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 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1例)予口服阿仑膦酸钠胶囊联合钙尔奇-D片治疗,对照组(29例)予口服钙尔奇-D片,连续用药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腰背疼痛进行评价,分别测定腰椎、股骨颈及Wards三角区骨密度(BMD),血钙、血磷、血清骨钙素(BGP)、血清骨原性碱性磷酸酶(BAP)和尿Ⅰ型胶原羟基端交联肽(NTx).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腰背疼痛明显缓解,腰椎L2~4、股骨颈及Wards三角区部位BMD均有不通程度的上升,BAP、BGP和尿NTx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剂对可以有效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BMD,缓解骨痛,降低骨转化,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阿仑膦酸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阿仑膦酸钠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56例50~74岁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人),每日给予阿仑膦酸钠10mg/d或安慰剂,两组均加服碳酸钙片和维生素D,治疗6个月。试验前后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腰椎和髋部的骨矿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同时检测骨转换的生化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腰椎BMD平均增加5%(P<0.01),对照组各部位的BMD均下降(P<0.05);治疗组骨吸收指标和骨形成指标均降低,其中NTx下降最明显,近75.7%(P<0.001),而对照组却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国产阿仑膦酸钠能降低绝经后妇女的骨转换,增加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41例,所有患者在服用钙剂的基础治疗上,均加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口服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骨密度及VAS评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1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的浓度,对比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VAS评分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结果: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6个月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D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代谢标志物PINP在治疗后升高,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TX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疗效明显,能够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86-89
目的探讨滋肾降糖丸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的效果及其对血清B-ALP、OC、β-CTX、OPG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老年DOP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服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滋肾降糖丸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股骨颈骨密度(BMD)、疗效、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 hPPG均降低,股骨颈BMD均升高,且观察组FPG、2 hPPG低于对照组,股骨颈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ALP、OC、OPG水平均升高,β-CTX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血清B-ALP、OC、O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滋肾降糖丸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DOP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叶丛丛  姜辉  潘丽琴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14-1717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DM合并OP患者94例,经随机数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治疗,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血钙(C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TRAP-5b)、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水平。经DPX-LBMD双能x线测量仪测定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的骨密度(BMD)。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P、TRAP-5b、BG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的BM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对DM合并OP治疗可有效提高骨密度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以碳酸钙D_3片与骨化三醇胶丸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49)及对照组(n=48)。对照组以碳酸钙D_3片、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BMD)、腰背疼痛程度(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MD大于对照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以碳酸钙D_3片与骨化三醇胶丸联合唑来膦酸钠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骨密度,缓解疼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龟鹿二仙膏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6例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龟鹿二仙膏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腰椎及股骨近端BMD、血清IGF-1和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腰椎及股骨近端BMD、血清IGF-1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腰椎及股骨近端BMD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GF-1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P0.05)。结论应用龟鹿二仙膏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可显著升高腰椎及股骨近端BMD,改善血清IGF-1及TNF-α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六味地黄丸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照组予以阿仑膦酸钠治疗,24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及疲劳量表(FS-14)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骨密度和疲劳值均逐渐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疲劳值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结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更有效减轻疼痛、缓解疲劳,临床综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疗效及骨折的预防作用。方法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16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2组均应用碳酸钙600 mg口服,每晚1次,α-活性维生素D3 0.25μg口服,每日2次。治疗组加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1次口服。各组用药前及治疗2年后分别检测腰椎及左侧髋部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BMD)。观察治疗期间骨痛改善情况;随访骨折事件发生率。结果阿仑膦酸钠治疗组治疗2年,腰椎及左侧髋部BMD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腰椎BMD上升15.7%,股骨颈BMD值上升20.8%,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密度则不同程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4周时疼痛缓解有效率达80.7%,治疗3个月时疼痛缓解有效率达89.2%,而对照组分别为24.4%和30.5%,两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1和0.029)。治疗组仅发生1例骨折事件,对照组发生7例骨折事件,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对骨折有明显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强骨膏方对绝经后骨量减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科就诊的120例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7.67±2.86)岁,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强骨膏方组(60例)和阿仑膦酸钠组(60例),均干预1年。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量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INP)及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TX)等骨转换指标水平。用双能X线骨吸收仪测量腰椎、髋部骨密度。采用SF-36量表(中文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年后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评分量表由36个详细条目组成。 结果 共108例患者完成研究,强骨膏方组56例,阿仑膦酸钠组52例。治疗1年后,2组组内患者血清PINP、β-CT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组间血清PINP、β-CTX水平及其平均百分比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组组内治疗前后患者髋部、腰椎骨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组治疗后组间腰椎(P<0.001)、髋部(P=0.022)骨密度平均百分比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强骨膏方组优于阿仑膦酸钠组。治疗前,强骨膏方组和阿仑膦酸钠组患者的SF-36评分分别为(112.38±2.13)分、(111.79±2.06)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2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组于治疗1年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强骨膏方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阿仑膦酸钠组。 结论 采用强骨膏方治疗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血清骨转换水平改善腰椎、髋部骨密度,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