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比较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超声、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超声、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并比较超声、CT对不同病情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对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对重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CT的诊断准确性优于超声,尤其是对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重型胰腺炎,其诊断优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每组各150例,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符合率及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1.33%,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检出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比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9例疑似甲状腺结节患者,在病理诊断前,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检测,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效果。结果常规超声成像甲状腺结节诊符合率60.0%。超声弹性成像甲状腺结节诊断符合率95.3%。常规超声成像、超声弹性成像与金标准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成像敏感度68.0%,特异度58.3%;超声弹性成像敏感度97.6%,特异度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效果高于常规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高频心电图对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者之间特异度、敏感性及高频切迹总数。结果对照组常规心电图和实验组高频心电图比较发现,高频心电图对隐匿性心电图检测的敏感性(86.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心电图对隐匿性心电图检测的特异性(55.6%)与常规心电图(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频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无论敏感度还是特异度上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心电图在诊断隐匿型冠心病时敏感性更好,但仍要结合实际病情选择多种诊断方式共同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检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金标准的差异,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意义。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诊断吻合率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6.25%,而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吻合率达97.92%,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诊断灵敏度97.83%,特异度100.00%。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56例进行超声检查和CT检查且经过肿瘤组织病理诊断确诊为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灵敏度和检查符合率。结果 CT在妇科肿瘤检查中的灵敏度为86.96%(20/23),特异度为90.91%(30/33),疾病诊断符合率为89.29%(50/56);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肿瘤检查中的灵敏度为82.61%(19/23),特异度为84.85%(28/33),疾病诊断符合率为83.93%(47/56);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疾病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0.142 2,0.692 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妇科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疾病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心肌运动变化与心电图ST-T改变结合诊断心肌缺血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心肌缺血患者110例,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然后寻找异同、对比分析。结果左室壁M型曲线异常变化与心电图检查显示ST-T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型超声心动图左室壁波幅减低与心电图ST-T改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工作者应该将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紧密结合,进行科学分析,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疑似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相关检查诊断,并将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照,进行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结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得出60例受试者患病率为83.3%。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电图检查,患病率分别为76.7%,71.7%,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80%,漏诊率分别为10%,20%。两种检查方式得出的患病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正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直观显示心脏实时功能状态,较常规心电图检查更加全面,诊断正确率高,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检查方法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症状的检出情况。结果经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为87.5%(30/40),高于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对照组的52.5%(21/4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心律失常方面的阳性检出率77.5%(31/40),高于对照组的50.0%(20/40),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对于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诊断检出率更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心电图阳性率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在灵敏度、阳性预测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特异度、阴性预测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操作性强,是早期筛查冠心病的方法之一,采用其它方法进行联合诊断,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选取16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冠心病的准确率为68.78%,心电图准确率为73.75%,两组检查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灵敏性65.35%,明显低于心电图检查81.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异性为81.82%,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45.45%,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心电图诊断准确率相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异性高于心电图,灵敏性低于心电图,临床诊断可以结合两种方式,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检查资料。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7.14%,心电图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75.71%,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2.86%;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诊断率为17.14%;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优于单一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以准确诊断出疾病,联合使用心电图,能够进一步提升疾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检出率的比较。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心电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的方法,研究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的方法。结果两组患者诊断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方面,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给予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法,可以直观、可靠的检测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也可以无创的诊断心肌梗死的病变部位,进一步说明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在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影像学资料,以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结果超声诊断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73.85%(48/65),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乳头状癌诊断符合率89.13%,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滤泡状癌和髓样癌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甲状腺癌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与超声弹性成像的效果,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块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2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照组(71例)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经病理诊断,研究组符合率为97.22%,对照组为71.83%,研究组的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敏感性为96.15%,特异度为97.83%,对照组为74.07%、70.45%,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肿块患者接受彩超和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的符合率高,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研究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与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结果差异并进行分析,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疗的196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情况进行研究。按检查方案分为常规心电图组和24 h动态心电图组,每组98例。其中常规心电图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24 h动态心电图组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搜集检查数据,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两个方面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常规心电图组经过检查有49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为50.00%,动态心电图组经过检查有80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为81.63%,24 h动态心电图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早搏成对和短阵室上速对比方面的检出率比较,24 h动态心电图组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心电图组和24 h动态心电图组在房性早搏早发和房室传导阻滞方面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诊断效果比常规心电图优秀,且24 h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属于无创操作,具有可重复性,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初诊急性肠梗阻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16排螺旋CT检查和X线片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急性肠梗阻。检查结果 :16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X线片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排螺旋CT检查的肠梗阻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1.82%。结论 16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比较高,且有助于对梗阻部位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诊治的34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进行诊断。将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良性、不能确定及恶性。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病灶软硬度进行评分,1~3分为良性,4~5分为恶性。设计两种联合诊断方式Com1与Com2,Com1仅在两种单项诊断均为良性时,联合诊断结果为良性;Com2仅在两种单项诊断结果均为恶性时,联合诊断结果为恶性。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单一检查与Com1、Com2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348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病变246例,恶性病变102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灵敏度为84.31%,特异度为88.62%,准确率为87.36%;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灵敏度为72.55%,特异度为86.18%,准确率为82.18%;Com1诊断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8.21%,诊断准确率为89.94%;Com2诊断灵敏度为80.39%,特异度为95.53%,准确率为91.09%。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灵敏度高于超声弹性成像(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Com1在4种检查方法中诊断灵敏度最高(P<0.05),Com2诊断特异度最高(P<0.05)。结论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原理不同,二者联合使用可弥补单一检查的不足,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低剂量CT的诊断效能以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于2018年5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27例,根据住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的64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低剂量CT检查,后入院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CT检查,对比两组图像质量评分、阳性预测值、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特异度、诊断检出率、结石直径、容积CT剂量指数。结果 (1)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对比: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灵敏度对比:两组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3)两组诊断检出率:两组诊断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两组结石直径对比:两组结石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两组容积CT剂量指数对比:观察组容积CT剂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低剂量CT诊断不但诊断检出率高,对患者有较低的放射性,便于降低辐射对于患者的损伤,同时同常规剂量CT扫描的图像质量无显著差异,可用于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外科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0例,全部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等。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上: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在形态、血流信号、微钙化、纵横比、边界、结节回声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检查是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基本评估方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鉴别诊断作用,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便于后续检查治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