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建立正常人髋臼-软骨-股骨头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①选择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髋关节冠状MRI扫描,用MATLAB和ANSYS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建立正常人髋臼-软骨-股骨头三维几何模型.②分别对髋臼-软骨-股骨头几何模型的不同结构赋予相应的材料参数,并经ANSYS软件划分网格,建立髋臼-软骨-股骨头有限元模型.③在该模型上模拟人体站立状态,设置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执行计算.与临床文献进行对照,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利用正常人髋关节MR影像,建立了髋臼-软骨-股骨头正交各向异性三维有限元模型,共89961个节点,448159个单元.计算结果最大位移发生在股骨头,最大应力发生在股骨颈.与文献及实际情况相吻合.结论基于髋关节MR影像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几何相似性好,分析结果可信,所建立的髋臼-软骨-股骨头三维有限元模型可进行股骨头的生物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现状。比较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很多,临床治疗主要根据股骨头坏死的分期,保守治疗适用于Ficat的0期和Ⅰ期,介入治疗适用于Ficat分期的Ⅱ、Ⅲ期,手术疗法适用于Ficat分期的Ⅱ、Ⅲ期及股骨头发生塌陷或已发生继发性、退行性变的阶段。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慢性、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主要根据股骨头坏死的分期采用综合治疗手段。在各种治疗方法中,介入治疗是目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人工髋关节撑开器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8例武警黑龙江总队医院外二科(哈尔滨150076)刘晓化,李魁章,刘松江,高彦波,曲建波,孙宇一关键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人工髋关节撑开器成人和青少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髓关节外伤股骨颈骨折后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4.
可展式金属支撑器及其在管腔介入放射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69年 Datter 氏首次用金属支撑器(Stent)试验性植八动脉内治疗血管狭窄,1985年 Wright 氏用自膨胀性金属支撑器治疗血管闭塞成功.至今,已设计了由形状记忆合金丝及不锈钢丝制成的用于血管、胆道、尿道、气管及食管的多种支撑器。一、可展式金属支撑器的种类1.形状记忆合金支撑器:镍(Ni)钛(Ti)合金具有热形成记忆特性,即有低温与高温两种相态,在体温下又恢复原设计形状以支撑扩大管腔保持通畅。目前已合成 Cu-Zn-Al、Cu-Al-Ni、Cu-Al-Be 等10数种记忆合金.用 Ni、Ti 制成的支撑器有良好的复原性、耐蚀性和耐磨擦性,使用寿命长.亦有在支撑器表面又镀金者,称记忆合金镀金支撑器,有更好的耐蚀性及耐磨擦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工髋关节不同形状股骨头对髋臼变形及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不同形状(球形、椭球形、蚶线球体)股骨头的人工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人体步态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计算并分析髋臼变形、应力以及股骨头应力的分布情况。结果在3种形状的股骨头中,球形股骨头对髋臼产生的变形量最大,蚶线球体股骨头次之,椭球形股骨头最小;蚶线球体股骨头产生的中心应力最高,球形股骨头次之,椭球形股骨头最小。结论在减少髋臼变形降低应力分布方面,椭球形股骨头比球形股骨头和蚶线球体股骨头有着明显的优势,这对于人工髋关节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肋骨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采用有限元分析评估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应力分布。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胸外血管外科收治的137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资料,男性106例,女性31例;年龄25~62岁,平均37.0岁;道路交通伤64例,高处坠落伤34例,摔伤12例,钝器击打伤16例,其他11例。根据治疗方式,应用传统外固定非手术治疗的为传统组(62例),应用肋骨环抱器治疗的为环抱器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VAS、止痛药物使用剂量、骨折愈合情况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Mimics软件对人体胸廓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正常肋骨和肋骨环抱器内固定后的骨折肋骨模型,应用Abaqus17.0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并计算三种不同载荷下肋骨最大位移和应力响应情况。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环抱器组机械通气时间[(6.1±1.3)d vs.(10.1±2.7)d]、引流管拔管时间[(1.75±0.32)d vs.(3.73±0.67)d]、下床活动时间[(7.84...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比较腭侧与唇侧两种开髓路径的上颌中切牙力学性能的差异,研究牙体开髓路径对各层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为设计优化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螺旋CT薄层扫描的人离体上颌中切牙的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Mimics及Abaqus软件辅助建立腭侧和唇侧开髓路径下的两组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100 N的模拟静态咬合力,与牙长轴呈45°的方向加载于牙冠腭侧面中1/3与切1/3交界处,比较分析两组模型牙体组织的位移值以及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在模拟咬合力作用下,中切牙唇侧开髓方式的最大综合位移、最大唇腭向位移、最大垂直向位移以及最大近远中向位移均略小于腭侧开髓方式,尤其是最大唇舌向位移和最大垂直向位移更为显著,提示唇侧开髓方式对切牙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影响更小.腭侧开髓方式下的中切牙的最大Von Mises应力远大于唇侧开髓方式,而唇侧开髓方式下的中切牙Von Mises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结论 上颌中切牙两种不同开髓路径的力学性能不一致,唇侧开髓应力性能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髓芯减压及联合孔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适应症及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对1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ARCO分期Ⅰ-Ⅲ期)患者应用髓芯减压和钽棒植入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1月,根据Harris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16例患者Harris评分由治疗前(50 ~ 84分),提高到治疗后(75 ~91)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影像学检查示:股骨头轮廓光滑,无坏死进展.