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1]。有学者[2]认为,健康管理包括疾病预防、临床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目的是维护心身健康。WHO曾指出,在控制吸烟、不合理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后,约80%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40%的肿瘤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专题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晔 《人民军医》2008,51(12):783-783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临床症候群,包括葡萄糖和胰岛素代谢异常、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及早期肾病等。现代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使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不断攀升。而代谢综合征概念的不断完善,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重要性的认识。代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后果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是无代谢综合征者的1·5~3·0倍,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代谢综合征者的5·0倍。因此,代谢综合征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在发现一种危险因素的情况下,主动寻找有无其他的危险因素,以便更加积极地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但是,目前业内对于代谢综合征的意见不一致,主要质疑有:诊断标准不一;代谢综合征的每一个组分都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互相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治疗方法也不同;选取各组分的切点有一定随意性;代谢综合征的概念目前尚不能反映各组分的主要发病机制。1998年提出X综合征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Reaven认为,尽管代谢综合征与他本人提出的X综合征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本质和概念不同。X综合征是一种病理生理概念,其重点是胰岛素抵抗引...  相似文献   

3.
个体差异的存在对复杂的代谢综合征(如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治疗及预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精准医疗策略利用高通量的分子监测技术筛选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为疾病发生的病理学机理研究及动态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精准医疗的分子监测技术中,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的结果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最高。本文对代谢组学技术在精准医疗中的运用进行阐述,主要包括代谢组学技术的优点,代谢表型的影响因素和代谢组学在疾病监测中的运用,旨在促进精准医疗策略在人体健康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单纯性肥胖所致个体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肿瘤的几率大大增加。目前有大量研究证实:肠道菌群组成成分与结构失衡是导致肥胖发生的重要诱因,但减肥过程中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机制研究尚缺乏报道。本文就目前应用较广的补充功能食品减肥、有氧运动减肥、外科手术减肥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变化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姚建华 《兵团医学》2015,44(2):25-27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数据表明,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这使得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增长的速度甚至达到了每天新增3000例,成为了全球公认的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的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1].糖尿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多表现为持续性高血糖,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蛋白质、糖和脂肪均同时出现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疾病.此外,糖尿病还可引起一系列的肾病、脑血管病等并发症.引起该病的主要因素是,胰岛素分泌出现绝对或者相对不足.根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提出的关于糖尿病诊断的相关内容来看,已将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作为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并认为当HbAlc≥6.5%为糖尿病的切入点,这使得HbAlc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地位得到了明确.鉴于此,笔者运用HbAlc对糖尿病进行诊断中,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系列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糖尿病可通过不同的分子机制对骨代谢产生不良影响。相关的机制研究表明糖尿病通过脂肪因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骨硬化蛋白、胰岛素、胰岛素生长因子-1、促炎因子、骨髓脂肪组织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和诱导了骨质疏松症的形成和发展。本研究就糖尿病对骨代谢影响的基础研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危害中国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无创影像检查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诊疗过程中,可做出疾病的诊断,提供治疗建议,进行风险分层.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主要特点为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尿糖阳性和糖耐量减低[1].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糖尿病可分为两型: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胰岛素分泌缺乏;Ⅱ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群中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其较为公认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酗酒、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脏病等。高尿酸血症仍有争议。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尿酸与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及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高尿酸常与高血压、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肥胖等相伴发,其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构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是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尿酸与脑血管疾病发病有怎样的相关性?其与脑血管疾病预后相关性如何?笔者对尿酸与卒中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旨在对上述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邓永花 《西南军医》2012,14(2):335-337
