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蜡疗配合常规康复治疗痉挛型双瘫患儿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痉挛型双瘫患儿:治疗组25例采用常规康复及蜡疗;对照组20例,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和GMFM积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显效率及GMFM积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蜡疗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促进痉挛型双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且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2.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其中痉挛型双瘫是最常见的脑瘫类型,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融入社会,已成为每一位康复工作者的迫切任务.近年来,我科采用常规康复配合中药浴治疗痉挛型双瘫患儿25例,并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的20例相对比,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水疗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痉挛指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水疗与传统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并以临床痉挛指数评价其疗效.结果 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痉挛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的差值为(1.79±1.06),较对照组(1.23±0.84)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能改善脑瘫患儿的痉挛程度分布情况.结论 在综合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中药水疗治疗痉挛型脑瘫优于传统水疗,宜于在脑瘫患儿的康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沈巍  孙曌  庄礼兴 《辽宁中医杂志》2010,(11):2228-2230
目的:探讨靳三针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痉挛瘫患者偏瘫肢体肌力、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77例分为康复组33例,靳三针加康复组34例,在药物对症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康复治疗、靳三针针刺加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肌力、肌张力,以及用Fugl-Meyer评分评定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上、下肢肌力较前均有明显改善,靳三针加康复组对上肢肌力的改善优于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张力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Fugl-Meyer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靳三针加康复组及康复组均能改善痉挛瘫患者肌力﹑肢体肌张力和运动功能评分,靳三针能提高康复对上肢肌力﹑肢体肌张力和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温针灸对痉挛型双瘫儿童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痉挛型双瘫儿童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对照组各45例.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及康复功能常规训练,对照组给予普通针灸及常规康复功能训练,治疗时间为12周.在训练前及训练结束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估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  相似文献   

6.
王宇飚  李志远  俞火木 《光明中医》2014,29(11):2479-248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2~7岁具有站立(扶站或独站)功能但不能独立行走的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和单纯康复组,每组20例。针刺康复组及单纯康复组均接受以综合康复疗法为主的康复训练,针刺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针刺采用头针和体针相结合。康复训练及针刺治疗均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次,连续治疗半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采用GMFM-88中的D区(站立)及E区(走、跑、跳)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站立和走、跑、跳两大运动功能。结果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站立和走、跑、跳两大运动功能的提高均有效,前者优于后者,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触发点针刺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步态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20例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普通针刺、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侧股直肌、腓肠肌、内收肌肌筋膜触发点针刺.1次/d,每周治疗5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第1次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跨步时长、平均速度、步频、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儿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步长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针刺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双下肢股直肌、腓肠肌、内收肌肌筋膜触发点,可有效改善患儿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而引起一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肌张力增高,以及各种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儿的步行姿势和能力。我们在临床中采用中药熏蒸配合综合康复治疗等措施,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中药水疗对烧伤康复期患者创面、关节活动度、睡眠质量、瘢痕瘙痒和皮肤新生等方面影响的研究,探索出一种新的烧伤康复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大面积(27.5%TBSA~95%TBSA)烧伤患者用中药水疗对其进行康复治疗,1次/天,分别记录患者自我感受、睡眠质量、关节活动度、2月后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瘢痕的软化和抑制情况.结果:中药水疗能控制瘢痕瘙痒,抑制瘢痕增生,增加关节活动度,彻底清洁创面,软化和平整修复瘢痕,促进皮肤新生,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结论:中药水疗能有效促进烧伤康复,是抑制瘢痕增生,控制瘢痕瘙痒,软化和平整修复瘢痕,提高睡眠质量,促进功能恢复,改善心理状态的有效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128例患者分为康复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康复组、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肌痉挛程度(Ashworth)和肢体运动功能(FMA)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肌肉痉挛发生率为34.9%明显低于对照组(74.2%,P〈0.05),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肌肉痉挛程度评分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降低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观察两组患儿CSS评分、ROM、GMFM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SS评分、ROM、GMFM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可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痉挛型脑瘫的治疗 ,笔者于 2 0 0 0年 8月—2 0 0 1年 8月对 3 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予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 ,疗效较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3 2例脑瘫患儿均为我中心住院患者 ,其中男 1 9例 ,女 1 3例 ;6个月~ 2岁者 1 2例 ,2~ 3岁者 5例 ,3~ 4岁者 6例 ,4~ 1 2岁者 9例 ;病情为轻度 1 1例 ,中度 8例 ,重度 9例 ,极重度 4例。