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暴发性心肌炎又称小儿急性重症性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猛,早期常以心外表现为主,可突然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现将我院2000~2006年收治的9例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对其早期诊断及抢救治疗的要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小儿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6例小儿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小儿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收集1979年1月~2008年1月临床诊断的小儿重症暴发性病毒性病毒性心肌炎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7.3(4/12~13)岁,分析归纳小儿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小儿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表现复杂,病情危重,严重者可同时伴有其他脏器的损害。结论小儿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注重临床资料、提高诊断意识是早期诊断小儿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暴发性心肌炎小儿15例,年龄4个月~12岁,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结果:暴发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常以心外症状起病,容易误诊,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阿斯综合征等导致死亡。结论:暴发性心肌炎早期诊断,应重视临床资料,积极合理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有适合症的小儿及时置临时起搏器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并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49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小儿手足口病并暴发性心肌炎治疗的患儿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9例患儿,观察组2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根据患儿病情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布洛芬、维生素、更昔洛韦等治疗,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3例患儿显效,10例患儿治疗有效,6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9.3%,观察组15例患儿显效,4例患儿治疗有效,1例患儿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并暴发性心肌炎患儿进行对症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改善和优化患儿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病毒性心肌炎分为隐匿型、猝死型、心律失常型、心力衰竭型、暴发型、慢性型、后遗症型等。其中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 ,病情凶险 ,死亡率高。本文报告 2例如下。1 病例介绍病例 1 ,患者男 ,35岁 ,因发热 4天 ,伴腹泻、咳嗽 2天 ,发作性意识丧失 2次急诊入院。入院时查体 :T 39 7℃ ,P 48次 /min ,R30次 /min ,BP 95 /6 0mmHg ,神志清楚 ,四肢湿凉 ,末梢紫绀 ,颈静脉怒张 ,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双肺呼吸音清 ,两肺底部少量湿性音 ,心尖搏动在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约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该院诊治的36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6个月至13岁,平均6.8岁。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以心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辅助检查以心电图改变最敏感且具有多样性,确诊后予以积极监护,综合救治,其中治愈28例,好转4例,死亡4例。结论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类严重威胁儿童生命的疾病,临床上应尽早诊断,及时治疗,以纠正心律失常和保护脏器功能为主,对于严重病例,早期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必要时应用心脏起搏器治疗更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又称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早期以心外表现为主,可突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致死性心律失常。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确诊有一定难度,诊治不及时死亡率高。本文通过对1998年1月—2007年10月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总结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同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患儿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总结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有效护理措施。结果:35例患儿中有29例出现发热,8例存在消化系统症状,11例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7例出现惊厥;均存在心电图异常和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下降;35例患儿在住院期间有2例死亡,33例患儿治愈。结论: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复杂,加强临床分析、提高早期诊断意识很有必要,同时也要求根据患儿实际情况予以有效针对性护理,以便更好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9.
10.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救治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心肌炎(virus myocarditis,VMC)为感染性心肌炎的一亚类,是指病毒感染心肌后,对心肌细胞产生直接损伤和(或)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变性和间质炎性细胞及纤维素渗出过程.也可引起心内膜、心包及其他脏器炎性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06例患者按治疗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磷酸果糖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心肌炎临床表现症状多为多汗、面色苍白、乏力、心前区不适、胸闷、胸痛。临床治疗中磷酸肌酸的应用具有很好的临床作用和诊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暴发性心肌炎(FM)是临床急症,进展迅速,常很快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表现。但该病具有自限性,如患者能度过急性期常预后良好。FM的常用治疗措施包括一般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抑制治疗及机械循环支持治疗。了解FM的治疗进展对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步探讨手足口病发病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08年10月诊治儿童手足口病中的6例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特征性临来资料。结果: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病急,除发热和皮疹外,还有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和奔马率等,心肌酶检查明显异常。结论:手足口病因儿童免疫力低常可并发心肌受损,病情较重,应早期干预治疗,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15.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日益增多,早期正确诊断尤为重要。现就近年来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辅助诊断方法如彩色多谱勒心肌显像,核素67Ga心肌炎症显影,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组织背向散射积分,24h动态心电图,高频心电图,血清肌钙蛋白I和血清肌钙蛋白T及磁共振成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对心肌炎患儿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检查,探讨CMR评价心肌炎患儿心肌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科20例心肌炎患儿行CMR检查,评价心脏功能、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性质、部位;分析心脏CMR心肌组织病理改变与20例患儿心电图(ECG)、心肌酶、X线、超声心动图(ECHO)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20例心肌酶、ECG均有不同程度改变、ECHO及胸片显示心脏增大的心肌炎患儿,CMR检查结果提示左心室增大与ECHO一致;心肌损害检测敏感率100%;19例患儿CMRT2加权相时可见心肌组织水肿;1例肌钙蛋白正常,但是CMRT1延迟强化可见心外膜下小片状心肌坏死。结论相比临床诊断指标,CMR能够准确、无创的提供心肌炎患儿心肌损伤性质、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CMR显示儿童心肌炎心肌损伤部位以心外膜下为最常见。 相似文献
18.
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反映心脏激动的电活动,心肌细胞的各种损伤会影响其电活动,从而在心电图上引起相应的变化,实际工作中常作为各种心脏疾病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病毒性心肌炎是多种病毒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害和病毒触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而引起心肌损害,根据损伤的程度不同引起相应的心电图变化。现就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应用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 I)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7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及50例非心脏疾患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I,并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并将7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病程、临床类型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cTnI(0.29±0.48)μg/L明显高于非心脏疾患患儿数(0.06±0.15)μg/L(P<0.01)。其特异性明显强于CK-MB,(P<0.05),且在发病2周以内者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cTn I是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具有一定特异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况,为估计病情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n=20)和健康查体儿(n=13)采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对照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含量。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CD4^ ,CD8^ 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 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恢复期CD4^ ,CD8^ ,CD4^ /CD8^ 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太比例失调,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