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3例脑卒中后癫痫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卒中性质、卒中部位的关系。结果 83例患者中,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54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10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29例。皮层病变发生癫痫58例,皮层下病变发生癫痫15例。早发癫痫57例,迟发癫痫26例。结论皮质病变发生癫痫高于皮层下病变,早发性癫痫中出血后癫痫高于梗死后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多发,迟发癫痫中出血和梗死发生率无差别,以全身性多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卒中性质、卒中部位的关系.结果 83例患者中,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54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10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29例.皮层病变发生癫痫58例,皮层下病变发生癫痫15例.早发癫痫57例,迟发癫痫26例.结论 皮质病变发生癫痫高于皮层下病变,早发性癫痫中出血后癫痫高于梗死后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多发,迟发癫痫中出血和梗死发生率无差别,以全身性多发.  相似文献   

3.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分析脑血管病性质以及病灶部位等与癫痫发作时间、类型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1年8月至2008年8月间358例脑卒中病例中48例继发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中男26例(54.17%),女22例(45.83%);全面发作30例(62.5%),部分发作18例(37.5%);早发癫痫27例(56.25%),迟发癫痫21例(43.75%);皮层病灶继发癫痫34例(70.83%),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14例(29.17%),脑卒中继发癫痫发作类型与卒中部位及性质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在性别上没有差异,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男女发作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发性癫痫多于迟发性癫痫,卒中皮质损伤更易导致癫痫。脑出血后继发癫痫的发生率高于脑梗死。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多于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脑梗死与脑出血后晚发性癫痫发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与继发癫痫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并经头部CT或MRI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00例,其中37例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7.4%(37/500),其中以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较为多见,且脑血管病发病类型不同其继发癫痫相应的原发病灶部位也不同。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继发癫痫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和病灶部位各不相同,发病机制也不一,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早期发作较易控制,晚期发作由于病性较为顽固,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脑卒中后癫痫病例64例患者的卒中性质、卒中部位、发作类型、发作时间进行分析。结果:64例卒中后癫痫中脑血栓形成继发性癫痫15例(23.43%);脑栓塞继发性癫痫6例(9.37%);脑出血继发性癫痫32例(50%);皮层病灶继发癫痫36例(56.25%),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17例(26.56%),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11例(17.19%)。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与卒中类型无关,卒中部位以大脑皮质的发生率为高。警惕卒中后癫痫的发生,及早处理以免影响脑卒中预后。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与癫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940例)例脑卒中病例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卒中后癫痫发生率10%,早期癫痫发生7.66%,晚期癫痫发生2.43%。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下/皮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是癫痫发作的重要原因,皮质病变易导致癫痫发作,卒中急性期继发癫痫者预后较差,积极控制发作可改善预后,应给予正规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262例脑卒中病例中109例继发性癫痫患者,就其癫痫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发作类型以及发生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8.6%;急性期癫痫发作81例,占74.3%,恢复期癫痫发作28例,占25.7%;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发作(包括强直-阵挛持续状态)最多见,其次为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与病程和病变部位有关:出血性脑卒中在急性期易继发癫痫,病灶在脑叶者癫痫发生率高;发作类型以强直-阵挛发作最多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发病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53例脑梗死后发生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与发病机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抗癫痫疗效满意,45例癫痫发作停止,8例应用抗癫痫药物维持治疗。14例强直一阵挛持续状态中2例死于脑疝或肺部感染、全身衰竭。结论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生和病灶部位及梗死发作时间有关,皮层受累更易引起癫痫,癫痫发作和病灶大小及严重程度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我院754例脑卒中患者中46例继发患者的卒中部位、癫痫发作特点、类型和治疗方法。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1%(46/754),其中早发癫痫39例占5.2%(39/754),迟发癫痫7例占0.9%(7/754);46例继发癫痫中,皮层病灶继发癫痫占78.2%(36/46),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占21.8%(10/46)。早发癫痫中全身发作30例,部分性发作9例;迟发癫痫中全身发作2例,部分性发作5例。皮层病灶继发癫痫较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多见,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癫痫患者预后较无癫痫患者差。