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消瘿颗粒剂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以下简称甲亢 )模型大鼠心律、肛温及血清T3 、T4的影响。方法 用甲状腺片灌服Wistar大鼠造成甲亢模型 ,应用消瘿颗粒剂低、中、高剂量治疗后观察大鼠心率、肛温及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 (T4)的变化 ,并设正常对照组、甲亢模型组、他巴唑组、甲亢灵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 4周后消瘿颗粒剂中剂量组、他巴唑组、甲亢灵组大鼠心率减慢 ,肛温下降 ,与甲亢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或P <0 .0 1 ) ;各组血清T3 值均下降到正常范围 ,治疗前后自身对照 ,消瘿颗粒剂中剂量组、他巴唑组血清T3 水平降低明显 (P <0 .0 1 ) ;各治疗组血清T4的水平均明显下降 ,较甲亢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消瘿颗粒剂有与他巴唑类似的抗甲状腺功能亢进作用 ,对甲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尤以中剂量消瘿颗粒剂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消瘿颗粒对甲状腺机能亢进大鼠免疫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消瘿颗粒对实验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饲服甲状腺素的方法造成大鼠甲状腺功能亢进模型后,经他巴唑、甲亢灵、消瘿颗粒治疗后,观察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消瘿颗粒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血清T3、T4水平;调节T细胞亚群的紊乱;提高血清IgG含量.结论消瘿颗粒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这一功能可能是其有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消瘿颗粒对实验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饲服甲状腺素的方法造成大鼠甲状腺功能亢进模型后,经他巴唑、甲亢灵、消瘿颗粒治疗后,观察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消瘿颗粒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血清T3、T4水平;调节T细胞亚群的紊乱;提高血清IgG含量.结论消瘿颗粒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这一功能可能是其有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消瘿甲亢片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消瘿甲亢片治疗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兼痰瘀交阻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其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作用及治疗优势,同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8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疗程3个月,观察消瘿甲亢片对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兼痰瘀交阻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主要中医证候、体征及西药不良反应.结果:消瘿甲亢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与他巴唑对照组93.3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改善甲亢痰瘀症状及甲状腺肿、突眼等痰瘀兼证方面优于他巴唑组(P<0.01或P<0.05);在改善免疫指标方面消瘿甲亢片治疗组优于他巴唑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消瘿甲亢片治疗气阴两虚兼痰瘀交阻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疗效满意,中西药联合治疗有明显优势,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散结灵颗粒剂治疗甲状腺机能低下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药物诱发和去甲状腺方法造成甲状腺机能低下动物模型,测定散结灵颗粒剂对其T3、T4、cAMP、耐寒冷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散结灵颗粒剂可明显提高动物模型的T3、T4、cAMP的含量,延长耐寒冷死亡时间,提高碳粒廓清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散结灵颗粒剂对动物模型有实验治疗作用,提高正常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软坚消瘿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春宇  张兰 《光明中医》2007,22(7):77-78
目的:观察软坚消瘿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作用效果及机理.方法:以甲状腺球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联合免疫的方法建立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模型,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的水平.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软坚消瘿汤能显著降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改善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论:软坚消瘿汤能够显著改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自身免疫紊乱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消瘿散结胶囊的镇痛、抗炎、抑瘤作用,进一步探讨消瘿散结胶囊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热板致痛小鼠模型,观察记录小鼠给药后0.5、1、1.5 h的痛阈值;采用S180肉瘤小鼠模型,检测各组荷瘤小鼠血清IL-17水平。结果:消瘿散结胶囊高剂量组给药1 h后及高、低剂量组给药1.5 h后,均能显著提高热板小鼠痛阈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瘿散结胶囊组能够明显降低S180肉瘤小鼠血清IL-17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优于逍遥丸组(P0.05)。