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3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TEC方案,75mg/m2、 ivp、 dl;EADM 60mg/m2、 iv、 dl;CTX 600mg/m2、 iv、 dl;每3周1个疗程,共2~4个疗程.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73例中,临床完全缓解(CR) 16例,部分缓解(PR) 48例,稳定(SD) 9例,总有效(CR PR)率87.67%.结论 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有重要作用,TEC方案有较高缓解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加表阿霉素加环磷酰胺(TE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38例未经治疗的IIb—IIIc期的局部晚期乳腺癌予TE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入组患者化疗前均接受肿瘤原发灶空芯针穿刺活检并取得病理组织学确诊。结果 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总有效率84.2%,其中临床完全缓解15.8%(6/38),临床部分缓解63.2%(24/38),病理完全缓解5.3%(2/38)。主要的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脱发和恶心、呕吐,无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4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患者的治疗,观察TEC方案作为一种新辅助化疗方案的客观缓解率、外科手术切除率以及毒副作用.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40例活检组织学诊断证实的LABC患者,应用TEC方案术前化疗.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病灶进行评估,以决定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前是否继续进行1~2个疗程的TEC化疗.观察记录化疗效果和毒副作用.结果40例患者在接受2~4个疗程的TEC方案化疗后,临床分期降低32例(80.0%);临床完全缓解7例(22.5%),部分缓解23例(57.50%);全部手术切除(100%).常见毒副作用:轻中度脱发、肌肉关节疼痛、恶心呕吐及体液潴留等,处理后均可缓解;I I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8例、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例.结论 TEC方案是LABC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临床分期,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晚期乳腺癌围手术期区域化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新辅助局部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对4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区域化疗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后手术切的除率为92.4%,肿瘤的有效率为81.8%,晚期乳腺癌围手术期区域化疗,临床缓解效果满意.结论局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近期有效率较高,毒副反应病人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
陈茂山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31-131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应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28例,完全缓解15例,占53.6%,部分缓解12例,占42.8%,无效1例,占3.6%,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者28例,完全缓解11例,占39.3%,部分缓解8例,占28.6%,无效9例,占32.1%,治疗总有效率为67.9%,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49例临床Ⅱ~Ⅳ期乳腺癌病人术前用TEC方案化疗四个疗程,疗程结束后14d手术治疗.结果 临床观察全组无完全缓解病例,化疗后部分缓解39例,轻度缓解7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为94%.无临床进展病例.彩超检查39例乳腺癌原发灶体积显缩小,7例轻度缩小:化疗后12枚淋巴结缩小,5枚消失.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可以使肿瘤缩小,降低临床分期,有助于手术治疗及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CEF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TEC化疗方案,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免疫组织化学指标、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总有效率、总获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R、PR、HER-2及p53免疫组织化学指标阳性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等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治疗中采用TEC化疗方案效果较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价值. 方法 对7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注射,d1;表阿霉素75mg/m2静脉推注,d1;环磷酰胺mg/m2 静脉注射,d1.21d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70例中,总有效率为81.4%,有10例(14.3%)达到pCR.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脱发及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以白细胞减少为主,经G-CSF处理后患者均能耐受,消化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多西紫杉醇与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它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有显著疗效,是值得推荐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脾多肽联合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免疫功能、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局部晚期浸润性乳腺癌87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新辅助化疗,观察组接受TEC (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方案联合脾多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TEC方案化疗,治疗第9周评价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并评估患者生活质量(KPS评分)。结果观察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疾病控制率和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CD8~+T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PS评分及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多肽辅助TEC方案化疗能够有效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效栝蒌散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6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纽接受TA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神效栝蒌散每21天为1个疗程,共行2个疗程。结果:从总临床客观缓解率和主要不良反应上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神效栝蒌散联合西药化疗方案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表阿霉素为主的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福才 《吉林医学》2011,(7):1303-1304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为主的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第1天表阿霉素50 mg/m2,静脉推注,CTX 600 mg/m25,-Fu 5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每3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观察新辅助化疗后区域淋巴结和肿瘤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并观察毒性反应。结果:原发病灶临床有效率为87.5%(42/48),其中完全缓解(CR)27.1%(13/48),部分缓解(PR)60.4%(29/48),疾病稳定(SD)12.5%(6/48)。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6.7%(8/48)。毒性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症、脱发等,无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以表阿霉素为主的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较高,心脏毒性不良反应小,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C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T3~4/N0~2)患者,给予PC周剂量密集型方案新辅助化疗4周期。结果:术前达到pCR22.2%,cCR22.2%,cPR33.3%,SD+PD22.2%,有效率为88.9%。化疗中无严重化疗反应。结论:PC周剂量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有效率高且毒副作用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熊正爱  胡丽娜 《重庆医学》2005,34(5):741-742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用PVB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观察宫颈局部肿瘤体积变化.结果宫颈肿瘤体积缩小.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使宫颈肿瘤体积缩小,降低临床分期,有利于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4.
