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DWI在不同b值下前列腺外周带癌灶ADC值的参考值范围。方法:对28例前列腺外周带癌(PCa)的DWI在b值分别为300、600、8001、000 s/mm2时所得前列腺外周带癌灶和正常外周带ADC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b值分别为300、600、800、1000s/mm2下外周带癌灶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12±0.24)×10-3、(0.95±0.19)×10-3(、0.88±0.14)×10-3(、0.81±0.17)×10-3mm2/s,外周带非癌区平均ADC值分别为(1.93±0.39)×10-3、(1.78±0.23)×10-3、(1.61±0.21)×10-3、(1.53±0.21)mm2/s,同b值下2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分别为300、600、8001、000 s/mm2下外周带癌灶ADC值参考范围分别为(0.63~1.61)×10-3(、0.56~1.34)×10-3(、0.59~1.17)、(0.46~1.16)×10-3mm2/s。结论: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ADC值随b值变化而变化,通过ADC值测量可以定量分析前列腺外周带癌,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b值下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ADC值变化及其差值(DADC)的变化情况。方法26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外周带癌病人,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b值分别为300,500s/mm2和800s/mm2。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将前列腺外周6分区归类为非癌区和癌区,26例病人共计有94个非癌区和62个癌区。测量各b值(b=300、500、800s/mm2)下前列腺外周带各分区的ADC值,并对不同b值时癌区和非癌区ADC值的变化及癌区与非癌区ADC值差值(DADC)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当b值分别为300,500s/mm2和800s/mm2时,癌区与非癌区ADC值差值(DADC)分别为(1.03±0.44)×10-3mm2/s,(0.98±0.43)×10-3mm2/s和(0.97±0.36)×10-3mm2/s(λ2=3.308,P=0.191>0.05,Friedman Test)。在b值从300s/mm2增加到500s/mm2和800s/mm2时,癌区ADC值下降的比例为14%和21%,非癌区下降的比例为5%和11%,癌区下降比例高于非癌区。结论不同b值下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ADC值是会变化的,但在一定范围内增大b值无助于增加癌区和非癌区ADC值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MR扩散加权成像研究内分泌治疗前后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ADC值变化情况。方法28例B超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列腺外周带癌病人。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将前列腺外周带归类为癌区和非癌区。所有病人在内分泌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内均进行了单次激发EPI序列的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计算各个分区内的ADC平均值,并对所得数值进行配对或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治疗前,所有非癌区(107个)和癌区(61个)的ADC平均值分别为(2.21±0.61)×10-3mm2/s(mean±SD)和(1.65±0.46)×10-3mm2/s,2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t=4.36,P=0.039,独立样本t检验)。经过了3~6个月的内分泌治疗后,非癌区和癌区的ADC值均出现了下降,非癌区ADC值下降至(1.33±0.48)×10-3mm2/s,癌区下降至(1.28±0.53)×10-3mm2/s,均与内分泌治疗前该组区域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t=5.28,P=0.024和t=7.39,P=0.015,配对样本t检验)。但是在治疗后癌区和非癌区ADC值之间原有的统计学差异消失(t=0.58,P=0.639,独立样本t检验)。结论内分泌治疗后前列腺外周带癌区和非癌区的ADC值均会出现下降,其中以非癌区下降为明显,致使癌区和非癌区原有的ADC值统计学差异消失。  相似文献   

4.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ADC值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运用MR扩散加权成像对不同类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ADC值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前列腺癌ADC值进行比较。方法17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术前3个月内均进行了前列腺DWI检查。采用单次激发EPI序列,b值为0 s/mm2和800 s/mm2,电切术后对标本进行了组织学分类,将增生组织分为腺体型增生和间质型增生,并分别测量其ADC值。另外还选取了15例穿刺活检证实的前列腺癌病人,测量其癌区的ADC值。对所得3组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腺体型增生、间质型增生、前列腺癌的ADC值分别为(1.80±0.20)×10-3mm2/s、(1.56±0.18)×10-3mm2/s、(1.27±0.21)×10-3mm2/s,3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F=47.366,P<0.01,one-way ANOVA),两两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腺体增生和间质增生间有62%的ADC值重叠,腺体增生和癌之间有22%的ADC值重叠,间质增生与癌之间有57%的ADC值重叠。结论用ADC值可以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增生与前列腺癌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但存在部分重叠,以间质型增生重叠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的前列腺进行定量研究,以探讨前列腺正常老年化过程中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表现和演变规律.