结论:消瘿散结胶囊有镇痛、抗炎、抑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消瘿散结胶囊的抑瘤、抗炎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消瘿散结胶囊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作用机理。方法:制造S180肉瘤小鼠模型和小鼠耳肿胀模型,消瘿散结胶囊和对照药物(逍遥丸)治疗后,取标本称重,分别计算抑瘤率和耳肿胀率。结果:消瘿散结胶囊在不同剂量下均有一定的抑瘤作用,消瘿散结胶囊抑瘤作用以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疗效优于对照药(逍遥丸)组(P0.05);消瘿散结胶囊大剂量组能显著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与常水组比较P0.05。结论:消瘿散结胶囊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机理可能与其抑瘤、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芪箭消瘿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作用效果及机理。方法 :运用人甲状腺球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注射法模拟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用被动血凝法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 ,HE染色观察小鼠甲状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芪箭消瘿汤明显抑制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 ,减轻小鼠甲状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芪箭消瘿汤可调节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自身免疫紊乱 ,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毒性弥温性甲状腺肿病患者血浆β-内啡吠浓度升高,并与血清FT3、FT4含量平行关系,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典型的神经-精神症状有关。经针刺结合小剂量他巴唑治疗,β-END浓度下降显著者,疗效也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他巴唑模型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甲状腺轴、性腺轴的影响,比较性别对他巴唑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他巴唑模型最为常用的造模时间(15天)分成3个剂量组进行造模,考察了他巴唑模型的体温、体重变化、血清皮质醇(COR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睾酮(T)/雌二醇(E2)等指标,观察模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甲状腺轴、性腺轴个轴的变化,并比较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模型的区别。结果:认为大鼠他巴唑模型可以出现明显的体温下降,血清T3、T4下降,而对肾上腺轴和性腺轴的干扰不明显。结论:他巴唑模型适用于模拟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主的肾阳虚证,其他方面的病理改变不明显,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均可以用作造模动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霉素联合他巴唑诱导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与评价及真武汤干预作用的研究。方法 SPF级体质量200-220 g的SD雄性大鼠52只,适应性喂养2周,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42只,模型组大鼠第3周、第4周分别按照3 mg·kg-1、4mg·kg-1体重尾静脉注射阿霉素进行慢性肾脏病大鼠模型造模。模型成功大鼠按体质量与尿蛋白进行分层随机,分为阿霉素组14只、他巴唑组14只、真武汤组14只,第13周起真武汤组按照5.39 g/kg/天进行干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每周称取大鼠体质量,每4周检测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红外测温枪检测大鼠体温,采用大鼠游泳实验检测游泳时间。24周后股动脉取血并处死大鼠,称取大鼠肾脏、脾脏、睾丸重量并计算脏器指数,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情况。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Scr、BUN、UA、TC、TG、TP、ALB、SOD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3、T4、TSH、FSH、LH、T、E2、CORT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他巴唑组大鼠出现毛发枯槁、弓背、懒动、蜷缩、喜扎堆、肛周污秽、体型较为瘦弱、行动迟缓等典型肾阳虚体征,真武汤组较他巴唑组一般情况有所好转,肾阳虚体征减轻,体重显著升高(P < 0.01),肾脏指数、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 < 0.01),体温、游泳时间增加;肾脏组织HE、Masson染色结果显示,阿霉素组、他巴唑组肾小球系膜区增宽,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肾小管扩张或萎缩,存在蛋白管型,肾间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阿霉素组球囊壁粘连明显,真武汤组病理变化有所改善;血清指标显示,与他巴唑组相比,真武汤组Scr、UA、BUN、TC、TG有降低趋势,ALB含量升高(P < 0.05);甲状腺轴指标T3有升高趋势,T4显著升高(P < 0.01),TSH显著降低(P < 0.01);真武汤组性腺轴指标FSH、LH、E2显著升高(P < 0.01),T无差异;肾上腺轴指标CORT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真武汤组SOD显著升高(P < 0.01)。结论 阿霉素联合他巴唑可以成功建立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真武汤干预作用也证明了该病证结合模型的成功建立,该模型主要模拟了慢性肾脏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低下的肾阳虚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食两用中药复方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去卵巢大鼠为动物模型,已烯雌酚片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该复方对血清E2,FSH,LH,T,P,T3,T4及TSH等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去卵巢空白对照组比较,该中药复方能升高血清E2值,降低血清FSH,LH,T3,T4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中药复方能多途径调节卵巢大鼠生殖内分泌功能,改善甲状腺功能。提示其能够稳定机体内环境,缓解绝经期综合征症状。  相似文献   

14.
