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458例冠心病患者不同糖代谢状态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45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按不同的血糖水平分为3组,即单纯冠心病组(A组)163例,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受损组(B组)10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C组)193例,观察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探讨血糖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结果 1各组间临床资料比较,B组及C组腰臀比值及糖尿病家族史显著高于A组(P〈0.05),而在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及冠心病家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间生化指标比较B组及C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尿酸显著高于A组(P〈0.05),而在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间冠脉照影资料比较,病变支数的比较B组及C组在双支及三支血管病变显著高于A组(P〈0.05),病变程度的比较B组及C组在重度病变、闭塞病变及弥漫病变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重视对于首次空腹血糖〉5.6 mmol·L-1的非糖尿病患者进行OGTT,同时对于腹型肥胖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应重点干预。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在双支及多支病变发生率、闭塞病变及弥漫病变比例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与口服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1 h血糖(1 h PG)同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以参加2008年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体检的年龄35岁以上的当地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将空腹血糖(FPG)≥5.6 mmol/L且无糖尿病史者行OGTT,根据OGTT结果除外糖尿病患者,再根据OGTT 1 h PG水平,将剩余183人分为1 h PG<8.6 mmol/L组(64人)和1 h PG≥8.6 mmol/L组(119人)。比较两组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及血脂等指标,并比较MS发生率。结果同1 h PG<8.6 mmol/L组比较,1 h PG≥8.6 mmol/L组受试者腰臀比(WHR)、收缩压、空腹血糖FPG、OGTT 2 h血糖水平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1 h PG≥8.6 mmol/L组MS发生率较1 h PG<8.6 mmol/L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腰围、WHR、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各项因素后,1 h PG仍与MS的发生显著相关[OR=1.404,95%CI(1.165,1.692),P<0.01]。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1 h PG对MS的预测价值,发现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8[95%CI(0.600,0.756),P<0.01]。结论在非糖尿病人群中,1 h PG与动脉硬化危险因素(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及MS密切相关。对OGTT 1 h PG升高者应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冠心病患者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CHD)3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以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是否弥漫性病变和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总积分三方面表示;根据空腹血糖(FPG)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浆葡萄糖(2hPG)水平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4组:血糖正常组(FPG〈5.6mmol/L且2hPG〈7.8mmol/L,97例)、单纯血糖受损组(5.6≤FPG〈7.0mmol/L且2hPG〈7.8mmol/L,99例)、单纯糖耐量受损组(FPG〈5.6mmol/L且7.8≤2hPG〈11.1mmol/L,111例)以及复合糖耐量受损组(5.6≤FPG〈7.0mmol/L且7.8≤2hPG〈11.1mmol/L,79例)。进行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对FPG、2hP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受损组、复合糖耐量受损组的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多支病变发生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均〈0.05);尤以复合糖耐量受损组更严重;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两组间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多支病变发生率无差异(P均〉0.05)。2hPG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437;P〈0.05)、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r=0.516;P〈0.05)呈正相关。FPG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397;P〈0.05)、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r=0.435;P〈0.05)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hPG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B=0.357,P〈0.05)、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β=0.367,P〈0.05)独立相关。FPG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β=0.308,P〈0.05)、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β=0.293,P〈0.05)独立相关。结论IGT、IF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冠脉造影的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157例,所有患者均测体重指数、非同日血压、血脂脂蛋白谱、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h血糖;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的标准;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为有意义病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结果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冠心病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高(P〈0.01),纤维蛋白原升高使冠心病患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结论冠心病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后果之一,除积极控制基本危险因素外,还应关注和干预治疗危险标志物纤维蛋白原。  相似文献   

5.