资料与方法 筛选267名健康自愿者行前列腺DWI,按不同年龄段分为5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测量不同b值下(b=500s/mm2、800s/mm2、1000s/mm2)前列腺外周带和中央区ADC值,并分析其随年龄和b值变化的演变特点.结果 在年龄和b值相同条件下,前列腺外周带的ADC值大于中央区的ADC值,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相同而b值不同的条件下,随着b值的增加,外周带和中央区的ADC值逐渐减小,各b值之间所测的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值相同而年龄不同的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加,外周带和中央区ADC值逐渐增大,各年龄段之间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和不同b值条件下,正常前列腺的ADC值不同.因此在利用病变的ADC值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时,应选择相同b值条件下的同一年龄组进行对照,可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常与变性腰椎间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34例病人进行MR常规腰椎T2WI、T1WI及MR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测量并比较正常和变性椎间盘的ADC值。结果正常椎间盘平均ADC值[(1.20±0.18)×10-3mm2/s]高于变性椎间盘平均ADC值[(0.63±0.23)×10-3mm2/s],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966,P<0.001)。结论正常腰椎间盘与变性腰椎间盘平均ADC值间存在差异,MR扩散加权成像可以用于椎间盘变性的发生机制及早期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DTI技术定量分析不同年龄段正常前列腺外周带(peripheral zone,PZ)和中央腺区(central zone,CZ)各向异性值(fractioanl anisotropy,FA)和ADC值,研究其随年龄的演变规律,利于前列腺疾病早期发现和诊断。方法:50名志愿者根据年龄分为3组,A组14例15~30岁,B组24例31~50岁,C组12例≥51岁,分别测量和分析不同年龄段正常前列腺PZ和CZ的FA和ADC值的差异。结果 :各年龄段PZ左右叶FA值、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年龄段PZ的FA值均低于CZ,PZ的ADC值均高于CZ(均P0.05)。PZ的FA值及ADC值不同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Z的FA值及ADC值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Z的FA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498,P0.05),ADC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682,P0.05),CZ的FA值和ADC值变化与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 :DTI定量分析能够反映前列腺随年龄变化的差异,为前列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使用ADC值评估正常及退变腰椎间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可反映成人腰椎间盘中的水分子运动,探讨椎间盘ADC值和MR表现是否有相关性。方法:对28例患者及22名志愿者进行腰椎的MR弥散加权成像,测量每个椎间盘的ADC值。根据矢状位T2WI的MR表现,将椎间盘分为正常组和退变组。对比正常和退变椎间盘的平均ADC值,并对部位进行相关研究。结果:总计50名参与者中除3例因伪影明显未行ADC值测量外,余47例均成功行DWI及ADC值测量。正常和退变椎间盘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32±0.54(×10-3mm2/s)和1.87±0.42(×10-3mm2/s)。ADC值与部位有明显的统计学相关性。结论:对比正常腰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的ADC值有明显的减低。且邻近骶尾部的椎间盘较头侧椎间盘的ADC值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T2信号的改变并对其ADC值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51例志愿者,按年龄段分为4组:A组(20~35岁,n=16),B组(36~50岁,n=13),C组(51~65岁,n=9),D组(66岁以上,n=13).测量轴位臀肌、前列腺外周带T2的信号强度,并计算外周带的相对信号强度,即外周带与臀肌T2的比值;分别计算4个年龄段外周带的ADC值,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段上述MR测量值的变化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个年龄段前列腺外周带T2相对信号强度分别为2.95±0.34、3.48±0.33、3.87±0.27、4.37±0.31.A与C、A与D、B与D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ADC值在A、B、C和D组分别为(1.44±0.17)×10-3 mm2/s、(1.78±0.24)×10-3 mm2/s、(1.79±0.20)×10-3 mm2/s、(2.03±0.20)×10-3 mm2/s,B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周带T2相对信号强度及ADC值与年龄均呈正相关.结论 正常成人前列腺外周带T2信号强度及ADC值随年龄增大有增高的趋势,因此在用MR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病变时应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ADC值术前评价脑膜瘤病理级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区分良性与非典型性、恶性脑膜瘤的可行性,为术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应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SE-EPI)成像序列对33例脑膜瘤患者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常规MRI检查,并分别测量肿瘤实质的ADC值。术后对脑膜瘤进行病理分级及分型,并计算肿瘤细胞数(10个高倍视野)及肿瘤的细胞核/浆面积比。结果 Ⅰ级脑膜瘤肿瘤实质ADC值与Ⅱ、Ⅲ级脑膜瘤肿瘤实质ADC值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级与Ⅱ、Ⅲ级脑膜瘤的细胞核/浆面积比及肿瘤细胞数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实质ADC值与肿瘤细胞数及核/浆面积比相关。Ⅰ级脑膜瘤部分混合型、纤维型与Ⅱ、Ⅲ级脑膜瘤肿瘤实质ADC值有重叠。结论 脑膜瘤肿瘤实质ADC值有助于术前鉴别病理级别。  相似文献   

11.
