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和齐拉西酮治疗,疗程均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评价两组临床效果,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PRS总分、激活性、敌对猜疑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且TESS总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单用齐拉西酮治疗,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符合诊断标准的54名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器记录其脑电活动特征并对其进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分,在三个月疗程(共计36次治疗)结束后比较其脑电活动特征及AIMS量表评分,得出结论。结果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9%,患者C3、C4、P3、P4点α、β、θ三个频段的脑电功率值明显升高,同时AIMS量表评分明显下降。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存在局部脑细胞损害,通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让患者通过训练选择性地强化某些频段的脑电波,确实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维持日常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增加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进行SANS量表、SAPS量表和NORS量表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SANS量表、NORS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APS量表评估结果 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一定程度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提高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等,且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但对阳性症状疗效在统计学上无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联合拉莫三嗪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伴TD患者8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维持原有抗精神疾病药物方案.对照组给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脑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齐拉西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齐拉西酮或氯氮平进行12周的治疗,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齐拉西酮组有效率87.5%,显效率71.9%.两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无显著差异.氯氮平对阳性症状起效较快.齐拉西酮锥体外系反应较多见.结论 齐拉西酮是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维持日常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同时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及8周后,两组患者间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阴性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定,观察疗效。通过副反应量表(TESS)和其它不良事件的描述性资料,评价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SANS评分明显降低(P<0.05),SAPS评分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症状,提高社交兴趣,改善阴性症状,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33例,给予单用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32例,给予药物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的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再生分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及认知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PANSS的阳性症状分、精神病理分及认知功能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既往多采用口服药物,但其复发率仍较高。脑电生物反馈技术是目前治疗精神疾病较为新型的辅助治疗方式,可对患者的生理机制产生诱导作用,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本文观察脑电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日常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日常行为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NOSIE评分、SSP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提高认知功能及日常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0.
邵利  尚卫东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284-1285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齐拉西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奎硫平和齐拉西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相仿。结论:奎硫平与齐拉西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肯定的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区组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脑波治疗仪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和精神分裂症病情,分别用心肺耦合睡眠质量测评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初入熟睡时间、熟睡时间、REM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浅睡时间、觉醒时间、睡眠呼吸暂停次数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激惹、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项目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行喹硫平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喹硫平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行喹硫平治疗,采用PANSS量表进行效果评定,采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在第4、8周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的3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伴有血糖增高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伴血糖增高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患者采取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采用PANSS量表测量患者血糖水平。结果:患者治疗2个月后,PANS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伴血糖增高患者采取齐拉西酮胶囊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对患者的血糖代谢水平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日常行为能力及睡眠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研究组予以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临床症状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日常行为能力和社会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认知功能[简单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及睡眠脑电活动[多导睡眠监测(PSG)]。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BPRS、ADL、睡眠N1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SPI、BVMT-R、TST、SE、睡眠N3期水平高于治疗前,除BVMT-R(2)、SE外,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善症状,调节患者睡眠质量,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认知功能影响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而体重增加值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其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评分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改良电抽搐疗法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齐拉西酮治疗效果,且未对认知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桂峰 《中外医疗》2011,30(11):144-144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2组之间疗效无差异,但不良反应程度有差异。结论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有一定优势,齐拉西酮锥体外系反应、对体重的影响以及内分泌的改变较利培酮明显少得多,更适用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17.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9月-2008年8月儿科门诊的抽动障碍患儿进行平均为30次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多发性抽动症综合量表(TSG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2例患儿经生物反馈治疗,显效8例,好转21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0.6%。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电生物反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疗效.方法 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每次30 min,连续8周,共16次)中学生网络成瘾,治疗前后运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测试和个体访谈,评估脑电生物反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作用.结果 (1)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网络成瘾中学生的脑电a波和SMR波(P相似文献   

19.
马岭  任艳玲  董选  杨文  王苏弘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9):4005-4006
目的:研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技术对17例抽动症患儿进行治疗。结果:17例抽动症患儿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评分及抽动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抽动症具有良好的疗效,是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齐拉西酮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对照研究,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方法:将86例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氯丙嗪系统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和氯丙嗪组患者的疗效(P>0.05)无显著性差异。齐拉西酮组较氯丙嗪组患者引起的椎体外系反应、胆碱能系统不良反应等发生率低(P<0.05﹚;齐拉西酮对血糖、血脂及体重的影响较氯丙嗪小(P<0.05)。结论:齐拉西酮和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齐拉西酮起效快、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