糖化血红蛋白A1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对疑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而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140例患者进行HbA1c测定,采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法)和冠脉病变支数分组,评价HbA1c水平与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及冠脉狭窄支数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A1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在冠心病组中,HbA1c水平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直线相关分析表明:Gensini积分与A1c水平呈正相关(r=0.528,P(0.01)。结果: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HbA1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和冠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用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分析了419例伴有2型糖尿病(161例)和不伴有糖尿病(258例)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并将临床特点加以对照研究。结果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者空腹血糖和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之间血脂指标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差异。冠心病伴糖尿病组的心脏射血分数较非糖尿病组明显降低。冠心病伴糖尿病组Gensini积分、范围积分和冠脉积分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三支病变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单支病变多见。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后冠状动脉的病变复杂严重。而糖尿病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必须系统全面地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入院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必要性。方法收集10个月因怀疑冠心病而住院的心内科患者116例,住院期间行OGTT试验及冠脉造影并检测HbAlc,比较各组Gensini积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二者相关性。结果OGTT试验发现84例(72.4%)糖代谢异常患者,但空腹血糖检查仪发现10例(9%)。比较三纽之间的HbAlc及冠心病痛变程度(Gensini积分),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分别同单纯冠心病组比较均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间的HbAlc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相关性良好(R=0.76,P〈0.01)。结论对怀疑冠心病住院患者,单纯空腹血糖监测会漏诊大量糖代谢异常患者,冠心病住院患者多合并血糖代谢异常,入院常规的OGTT试验可帮助筛查和明确。HbA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后常规监测可帮助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徐刚  袁涛  韩增雷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153-115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总积分(Crouse积分)及斑块检出率和冠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的关系,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在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的住院病人208例,152例诊断为冠心病(冠心病组),56例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测定颈动脉IMT,计算斑块Crouse积分及斑块检出率。根据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分为单支血管病变、双支血管病变和多支血管病变组,比较各组间冠脉Gensini积分、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及斑块检出率。结果冠心病组的冠脉Gensini积分、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及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冠脉病变组之间,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冠脉Gensini积分、颈动脉IMT、斑块Grouse积分及斑块检出率均升高(P均〈0.05);冠心病组的冠脉Gensini积分与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成正比,颈动脉IMT、斑块Crouse积分对冠心病进行早期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冠心病(CH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因疑诊CHD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87例,以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衡量尿微量白蛋白(MAU).结果 MAU阴性者CHD发病率显著低于MAU阳性者(P<0.01),MAU阳性者出现1、2、3支冠脉病变率和冠脉病变血管支数、Gensini总积分均高于MAU阴性者(均P<0.05) ACR值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且任意冠脉病变支数组之间ACR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ACR值与Gensini总积分存在正相关(r=0.593,P<0.01).结论 MAU定性和定量均能反映非糖尿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钙化(AVC)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56例经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的主动脉瓣钙化者作为AVC组,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脉病变情况,并记录血管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另选取110例无主动脉瓣钙化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为非AVC组。比较两组冠心病发生率、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AVC组冠心病检出率较非AVC检出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明确的冠心病患者中,AVC组三支血管病变比例与Gensini评分均高于非AVC组(P〈0.05和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VC与年龄、性别、高血脂及糖尿病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超声明确诊断的AVC可能提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初步预测和评估冠心病提供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雁  胡申江 《浙江医学》2010,32(11):1604-1606
目的通过测定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冠心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并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冠心病患者15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二支及三支病变组,同期另择非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对象FPG、2hPG以及HbAlC水平,并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单支病变组2hPG及HbA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二支及三支病变组2hPG、HbA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支病变组(均P〈0.05)。血糖正常者84例,糖调节受损32例,糖尿病36例,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44.7%。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各组间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逐渐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样,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的加重,多支病变率(二支及三支病变)也逐渐增加。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较糖代谢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FPG、2hPG、HbAlC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较高。糖调节受损的患者多支病变率、弥漫性病变程度与糖尿病患者相似。应加强糖调节受损人群的早期发现及干预,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空腹血糖及OGTT1h血糖对糖尿病诊断意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FPG)及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1h血糖(PG)诊断糖尿病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及其与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需行OGTF的4430名受试者。