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女,19岁。因化脓性中耳炎,于1986年6月7日肌注青霉素G盐80万u,每日2次(皮试阴性)。3日后病情不见好转,改用氨苄青霉素。因青霉素族制剂均用青霉素G盐试敏,故未再做皮试即肌注氨苄  相似文献   

2.
氨苄青霉素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苄青霉素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3例广西桂林市中医院周淑媛,吴锦华例1男性,3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我院门诊经青霉素G皮试阴性后,首次肌注氨苄青霉素0.5g,观察半小时无不良反应。注射药物2小时后患儿突然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四肢厥冷,继而昏迷...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5岁。因上感发热在外院肌注青霉素(皮试阴性)80万U,每日2次。注射3次后躯干散布米粒大小红色丘疹;继用青霉素1天,皮疹波及全身,融合成片,呈弥漫性红肿,以面部四肢为甚,体温升高。遂停药。10余天后,疹无消退,持续高热,又用氨苄青霉素10g、氟美松10mg,加入液体中静滴,并服中药。皮疹波及全身并出现脱屑,皮肤皱折处湿润糜烂。入本院后给青霉素400万U加入液体静滴(皮试阴性),病人感全身灼  相似文献   

4.
青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混于同一瓶中静滴是否合理江苏省淮安市人民医院王乃扬医师函问:基层医院经常将青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或青霉素加氧哌嗪青霉素混合于同一瓶中静脉滴注,是否合理?张婴元教授答:(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200040):青霉素与氨苄西林(...  相似文献   

5.
青霉素皮试时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致使患者失去青霉素治疗机会或引起过敏反应。笔者体会,判定青霉素皮试结果应注意以下问题。皮试溶媒的选用:在众多的青霉素溶媒中,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为高渗溶液,加入青霉素后渗透压高,不利于局部细胞内外环境...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告1例口服氨苄青霉素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其心电图表现为高 T 波和明显的 Q-T 间期延长,这种伴随过敏反应出现的心电表现以前尚未报导。患者29岁,因上呼吸道感染,首剂口服氨苄青霉素250毫克,30分钟后  相似文献   

7.
1986年以来,我院发生青霉素迟发型过敏反应17例(死亡2例),用青霉素前皮试均为阴性。6例第一次静滴青霉素后约3~5分钟发生过敏反应,11例为连续静脉滴注2~5次10~20分钟后发生。  相似文献   

8.
胡伟  慈静 《山东医药》2002,42(22):F004-F004
青霉素是一种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的广谱抗生素 ,其引起迟发性肠道过敏反应者少见。现报告 1例。患者男 ,37岁 ,因感冒发热于 2 0 0 2年 4月 16日来本院门诊治疗 ,拟静滴青霉素。青霉素皮试阴性 ,即予以生理盐水2 5 0 ml加青霉素 4 80万 U静滴 ,连用 3天 ,患者热退 ,无不良反应。第 4天患者再次静滴约 10分钟 ,突然出现腹部疼痛 ,面色苍白 ,两侧肾区绞痛 ,同时呕吐 ,继之四肢发凉 ,大汗淋漓。当即中断输液 ,测患者脉搏微弱 ,血压 9/ 6 k Pa。立即皮下注射 0 .1%盐酸肾上腺素 1mg,同时静注地塞米松5 mg,肌注非那根 2 5 mg,随后静滴维生素 C3…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皮试是临床常见的一项操作,而准确及时地判断青霉素皮试的阴性与阳性,是患者能否得到正确抗感染治疗的关键所在,通过临床实践,笔者认为,在判断青霉素皮试结果时,若发现疑似阳性,应结合患者本身的情况考虑以下几点:(1)皮肤本身的问题及护理;(2)饮酒或热水浴后及大剂量扩血  相似文献   

10.
有关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联用及其溶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联用及其溶解方法江苏省南通市文峰(乡)医院徐树祥医师函问: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可否溶于一瓶中静滴。张婴元教授答(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200040):在对上述问题解答之前,先讨论一下是否有必要青霉素G(现称青霉素)...  相似文献   

11.
万例口服青霉素VK不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例口服青霉素VK不良反应的观察王爱霞金岩李大魁1953年国外就开始不做皮试应用口服青霉素V,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目前,青霉素V为国家基本抗生素之一,能否不作皮试进行临床口服,我们应卫生部要求,对万例病人和健康者分别服用了青霉素VK,发现其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1天入院,给予5%葡萄糖液250ml加青霉素800万U静滴。既往有冠心病病史16年,无青霉素等药物过敏史,无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先做青霉素皮试,注入皮试液01ml(含50U青霉素G),约1分钟时,患者自述憋闷,即刻测脉搏消失,血压为0。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心内注射,并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击除颤、应用人工呼吸机,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皮试部位无红肿、周围无红晕,全身无皮疹。讨论:本例有冠心病病史16年,在行青霉素皮试后1~2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院对30例青霉素皮试阳性(60天内)的患者进行复测,结果发现真阳性者仅2例,余者使用青霉素后均未发生过敏反应。为此,就青霉素皮试谈几点体会。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过敏体质、  相似文献   

14.
尿素自血循环扩散至胃液时可在尿素酶作用下产生氨。尿素酶可来自细菌或/和粘膜。作者对7例正常人给予口服氨苄青霉素,每日4克,共7天。发现基础胃液氨从5.5±1.4降至1.8±0.3毫克分子,而乙胺吡唑(Betazole)刺激后的胃液氨则从4.7±0.9降至1.3±0.3毫克分子(P<0.01)。另各以7例正常人分别给予口服新霉素(每日4克)或肌注氨苄青霉素(每日4克),亦获得同样结果。对5名氮质血症病人采用同样的口服氨苄青霉素治疗,结果基础胃液氨  相似文献   

