋巴瘤(HD)、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淋巴组织良性增生(BLP)组织中EB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0.0%(15/50),14.0%(18/129)及2.9%(1/35)。在NHL中,高度恶性(HNHL)、中度恶性(MNHL)及低度恶性(LNHL)EB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8.1%(9/32)、10.5%(9/84)及0%(0/9)。HD与HNHL间EB病毒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LP(P<0.01,P<0.05),MNHL和LNHL与BLP间EB病毒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B病毒与HD及HNHL的发生有关,而与MNHL及LNHL的发生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系中上调EGFR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阐明LMP1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中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上调作用。方法 以稳定表达LMP1及其3种突变体的NPC细胞系为材料,以瞬间转染方法将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TRAF)1,2,3及其显性负性突变体导入稳定表达LMP1的NPC细胞系,用Western blottingy方法检查EGFR表达特征,以确定LMP1是否通过TRAF调控EGFR表达。在补加EGF无血清培养中,绘制HNE2-LMP1和HNE2-pSG5生长曲线,以了解LMP1诱导EGFR的功能效应。结果 在NPC细胞系中,LMP1通过TRAF1,2,3上调EGFR,其中LMP1 CTAR1(carboxy terminal activating regionl)介导该效应,与HNE2-pSG5细胞相比,在补加EGF无血清培养条件下,HNE2-LMP1细胞增殖较快。结论 LMP1CTAR1通过TRAF1,2,3上调EGFR,可能在NPC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中EBV感染与某些基因产物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运红  陆元志  孙宁  唐慰萍  李飞虹 《肿瘤》2002,22(5):414-416
目的 观察EB病毒RNA(Epstin Barrvirus ,EBV)、膜蛋白 (LMP 1)、c erbB 2、CyclinD1,bcl 2和p5 3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相互间关系及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了 36例鼻咽癌组织中EBV编码的encodedsmallRNAs(EBERs)、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LMP 1、CyclinD1、c erbB 2、bcl 2和 p5 3蛋白的表达。 结果 36例鼻咽癌组织中全部检出EBVRNAs ,阳性率为 10 0 % (36 /36 ) ,LMP14 4 .4 % (16 /36 ) ,CyclinD15 2 .8% (19/36 ) ,c erB 25 8.3% (2 1/36 ) ,bcl 2 4 4 .4 % (16 /36 ) ,p5 333.3% (12 /36 )。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与c erB 2、CyclinD1癌基因的表达、p5 3抑癌基因的失活之间有明显的关系。结论 鼻咽癌与EB病毒作为致瘤病毒激活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鼻咽活检组织中有EBERs及LMP 1的检出 ,对确定鼻咽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