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出OGTFlhPG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后将其与FPG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糖尿病为参考标准,ROC曲线得出OGTFIhPG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为12.94mmol/L。以OGTF2hPG≥11.1mmol/L为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FPG≥17.0mmol/L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62.91%,特异度为96.46%;OGTT1hPG≥12.94mmol/L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83.62%,特异度为88.42%。FPG和1hPG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P〈0.01);与HOMA—B呈负相关(P〈0.01);与胰岛素生成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单纯用FPG诊断糖尿病漏诊率高,1hPG更有诊断价值,且FPG和1hPG可一定程度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空腹血糖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糖代谢状况,探讨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冠脉造影确诊的226例冠心病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据结果分成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耐量减低(IGT)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分析糖代谢状况,测定三组的血PAI-1,hs—CRP,HbA1c水平和冠脉病变积分。结果:共发现糖代谢异常者120例(53.1%);血PAI-1,hs—CRP,HbA1c水平和冠脉病变积分在IGT和T2DM组比NGT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合并IGT组血PAI-1,hs—CRP,HbA1c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082(P〈0.01)、0.4443(P〈0.05)、0.6327(P〈0.01)。结论:空腹血糖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冠心病合并IGT者冠脉病变严重,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高,病变呈弥漫性狭窄;血浆PAI—1,hs—CRP,HbA1c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35~55岁成年男性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影响。方法对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健康体检的35~55岁的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确诊病史的男性人员中,以空腹血糖(FBG)<6.1 mmol.L-1为标准,共选取543名研究对象。以早餐后2 h血糖(P2hBG)为标准分3组,Ⅰ组:P2hBG<7.8 mmol.L-1,Ⅱ组:7.8 mmol.L-1≤P2hBG<11.1 mmol.L-1,Ⅲ组:P2hBG≥11.1 mmol.L-1组。比较高血压、腰围(WL)、血脂紊乱、糖基化血红蛋白A1c(GHbA1c)、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空腹胰岛素(Fins)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各组的聚集性。结果随着餐后血糖升高,Fins、WL、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GHbA1c和CRP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2hBG应变量,以WL、血压、CRP、TG和HOMA-IR为自变量作多元回归分析,上述自变量均与P2hBG呈线性回归关系(P<0.05)。结论35~55岁的成年男性随着餐后血糖升高,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钾通道阻断剂四乙铵(TEA)对氧葡萄糖剥夺(OGD)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12 d的海马神经元培养基更换为Earle′s平衡盐溶液(EBSS)后置于37℃三气缺氧(N2:CO2:O2=94%:5%:1%)培养箱内培养,4 h后恢复正常条件培养,同时在培养液内加入不同浓度钾通道阻断剂TEA,继续培养24 h后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神经元死亡情况。结果OGD组、OGD+不同浓度TEA组与对照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OGD+10μmol.L-1TEA组和OGD+500μmol.L-1TEA组与OGD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而OGD+1μmol.L-1TEA组和OGD+5 mmol.L-1TEA组与OGD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钾通道阻断剂TEA能保护OGD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免于死亡,提示某些类型的钾通道活动增强可能参与了OGD诱导的培养海马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与空腹血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利华  吴晓晖 《吉林医学》2010,31(22):3638-363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意义。方法:分析比较24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及24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糖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A组)空腹血糖(FPG)平均(5.9±1.8)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平均(4.8±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空腹血糖异常发生率为48.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易合并空腹血糖异常,广大临床工作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干预糖代谢异常,最大限度地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高血压患者226例,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并计算AASI,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依据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CSS),按照评分结果分为3组:0~1分的非冠心病组(70例),2~31分的轻、中度冠脉病变组(104例),≥32分的重度冠脉病变组(52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与冠脉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3组间AASI差异显著(P<0.05),组间两两比较在AASI水平上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冠脉狭窄越严重,AASI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24 h心率、血压杓型等影响因素后,AASI与冠心病的发生仍具有较好的相关性(OR=3.471,P<0.01).结论:AASI对高血压患者出现冠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糖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03例经头颅CT确诊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依空腹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血糖〈6.1 mmol·L^-1)和血糖升高组(血糖〉6.1 mmol·L^-1),分析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血糖升高组死亡率高于血糖正常组(χ^2=6.24,P〈0.05);2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第1、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空腹血糖水平越高,死亡风险可能越高,神经功能恢复越慢。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中年冠心病患者在甘油三酯(TG)的不同分层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特点,探讨TG对中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及病变血管范围的影响。方法:(1)对行PCI术并植入金属支架的531例中年冠心病患者(45岁≤年龄〈60岁)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2)按TG测定结果分为3组:①Ⅰ组:TG〈1.70mmol/L.n=234。②Ⅱ组:1.70mmol/L≤TG≤2.25mmol/L,n=114。③Ⅲ组:TG≥2.26mmol/L,n=183。(3)数据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结果:(1)Ⅰ组的TC、非HDL—C及空腹血糖明显低于Ⅱ组、Ⅲ组.Ⅱ组的LDL—C明显高于Ⅰ组、Ⅲ组(P〈0.05),3组间的HDL—C无差异(P=0.534)。(2)3组患者的病变血管范围、冠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TG血症可能对中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严重程度及病变血管范围影响较小,不是其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