慢性肾脏病(CKD)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血管疾病是CKD晚期的重要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CK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及脂代谢紊乱,它们与CKD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密切相关。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脂、抗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然而,最近有大的临床实验显示,在存在慢性炎症的疾病中,他汀类药物并不能改善预后,提示炎症可能影响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
自由基学说的提出对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治疗以新的启迪。国内外学者通过广乏深入的研究,认为自由基与炎症、肿瘤、休克、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衰老等有关。同时也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了新途径。有关新生儿血中自由基含量与成人有无差别,特别是高原地区新生儿的低体重与自由基有什么关系尚未见报告。为此,我们对高原地区43例新生儿进行了血中自由基含量的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功能障碍而使体内葡萄糖代谢紊乱所至的一种慢性病,治疗护理不当易产生并发症,如白内障、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下肢坏疽等多系统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个别患者经治疗稳定后,缺乏正确指导,使病情又出现反复、加重,笔者通过对4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观察护理及院外指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常存在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可以先于高血糖出现.但更多则是伴随糖代谢紊乱而作为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一部分。目前已明确糖尿病的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一般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以及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非糖尿患者群高3倍以上,而伴有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以上诸多疾病的发病率则更高。因此,探讨2型糖尿病与血脂之间相关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抵抗及其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海江  李学峰 《人民军医》2005,48(6):358-360
随着对胰岛素抵抗(IR)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IR不仅是导致糖尿病的“动力”根源,也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脂代谢紊乱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共同发病基础,因此对改善IR越来越重视。作者就IR及其与多种疾病的关系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已进入分子水平阶段,细胞凋亡的检测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发展。活体内细胞凋亡显像符合生理代谢的特点,能够对疾病实行早期、活体、无创及定量检查。其主要显像方法有:磁共振成像、光学成像、超声检查及放射性核素显像等。其中,以放射性核素凋亡显像的研究应用尤为突出,已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移植排斥反应以及肿瘤诊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37例糖尿病性骨病做了临床X线分析,指出本病好发于四肢骨端,足部占91.9%。主要临床表现为经久不愈的顽固性溃疡。糖尿病性骨坏疽是最重要的x线所见,其特征为:易发生在蹠趾骨骨端,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无或很少骨膜反应,骨性关节面常保留。糖尿病性骨坏疽主要应同骨髓炎相鉴别。糖尿病性骨坏疽的病因很可能是由于糖的代谢紊乱而导致全身多方面的代谢失调及继发的神经血管病变。感染对骨坏疽可能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眼疾患者的健康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鲁霞 《西南军医》2007,9(4):130-131
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较多,常见为视网膜病变、暂时性屈光不正、色素膜炎、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眼外肌麻痹及眼表病变等。由于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终生性及慢性疾病,其眼疾可随糖尿病的病程加重而加重。因而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及治疗过程的认知对病情的控制有很大影响,所以作为眼科专科护士积极主动做好糖尿病性眼疾患者的健康指导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长,已经成为了美国近40年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在糖尿病患者中,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运动量少及年龄增长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存在胰岛素产生或活性不足等代谢缺陷时,常常伴有高血压和脂质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一直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事实上,糖尿病患者的老年期几乎普遍存在心血管疾病,而且是其临终发病和死亡的常见原因~([2])。因此,治疗与糖尿病相关的急慢性疾  相似文献   

18.
Adropin是一种调节机体能量稳态的分泌蛋白,在调控机体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Adropin可能参与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Adropin的表达受运动调控,并在改善机体代谢紊乱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综述通过总结运动、Adropin与代谢性疾病研究进展,分析其潜在作用机制,为运动干预防治代谢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循环中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当与Hcy代谢有关的酶或辅助因子缺乏使Hcy代谢受阻时,就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近年大量研究证实HHcy与心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病变、糖尿病、肾脏疾病、老年性痴呆、肿瘤、妊娠并发症、出生缺陷、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自身免疫疾病、骨质疏松等发病高度相关。本研究就HHcy及其与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体力活动不足对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全球问题,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体力活动、体适能水平与健康的关系。研究认为,闲暇时无体力活动和低体适能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骨关节疾病及某些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及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有规律的体力活动、适宜的体适能水平在预防疾病与健康促进中发挥有益作用,存在量效关系;国内外已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健康促进的体力活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