结论腑卒中后癫痫皮层病灶多见,早发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早期控制癫痫发作有利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对58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时间、类型,卒中类型,癫痫与病灶部位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7.39%(58/785),其中,早发型癫痫占81%(47/58),迟发型癫痫占19%(11/58);早发型癫痫发作中全身发作占72.34%(34/47),迟发型癫痫发作中部分发作占72.73%(8/11);皮层病灶继发癫痫占68.97%(40/58),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占31.03%(18/5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早发型为主,以皮层病灶多见;早发型癫痫以全身发作为主,迟发癫痫以部分发作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143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为6.4%,以部分性发作(60.9%)最为常见,皮层病灶的卒中后癫痫发作发生率高于非皮层病灶(P〈0.05).早期癫痫发作发生率为68.5%,可自行缓解或予短时间药物治疗;迟发性癫痫发作需长期治疗.结论 脑卒中是癫痫的常见病因,早期癫痫发作与迟发性癫痫发作因发病机制不同治疗和预后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36例无癫痫病史的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发作时间、发作类型,分析继发癫痫与脑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卒中并发症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卒中继发癫痫发生率为27.1%(64/236)。继发癫痫与病变部位有关,累及皮层者易发生,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脑卒中是继发性癫痫发作的原因之一,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病情观察和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有助于减少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其治疗预后的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1年脑卒中后继发癫痫96例,就其发作类型,卒中类型与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范围、部位的关系以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男56例,女40例,年龄40~82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中,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发生部位以皮质范围的较皮质下的发生率高治疗结果良好.结论 本组病例的梗死部位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多见,抗癫痫治疗有效同时应处理好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分析因癫痫发作而住院的187例中33例首发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结果 60岁以上首次癫痫发作的33例占同期癫痫发作而住院的187例的17.65%,男性多于女性,脑血管病为主要原因,脑血管病2周内继发癫痫发作13例,发作次数1-3次,仅4例需用抗癫痫药,2周后继发癫痫发作15例,发作较频,全部需服抗癫痫药。发作形式以部分性发作为主(57.58%),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病灶在皮层的发生率最高(54.55%)。结论 老年癫痫发作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对386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36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皮层损害者发作癫痫几率高于皮层下损害,癫痫发生的几率在梗死灶≥4cm与〈4cm患者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继发癫痫几率与梗死灶位置相关,与梗死灶大小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6.
于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621-622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对626例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69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皮层损害者发作癫痫概率高于皮层下损害,癫痫发生的概率在梗死灶≥4 cm与<4 cm患者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死继发癫痫概率与梗死灶位置相关,与梗死灶大小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发生率、发作类型、病变部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发作机制、预后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脑电图头颅CT或MRI证实的90例急性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患者中,84例呈不同程度异常,占93.3%,14例为广泛轻度异常改变,占15.5%,54例为中度异常伴局限性改变,占60%,16例为重度异常改变,占17.7%,6例未见异常。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继发性癫痫发作与发生时间、发作类型、病变部位密切相关,脑电图检测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可改善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王庆  贺月娥  李宏毅 《医药导报》2008,27(2):189-189
目的 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27例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97%,其中急性期痫发作占62.96%,恢复期癫痫发作占29.41%;其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占62.96%).结论 卒中后急性期痫性发作发生率明显高于恢复期.脑缺血缺氧是急性期痫性发作的重要致病因素.对于后期发生癫痫患者需正规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9.
边越 《哈尔滨医药》2010,30(3):7-7,10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其102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脑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脑电图异常94例(占92%)。其中脑出血26例均为异常脑电图。病灶位于皮质区占74%(19/26)脑梗塞76例,正常范围脑电图8例,异常脑电图68例,病灶位于皮质区占69.7%(53/76)。在102例患者中失神性发作5例,局限性发作继发大发作12例,癫痫持续状态2例,脑电图的异常率为100%。强直阵挛性发作68例,脑电图异常率94%(63/68)。局限性发作12例,脑电图异常率83%(10/12)。精神运动性发作3例,脑电图异常率66%(2/3)。结论脑血管病是继发癫痫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病率高,脑电图阳性率高。脑皮质病灶明显多于深部病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脑梗死部位进行判断,调查癫痫发作时间、癫痫发作类型等。本组所有患者采用常规脑梗死方案配合抗癫痫治疗:卡马西平以口服的方式治疗部分癫痫患者;丙戊酸钠以口服治疗方式对全面癫痫进行治疗;地西泮注射液或苯巴比托注射液以肌内注射的方式治疗癫痫持续发作患者,对患者单药治疗无效的可考虑联合用药。结果本文脑梗死后继发癫痫发病率为4.12%;男女患者脑梗死后继发癫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发型癫痫占60.71%,迟发型癫痫占39.28%。本文有额叶梗死8例,顶叶梗死6例,颞叶梗死24例,顶枕叶梗死2例,小脑梗死2例,颞顶叶梗死2例,基底节区梗死12例。进行脑电图检查可得出:异常患者52例,例正常患者。34例早发型癫痫患者中2例患者死亡,其余32例患者病情好转,临床症状已得到控制,而迟发型癫痫22例患者具有良好的预后。结论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的男女发病比例之间不存在差异,皮质梗死患者继发性癫痫发病率高。对于早发型癫痫患者可行短期抗癫痫治疗,迟发型癫痫患者可给予长期正规抗癫痫治疗,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