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运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与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拟取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先后于我院确诊的73例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作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予以对照组患儿实施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及复方胃蛋白酶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有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有效疗程结束后94.4%患儿获得理想疗效,有效疗程结束后对照组取得良好疗效的患儿占72.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有效率高,两种药物联用能起到协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8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单纯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则行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大便正常时间等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给予急性腹泻患儿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儿童病毒性腹泻行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腹泻患儿12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实验组64例行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腹泻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比对照组73.44%高,且腹泻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病毒性腹泻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腹泻持续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儿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次数和肠鸣音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88.37%,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儿病历单双号,将全部患儿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患儿(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双歧活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的方式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疗法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双歧三联活菌片,对两组疗效及免疫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满意,能有效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预防病情反复发作的目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77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与观察组(142例)。对照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每日下降幅度及下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的治疗方式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三联疗法对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我院就诊的诊断为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分散片+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4 d,停药4周后行14C呼气实验复查幽门螺杆菌,同时判断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P0.05),观察组的根除率(90.6%),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三联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Hp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64例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分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单独给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和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G、IgA、CD_4/CD_8等免疫功能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经过统计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切实提高其免疫功能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评价葡醛内酯片联合合生元益生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60例腹泻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葡醛内酯片合并合生元益生菌治疗,同时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照组患儿给予果糖二磷酸钠及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0例中重度腹泻患儿均存在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及心肌酶谱变化。治疗组患儿在临床疗效、病程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轻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葡醛内酯片联合合生元益生菌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优于果糖二磷酸钠与蒙脱石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病历单双号,将其随机的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患儿,采用单一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儿中共计有34例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达到了83.3%的有效率,观察组患儿中共计有51例治愈,4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达到了98.3%的有效率;对照组患儿的呕吐恢复时间为(2.60±0.72)d,大便恢复时间为(5.05±1.33)d,腹痛恢复时间为(2.68±0.82)d,体温恢复时间为(2.98±0.63)d,观察组患儿的呕吐恢复时间为(1.21±0.42)d,大便恢复时间为(2.18±0.51)d,腹痛恢复时间为(1.07±0.53)d,体温恢复时间为(2.00±0.42)d,两组患儿在有效率与症状恢复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快速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过敏性腹泻患儿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儿仅使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予以蒙脱石散的同时服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比较治疗14天后两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开始成形时间以及患儿体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和IL-6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大便开始成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且CRP、IL-4、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可以有效减轻患儿体内炎性反应并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观察,分析使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的实际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0例小儿腹泻患儿当做观察对象,均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纳入,选取其中100例患者采取蒙脱石散治疗当做对比组,剩下100例患者采取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当做实验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粪便常规复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均要比对比组少,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泻在采取双歧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该种治疗方式可促使患儿的临床症状早日消失,促使患儿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为腹泻患儿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大化瑶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接诊的1648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乙组患儿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及症状消失的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生物制剂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65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33例)采用微生物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仅采用微生物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结果治疗第3d、第5d联合组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生物制剂联合葡萄糖酸锌,可迅速降低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每日大便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评估双岐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符合小儿腹泻临床症状和诊疗标准的患儿2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岐三联活菌片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和免疫指标(CD_3~+、CD_4~+、CD_4/CD_8)。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5%,高于对照组的78.57%,免疫指标CD_3~+、CD_4~+、CD_4/CD_8的检测值比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岐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显著,使免疫功能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非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确诊为非感染性腹泻的81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儿均依据指南采用常规补液、纠正电解质等基础治疗,观察组41例联合四联双歧杆菌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腹泻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作为非感染性腹泻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小儿腹泻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腹泻患儿126例,并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3例,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和加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06%,高于对照组的73.02%,呕吐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在小儿腹泻疾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94例小儿腹泻患者按就诊的前后顺序分为两组,即甲组与乙组,其中,对甲组患者予以双歧三联活菌片(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予以治疗,对乙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加以观察与比较。结果甲组中患者的有效率(95.24%)与乙组中患者的有效率(78.57%)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大便次数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以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等的时间均乙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者采取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