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例(10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进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8~14 d后进行小梁切除术。并观察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的消退时间,注射雷珠单抗前后以及行小梁切除术后的眼压变化。结果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在1周内眼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的有8只眼,在2周内完全消退的有2只眼。注射雷珠单抗前后眼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血管消退后行小梁切除术,眼压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并联合小梁切除术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时能有效控制眼压,减少视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7例59眼先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再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的患者,根据其具体心理特点,术前做好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的必要性及安全性,同时讲解Ahmed引流阀植入术的不稳定因素和发展趋势。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并发症,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7例59眼患者均能按照预期目标完成两次手术,术前患者心理状态相对稳定,手术前后均能配合治疗和护理。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后1周内59眼虹膜新生血管均不同程度消退。Ahmed阀植入术后3、6、9、12个月的眼压为(15.91±3.63)、(18.31±8.99)、(19.71±10.49)、(19.54±12.31)mm Hg,与植管前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一次随访59眼,47眼眼压21 mm Hg,5眼加1种、7眼加2种药物控制。术后视力提高者29眼,无变化者27眼,视力下降3眼。并发症前房出血2眼,脉络膜的脱离3眼,术后早期浅前房12眼。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Ahmed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加强观察,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做好个体化护理,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糖尿病(DM)黄斑水肿。方法收集合并DM的老年白内障患者38例43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24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对照组18例19眼,单纯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眼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薄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术中联合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能有效减轻术后黄斑水肿程度或减少其发生率,因此明显降低了眼压,提高了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预注射后再行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于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治疗的50例DR伴NV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仅行PPV组(以下简称为PPV组,24例24眼)和雷珠单抗预注射后再行PPV组(以下简称为联合单抗组,26例26眼)。比较两组治疗前、术后3个月眼部情况、血清学指标变化,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眼部情况、血清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联合单抗组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低于PPV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高于P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单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PP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预注射后再行PPV可有效降低眼压,消除黄斑水肿,促进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降低VEGF、IGF-1水平,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在临床中采用不同分期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情,将其分为3组。虹膜红变组患者采取全视网膜光凝术方法,开角型青光眼组患者基于此采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基于前两组治疗方法采用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方法治疗。患者治疗后进行1~2年的随访,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采取上述治疗方法后,虹膜红变组患者全部消退,开角型青光眼组患者25眼(89.29%)消退,闭角型青光眼组患者17眼(85.00%)消退。治疗后,三组患者产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0%和45%,三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根据临床患者存在的分期差异,虹膜红变期及开角型青光眼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简称特发性CNV)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为活动期特发性CNV患者30例30眼,随机分为PDT治疗组(PDT组)及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组(联合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3mo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变化。结果治疗后1mo,3 mo分别与治疗前相比:PDT组及联合组BCVA平均值均提高,CMT平均值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BCVA变化及CMT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mo与1mo相比:PDT组与联合治疗组BCVA平均值、CMT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治疗与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均可减少CNV引起的视力下降;联合治疗的效果及稳定性要优于单纯的PDT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古田县医院及福建省立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110例120眼的NVG患者,根据随机投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5例(58眼),观察组55例(62眼)。两组在术前均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选择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治疗和Ahmed引流阀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治疗前后眼压(IOP)变化、治疗有效率、房水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视力恢复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IO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1个月,两组房水和血清VEGF、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眼科确诊的DME患者36例(36眼)为研究对象,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1个月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ME,临床效果显著,且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可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2015-11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人民医院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20例患者(20只眼)的临床资料,通过常规眼科检查、OCT检查等方法,并给予其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术前、术后患者的眼压变化、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20%以上的病例为13只眼,其中有2只眼OCT下无黄斑水肿.术后3月时黄斑中心凹厚度在260 um以下者18只眼,另外2只眼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261 um和278 um.术后1 d、3 d、1周,18只眼眼压均正常,2只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分别为23 mmH g和22 mmH g,未经治疗均自行好转.