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药四性与药理作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四性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药物临床应用的重要依据,所谓"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中药四性是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四性理论的抽象性和模糊性,使得其难以实现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融合,阻碍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进程。建立符合现代科学认知规律的中药四性表征体系,是中医药学术发展及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1]。 相似文献
2.
3.
4.
中药四性现代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现有中药四性现代研究的深入了解和系统分析,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全文数据库(VIP)相关文献,系统了解现有四性研究成果,针对药性研究的目标和要求,开展全面深入分析和论述。结果:四性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多层次作用有关,寒性以抑制为主,热性以兴奋为主。绝大多数疾病均可出现寒热证候,阐述机体寒热证候的现代医学本质则是要将数百种疾病归纳为二种(类)病理生理机制;阐述四性的现代医学本质则是要将数百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化学组成的中药归纳为二种(类)作用及相应机制。在四性层面分别研究四性的现代科学本质,要取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突破的可能性较小。结论:四性研究应建立在对现代医药学和中医经典均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揭示机体寒热的现代科学本质才有意义和可能。面对现实、明确目标、把准方向、选准突破口,选择合适的现代科学方法、内容和指标,分步进行。通过与味、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其他内容结合研究,进一步阐述四性本质,将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药性研究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现有中药四性现代研究的深入了解和系统分析,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全文数据库(VIP)相关文献,系统了解现有四性研究成果,针对药性研究的目标和要求,开展全面深入分析和论述。结果:四性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多层次作用有关,寒性以抑制为主,热性以兴奋为主。绝大多数疾病均可出现寒热证候,阐述机体寒热证候的现代医学本质则是要将数百种疾病归纳为二种(类)病理生理机制;阐述四性的现代医学本质则是要将数百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化学组成的中药归纳为二种(类)作用及相应机制。在四性层面分别研究四性的现代科学本质,要取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突破的可能性较小。结论:四性研究应建立在对现代医药学和中医经典均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揭示机体寒热的现代科学本质才有意义和可能。面对现实、明确目标、把准方向、选准突破口,选择合适的现代科学方法、内容和指标,分步进行。通过与味、归经等药性理论的其他内容结合研究,进一步阐述四性本质,将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药性研究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7.
8.
总结和反思中药四性研究的现状,提出基于生物光子辐射检测的中药四性研究新思路.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的药性是药物与疗效相关的性质和性能,是中药调整机体偏性状态的能力.深入剖析传统中药药性概念和反思目前药性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机体电磁辐射能表征中医之气的观点,笔者认为四性就是调节机体电磁辐射量子叠加态的度量.目前中药四性研究存在着不足,从生物光子辐射角度来探讨中药四性将会是有意义的探索.通过检测不同药性中药调节机体电磁辐射叠加态的能力,为揭示药性的本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国内中药四性的文献、研究机构、涉及的研究方法等。方法:通过中国知网对2000—2010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关键词为"中药"和"四性"或"四气",然后逐一进行筛选。结果:共有146篇文章,占检索总文章的28.35%;第一作者单位共有60个,其中独立研究机构35个,医疗机构19个;主要涉及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地域涉及军队和24个市省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山东等地。结论:近期中药四性研究比较活跃,实验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中药寒、热、温、凉四种特性 ,是传统中医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即指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 (性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则指出了以病证寒热作为用药依据的基本治疗原则。《本草纲目》中“酸咸无升 ,甘辛无降 ;寒无浮 ,热无沉 ,其性然也”则阐明了中药的性味与作用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现代对中药四性的研究与探讨更为细致与深入 ,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与五味的关系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 (淡 )、苦、酸 (涩 )、咸五种味道 ,是由中药的多种化学成分所决定的 ,四性则是这些成分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着重探讨了中药剂量与中药四性的动态关系。中药的属性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是固定的,超出这个剂量范围,中药的属性也会随之有相应的变化。通过一味中药大小剂量两组对某病治疗疗效的分析比较,反向推论此药的四性:认为如果两组都对同一类证型寒热指标有效,并且大剂量组证候积分改变较小剂量组证候积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大剂量用药范围的此味药物是热性或寒性,而小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是温性或凉性;如果对中医证候寒热指标大剂量组有效,小荆量组无效,说明此味药物是温性或凉性的;如果两组都对同一类证型寒热指标有效,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小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及大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都是热性或寒性的;如果对两组中医寒热证候指标都无变化,说明是平性的。 相似文献
12.