15.
1985年1月~1988年12月我们应用国产氨苄青霉素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368例,其中发生过敏反应107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用氨苄青霉素作皮试阴性。107例中男49例,女58例,年龄14~87岁。原发病:慢支急性发作22例,风心病并肺部感染18例,胆系感染16例,泌尿系感染14例,肺炎11例,肝脓  相似文献   

16.
氨苄青霉素碳酯(bacampicillin)是氨苄青霉素的酯化物,本身可因青霉素酶而失活,抗菌力比氨苄青霉素低。但其口服后在小肠以原型吸收,在肠壁水解为氨苄青霉素。因此,其血中浓度比口服氨苄青霉素要高,且达到高峰的时间也较快。有报告氨苄青霉素  相似文献   

17.
现将我院收治1例使用青霉素后发生严重的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62岁,因咳嗽、咳痰诊为“肺部感染”,在本单位医务室经皮试无反应后肌注青霉素80万,2次/d,2天后解大量浓茶水样尿,于1995年1月3日入院。既往曾有过青霉素过敏史,重度贫血貌,全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94年以来共遇到青霉素皮试阴性,但肌注苄星青霉素后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梅毒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 例1 女性,29岁。因躯干、四肢玫瑰疹不伴瘙痒及疼痛2 d就诊。体检: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躯干、四肢可见直径0.5~2cm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淡红色玫瑰疹,散在不相融合,上覆少许鳞屑;其他各系统检查无异常。追问病史,既往有多次非婚性接触史。血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试剂购自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16阳性,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试剂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生产)阳性。诊断为二期梅毒。否认有药物过敏史,以前未用过青霉素类药物。常规用新鲜配制青霉皮试液皮试,结果为阴性。予以肌注苄星青霉素240万U,5min后出现面色苍白,双眼球固定上翻,神志不清,血压为0,呼吸停止。即行抢救,予以盐酸肾上腺素1 mg皮下注射;去枕平卧;吸氧;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地塞米松10 mg加入10%葡萄糖500 ml中静滴,3 min后心跳呼吸恢复,血压106/60 mmHg,观察1 h呼吸平稳,血压114/68 mmHg。 例2 女性,21岁,因小阴唇部无痛性溃疡4 d就诊。体检: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左侧小阴唇部可见一约1.5 cm暗红色圆形结节,边缘呈堤形隆起,中央破溃,基底平坦,其上覆有少许污秽分泌物,无压痛,有软骨样感;其他各系统检查无异常。追问病史,既往有多次非婚性接触史。血RPR1/4阳性,TPPA阳性。诊断为一期梅毒。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及使用过青霉素类药物史。常规用新鲜配制青霉素皮试液皮试,结果为阴性。予以肌注苄星青霉素240万U,9 min后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紫绀、冷汗淋漓,伴有全身皮肤瘙痒,弥漫性红斑,BP56/30 mmHg,P 130次/min,细弱,四肢厥冷,神清,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诊断为苄星青霉素过敏。立即给氧,盐酸肾上腺素1 mg皮下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注,地塞米松10 mg加10%葡萄糖500 ml静滴,约20 min后症状缓解,呼吸平稳,BP 120/80 mmHg,P 98次/min。 例3 男性,24岁。因冠状沟无痛性溃疡5 d就诊。体检: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冠状沟处见一约1.0 cm硬下疳;其他各系统检查无异常。追问病史,既往有多次非婚性接触史。血RPR 1/8阳性,TPPA阳性。诊断为一期梅毒。否认有药物过敏史,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史不详。予以肌注苄星青霉素240万U,20min左右出现类似例2症状,诊断苄星青霉素过敏。处理同例2,约半小时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9.
青霉素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抗生素,因其价格低廉、疗效确切、毒性小,颇受医患双方青睐。但青霉素可致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使用前必需做青霉素皮试。近年关于皮试及其结果的正确判断已引发出许多问题,尤其是皮试阳性率的不断增高,是值得广大护理人员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青霉素过敏史”主诉患者进行规范化青霉素过敏检测,初步了解我国青霉素过敏现状及特点。方法 总结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因“青霉素过敏史”主诉在华西医院过敏性疾病诊治中心进行规范化青霉素过敏检测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 共纳入32例患者,既往青霉素给药前常规皮试阳性者17例(53. 1%),使用青霉素后出现“过敏”症状者15例(46. 9%)。最终经规范化检测确诊青霉素过敏5例(15. 6%),其中3例(60%)根据规范化皮肤试验阳性结果确诊,2例(40%)经激发试验确诊。既往常规青霉素皮试阳性的17例患者中,仅1例(5. 9%)确诊过敏,其青霉噻唑酰多聚赖氨酸(penicilloyl-poly-lysine,PPL)、青霉素G、阿莫西林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阳性。使用青霉素后出现“过敏”症状的15例患者中,4例(26. 7%)确诊过敏,其中2例皮内试验阳性[1例PPL及次要抗原决定簇(minor determinant,MD)阳性,另外1例MD阳性],2例激发试验阳性。青霉素过敏确诊组和排除组患者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过敏性疾病史、可疑致敏青霉素是否明确均无统计学差异(P0. 05)。既往有严重过敏反应史者在青霉素过敏确诊组(40%)中最为常见;给药前常规青霉素皮试阳性是青霉素过敏排除组(59. 3%)最常见的主诉。结论 有“青霉素过敏史”主诉患者,最终仅15. 6%患者确诊过敏。本研究初步提示青霉素给药前常规皮试,一方面假阳性率高达94. 1%,会造成大量患者被误诊为青霉素过敏;另一方面亦会造成真正过敏患者被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