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分观察和分析胰腺癌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一定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经多层螺旋CT扫描的胰腺癌患者,均由病理切片证实,并将30例胰腺炎和30例胰腺癌强化后的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螺旋CT扫描能够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和密度,并且能够清楚显示肿瘤与周边器官和血管的关系。在胰腺的实质期强化效果最好,且胰腺实质的强化和肿瘤组织的对比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增强扫描方面对胰腺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128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先给予患者心电图分析,然后进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CTA)检查,对两种诊断方法的价值进行比较。结果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脊椎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脊椎骨折患者8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和X线平片诊断,观察比较两种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检出率、解剖学改变情况显示率高于X线平片检查(P0.05)。结论在对脊椎骨折进行临床诊断时,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解剖学改变显示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脑出血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MSCTA检查结果、疾病诱发原因和肿瘤发生位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病位置包括大脑中动脉、椎基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内段等,不同部位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异常原因包括静脉性血管畸形、烟雾病、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和其他原因等,且不同异常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脑出血的早期检查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为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和常规CT诊断颅底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多层螺旋CT与常规CT检测的50例疑似颅底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多层螺旋CT检出率90.0%(45/50);常规CT检出率56.0%(28/50),(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颅底骨折临床检出率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腹症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与多层螺旋CT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的疾病检出率高于超声,两组方法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的CT诊断符合率较超声更高,两组方法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腹症患者予以多层螺旋CT诊断可以使准确率得以提升,同时可以为治疗方案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下肢动脉闭塞硬化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AT)、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临床诊治资料。结果:MSCAT对下肢动脉闭塞硬化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100%(23/2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9.6%(1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后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硬化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且方便、安全,可以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之后处理,并且对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检查,观察两种检查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度。结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比较,MRI诊断符合度低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之后诊断符合度,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当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肠梗阻诊断使用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的95例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使用腹部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两种诊断方法和手术病理结果吻合度以及患者舒适度,图像清晰度,操作难度等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肠梗阻疾病时,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平片,对梗阻部位和原因的寻找更加容易,两种诊断的应用效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诊断舒适度、图像清晰度方面多层螺旋CT检查优于腹部X线平片,腹部X线平片操作难度低于多层螺旋CT。结论肠梗阻诊断可以选择多层螺旋CT,其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X线平片,临床中可以选择该种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64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4例患者均进行X线诊断、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比较应用两种方法诊断后的漏检率。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的漏检率低于X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栓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进行CT诊断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螺旋CT检查在肺癌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接受了多层螺旋CT的检查诊断,且手术时均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验,将上述两个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对肺癌进行诊断时,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显著较病理检查要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多层螺旋CT发生误诊的概率较病理检查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的检测,能够提升其检出率,特别是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不过其对晚期肺癌的诊断有一些缺陷,所以诊断时要多种方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对于骨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本院所收治骨折患者53例,分别对其进行数字X线摄影检查(DR)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在工作站中对CT检查数据进行后处理,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重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对于骨关节骨折的总检出率(98.49%)明显高于数字X线摄影(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后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骨关节骨折诊断方法,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在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月到我院检查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多层螺旋CT成像、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以CAG为金标准,对图像结果进行狭窄程度评价。结果 72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最终确诊,确诊前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最终确诊70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7.22%,与金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中,轻度狭窄34例,中度狭窄34例,重度狭窄4例;多层螺旋CT检查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用于冠心病的患者检查中能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且准确性高,能有效检查出患者的病变情况,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诊断早期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8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胸部X线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后,观察组诊断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最为相似。结论分别应用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诊断早期肺癌后,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以及诊断效能明显优于胸部X线,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支气管扩张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后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85例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为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均实行常规CT和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诊断后,85例患者中共检出182个扩张肺段,其中常规CT诊断后检出64个(35.16%),多层螺旋CT扫描后检出136个(7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28,P0.05);选取7mm的常规层厚重建检出140个(76.92%),而0.625 mm的薄层重建检出182个(100.00%),(χ~2=45.478,P0.05)。结论在支气管扩张中采用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全面了解患者支气管扩张的情况,有利于临床提供较好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X线片诊断,观察组行多层螺旋CT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准确率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16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胸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43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16层螺旋CT与DR胸片检查。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骨折的准确性。结果经16层螺旋CT检查确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6.81%、3.19%,优于DR胸片检查的86.17%、13.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R胸片检查相比,16层螺旋CT检查能有效提高确诊率,降低漏诊率,诊断效果更佳,具有更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对混合性肝癌患者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以及MRI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接收的108例混合性肝癌患者,均进行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根据不同的检查手段,分为CT组以及MRI组,其中CT组54例,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MRI组54例,采用MRI技术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检查后,108例混合性肝癌患者共发现病灶81处,直径0.31~12.69 cm,平均直径(5.96±0.54)cm。经过多层螺旋CT检查后,共41例患者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检查符合率为75.93%,MRI检查后,共49例患者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检查符合率为9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混合性肝癌患者采用MRI的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6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分别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组)与X线检查(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正确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效果理想,且安全无创,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在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设定为观察组;并对脑梗死患者68例,经彩色超声检查,设定为对照组,均采用数字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机头颈部CTA检查可有效判定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