从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对交感神经兴奋性、基础代谢率、器官组织机能的影响以及体外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等方面对近40年来中药寒热温凉四性的生物效应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近10年来中药四性理论研究所提出的新概念、新假说也予以综述,指出以往的生物效应研究存在以下不足:没有与中医理论紧密结合;高度集中在寒热药性,对平性的研究几乎为空白;仅从药性的角度考虑,没有结合功效进行研究.并指出未来对中药四性的研究,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多层次、多学科交叉、多因素、多靶点、动态的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14.
论中药矿物药四性与无机化学的结合--二论中药四性与现代化学的统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盛良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3):24-26
中药的寒热温凉四性反映了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得失(包括偏移)的能力,一般说来给出电子而吸收能量者为寒凉,得到电子而放出热量者为温热;给出电子为碱为寒凉,接受电子为酸为温热,酸碱有强弱之分,故有四性,酸碱平衡者即为平性.笔者根据一些矿物药化学成分确定其酸碱性,再推论其中药四性,竟然与中医书基本相符!酸碱软硬理论同样适用于中药四性.事实证明中药四性完全可以和现代化学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中药多糖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多糖因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在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溃疡、抗糖尿病、降血脂、抗凝血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了详细综述,为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十年发表的国内外文献,结合自已的科研工作和体会,分析了目前中药四性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Hess定律,建立生物热焓状态数学模型进行生物热力学研究,以阐明中药的四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药四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对中药四性的发展进行回顾,探讨中药四性研究的新思路与方法。方法:查阅国内外的有关资料进行综述。结果:为中药四性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结论:中药四性的研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新的科学内涵,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19.
论化学元素具有寒热温凉四性——一论中药四性与现代化学的统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盛良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14-15,29
化学元素具有四性。一般而言,给出电子而吸收能量的元素为寒,接受电子而放出能量的元素为热,元素四性是由元素原子外层电子的给出或吸收数量所决定的,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为寒,非金属元素易接受电子为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性有强弱不同,电子得失有难易不同,故元素有寒凉温热四性。元素性质具有周期性,元素四性也具有周期性,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化合物的中药四性也同样具有周期性。 相似文献
20.
细胞通讯与中药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单位,无论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细胞需要与细胞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发生复杂精细的信息关系,生命活动包含了形式多样的细胞通讯,因此,细胞通讯关系对于认识疾病发生和药物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认为,许多不同的人类疾病是从一个共同的机制起病的,即细胞通讯系统出了毛病,药物无论是单一成分还是多种成分,大都是通过作用于细胞发挥药效,充当了胞间信号分子的角色。中医药强调人体整体平衡和辨证联系,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整体纠正疾病造成的机体失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任务是要应用现代生物学知识赋予中药现代科学内涵。细胞通讯网络途径中的多个环节涉及多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糖类物质的多方面复杂作用,大多中药含有较多的苷类、糖类、蛋白质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或者在体内转化为小分子的糖、多肽)具有作为调节受体功能的配基的条件,但在作用方式上要显得更加复杂。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特点的中药能够调节免疫、调节细胞粘附、调节人体微生态平衡,可以多环节的恢复细胞间良性通讯。本文从细胞通讯的角度探讨了中药的“扶正祛邪”、“双向调节”、“活血化瘀”以及“归经”等作用。细胞通讯为中药药理作用模式提供了现代科学注释,从细胞通讯多个靶点来研究中药多种成分的多种方式的调节作用,有望可以真正揭示中药作用的实质。应用细胞通讯等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加强对传统中医药深化研究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