结论 采用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增加了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的支撑,缓解症状,改善股骨头的供血,促进骨长入,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 FNF)患者空心螺钉内固定(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CSF)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FNF患者CSF术后股骨头坏死的联合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205例接受CSF术治疗的FN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6例,女性119例;年龄28~70岁,平均52.7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等高能量损伤103例,跌倒、碰撞等低能量损伤102例;Garden分型:Ⅰ型65例,Ⅱ型39例,Ⅲ型58例,Ⅳ型43例。根据CSF术后1年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分为股骨头坏死组52例和无股骨头坏死组153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NF患者CSF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构建FNF患者CSF术后股骨头坏死的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 患者均随访1年,205例FNF患者共发生52例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25.3...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处理MR图像股骨头坏死体积测定与初步力学测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依据MR图像数据在计算机上测定股骨头坏死的部位和体积,探讨其准确性及临床意义,并获得初步有限元分析结果。方法29例(38髋)晚期股骨头坏死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获得髋关节MR图像冠状面T1WI的医学数字影像传输(DICOM)格式数据。利用Mimics等软件获得相应的股骨头三维重构模型,读取股骨头及其坏死病灶的体积。使用移水法测出大体股骨头及其坏死病灶的体积。模拟人体载荷计算机有限元分析。结果股骨头坏死病灶位于股骨头的前外上方,与大体股骨头坏死病灶位置相符。计算机上测得坏死病灶和整个股骨头的体积分别为(20.1±6.6)cm3、(49.0±4.6)cm3,与大体测量值(20.2±6.5)cm3、(49.3±4.5)cm3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5,P=0.341;t=-1.592,P=0.120)。有限元计算结果当坏死体积>30%时,可见片状塌陷区。结论股骨头坏死的计算机三维模型可以直观地理解病灶的形状和位置,准确地测出病灶体积。如股骨头坏死体积>30%,易发生股骨头塌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加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3年7月50例经APBSCT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治疗前后MRI图像及疗效。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I分期与APBSCT好转率存在相关性,即分期越低,治疗好转率越高。结论:MRI能明确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各期表现,对评价APBSCT加髓芯减压疗效有重要实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监测提供准确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假体置换术,使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股骨短柄假体与常规股骨假体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对比。方法利用薄层CT资料建立股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我院股骨中空多孔股骨假体相关参数建立两种髋关节股骨假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 5.7有限元分析软件考察两种假体植入后的应力分布,并进行比较。结果短柄假体所受最大mises应力较常规股骨假体明显减小;力学传导模式仍为远端应力集中,最大mises应力仍出现在张力侧。结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中短柄假体力学特性优越。  相似文献   

1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分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认识。方法 对 5 6例经影像、临床确诊非外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首次 CT片进行分析。结果  5 6例患者 ,70个股骨头中 , 期 1 3个 ,CT表现为“星征”变形 ,骨质斑片状硬化并疏松 ; 期 2 1个 ,CT表现为“星征”消失 ,骨质斑片状硬化和 (或 )囊状透光区 ; 期 2 0个 ,CT表现为骨质硬化、囊变 ,“新月”征阳性 ,骨质轻度碎裂 ,关节面轻度塌陷 ; 期 1 1个 ,CT表现为股骨头变形 ,骨质碎裂 ,关节面塌陷 ; 期 5个 ,CT表现为在 期基础上合并退性行骨关节病。结论  CT能准确地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分期 ,为临床选择治疗手段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 对2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将溶栓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直接注入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结果 20例病人在治疗后髋部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和改善。随访X线平片可见股骨头明显修复。血管造影及DSA显示股骨头区血管数目基本达到正常。结论 通过介入治疗股骨头血性坏死,是一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X线、CT及低场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3例X线疑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患者行CT及低场MRI扫描,并进行统一分期、Kappa检验和Ridit统计。结果三种检查方法的Kappa一致性检验,K值均大于0.4。Ridit敏感性试验结果为,R(X线)=0.3630;R(CT)=0.5451;R(MRI)=0.5918。结论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低场MRI比CT更具敏感性,X线平片则缺乏诊断意义。对CT尚不能确定的I、Ⅱ期患者,选用低场MRI常规扫描可收到显著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6.