ADC值和rADC值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DC值和rADC值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脑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除常规MR I检查外,还做了DW I扫描,着重对肿瘤瘤体及瘤周水肿带的ADC值和rADC值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低级星形细胞瘤瘤体的ADC值和rADC值明显高于高级星形细胞瘤(P<0.01),且前者瘤周水肿带的ADC值和rADC值也高于后者(P<0.05);星形细胞瘤瘤体的ADC值和rADC值与肿瘤的恶性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845和-0.648,P值均<0.01);瘤周水肿带的ADC值和rADC值也与肿瘤的恶性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07和-0.477,P值均<0.05)。结论ADC值和rADC值在脑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在松果体实质肿瘤分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松果体实质肿瘤16例(男性8例,女性8例,年龄7~55岁,平均27岁),其中松果体细胞瘤5例,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肿瘤5例,松果体母细胞瘤6例.在肿瘤实质部分测定最小ADC值,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之间最小ADC值.结果:松果体细胞瘤平均最小ADC值(8.99±0.59)X 10-4mm2/s;中间分化型松果体实质肿瘤平均最小ADC值(6.94±0.36)X 10-4mm2/s;松果体母细胞瘤平均最小ADC值(4.64±0.38)X 10-4mm2/s.从低级别到高级别,松果体实质肿瘤的平均最小ADC值呈依次降低的趋势.结论:最小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为松果体实质肿瘤的良恶性分级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脑星形细胞瘤表观扩散系数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估表观扩散系数(ADC)鉴别星形细胞瘤不同肿瘤组织及与细胞密度、病理分级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采用Siemens1.5T超导型磁共振系统,对48例星形细胞瘤术前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其中Ⅰ、Ⅱ级23例,Ⅲ、Ⅳ级25例。分别计算不同肿瘤组织的ADC值。病理标本行HE染色,采用ImageJ1.33j分析每一标本的肿瘤细胞密度。用SPSS11.0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 星形细胞瘤不同肿瘤组织间及与正常脑实质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强化的肿瘤实质与瘤周水肿区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与强化肿瘤实质ADC值呈负相关,rs=-0.641(P〈0.001);强化肿瘤实质的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呈负相关,r=-0.643(P〈0.001)。结论 星形细胞瘤ADC值能鉴别不同肿瘤组织,有助于评价肿瘤细胞密度及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MR扩散加权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肝脏局灶性病变定量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53例共187个肝脏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FLL)行常规MR扫描的同时增加b=0、500(s/mm2)扩散加权序列,图像经后处理拟合出ADC图,分析并比较各类病灶ADC值。结果良性FLL的ADC值分别为:肝囊肿(n=26)(3.21±0.22)×10-3mm2/s、成熟肝脓肿(n=18)(2.12±0.81)×10-3mm2/s、不成熟肝脓肿(n=7)(1.46±0.22)×10-3mm2/s、肝血管瘤(n=23)(1.92±0.36)×10-3mm2/s、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n=8)(1.75±0.26)×10-3mm2/s。恶性FLL的ADC值分别为:肝癌(n=57)(1.23±0.43)×10-3mm2/s、胆管癌(n=12)(1.47±0.35)×10-3 mm2/s、转移癌(n=36)(1.36±0.33)×10-3 mm2/s。良恶性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40±0.79)×10-3mm2/s、(1.29±0.4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AD...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ADC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前列腺癌49例患者资料,DW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EPI)。感兴趣区(ROI)包括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增生(BPH)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并计算相应的ADC值。结果49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平均为49.1ng/ml。肿瘤病灶ROI的ADC值在X、Y和Z轴方向分别有41、9和13例获得;前列腺良性增生分别在3个方向为39、11和13例;正常前列腺周围带为31、9和10例。前列腺癌在X、Y和Z轴方向平均ADC值分别为2.282×10^-3mm^2/s、2.293×10^-3mm^2/s和3.017×10^-3mm^2/s;BPH各个方向平均ADC值分别为2.559×10^-3mm^2/s、2.812×10^-3mm^2/s和3.585×10^-3mm^2/s;正常前列腺外周区组织3个方向的平均ADC值分别为2.892×10^-3mm^2/s、3.303×10^-3mm^2/s和4.112×10^-3mm^2/s。前列腺癌在X轴方向的ADC值明显低于相同方向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周围带的ADC值(P〈0.005)。结论DWI和ADC值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应用方便、易行,ADC值是区别前列腺癌组织和非肿瘤组织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相对ADC(rADC)值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只新西兰兔VX2转移淋巴结模型及20只炎性淋巴结实验兔进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b值0~1000s/mm2)。在常规图像基础上测量转移淋巴结、炎性淋巴结及被测淋巴结对侧股四头肌的平均ADC值,并计算转移淋巴结/肌肉及炎性淋巴结/肌肉的rADC值。所有ADC和rADC结果以x-±s表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两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良恶性淋巴结的ADC值与rADC值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1,t=-3.298;P<0.0001,t=-4.761)。良恶性淋巴结ADC值曲线下面积为0.791,诊断阈值为0.889×10-3mm2/s,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5%;rADC值曲线下面积为0.855,诊断阈值为0.671,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85%。结论 rADC较ADC值能更准确地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