所有病例的诊断与分型依据第一届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确定的标准[1] 。1 2 方法1 2 1 头针治疗 :用焦氏法定位 ,针刺两侧运动区。隔天针 1次 ,每次留针 4h ,用国产韩式电疗仪治疗 1 5min…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循经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度痉挛型四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实施推拿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循经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痉挛量表(CSI)评分低于对照组,改良Rivermead移动指数量表(MRMI)评分高于对照组,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评分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余亚兰  宋虎杰  任晓慧 《陕西中医》2014,(11):1463-1464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药物导推﹙经络导平推拿,简称导推﹚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3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依入院时间随机分为3组:第Ⅰ组45例:采用中药熏蒸结合药物导推治疗;第Ⅱ组42例: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第Ⅲ组43例:采用药物导推治疗;然后将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的肌张力评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中药熏蒸结合药物导组总有效率93.3%;中药熏蒸组总有效率66.7%;药物导推组总有效率74.4%,中药熏蒸结合药物导推组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与中药熏蒸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药物导推组比较(P<0.05),中药熏蒸组与药物导推组比较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药物导推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疗效显著,且安全无痛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9,(10):1477-1482
目的:对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以明确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全面检索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等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关于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按照排除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整理资料,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采用改良的Jadad评分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8个随机对照试验,共含1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OR=4.01,95%CI(2.95,5.46),Z=8.83,P<0.01],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在改善MAS分级[MD=-0.51,95%CI(-0.68,-0.34),Z=5.89,P<0.01]和提高GMFM评分[MD=6.82,95%CI (3.69,9.94),Z=4.28,P<0.01]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比单纯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疗效更好,可明显改善患儿肌张力、提高粗大运动功能,但还需要更多高质量、规范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双下肢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有效方案。方法将120例符合脑性瘫痪诊断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按摩疗法、Bobath手法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TX-A肌肉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结果2组患儿分别在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的1周、2周、1个月应用改良Ashworth分级、GMFM评分及iEMG进行评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双下肢痉挛型小儿脑瘫,且疗程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各证型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的关系。方法:对220例患者,在发病的1~3天,通过中医辨证分为7型:风痰火亢型,风火上扰型,风痰瘀阻型,痰热腑实型,痰湿蒙神型,气虚血瘀型以及阴虚风动型;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能力,分析其中医证型与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的关系。结果:缺血性中风早期不同证型间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蒙神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高、生活依赖程度最高,风火上扰型次之,阴虚风动型最低;各证型中Barthel指数以痰湿蒙神型最低、生活依赖程度最高,风火上扰型次之,风痰火亢型最高。结论: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证型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相关,其二者可作为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中风病病人的早期肢体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期中风病人共210例,根据不同中医证型进行分组,风痰瘀阻型96例,风火上扰型32例,风痰火亢型35例,气虚血瘀型47例。各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予早期肢体康复,治疗时程为2周。采用改良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水平;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观察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第30天、第60天不同时点的指数变化,比较各组之间疗效差异。结果各组病人的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但以风痰瘀阻证组提高更明显,气虚血瘀组及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组效果较差。结论中医证型不同康复效果也不同,应建立辨证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脑瘫患儿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常常不能配合,为减轻患儿痛苦,采用掀针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方法将90例痉挛型双瘫患儿按入院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手法组、掀针组及掀针加穴位按摩组,每组30例。手法组予Bobath、按摩治疗,掀针组在手法组基础上加掀针治疗,掀针加穴位按摩组是在手法组基础上加掀针及穴位按摩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后掀针加穴位按摩组GMFM、MAS、iEMG及足背屈角均优于手法组和掀针组,掀针组上述指标优于手法组。结论掀针加穴位按摩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明显,且易操作,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火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肱二头肌痉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与火针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予康复治疗,常规针刺组针刺合谷、外关、手三里、曲池、肩髃等穴位,火针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于患儿肱二头肌肌腹处进行点刺。记录治疗前后痉挛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及肱二头肌表面肌电图的均方根值均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痉挛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及肱二头肌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均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火针组比常规针刺组下降得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点刺肱二头肌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肱二头肌痉挛程度,降低肌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