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实施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患者5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借助鼻内镜治疗后,鼻腔内的病变彻底的清除,对其进行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只有1例复发。结论对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路径实施治疗,不仅对患者产生的损伤小,而且手术方式比较安全,可靠,操作容易掌握,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1例切除鼻泪管患者术后接受鼻腔泪囊造口术,无复发溢泪症状;术后6个月随访,1例局部复发再次给予手术治疗后好转。术后12个月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采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术后复发少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中鼻道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探讨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鼻内镜下中鼻道径路手术治疗32例上颌窦良性病变,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19例,霉菌性上颌窦炎8例,出血坏死性息肉5例,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3~12个月的随访。结果 32例上颌窦良性病变均成功切除,术后随访有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治愈率90.6%(29/32)。结论鼻内镜下中鼻道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疗效确切,有视野清楚、出血少、损伤轻、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定期鼻腔换药可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改良式上颌窦开放术治疗上颌窦疾病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及本术式对患者术后鼻腔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98例上颌窦病患者共236侧,治愈179侧,好转40侧,无效17侧。结论:鼻内窥镜下改良式上颌窦开放术适用于慢性上颌窦炎及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手术治疗,有较大的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与探究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1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手术,分析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患者的鼻腔术后粘连、上颌窦开口狭窄、术后出血、换药昏厥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复发率为1.67%。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两种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 54例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行经鼻内镜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观察组行鼻内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术后进行常规鼻内镜检查,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患者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面部疼痛等症状评分均下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与术前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疗效良好,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对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月的12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分对照组、鼻内镜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鼻内镜组行鼻内镜术治疗。比较两组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实施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手术后窦口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内镜组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鼻内镜组手术实施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过程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鼻内镜组手术后窦口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术对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作用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窦口开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和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真菌性鼻窦炎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接受上颌窦根治术、鼻内镜手术等治疗,部分患者在术后需要应用抗真菌药物冲洗上颌窦。结果:对患者术后进行定期随访,其中8例患者随访期间有轻度以及中度的鼻道粘连,9例患者出现上颌窦开口变小,其余41患者的术前症状基本消失。结论:真菌性鼻窦炎临床表现比较典型.大多患者鼻窦不畅,此为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病因,治疗的关键是进行手术彻底清除鼻窦内的病变组织,建立长期通畅的引流通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并归纳鼻内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时,具体的手术手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已确诊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鼻内镜手术,观察在手术前后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使用健康调查表,和鼻腔窦结局测量20条,作为评价方式,对患者接受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6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完成手术后,其中完全治愈的患者为50例,好转的患者为8例,无效的例数为2例;在手术后,健康评价以及鼻窦20条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时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治愈率,且没有不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与鼻窦CT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治疗的20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 设为研究组, 另抽取同期在医院体检的200例健康人群为参照组, 给予研究组及参照组CT检查及血常规检测, 根据Lund-Mackay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鼻窦CT评分, 记录并比较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Eos比例, 鼻窦CT中嗅裂、筛窦、上颌窦评分及双侧筛窦总分/双侧上颌窦总分(E/M), 鼻窦CT总评分, 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Eos比例与鼻窦CT中嗅裂、筛窦、上颌窦评分, E/M, 鼻窦CT总评分的相关性, 分析各年龄段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Eos比例与鼻窦CT总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Eos比例, 嗅裂、筛窦、上颌窦评分, E/M, 鼻窦CT总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均<0.05)。外周血Eos比例与筛窦评分(r=0.138, P=0.046)、上颌窦评分(r=-0.124, P=0.041)、E/M(r=0.135, P=0.045)、鼻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改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47例鼻前庭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6例接受经唇龈沟切口径路囊肿切除术(传统治疗组),21例接受经鼻内镜改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改良治疗组),比较两组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填塞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鼻塞程度VAS评分的差别。结果传统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4.2±4.6)分钟,术中出血量为(19.8±4.9)ml,术后疼痛程度、鼻塞程度的VAS评分分别为(8.3±0.7)分、(8.9±0.5)分。改良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4±2.5)分钟,术中出血量为(3.9±2.1)ml,术后疼痛程度、鼻塞程度的VAS评分分别为(0.9±0.2)分、(1.2±0.2)分。各参数在两组间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传统治疗组患者术后填塞时间为48小时,改良治疗组患者术后填塞时间为0小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经鼻内镜改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方式比较具有手术简单且微创、术后无需填塞且不良反应少、围术期(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手术治疗鼻腔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鼻腔血管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手术治疗鼻腔血管瘤对患者创伤小,可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本院110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收治时间从2016年12月—2018年3月。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2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抗菌治疗,使用鼻用激素进行局部喷鼻,而激素过敏者可进行泼尼松口服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手术,研究组行鼻内镜下手术,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嗅觉功能和鼻腔气道的阻力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嗅觉的功能评分明显较对照组的高,而鼻腔气道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对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疗效较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鼻窦炎临床症状,降低鼻腔气道阻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4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鼻内镜下手术)与对照组(传统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2%、8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以及鼻息肉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喉科所收治的鼻窦炎以及鼻息肉共72例纳入临床研究,均通过MRI以及CT检查确诊。通过计算机随机方法分组,将3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另36例患者纳入治疗组,采取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为55.56%(20/36),治疗组手术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以及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确切,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建议替代传统手术疗法成为治疗鼻窦炎以及鼻息肉的基础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球型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5例非侵袭性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63例)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8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26%。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球型鼻窦炎,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中实施中鼻甲矫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研究组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基础上加施中鼻甲矫形术。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将所得数据经专业(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鼻窦炎患者经上述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7.62%(4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35例),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窦炎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窦开放联合中鼻甲矫形术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中下鼻道开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上颌窦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总结分析55例非侵袭性真菌上颌窦炎患者,全部行鼻内镜中下鼻道开窗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无复发。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手术治疗过程中充分解除鼻道窦口复合体(OMC)解剖结构异常,彻底清除病灶,恢复鼻窦鼻腔通气引流是关键,经临床实践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镜对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09~2012年接收的20例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治愈后,两年无复发的病例情况出现,全部患者治愈良好,生活改善明显。结论临床中患有真菌球型鼻窦炎的患者使用鼻内镜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无需接受创伤性手术也能够将病灶完全清除,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应用鼻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鼻内镜治疗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随访期间5例患者复发,其复发率为13.9%;经再次手术治疗后均未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方面效果显著,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