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的术后相关护理。方法 60例结肠息肉患者均采用高频电切术治疗,并给予系统的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所有结肠息肉患者均顺利完成高频电切术,术中均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通过急诊肠镜进行止血治疗,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均痊愈。结论精心的术后护理可降低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的术后相关护理。方法 60例结肠息肉患者均采用高频电切术治疗,并给予系统的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所有结肠息肉患者均顺利完成高频电切术,术中均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2例,通过急诊肠镜进行止血治疗,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后均痊愈。结论精心的术后护理可降低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168例在电子肠镜下行高频电切术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护理与配合方法.结果 顺利实施168例息肉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具有疗效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进行正确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和护理是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术后大出血及迟发出血者比对照组少,分别为1例和4例;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分别为为13.33%和3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显著,简单、安全,可行。同开腹手术比较,患者术中术后大出血及迟发出血者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媛媛 《求医问药》2014,(3X):232-233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7例结肠息肉患者,均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结肠息肉切除术,手术成功率为100%。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87例患者102枚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成功,术中未发生烧伤、肠穿孔、气体爆炸等并发症。结论:有针对性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对于确保手术顺利、安全进行,保证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内镜下应用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对于近两年在我院收治的280例结肠息肉患者采取高频电治疗,对治疗后患者有无术中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及复发等资料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缓解率为100%;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对治疗结肠息肉有效,并发症少,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纤维肠镜下结肠息肉电切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04例肠镜下结肠息肉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 术中急性出血5例,肠穿孔1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全面护理能有效减少结肠息肉电切术的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子内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125例电子内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病例特点,总结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要点。结果 125例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优质的护理以及护士与医生的默契配合是电子内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下对结肠息肉患者进行高频电切术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对消化内科2007年1月-2009年10月68例结肠息肉患者在无痛肠镜下行高频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手术前后进行相关护理及指导。结果68例共96枚息肉均一次成功切除,术中未发生烧伤、肠穿孔、气体爆炸,术后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是一种安全可靠、痛苦少、简便快捷的治疗方法;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周密的准备、术中医护间密切的配合和病情观察、术后精心的护理和细致的出院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李爱花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684-2685
目的探讨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方法 325例肠息肉在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结果325例患者仅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少量出血,对症及卧床休息后,观察3 d无继续出血后离院,其余患者顺利康复离院。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成功与熟练的操作、术中医护人员默契的配合及围术期精心护理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结肠镜下行高频电切术治疗,并给予护理配合,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治疗与护理干预后,其卧床时间为(2.5±1.2)d,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结肠息肉患者在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并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不同内镜方式治疗对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3例结肠息肉患者进行观察,其中250例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研究组),另外233例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对照组)。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指标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血清炎性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息肉直径≥1 cm及右半结肠息肉是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显著优于高频电切术且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刘怡 《基层医学论坛》2016,(34):4898-4899
目的 分析对无痛结肠镜下行结肠息肉高频电切术患者行临床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58例结肠息肉患者,均接受高频电切术治疗,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临床中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不同内镜方式治疗对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83例结肠息肉患者进行观察,其中250例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研究组),另外233例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对照组)。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指标及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血清炎性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息肉直径≥1 cm及右半结肠息肉是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显著优于高频电切术且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结肠息肉电切术出血的防范与治疗.方法 采用PENTAX3831、PENTAX3840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钛夹、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对72例104个结肠息肉进行切除.结果 息肉有效切除率100%,术中出血8例,予钛夹钳夹或根基部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术后6小时内少量血便2例,予静脉注射血凝酶后出血停止,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切除息肉操作方便,疗效确切,联合术前、术后钛夹钳夹、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能有效防范及治疗出血.  相似文献   

16.
马林 《吉林医学》2014,(13):2798-2799
目的:研究金属钛夹对高频电切治疗肠息肉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所有结肠息肉患者都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其中予以金属钛夹止血的19例患者设为治疗组,另外19例不予钛夹治疗设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钛夹联合高频电切组)并发症发生率(5.2%)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纯高频电切组)并发症发生率(21.0%)。结论:金属钛夹对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并发症防治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内窥镜下应用高频电凝电切小儿结肠息肉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在内窥镜下应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小儿结肠息肉1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经治疗均成功切除息肉,术中出血均予以钛夹成功止血,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内窥镜下应用高频电凝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及钛夹止血治疗结肠息肉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益生菌治疗结肠息肉的价值.方法:将60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各组围术期指标、肠道菌群变化、术后并发症与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对96例结肠息肉患者手术前予以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及指导.结果 96例患者术后均无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方法简单、安全、疗效较好,而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予正确的指导及术中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莫乐君   《中国医学工程》2013,(7):177-177,180
目的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36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结肠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缓解率为100%;术后未出现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后,未出现任何复发情况。结论对结肠息肉患者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术,不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能使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结肠息肉复发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