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神庭、头维二穴皆位于前额入发际 0 .5寸。神庭为督脉经穴 ,系“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头维为足阳明经穴 ,系“足少阳、阳明之会”。《灵枢·经脉》说 :“胃足阳明之脉 :……上耳前 ,过客主入 ,循发际 (头维 ) ,至额颅 (会神庭 )。”可见神庭、头维二穴治疗一些疑难疾病 ,收效良好 ,现择二例报告如下。1 带状疱疹  陈×× ,男 ,79岁 ,退休干部。 1997年 5月 31日初诊。主诉 :左侧前额及头顶前部疼痛 ,反复发作 4年余。患者 4年前曾患“带状疱疹” ,在疱疹愈合后遗留左侧前额及头顶前部针刺样疼痛 ,常因情绪激动而反复发作。伴头昏头…  相似文献   

3.
陈伟 《浙江中医杂志》1995,30(7):309-309
太冲穴的临床应用422923湖南省新邵县铁炉冲煤矿医务室陈伟太冲属足厥阴肝经,系肝经之俞穴与原穴,位于足背部第一趾间隙后方凹陷处,能舒肝理气、通络活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首先用治肿满、行步艰难、手足转筋等肝经所过部位的疾患,以后又发现该穴对少阳证、...  相似文献   

4.
太渊穴的临床应用蒋彩云(江苏省中医院210029)关键词穴,太渊医案太渊穴,又名大泉(《千金方》)。定位时仰掌,腕横纹上,于桡动脉桡侧陷中取穴,进针后针尖斜向外前方,可刺5~8分深。《穴名选释》云:“太,谓大之甚,渊,回水也,深也。太渊意指回水甚深之...  相似文献   

5.
列缺穴是针灸临床常用腧穴之一,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通任脉,且为针灸临床“四总穴”之一。本人在查阅古今针灸经典及相关文献记载中,发现列缺穴除了可治疗头项病证“头项寻列缺”,还可用于肺系上焦系统、中焦系统、下焦系统等疾病的治疗,试图将列缺穴的穴性归纳为“通上、调中、澈下”,从穴性含义、穴名解释、列缺穴性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针灸初学者掌握列缺的穴性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神庭穴别名发际,出自《针灸甲乙经》,为督脉、足太阳经、足阳明经交会穴,主神之变化,司气之开阖.本文从神庭穴义和定位探讨神庭穴与精、气、血、神及心的联系,拓展其局部取穴的治疗范围.强调神庭能养神安神,调治脑部诸疾;强调神庭能疏通头部及胸中气机,通利关节;强调元神与精血之间的密切联系,调神即可通经活血;强调神庭作为元神...  相似文献   

7.
太冲穴的临床应用湖南省新邵县铁炉冲煤矿医务室(422923)陈伟太冲一穴具有得气快、针感强、即时效应、一针治愈率高、治疗范围广泛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上作为常用的穴位而加以应用。笔者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曾首先应用于治疗肿满、行步艰难、手足转筋等及本经经过...  相似文献   

8.
杨涤 《河北中医》1989,11(3):19-19,18
经脉的根结与标本有其一致性,根即本义而结有标的意思。三阴三阳的根结理论还说明了四肢和头面躯干互相影响,四肢俞穴和头面躯干俞穴在主治上互相配合,相互为用的特点。笔者在临床中通过辨证探索应用根结穴,发现其效力非常。  相似文献   

9.
历代不少针灸家临证主张“疏针简灸”,处方遣穴“贵在约”、“少而精”,认为“少则得”“多则失”。笔者认为取穴多少,应以切中病机为要,如若用穴庞杂,刺灸频繁,难免耗气伤血,徒增患者皮肉之苦。《玉龙赋》说:“参博以为要,辑简而舍繁”。因此,古代医家总结许多单穴治疗常见疾病和疑难杂症的经验,常以歌赋体裁记叙之。如《标幽赋》、《肘后歌》、《玉龙歌》、《灵光赋》、《通玄指要赋》、《胜  相似文献   

