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应用神经内镜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防止颅内积气及血肿复发。方法全身麻醉后,根据 CT 片定好钻孔位,横行作长约3~4 cm 皮肤切口,钻孔并扩大骨孔至直径1.5 cm,切开硬膜及血肿包膜,并悬吊于骨窗四周给予电凝止血。应用神经内镜通过钻孔处进入血肿腔,一边清除血肿一边观察,处理血肿腔的纤维分隔和出血点等问题,最后在内镜直视下置入引流管于血肿最前端作外引流。结果本组63例 CSDH 均在神经内镜下钻孔引流,全部治愈。术中见11例血肿腔内有絮状物和血块,给予清除,术后复查 CT 未见1例血肿腔内积气,8例有少量积液,随访3个月无血肿复发。结论在神经内镜下行 CSDH 钻孔引流术,安全可靠,侵袭性小,可以达到血肿引流充分和防止颅内积气及血肿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中,一般均采用钻孔引流术,而对于混杂急性、亚急性出血或分隔型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则往往需行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笔者在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间,应用软性神经内镜治疗21例此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神经内镜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玲  叶碎林 《护理学杂志》2002,17(8):591-592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头部轻微外伤后脑皮质通向静脉窦的桥静脉撕裂在伤后 3周至数月才出现临床症状的一类硬膜下血肿。占全部颅内血肿的10 %[1] ,多见于老年人。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钻孔冲洗引流。但因术中无法直接观察血肿腔情况 ,易致术后血肿残留或损伤脑组织。神经内镜由于在手术中的可视性 ,能直接观察血肿腔内情况 ,避免盲目性 ,使冲洗彻底 ,可提高疗效及增加手术的安全性[2 ] 。我科于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2月应用Aesculap神经内镜 (德国贝郎公司生产 )治疗 2 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 ,经随访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9.4~2001.1采用YL-I型血肿穿刺针(长2.0cm,直径0.3cm,针钻一体化,以下简称穿刺针)对4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以下简称CSDH)进行定位钻孔冲洗抽吸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和经验。结果39例患者均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其中2例患者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36例治愈,2例术后症状无改善,经原钻孔再次引流手术后治愈,1例因引流管移位进入脑组织致术后出现偏瘫或偏瘫加重。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是钻孔引流术,对于包膜肥厚或血肿尚未完全液化者,宜采用骨瓣开颅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在颅脑损伤中并不少见.本院自1987年8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共收治(CSDH)病人210例,占同期收治颅脑损伤病人的4%左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硬膜下血肿(以下简称CSDH)进展缓慢,病程较长可为数月数年不等,可在较长时间内无症状或仅为轻微头痛和头晕,以后逐渐出现呕吐和视神经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但CSDH的临床有很大差异,症状常见多样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于1994年2月~2002年3月,共收治CSDH68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18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53岁;单侧血肿61例,双例血肿7例;有明显头部外伤史62例,6例经反复追问否认外伤史。1.2临床表现:头痛、呕吐、头晕、意识障碍,不同程度肢体乏力、轻度偏瘫、行走不稳、大小便失禁等。参照Bender临床表现分级:Ⅰ级4…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清除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人选择手术方法不同,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行神经内镜清除术,对照组31例,行软通道引流术。结果 观察组留置引流管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周的血肿清除率更高(P<0.05);术后1周时,对照组患者的GSH-Px、SOD指标水平均小于观察组,而MDA水平略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81%)与对照组(16.13%)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7631,P>0.05)。结论 神经内镜清除术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血肿清除率高,留置引流管时间短,此术式也可减轻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适合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硬膜下血肿好发于老年人,临床常见,约占颅内血肿的10%,我科2007年11月至2012年9月对3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纤维神经内镜行血肿清除手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28~87岁,平均61岁。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晕,神志模糊,反应迟钝,言语不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经CT引导定位钻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结果 48例患者血肿清除42例,硬膜下残留低密度少量积液者6例,术后3~6个月未见血肿复发病例。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首选方法犤1犦,但仍有一些并发症影响其临床病程及预后。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1年7月,采用全封闭钻孔引流治疗CSDH患者62例,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⒈一般资料:本组男49例,女12例;年龄2~6岁,其中60岁以上39例,5岁以下3例;有明确头部外伤史53例;外伤距手术时间1~11个月。2.症状和体征:头痛或头昏38例,肢体不同程度偏瘫41例,意识障碍12例,智能障碍和精神异常51例,昏迷伴一侧瞳孔散大2例。⒊CT或MRI扫…  相似文献   

13.
