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长达20多年。“六普”显示,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6,显著高于正常值上限107。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普遍、显著偏高,巳成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浙江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先于全国,在19.90年“四普”时就高达118.09,为当时全国之最。  相似文献   

2.
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思考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而且越来越高。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升高问题,不仅严重干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正常秩序,而且必然造成婚姻年龄段男女两性人口的比例失调,并出现男性婚姻竞争加剧,导致拐卖妇女、家庭不稳定等一系列现象的发生,影响到人口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逐年升高,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高达135.6,为全国之最。面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统筹社会资源、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在抓好各方面工作的同时,结合海南实际,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中突出把握“四个坚持、四个强化”(即坚持重点约谈...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不同年代、地域、民族的报告出生性别比情况,为治理我国出生性别偏高的现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不同年代大陆各省区市和各民族的出生性别比,将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同年代的出生性别比作系统聚类分析,并将出生性别比与纬度、海拔、GDP等因素做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1990年出生性别比开始偏高;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存在差异,有的地区严重偏高,最高的为海南省和广东省,分别为137.10和131.26,有西藏和新疆的出生性别比一直在正常范围;从二孩开始,出生性别比猛然升高;我国性别比偏高与地理分布有关. 结论 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具有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应该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点地区、人群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达到控制我国出生性比偏高、保证人口均衡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出现了长期偏高且持续攀升的态势,给人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可能包括受传统观念、经济发展、生育政策、性别人工选择技术及生育管理等情况的影响,因此需从构建新型生育文化、加快经济发展、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西省浮梁县充分认识到性别比失衡带来的严重危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通过加强领导、强化宣传、规范制度、完善利导、严厉查处等有力措施,初步实现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综合治理,使全县出生人口性别连续多年保持在110以内。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新洲区、蔡甸区、江夏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这4个区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5%,若按正常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推算,其对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贡献率达57%,使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7.4。因此,这4个远城区可谓是武汉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重点区域。在这4个远城区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年以来着重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而且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此问题当作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的重点,使得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来保证女孩的健康成长。本文从生育健康社会科学问题切入,对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近30年时间,全国少出生人口3亿多人.在此期间,我县同全国一样,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推行,一个不足20万人口的小县,少出生人口近5万人.  相似文献   

10.
7597例出生婴儿性别比和体重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性别比 (SexRatio)是指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 ,即以女性人口为 10 0 ,计算男女两性人口数之比。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全人口性别比的基础 ,它主要是受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世界各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基本上是近似的 ,一般在 10 5(或 10 6 ) 〔1〕左右波动 ,但也受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了解泰安市出生婴儿性别比和体重的动态变化 ,我们抽取了泰安市中心医院 196 2— 1996年 35年中分属于四个不同年代有代表性的 4年 (196 2、1974、1986、1996 )共 75 97例出生婴儿资料 ,进行了性别比和体重的动态分析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和方法1.1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育政策调整初期陕西省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0-2013年陕西省出生缺陷现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数据,对其中出生人口性别比进行统计描述,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因素。结果陕西省2010-2013年平均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1.22,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13.15和125.38。分孩次出生人口性别比为一孩112.61;二孩126.9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已有一子(OR=0.497)降低了第二孩生男孩的可能性,家庭已有两子(OR=0.442)、家庭已有一子一女(OR=0.116)降低了第三孩生男孩的可能性。结论陕西省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生育政策调整后下降趋势明显,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随孩次升高,家庭已有孩子的性别和数量是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切实促进社会性别平等,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任务。2000~2010年间,在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湖北省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比"五普"下降了4.01个单位值,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本期开始,我们聚焦湖北省生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邀请湖北省人...  相似文献   

13.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男婴数与女婴数之比,不同年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由不同年份出生人口中的男婴数与女婴数之比。通过我市近十年出生男女婴儿数,反映沿海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的现状与危害不容忽视。以引起领导和社会的高度重视,防止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流行病学分析重庆医科大学人口管理学教研室(630042)陈乐出生性别比是决定婚龄期性别比的基础。通常出生性别比平均为105,偏差±2~±3。其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口今后的结婚率和妇女生育率,影响人类的繁衍与发展。因此,必须及时找出失衡...  相似文献   

15.
生育健康社会科学研究视角与出生人口性别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要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大事之一,为女孩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同时,在一些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省份和地区,集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共同关注和解决这个问题(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讯)。本文试图从生育健康社会科学研究的视角,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和研究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状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河北省灵寿县在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中,综合运用宣传、法律、经济、教育、行政等手段,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无锡市住院分娩新生儿出生人口性别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为长期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 收集无锡市2008-2012年所有产科医院分娩新生儿的登记信息, 分析出生人口性别比特征。结果 无锡市2008-2012年住院分娩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112.42, 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本地人口, 平均出生人口性别比随产母年龄增加而增加(108.03~123.99)(趋势检验P<0.05), 尤其是>30岁以上年龄组(>117.87)。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流动人口、产妇年龄≥30岁、产次≥2以及剖宫产可能是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增高的因素(P<0.001)。结论 无锡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需采取措施提高监测质量, 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科文献出版社于1月11日联合召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新书发布会。该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到  相似文献   

19.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人口性别有其内在规律,长期失调将会造成社会问题。磐安县是山区县,现将该县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一、磐安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情况(表1)从表中看出,15岁以下年龄组的性别比明显高于16岁以上的年龄组,特别是4岁以下年龄组性别比为114.24:100,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表1各年龄段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年龄(岁)男女合计(性女别10比0)0~46346555511901114.245~96434591512349108.7710~146747613012877110.0715~196626618012806107.2220~24…  相似文献   

20.
出生婴儿性别比是决定人口性别构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媒体公布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出生性别比高达116:100,超出了国际上公认的正常的出生性别比范围102~107,如此高的出生性别比,在若干年后,将会引发婚姻性别挤压问题、就业性别挤压问题以及社会不稳定、家庭不稳定等诸多社会问题,因此引起了各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青岛市市立医院近10年住院分娩的婴儿出生性别比数据对青岛市的出生性别比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