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世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3):2021-2022,2025
目的探讨TA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局部晚期乳腺癌采用新辅助化疗TA方案,共2-4个周期,分别测量化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后84例中,临床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58例,无效19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75%。未发生严重毒副反应。结论TA方案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的方案,具有降低肿瘤分期,增加根治和保乳手术机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OLF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5例为病理证实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予FOLFOX化疗方案,治疗2周期后判定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所有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临床总存效率(RR)57.2%(20/35),其中完全反应(CR)8.6%(3/35),部分反应(PR)48.6%(17/35),疾病稳定(SD)25.7%(9/35),疾病进展(PD)17.1%(6/35).手术切除率85.7%(30/35),术后病理水平完全缓解率5.7%(2/3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轻度感觉神经毒性.结论:FOLFOX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章丽丽  葛海燕 《医学综述》2011,17(10):1565-1566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3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TEC组26例和EC→T组27例,3周为1个疗程。TEC组患者完成3周期新辅助化疗,术后完成3周期辅助化疗;EC→T组患者完成4周期EC新辅助化疗,术后完成4周T辅助化疗。分析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TEC组患者中有2例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中途转EC→T组,这两例患者不计入总有效率比较中。ET组总有效率(OR)为87.5%(21/24),EC→T组为85.2%(23/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C组骨髓抑制较EC→T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的原发肿瘤疗效均有效,不良反应均可耐受。TEC组不良反应高于EC→T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对运城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08年至2012年55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3个疗程TAC方案化疗后给予手术治疗。比较55例患者临床治疗后疗效。结果:55例乳腺癌患者中21例达到CR(38.2%),其中病理完全缓解7例(12.7%);PR 27例(49.1%),SD 7例(12.7%)。临床总有效率87.3%。经新辅助化疗后有19例由不能保乳变为可给予保乳治疗。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疗效,提高保乳手术机会,但针对患者不同情况仍具有一定差异,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49例Ⅱb~Ⅲc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86例).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TE)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表柔比星联合氟尿嘧啶(FEC)化疗方案.4个疗程后,根据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的临床情况进行评价疗效,并观察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54/63),其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50例,稳定(SD)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61/86),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58例,稳定(SD)25例.观察组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中,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和表阿霉素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2月50例经空芯针活检组织学诊断证实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方案,环磷酰胺600mg/m2(第1d),5-氟脲嘧啶500mg/m2(第1d),表阿霉素50mg/m2(第1d),每3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原发病的临床有效率为76%,其中20%(10/50)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56%(28/50)达到临床部分缓解,疾病稳定(SD)20%(10/50),疾病进展4%(2/50)。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脱发和恶心呕吐,共有10例患者(20%)发生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无因新辅助化疗引起的败血症和死亡病例。结论:环磷酰胺、5-氟脲嘧啶和表阿霉素的联合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方案(TEC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客观缓解率、手术切除率及毒副作用。方法经空芯针活检组织学诊断证实的LABC 32例,Ⅲa期19例,Ⅲb期11例,Ⅲc期2例。行TEC方案术前化疗:多西紫杉醇75 mg/m2,d1静脉输注,表柔比星60 mg/m2,d1静脉输注,环磷酰胺600 mg/m2,d1静脉输注,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2个治疗周期后对病灶进行首次评估,以决定是否再给予1-2个周期的TEC化疗后再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观察化疗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 32例患者接受2-4个周期TEC方案化疗后,27例降低了临床分期,降期率为84.3%(27/32);临床完全缓解率及部分缓解率分别为21.8%(7/32)、56.2%(18/32);手术切除率为100%。常见毒副作用有:轻中度脱发、恶心呕吐、体液潴留、肌肉关节疼痛等,对症处理均可缓解;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21.8%(7/32)和9.4%(3/32)。结论 TEC方案治疗LABC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降低临床分期,为提高综合治疗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