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时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其疗效明确,可以有效消除黄斑水肿,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案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为研究对象,由计算机系统随机分为研究组(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案)和对照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案).就两组患者的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闭角期新生血管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8月我院20例新生血管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均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闭角期,视力光感者5例、无光感者15例,依据患者结膜厚薄及屈光间质透明情况分为A、B两组。A组5例球结膜薄行周边视网膜冷冻术联合睫状体冷冻术,B组15例依据屈光间质情况行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或周边视网膜冷冻术。所有行复合式小梁切除者术中应用0.25 mg/ml丝裂霉素C棉片3~5min,术后依据患者结膜炎症反应及滤过泡情况配合5氟尿嘧啶(5-FU)0.3 ml球结膜下注射抑制瘢痕化。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眼压、并发症及眼部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术前A组眼压平均(50.12±6.20)mm Hg,B组平均(51.03±6.13)mm Hg,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第3天眼压A组(28.63±5.74)mm Hg,B组平均(40±6.25)mm Hg较术前比均有差异;术后1周A组(21.63±5.86)mm Hg,B组平均(13±4.42)mm Hg较术前下降;术后1月时A组(25.31±4.72)mm Hg,B组平均(17±2.17)mm Hg较术前降低。A组术后异物感、疼痛及前房渗出较B组明显,B组术后前房出血较A组多。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闭角期通过个体化的手术方式选择可有效的降低眼压、缓解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共3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眼压、视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患者眼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视力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睫状体冷凝法与引流装置+青光眼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患者采取单纯睫状体冷凝法,B组患者给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31.20±7.57)mm Hg,B组患者术后平均眼压(20.01±2.94)mm 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率13.33%,眼球疼痛发生率53.33%;B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率33.33%,眼球疼痛发生率2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睫状体冷凝法,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效果更佳,能明显降低眼压,恢复视力,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9年12月43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手术治疗,随访患者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视力0.02、0.02~0.10、 0.10分别为8例(18.60%)、22例(51.16%)、13例(30.23%),视力 0.10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43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前房出血,1例出现虹膜炎,1例出现一过性低眼压,并发症发生率为7.0%。结论康柏西普注射液联合引流钉植入、睫状体冷冻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对患者视力改善作用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中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开展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数据统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纳入且诊治的80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一组纳入40例患者,均开展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数据,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数据指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患眼70只),随机分两组,各31例。对照组患眼34只,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眼36只,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视力均提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眼压、房角粘连度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视力分布情、眼压分布情况均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前房深度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视力、前房深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眼压、房角粘连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视力分布情况、眼压分布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可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视力、眼压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难治性青光眼运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例17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在我院进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后,对比以上患者手术前和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眼压的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后,术后1个月眼压为(13.5±5.3)mm Hg和术后12个月眼压为(15.2±4.4)mm Hg,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0 d以内,有3眼发生前房积血(17.65%),2眼浅前房(11.76%)。结论 难治性青光眼运用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和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次就诊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观察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眼压、视力以及前房深度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5±1.0)个月,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眼压降低且前房深度增加,房角开放距离、房角粘连范围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视力,增加术后前房深度和房角开放距离,重新开放粘连房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60例(60眼),根据术前房角镜检查结果,分为A、B、C 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3组术前术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视野及术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术后60例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前方深度较术前加深,眼压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视野随访无进行性损害。结论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尽早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房角镜引导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伴白内障患者61例(61只眼),术中应用Goldman房角镜指导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中1例发生后囊膜破裂;术前前房角关闭的象限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开放,原先粘连的前房角已分离;术前用药后眼压(24.58±3.14)mm Hg,术后眼压降至(14.02±3.7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只眼眼压持续增高,应用0.5%噻吗心安滴眼液2次/d,眼压降至正常。结论超声乳化联合Goldman房角镜下前房角分离术能指导前房角的开放,手术精准性强,前房角分离效果观察及时,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