钻孔冲洗引流术是目前普遍认可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首选方法,具有简单有效、损伤小等优点,但也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我院1992年~2003年应用钻孔冲洗引流治疗CSDH 122例,死亡1例,出现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余120例无并发症治愈。作者认为术中适宜调整钻孔位置是预防CSDH钻孔冲洗引流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CSDH)为神经外科常见病种之一。本回顾了36例资料,均在明确诊断后行颅骨钻孔单孔冲洗引流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1~2005年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42例,现将治疗中的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81岁,平均60.4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者26例,病程1.8~4个月。1.2临床表现:浅昏迷1例,嗜睡30例,呕吐36例,头痛、头晕40例。CT扫描:血肿量60~200ml,且多位于额颞顶部。1.3手术方法:本组病人经单孔引流 生理盐水冲洗38例,双孔引流 生理盐水冲洗4例。术中引流出酱油样含有血凝块液体后反复冲洗血肿腔至冲洗液澄清时为至,然后放置适当管径的硅胶管外接引流袋,持续引流3~5d,拔管。有2例血肿复发病人采用开颅切…  相似文献   

16.
钻孔引流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8年1月15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钻孔引流术61例,应用3 mm克氏针引导置入细硅胶管行微创置管引流术44例,应用YL-1型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行微创穿刺引流术50例。比较3组术后颅内积气、颅内血肿、血肿复发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结果颅内积气发生率钻孔引流组[(52%(32/61)]高于2个微创引流组[7%(3/44),18%(9/50)](x^2=30.110,P=0.000),但无一例张力性气颅,均短时自行吸收。术后颅内血肿及血肿复发钻孔引流组均为0,明显低于2个微创引流组[11%(5/44),10%(5/50),x^2=7.009,P=0.030;14%(6/44),10%(5/50),x^2= 8.153,P=0.017]。3组GOS无显著差异(x^2=0.489,P=0.783)。结论3组治疗效果相近,均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改进术式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传统的钻孔引流术常导致颅内积气、蛛网膜损伤后硬膜下积液、严重脑损伤继发血肿的并发症,本文将探讨新术式在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疗效方面的效果。方法 4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采用局麻下钻孔,具体钻孔点依血肿最大层面而定,钻开骨孔约1cm大小,于骨孔最高及最底处分别切开硬膜孔约引流管直径大小,留置2根引流管然后缝合头皮,从上管持续9.0%NS冲洗,从下管引流清亮后停止冲洗,注入尿激酶,闭管,结束手术。结果 手术后症状缓解100%,手术后3天复查头颅CT血肿消失40例(95.2%),2例(4.8%)少量残余自行吸收;仅2例颅内少量积气(4.8%)系操作不当导致空气逸入颅腔;1例蛛网膜破裂导致硬膜下积液;1例因引流管刺激脑皮层诱发癫痫,拔除引流管后缓解;无一例继发血肿及脑损伤或其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无一例复发。结论 本手术方式可明显减少传统手术方式的并发症,缩短了住院周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及疗效。探讨高年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4年中收治的65例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65例患者,59例治愈,6例术后症状无改善,其中l例术后死于肺部感染。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是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机制及双孔引流、单孔引流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包膜切除等诊治方法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3例,分别根据病情给予双孔引流、单孔引流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包膜切除术、保守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感觉异常除3例恢复不明显外其余均明显恢复,各组病例2周后复查气颅及残余积液均消失,2个月后随访亦无复发迹象。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复杂,根据病情给予双孔引流、单孔引流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包膜切除术或保守治疗,均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8岁。因头痛头晕并右下肢无力2个月入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6年,无明确外伤史。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右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无亢进,双侧巴彬斯基征(-)。颅脑CT示:左额颞顶梭形高密度影,密度不均匀,边缘有钙化灶,量约40ml,中线右偏0.8cm。入院诊断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入院后将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在局麻下行经皮钻孔引流术,术中取左额顶直切开硬膜,无褐色液体流出,生理盐水冲洗有豆渣样物质流出。近脑面腔壁呈暗黄色改变,轻搔刮颅骨下有豆腐皮样物。考虑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钙化。欲行全麻开颅,因患者家属不同意,未果。病理报道:无组织生长,钙盐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