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小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06-1308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最佳时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后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时间分为A组(6h)、B组(12h)、C组(24h)、D组(48h),每组各30例,比较四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血肿复发率、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A、B组与C、D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血肿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四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A组重度病残率均较其他三组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6h)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提高患者血肿清除率、降低血肿复发率,同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对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孙启岗  张光运 《河北医学》2012,18(10):1366-1368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最佳时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后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时间分为A组(6h)、B组(12h)、C组(24h)、D组(48)各30例,比较四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血肿复发率、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A、B组与C、D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血肿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4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A组重度病残率均较其他三组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6h)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提高患者血肿清除率、降低血肿复发率,同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对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沈丘县人民医院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从手术时机的选取角度出发,将其随机划分为A组(发病≤6 h时)、B组(发病6~12 h)、C组(发病12~18 h)、D组(发病18~24 h),观察对比各组临床疗效。结果发病后6 h内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A组术后血肿完全清除率较C、D组高,血肿复发率较C、D组低,且3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状况优于B、C、D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6 h内(包括6 h)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4.
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36例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采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同时回顾性分析内科保守治疗38例作对照.结果微创组显效率(72.22%)明显高于对照组(31.57%),二者差异显著(P<0.01);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于治疗后第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见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保守组与治疗后14d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加快神经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安全简便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时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到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各21例;观察组发病到手术时间为8~24 h,对照组为24 h以上.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血肿清除率、病死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急性脑血管疾病,24 h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有利于提高血肿清除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吴粤  文兵  潘志辉 《当代医学》2021,27(5):160-162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和1个月,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用于治疗脑出血患者疗效确切,能提高血肿清除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林宝荣  王顺旺 《吉林医学》2013,(20):4030-4032
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小量脑出血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高血压小量脑出血患者73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再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治疗的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能迅速清除血肿、创伤小、密闭性强、不容易感染、简便易操作、安全有效等优点,对于小量脑出血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40.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周和4周,微创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骨窗血肿清除术,观察组予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70%(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卒中量表评分及生活活动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血肿清除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良好,创伤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梁红斌 《微创医学》2010,5(2):113-115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微创组患者在CT引导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保守组患者只进行内科传统的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平均首次血肿清除率为(56.5±18.6)%,平均总清除率为(78.6±21.5)%。微创组患者的死亡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微创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3.1±9.8)分和(25.3±11.4)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ADLⅠ~Ⅲ级者22例(73.3%),对照组中仅6例(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疗法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患者死亡率低、恢复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治疗,比较术后两组血肿清除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再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率为100.00%(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微创手术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能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出血率,效果优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在头颅CT引导下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CT证实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0例,分为微创清除组(63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57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及血肿的清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组治疗前血肿体积为(48.66±9.09)ml,保守组为(48.31±7.06)ml.治疗7d后,微创组血肿体积为(12.38±4.35)ml,保守组为(25.40±3.23)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63例血肿吸收明显快于57例保守组;治疗后,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保守组,BI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谢勇 《四川医学》2015,(1):41-43
目的探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抽吸术,比较二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24h血肿清除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SSS评分较术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5.00%,与对照组的37.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ADL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优越性及其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疗效。方法:将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36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行CT片定位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内科保守治疗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病死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4.7%,病死率为21.1%,治疗组有效率88.9%,病死率为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病死率,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急诊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VS 6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急诊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优于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不同时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8月行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的12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组,发病至手术时间≤6 h的59例患者为超早期组,7~72 h手术的64例患者为早期组,评价两组疗效,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24 h、72 h血肿清除率及术后苏醒时神经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为49.15%,明显好于早期组(3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效果显著,且远期预后较好,不会增加再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31例急性重型脑出血患者(治疗组)与锥颅置硅胶脑式引流管引流术(对照组A)、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B)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血肿总清除率和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A、B(P<0.01),病死率和病残率均低于对照组A、B.结论 采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急性重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高,临床疗效好,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改善病残程度,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巴氏指数(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IHSS及BI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柯胜蓝  蔡程  邱乃锡 《黑龙江医学》2019,44(9):1057-1058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8年7月在彭湃纪念医院治疗的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大骨瓣开颅手术,30例)与观察组(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37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血肿吸收与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血肿清除率分别为26.67%、80.00%,观察组分别为5.41%、9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利于缩减血肿吸收时间,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脑出血患者,经CT定位,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配合尿激酶血肿液化技术清除颅内血肿,并与内科治疗对照组25例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组患者在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并发症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安全且疗效可靠,是一种有效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