10.
动穴即动态型腧穴,是指遍布体表、无具体名称和部位、数量不定、表现多样却有显著疗效的一类穴位,包含阿是穴、热敏点、低电阻点、皮肤异常反应点等,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三阴交穴是历代针灸医家常用的有效穴位,其穴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胚骨内侧后缘,属足太阴牌经。因与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相交会故名曰“三阴交”。此穴在临床上治疗病证较多,多与其它腧穴配伍应用,现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谈一谈运用体会。1古文记载 《灵枢·四时气》篇“飨泄,补三阴之上”。《长桑君天星秘决歌》“脾病之痛先合谷,后针三阴交莫迟”。又“胸隔痞满先阴交,针至承山饮食喜”。《杂病穴法歌》“呕噎阴交不可饶”。《针灸大成·治症总要》“小腹胀满、内庭、三里、三阴交”。《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决·足部主病针灸要穴…  相似文献   

12.
刘世红  张红 《江西中医药》2011,42(12):63-64
足三里穴,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既能补虚泻实,又能清热温寒;为胃肠病之要穴,调气血之主穴,降血压之良穴;既有健脾和胃、调理大肠、补益气血、行气活血、疏通经络之效,又有镇痛退热、醒神开窍、回阳固脱之功;对临床多种胃肠疾病,疗效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3.
四神聪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神聪穴的临床应用210004南京市建邮中医院欧阳钢050081中电第四建筑公司门诊部田淳四神聪穴为经外奇云,位于头顶部,当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共四穴。据历代文献记载,其主治有头痛、眩晕、癫痫、狂乱等症。笔者在临床中以四神聪穴为主,配合其它方法治...  相似文献   

14.
悬钟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钟穴 ,一名绝骨 ,属足少阳胆经 ,系足三阳之大络 ,又是八会穴中的髓会。《难经·四十五难》疏曰 :“髓病治此”。《医学入门》一书将本穴列为足部的治病要穴 ,并附列了胁痛、脚胫湿痹等主治病症。本穴历来为医家所重视 ,是临床上用途广泛、疗效显著的常用腧穴。1 定位关于悬钟穴的位置 ,《甲乙经》定为“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 ,足三阳络 ,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 ;《针灸大成》定为“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脉中 ,寻膜尖骨者是 ,足三阳大络 ,按之阳明络绝 ,乃取之”。二者措词稍异 ,其义则一。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有的取在腓骨前缘 ,有的取在腓…  相似文献   

15.
脐周四穴是指脐上一寸的水分穴,脐下一寸的阴交穴,脐旁1.5寸的天枢穴(双),笔者近年来以脐周四穴为主治疗痹症及中老年神经性尿频患者数十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  取穴:以脐周四穴为主,配以血海、梁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每次选用3~4个穴,交替运...  相似文献   

16.
17.
<正> 支沟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别名飞虎(出自《针灸大成》),为手少阳经的经穴。 1 定位及功能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篇,定位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间(出自《针灸甲乙经》)。临床取穴时以腕背横纹上三寸、尺、桡骨之间是穴。本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三焦属于相火,支沟为其经脉中之火穴,有清利三焦,通气降逆,舒筋活血之功效。  相似文献   

18.
水沟穴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沟穴位于鼻柱下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为督脉经穴。局部解剖表明,水沟穴在口轮匝肌中,有上唇动、静脉,布有眶下神经支、面神经支及丰富的神经末梢。《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称之为“人中”,《千金方》称之为“鬼客厅”,又名“卒死”,《千金翼》称之为“鬼市”。历代针灸学家视水沟穴为生死之要穴。民间亦俗称“救命穴”。若运用得法,水沟穴不仅具有“救命”之效,尚对中风、腰痛、面肿、癫痫等疾病颇具疗效。笔者善用其穴,并于临床屡屡奏效,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从穴名、位置、刺灸法和功效等方面对列缺穴进行分析阐述,并将其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临床工作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