对27例实证和61例虚证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睾酮(Tes)、醛固酮(ALD)、皮质醇、胰岛素(INS)、胰高糖素(GR)、胃泌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激素(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检测结果表明,中医辨证分型和内分泌激素有明显的相关性。虚证组患者 Tes、T_3、T_4、TSH、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和对照组及实证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实证组 T_4胃泌索升高,和虚证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虚证组和实证组 ALD、皮质醇、INS、GR 等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可以把 Tes、T_3、T_4、ALD、皮质醇、INS、GR、胃泌素等内分泌激素作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辨证的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 艾灸具有“温阳通络,扶正强壮”的功效,是一种兼有多种治疗和保健作用的医疗方法,自古以来就广泛流传于民间,并在历代医书上都有记载。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艾灸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皮肤和五官等多个学科,疗效逐步提高。近年来,有人试验用艾灸治疗甲亢和糖尿病患者,取得了一定  相似文献   

16.
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调节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6个月。检测血清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SLE组T3、T4、FT3、FT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SH显著升高(P<0.05)。SLE不同病情活动期比较,各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LE不同病程比较,随着病程延长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加大,其中3个月~2年病程组、高于2年病程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各组自身比较,中西结合组T3、T4、FT3、FT4均显著升高(P<0.05),TSH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T3、T4、FT3、FT4水平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TSH显著低西药组(P<0.05)。SLE各组TPOAb、TGAb、TRAb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SLE存在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和自身抗体阳性率增高现象,解毒祛瘀滋阴法在治疗SLE同时能有效降低抗体阳性率,调节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刺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成年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12只.后3组采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造成抑郁大鼠模型,同时针刺组和药物组开始治疗,周期21 d.每周测定各组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治疗结束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ACTH,T_3,T_4,rT_3和TSH的浓度.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血清T_3,T_4,rT_3、TSH均有明显减低(P<0.05,P<0.01),而ACTH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的行为学评分升高,针刺组血清T_3,rT_3,TSH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ACTH水平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 针刺干预可改变抑郁大鼠行为学异常,具有调节抑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凤启 《新中医》2004,36(8):44-45
目的:观察硬肿消散膏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将89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9例。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与常规护理,治疗组加用硬肿消散膏(由熟附子、黄芪、肉桂、丁香、草乌、川乌、乳香、没药、当归、丹参、红花、川芎、地锦草等组成)外敷。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硬肿消散膏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心肌损伤情况,并评价灯盏花素是否具有心功能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学龄前患儿(≤6岁)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灯盏花素组(低剂量组,0.5 mg/kg灯盏花素)和高剂量灯盏花素组(高剂量组,1 mg/kg灯盏花素)3组,每组各12例。于麻醉诱导完成后开始微泵静脉输注15 mL生理盐水或灯盏花注射液,30 min内输注完毕。分别于术前(T0)、主动脉阻断开放即刻(T1)、开放30 min(T2)、1 h(T3)、术后6h(T4)及术后24 h(T5)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cTn-I)及丙二醛(MDA)浓度。同时记录手术时间、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术后24 h引流情况。记录所有患儿术中使用的咪达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总量。结果3组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咪达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总量以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础值(T0点)比较,3组患儿cTn-I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即刻、6 h及24 h(T1、T4、T5点)明显升高(P0.01),峰值出现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6 h(T4点)。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cTn-I值在T1、T4时间点较低(P0.01),高剂量组在T1、T4、T5时间点较低(P0.01),两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血浆MDA浓度在T1时点开始升高,并在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点)出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并在T5时间点降至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组于T1、T2、T3、T4时点浓度较低(P0.01)。结论心内直视手术患儿体外循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肌功能损害,在主动脉阻断开放后24 h内cTn-I的高峰值出现于主动脉阻断开放后6 h。灯盏花素治疗组血浆cTn-I及MDA浓度较低,表明体外循环前静脉输注灯盏花素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所致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食物对体质形成影响的生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常体wistar雄性大鼠饲喂五香粉和冰淇淋,结果表明饲喂五香粉的大鼠出现了热体体质,肝Na~+-K~+-ATP...活性、血清T_3、T_4含量增高,而饲喂冰淇淋的大鼠出现了寒体体质,这些指标都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另外,血清T含量对照组最高,冰淇淋组最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