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阐析五脏相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历史继承性、五脏相关学说的方法论与理论特点及五脏相关的模式与渠道,提出五脏相关学说是纯粹从医学角度来体现五行思想的核心--"五脏关联性"的应用性理论模型.从五行到五脏相关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更换,而是在现念上的突破,在实质内容上的突破,是对中医五脏系统关联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五行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界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用以识别、归纳各种事物的自然属性。本文从探究五行学说的起源入手,把握五脏五行配属的演变脉络,揭示五行学说的科学内涵,以此说明五行学说对目前的中医临床仍旧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五行学说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中医学理  相似文献   

3.
略论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学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应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五行学说进行研究,认为中医五行学说来源于哲学但不同于哲学;五行学说是不断发展的;五行的中心实质是五脏,五行学说的精髓是强调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组织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等相互促进、相互抑制的关系,主要是五脏相关关系。五脏相关学说提取、继承了五行学说的精华——相互联系的辩证法思想、并赋予它现代系统论的内容,是五行学说的发展,应该用五脏相关学说代替中医五行学说。  相似文献   

4.
就中医“五行”学说的英译进行评析。由于中国学与中国哲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尖评析五行学说时必须对其发生的源头作一叙述。并对五行的英语翻译从字面上,意义上进行剖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5.
五行学说属于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及"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解释和探索世界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秦汉时期,五行学说被应用于医学,与医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医五行学说。《黄帝内经》中就详细记载了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体、五志、五色、五声、五音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周易》是对华夏文化影响最大的一部书,被世人称为千古奇书,东方瑰宝。文章从1阴阳学产出血《周易》,2.五行怀八卦同出一源等方面阐述了《周易》与呀知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提出作为华夏后裔,不可不读《周易》,岐黄子弟,更不可不知《易》理。  相似文献   

7.
论五行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问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构成。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的方法论运用于我国古代至近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一直作为中医学的说理工具而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8.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发展,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以及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学习中医必须了解五行,懂得五行学说,前人说:“不通五行,难为中医”。1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及其运动变化。“行”指“行列”,排列顺序及其变化。五行最初叫五才,即五种有用之才。前人说:“五行组成万物,亦组成人”,人有五指、有头、上肢、躯干、下肢;有胚胎期、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死亡期。《灵枢·阴阳二十五》曰:“天地之间…  相似文献   

9.
论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构成。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的方法论运用于我国古代至近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一直作为中医学的说理工具而沿用至今。五行学说引入医学,主要用于说明脏腑之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也属于我国古代哲学的范畴。含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和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五行学说的形成五行学说起源于殷周,成熟于春秋战国。"五行"二字,始出于《尚书·洪范》:"初一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各有其特性,它是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五行的产生可能…  相似文献   

11.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五脏五行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五脏五行学说李应东内科学教研室中图分类号R223.1《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系敦煌卷子辗转流落中国民间的一部内科学专书。此书内容完整,历代未见著录。书中玄武汤皆未改为真武汤,不避宋讳,说明整理当在宋代以前。《辅行诀脏腑...  相似文献   

12.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建构过程中 ,起到了以下三个作用 :一是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归纳脏腑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 ;二是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来分析和研究五脏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是运用五行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因此 ,五行学说不仅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 ,而且并有着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   (一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脏之中 ,以五行的特点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木性曲直 ,枝叶条达 ,具有向上、向外…  相似文献   

13.
四、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关系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均属于我国古代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渗透到医学领域中来 ,同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各有自己特殊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虽然各有特点 ,是两种不同的学说 ,但两者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 ,在医学领域中是综合运用的。二者均是以阴阳、五行的各自属性及其各自相互联系的法则为理论指导的 ,以临床可见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为客观指标 ,去分析、研究、探讨和阐释人体内在脏腑、经络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理论上有许多重要的相同点。例…  相似文献   

14.
15.
同为中医理论体系核心内容的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在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中曾经相互影响。脏腑阴阳属性的认定和脏腑相合关系的确立,都与经脉学说的影响密不可分。脏腑的阴阳属性和阴阳之气的多少,起初是用“二阴二阳”来标定的。当“三阴三阳”命名了经脉,进而经脉络属了脏腑之后,才架设了脏腑与“三阴三阳”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经脉表里关系和经脉脏腑络属关系的影响下,脏腑相合学说逐步成熟,《灵枢·经脉》的脏腑经络学说最终得以建立并占据了中医学术的主流地位,与之相左的其他“异说”则渐渐游弋于学术边缘而日趋湮没。  相似文献   

16.
中医五行学说与傣医四塔学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本内涵及文化背景方面入手,将中傣理论的核心内容五行学说和四塔学说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二者均是划分人体属性和探求生命运动规律的方法论,但在源流和文化背景方面却存在明显差异。揭示了隐含在各自医学理论中的文化潜流,并提出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前提下,二者能相互借鉴各自医学中的文化内涵,以利于中傣医之间进行深层次的相互交流,从而促进各自理论体系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五行学说”不能很好地说明五脏生理功能、五脏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病变的相互影响和诊治原则,而主张将“五行学说”作为参考内容附在书后,或者从教材中删去。  相似文献   

18.
19.
五行学说的方法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行学说的价值主要在于其方法论意义。五行模型是对人体自我调节机制的一种表达,反映了机体调节和防卫反应的“自组织原则”、“自主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调整阴阳是典型的矛盾调节,五行调节是典型的反馈调节,五行学说是对阴阳学说必然的补充,有不同于阴阳调节的特点,主要是:多体关系、多种作用、反馈控制、不可逆性、整体稳定等。五行学说不仅符合人体实际,而且符合数学的一些严格规则,取了奇素数中的“5”,五行学说面临的不是存废问题,而是如何发展,一方面要使传统五行学说更加完备,另方面应发展“七行”、“十一行”、“十三行”等新模型,可概称为“N行”。  相似文献   

20.
五行学说哲学思想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萌于民间宗教信仰崇拜的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人们在长期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长期斗争中,产生的与天命神权相对峙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引入中医领域后,五行学说进一步得到发展。通过探析五行学说哲学思想的发萌、发展以及成熟,来进一步分析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