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例2016年6月—2018年3月医院接收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采用常规的办法为对照组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的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则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时主要对两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临床护理满意程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盆腔手术患者6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0.65%,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妇科盆腔手术能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临床护理效果理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本院收治的13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产妇针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大腿、小腿周径差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对产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接收的剖宫产产妇11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每组各55例。将两组剖宫产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下肢症状评分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下肢症状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治疗,对预防患者发生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先后次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物理性预防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药物预防治疗,相较实施常规物理性预防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临床治疗处置效果,优化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是否接受有效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极大减少各科患者术后发生下孩子深静脉血栓情况,改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减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及其预防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是否采用预防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取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对照组患者没有采取预防血栓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和早期治疗,判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概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形成深静脉血栓1例,通过采用相对应的治疗,患者均康复,并且没有发生肺栓塞。由于对照组没有采用预防血栓治疗,因此效果比治疗组差,其中发生深静脉血栓12例,肺栓塞2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加强风险意识这方面教育,积极稳妥地进行术前术后治疗,可显著使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舒适护理组,各2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与舒适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患者焦虑程度降低,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皮静脉内滤网置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40例纳入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栓完全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皮肤色泽好转时间、下肢周径好转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升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皮静脉内滤网置入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防治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下肢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n=50)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服药、复诊依从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缩短卧床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积极寻求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行骨科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和护理,如疾病知识宣传和健康指导、饮食和下肢活动、抗血栓治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患者预防性护理可减少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17.1%,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对照组为17.1%,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对妇科盆腔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妇科术后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术后患者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硬币法将其分成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及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预后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术后患者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高危人群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高危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8.1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高危人群实施综合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7年7月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开展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NRS评分、可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NRS评分、恢复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痔疮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住院天数、疼痛评分、舒适评分和痔疮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痔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舒适护理组痔疮围手术期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舒适护理组痔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舒适护理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住院天数、疼痛评分、舒适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围术期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排尿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痔疮患者在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围手术期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痔疮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实施常规肛肠外科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改善效果、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达到97.2%,高于对照组的69.4%;术后并发症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护理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痔疮患者在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围手术期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在短时间内控制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