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法:121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阿斯匹林、依达拉奉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静滴。疗程14天。并在确诊后24 h和治疗14天测定两组血清hs-CRP、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14天后, hs-CRP下降幅度、VEGF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提高VEGF及降低hs-CRP水平治疗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应用尤瑞克林治疗对神经功能、脑循环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21年 1 月至 2022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108 例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54).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罂粟碱 30 mg bid 治疗,联合组增加静脉滴注尤瑞克林 0.15 PNA单位qd治疗.治疗 2 w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级中枢损伤严重程度(Advanced central injury severity,MESSS)评分测定神经功能;采用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量(Blood flow,Q)、血流速度(Blood flow velocity,V),外周血管阻力(Peripheral vascular resistance,R)等脑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cadherin)、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1(Monocyte chemokine 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NIHSS评分、MES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大脑中动脉Q、V均高于对照组,R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VE-cadherin、MCP-1、MMP-9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够有效提高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脑血液循环状态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运动诱发电位(MEP)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尤瑞克林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治疗,共静脉滴注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NIHSS评分、MEP潜伏期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NIHSS神经功能评分比较,以及MEP潜伏期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显著改善NIHSS评分以及MEP潜伏期,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微循环学杂志》2016,(2):49-52
目的:分析两种透析方法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80例ES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照组采用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BP)、血清白蛋白(SA)、血红蛋白(Hb)、VEGF、MMP-9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除SA、Hb外,其它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N患者透析治疗可优先选择持续性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急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早期(发病后就诊时间<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PNS+rt-PA静脉溶栓治疗(PNS组)66例和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65例.两组均常规治疗,PNS组中PNS注射液400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1次/d,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24 h和15d后的治疗效果,用试剂盒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细胞纤维连接蛋白(human cellular fibronectin,c-Fn),CT检测两组HT情况,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和Barthel指数评价其神经功能.结果:溶栓后24 h,与溶栓前相比,两组MDA,MMP-9,c-Fn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SOD及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NS组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t=2.54,2.50,2.52,2.55,2.55,2.57,均P<0.05).治疗15d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MDA,SOD,MMP-9,c-Fn,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1),且PNS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t=4.61,4.98,4.46,4.68,4.38,5.87,均P<0.01);CT检测显示PNS组患者出血性转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15,P<0.05).结论:PNS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降低溶栓后出血转化率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3)。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斯匹林片、依达拉奉针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血清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EGF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也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丁苯酞可协同其它药物升高VEGF水平及提高急性脑梗死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附睾蛋白(HE4)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肿瘤接收治6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信封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再对照基础上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两组均治疗12周后,比较血清MMP-9、VEGF、HE4水平;同时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64%、75.76%,均高于对照组的35.48%、5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存活率为72.73%,高于对照组的48.39%,观察组复发率为27.27%,低于对照组的5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9、VEGF、HE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近期疗效切确,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清MMP-9、VEGF、HE4水平,降低复发率,改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8.
张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8):1407-1409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灯盏花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相关功能评分及血清VEGF、MMP-9、NT-proBNP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NIHSS评分、MMP-9、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MoCA评分、VEGF水平、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改善病人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诊治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rt-PA静脉溶栓,24h后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银杏内酯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生活质量(SF-36)及NIHSS分值、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9.74%(35/39),高于对照组69.23%(27/39)(P0.05);治疗前两组NIHSS及SF-36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SF-36分值均较治疗前增高,NIHSS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SF-36分值高于对照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rt-PA静脉溶栓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清中microRNA-365表达水平对结肠癌组织中血管生成和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治疗的120例结肠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RT-PCR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icroRNA-365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影响肿瘤血管生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观察组microRNA-36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EGF、MMP-2、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icroRNA-365水平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肿瘤大小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T分期较高、临床分期较高、出现转移的患者microRNA-365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淋巴转移患者的microRNA-365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VEGF、MMP-2、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出现淋巴转移及肝转移患者的microRNA-365水平明显低于淋巴转移患者(P<0.05),VEGF、MMP-2、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淋巴转移患者(P<0.05);microRNA-365水平与VEGF、MMP-2、MMP-9呈负相关.结论 结肠癌患者血清中microRNA-365表达水平下降,在结肠癌的诊断及预后中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