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消息     
1997年,在第十六届国际糖尿病大会上,国际知名的瑞典糖尿病教育家阿索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高质量的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取决于对糖尿病病人的教育”,“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作用在国内外日益引起重视”。在我国,有关糖尿病的研究也日趋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
谢文菊  刘顺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97-2598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5项基本治疗措施之一,也是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护士在糖尿病教育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护士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质量。为了了解基层医院护士的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为更好地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本文对基层医院护士的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全世界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5%,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左右。在美国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超过16万。在中国,随着寿命的延长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3000万。因此,糖尿病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医学界的重要课题。在当前世界医疗条件下,糖尿病尚无根治的好办法,一旦患病需要终生治疗。  相似文献   

4.
IDF推进糖尿病医护、预防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治疗。IDF的战略总目标是:在当地区域乃至全球范围,于各个层次进行推动,预防糖尿病,并且增加必需药物的使用权;在糖尿病的政策、管理及其教育方面,开发和鼓励最佳模式;通过科学的研究,推进糖尿病的治疗、预防以及康复治疗;推进和保护糖尿病患者的权利,并且反对歧视。IDF参与了如何应对从区域蔓延至全球范围的糖尿病的行动,其各项活动旨在影响政策,提高公共意识以及鼓励改善健康卫生状况,交流关于糖尿病的信息,以及向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卫生工作者提供教育。  相似文献   

5.
周传能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429-343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现,在临床上治疗是很棘手的,我们应用蒙诺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中的羰基应激及去羰基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糖尿病个体中很容易发生氧化应激及非酶糖基化,而氧化应激和非酶糖基化又可以进一步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羰基应激理论将氧化应激和非酶糖基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在糖尿病个体处于羰基应激状态,在机体高血糖时尤其明显,它可以导致组织伤害以及全身血管的损害,体现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因此,去羰基应激作为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一种新思路将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已成为糖尿病第1大国,2011年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主席指出,中国糖尿病发病率为6.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14%,而且,中国糖尿病高危人群在扩大。其中由于肝脏疾患而引起的糖尿病亦引起人们的重视,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当一些患有肝病如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患者,其肝脏对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能力下降,以及胰岛素分泌不足,糖耐量降低,部分病人最终发展成糖尿病,称肝性糖尿病。肝炎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为5-10%,肝硬化引起的糖尿病的发病率可达30—40%。肝性糖尿病的三多(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一般不明显,容易被慢性肝病症状所掩盖,它是在肝脏疾病基础之上合并糖尿病,故明确先后及重点,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预防老年糖尿病并发症临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中外医疗》2009,28(8):50-50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卫生保健问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病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观察我院在近年来住院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97例,有糖尿病并发症者85例,平均病程9年,老年糖尿病患者约2/3缺乏典型临床症状,血糖〉11mmol/L,并发症多。本组病例提示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病程长短及血糖控制好坏有关,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恶化。  相似文献   

9.
国外糖尿病社区护理新策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1背景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已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沉重负担。目前,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在逐年增加,形式非常紧迫。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糖尿病的诊治应当以循证医学为基础,这样才可改善糖尿病的控制效果。但是由于糖尿病病程长、易反复、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并且病因和防治又与患者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在当前的专科医疗体系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乡村医生》2009,(3):118-118
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90%以上是属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共患率约为50%,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使心血管病,脑卒中,肾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中,有20%-80%为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张强 《大家健康》2008,(5):67-67
事实上,糖尿病被误诊误治的例子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农村基层。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是血糖而不是尿糖,尿糖阳性并非一定就是糖尿病,因为除了糖尿病之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引起尿糖阳性。  相似文献   

12.
社区规范化管理糖尿病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目前公认的健康大敌,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据杨文英等的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全国约有9240万糖尿病患者。卫生部已将糖尿病作为社区应该管好的慢性病之一,所以如何规范化管理糖尿病已成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常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因其诊断的滞后性,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大血管病变时,往往已发生无法逆转的血管损伤,因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成为全球疾病重大负担。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及早期治疗进展,旨在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若不及时诊断与治疗,最终将出现终末期肾衰竭。在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治疗中,饮食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措施,在糖尿病肾病的各期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琴  李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201-4202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全球发病呈上升趋势,而且在患病人群人年轻人占有一定比例。本病可引起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进而累及全身脏器导致一系列病变。在糖尿病诸多的并发症中以糖尿病。肾病最常见,有资料显示30%~40%的糖尿病患者可并发糖尿病。肾病。一旦发病,治疗困难,愈后差,故如何早期诊断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对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糖尿病肾病最新进展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东亮  张林潮 《医学综述》2005,11(5):451-453
随着人口老化的加剧,老年人在糖尿病中所占比重也逐渐增加,发达国家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0%,我国也达10%,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微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引起老年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DN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所占比例已上升至15%,是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高,预防糖尿病显得极为重要。与此同时,许多糖耐量受损(IGT)人群徘徊在糖尿病外,如果不及时有效干预,其中大约1/3将不可避免地转变为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糖尿病预防研究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卫生医疗部门面临的严峻课题。现将目前糖尿病预防的多种途径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靖  胡大一 《浙江医学》2014,(21):1751-1753
糖尿病在欧洲乃至全球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11年欧洲大约有5200万人患有糖尿病,2030年将增至6400万,并且有一半人口不知道自己患病。此外,还有大量人群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60豫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罹患并最终死于心血管疾病。在健康人群中筛查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早期诊断、积极干预是减轻疾病负担、减少致死、致残事件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确定一名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也就是医生所说的诊断糖尿病。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面对有症状的糖尿病患者首先要确定是否真的患有糖尿病,因为糖尿病的症状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尿崩症等)患者;其次要分清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然后要确定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再者要寻找有无伴发病或加重糖尿病的其他因素;最后就是指导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有7000万糖尿病人,对他们积极有效的防治是降低糖尿病导致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糖尿病教育对患者的自控水平,糖、脂代谢和精神症状究竟有什么作用,强化的糖尿病教育比一般教育的效果怎样,目前国内尚未见较完整的报道。我们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探讨了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在治疗中的作用,旨在为开展有效而作用持久的糖尿病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