A 30 degree cephalad anteroposterior tilt view of the femoral head was used, in addition to standard radiographic projections, in 55 patients having, or suspected of having,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This method was then compared with standard views. Five patients with questionable findings on standard projections showed definite avascular necrosis, and 10 thought on standard views to have grade 2 disease were found to be grade 3, all from use of the additional projection. This projection should form part of the evaluation of suspect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相似文献   

17.
直接穿刺介入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评价直接穿刺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实验大白兔 2 4只 ,体重3.5kg ,随机分成 3组 ,A组为对照组 ;B、C两组做成激素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模型 ,其中B组行直接穿刺介入治疗。直接穿刺介入治疗是将溶栓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及骨质修复药物直接注入股骨头内 ,观察坏死股骨头的修复情况。显微镜观察包括空缺的骨陷窝数量、骨髓内脂肪细胞数量和直径、软骨下区血管数量。对 3组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体所见A、B、C 3组股骨头均完整 ,A组骨质坚硬 ,切开阻力大 ,但C组骨质松软 ,冠状面切开阻力很小 ,B组介于A、C两组之间。镜下显示A组空缺骨陷窝数、骨髓内脂肪细胞直径、软骨下区血管数量正常 ;B组接近A组水平 (P >0 .0 5 ) ;C组明显异常 ,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直接穿刺介入治疗法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股骨头缺血坏死头塌陷前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头塌陷前的CT诊断,尽早诊治,避免残疾。方法:对3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头塌陷前与30例正常股骨头的CT表现对比分析,找出差异。结果:股骨头缺血坏死头塌陷前的CT征象:(1)股骨头内放射状骨小梁粗大,变形,紊乱,呈粗网格状,或密集成团状;(2)股骨头高密度区内散在多发或单发低密度灶,内缘不清;(3)单发或多发囊样区,内缘锐利光滑,周围形成高密度带。结论:CT可以对股骨头缺血坏死头塌陷前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因诊断及临床诊断的认识。方法:选择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确诊并经介入治疗的58例76个缺血坏死股骨头的血管造影资料,并与25例25个正常股骨头血管造影资料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股骨头供血动脉发育变异31 例 41 支血管(53.9%),其中髂内动脉壁支变异 11 支(26.8%),旋股内侧动脉变异 26 支(63.4%),旋股外侧动脉4支(9.8%)。对照组股骨头供血动脉发育异常 3 例 3 支,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本组患者发病原因及病史调查,除外病因,股骨头供血动脉发育变异是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一重要因素,在诊断及治疗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及CT征象。方法:对39例早期ANFH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髋关节或下肢不适,髋关节活动受限,纵向扣击痛(+),“4”字实验(+)。股骨头主要CT征象有:①股骨头内骨小梁紊乱、模糊、扭曲、硬化;②股骨头内出现囊状软组织密度影,出现“新月征”;③股骨头皮质轻度塌陷,表现为皮质成角、台阶征。结论:CT检查对ANFH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