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复位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1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20例行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获得100 d的随访。依据患者随访期间内固定术复位失败发生情况分为复位失败组及复位成功组。查阅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复位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2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内固定复位失败41例(18.64%),复位成功179例(81.36%)。复位失败组粉碎性骨折、患侧月骨凹塌陷、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桡骨远端背侧骨块加压固定情况与复位成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粉碎性骨折、患侧月骨凹明显塌陷、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未进行桡骨远端背侧骨块加压固定情况均是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复位失败的危险因素(OR>1,P...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掌侧与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取我院50例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9月—2017年6月,并将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实施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 23-C2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治疗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效果。方法:将徐州市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44例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后联合组和后外侧组,各22例。后外侧组予以后外侧入路桡骨头切开复位、尺骨截骨矫形,前后联合组予以前路桡骨头切开复位联合后路尺骨截骨矫形。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前后联合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后外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外侧组(P<0.05)。术后6个月,前后联合组屈伸、旋前弧度高于后外侧组(P<0.05);两组旋后弧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前后联合组Mayo肘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后外侧组(P<0.05)。前后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3.64%)与后外侧组(22.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中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肘关节活动度,提高肘关节功能,且不增加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使用无头加压可折断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共收治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26例。均行切开复位无头加压可折断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不行外固定,第2天即开始进行功能锻炼。采用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判疗效。结果随访635个月,平均12.3个月。治疗优良率为94.4%,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有4例留有轻微活动痛,无明显关节活动受限。结论采用无头加压可折断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创伤小、手术简单、固定牢固、对关节软骨破坏少、术后早期即可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彻底,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68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入路方式将其分为掌侧入路组(34例)和背侧入路组(34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内固定效果、术后1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掌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背侧入路组(t=-10.274, P<0.05), 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背侧入路组(t=-9.246、-6.858, P<0.05)。两组术后同时间点的掌倾角、桡骨高度、尺倾角比较, 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 两组患侧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2.378, P=0.123)。掌侧入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 2/34)低于背侧入路组(26.47%, 9/34),P<0.05。结论背侧入路与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腕关节功能改善效果, 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肘关节镜下采用Harbert钉内固定术在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桡骨小头骨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X线复查,对比患侧与健侧屈曲、旋转活动度,结果 30例患者均在I期愈合,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X线,所有患者骨折线消失,骨折全部愈合状态。患者侧屈伸活动度是(140.0±8.2)°与健侧(143.0±4.7)°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侧旋活动度是(143.4±10.7)°与健侧(146.8±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肘关节Mayo平均评分是92.8,其中优24例,良6例,30例患者主观满意度较好。结论肘关节镜下使用Harbert钉对治疗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效果较好,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医用胶结合克氏针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固定,治疗成人Mason III型桡骨头骨折。方法切开复位桡骨头的多个粉碎骨折块,恢复桡骨头的正常解剖形状,用医用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骨折块。结果本组获得随访的7例患者,桡骨头基本恢复原有的解剖形状,骨折愈合时间14~24周,平均17周。通过Khalfayan肘关节功能评价方法评定,其中优4例,良2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86%。结论医用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成人Mason III型桡骨头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掌侧和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14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平均年龄(66.4±8.3)岁,平均随访时间(36.4±13.3)月。其中112例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34例患者采用背侧锁定钢板固定。比较术后的复位情况、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掌侧和背侧锁定钢板固定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均明显改善;术后功能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术后并发症较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组高。结论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在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类型中的疗效较好。在一些特殊病例中,背侧入路仍需考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应用微型螺钉固定方法治疗成人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我院收治的40例成人桡骨头骨折患者微型螺钉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 ,术后随访完成后根据肘关节功能的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分。结果肘关节功能的评分平均结果为95分。结论应用微型螺钉固定方法治疗成人桡骨头骨折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后外侧髁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固定方法及手术入路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单纯后外侧髁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例,根据俯卧位后外侧入路实现对桡骨远端"T"型钢板的固定。结果手术时间70"100 min,平均85.3 min;患者12例经过12~24个月的随机访问,骨折得以愈合的时间为16~24周,平均18周。末次随访DR片均示关节面平整,膝关节无明显内、外翻畸形,无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如骨折不愈合、复位位置的丢失等。术后1年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0~96分,平均92、3分,均为优。结论 MFB胫骨平台分型可以很好的指导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固定的方式,便于直视下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万向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35例,其中有22例女性,有13例男性,年龄为(54.60±4.96)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万向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记录患者的疗效、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中治疗优占20例,治疗良占12例,治疗可占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骨折愈合时间为(4.10±0.52)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掌侧入路切开复位万向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应用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行改良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22例患者随访10~2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治疗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18例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3~65岁,平均38.7岁。AO/ASIF分型:C1型4例,C2型8例,C3型6例。对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手术疗效等进行评价。结果 18例患者均完成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5.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6~9.8个月,平均5.1个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未出现鹰嘴截骨的相关并发症;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为63~98分,平均(87.4±5.3)分,优9例,良7例,可1例,差1例;肘关节屈曲80°~145°,平均(129.2±13.8)°,伸直5°~40°,平均(18.4±8.2)°;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优10例,良6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具有显露充分、直视下良好整复关节面、内固定坚强可靠等优点,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08例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为对照组,108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为观察组,随访3个月,行影像学评分和腕关节功能评定。结果观察组影像学评分高于对照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影响因素有年龄、AO分型、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后开始锻炼时间。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年龄、AO分型、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后开始锻炼时间均是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采用桡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治疗后Pilon骨折12例,回顾性分析该类病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12例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发生。1例患者术后足背外侧皮肤痛觉稍有减退,1例患者出现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2例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定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其中优7例,良4例,中1例,优良率91.67%。结论后Pilon骨折严格掌握手术时机,采取合适的手术入路并采用桡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手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患者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旋前、旋后、屈曲、背伸)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总有效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但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掌侧入路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掌侧入路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取得良好疗效,治疗优良率为92.3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住院时间等均较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85%。结论应用掌侧入路手术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桡骨小头置换术(PR)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改良MasonⅢ型和Ⅳ型桡骨头骨折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2003年4月—2021年9月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PR和ORIF治疗改良MasonⅢ型和Ⅳ型桡骨头骨折研究的文献.通过RevMan 5.4软件对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9篇文献被纳入Meta分析,包括216例PR患者(PR组),179例ORIF患者(ORIF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PR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ORIF组(SMD=-13.27,95%CI=-17.60~-8.94,Z=6.01,P<0.05).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无明显差异(RR=0.84,95%CI=0.66~1.07,Z=1.42,P>0.05).PR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显著低于ORIF组患者(RR=2.27,95%CI=0.26~0.74,Z=3.08,P<0.05),ORIF组患者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明显增高(RR=6.14,95%CI=2.23~16.92,P<0.05),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明显增高(RR=2.51,95%CI=1.24~5.06,P<0.05).结论 在改良MasonⅢ型和Ⅳ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中,PR比ORIF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仍需要中长期的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予以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顺昌县医院收治的60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30例,经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30例,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肘关节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Mayo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肘关节屈曲、旋后、背伸、旋前等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临床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中予以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术中出血量与疼痛度,提升肘关节功能;还可控制并发症,具有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状钢板微创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4例行螺旋状钢板微创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肱骨干骨折,其中包括简单横断及复杂粉碎性骨折。分别以肱骨近端外侧及肱骨远端前侧的两个小切口为入路。将术前备好的波状外形钢板置于肌层以下,其中钢板近端置于外侧而远端置于前侧。螺钉通过间断小切口拧入。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6个月随访。肩肘关节的功能康复按照Constant-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且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所有患者肩肘功能均获得优良评分。结论:螺旋状钢板微创治疗肱骨干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