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前后血清总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l月-2010年1月本院门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布地奈德治疗组(91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测定血清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IgE水平分别为(226.16±21.09)ng/L、(240.39±19.56)ng/L(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gE分别为(255.48±23.67)ng/L、(169.00±15.72)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22±0.60)×109个/L、(0.98±0.41)×109个/L,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35±0.73)×109个/L、(0.41±0.20)×109个/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布地奈德可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血清IgE水平,观察血清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效应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E水平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是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近远期效果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治疗)和观察组(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每组各51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常见症状(咳嗽、咽痛、喉痒)的缓解时间、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血清IgE、IL-4水平;治疗结束后1年的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299,P<0.05),显效例数多于对照组(χ2=6.353,P<0.05);常见症状的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EOS、IgE、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结束1年的累积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近远期效果较好,不仅改善症状,而且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过程中予加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对血清IgE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截选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102例,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各51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测定血清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治疗组IgE在治疗后呈下降趋势,下降约(85.6±10.5)IU/ml;对照组治疗后升高(7.7±0.4)IU/ml。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布地奈德在治疗组51例患儿治疗过程中对血清IgE有降低作用。在两组患儿均接受治疗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均呈现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组间差异比较t=7.57,P〈0.01,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恢复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随访提示,治疗组疗效显著31例,占60.78%,较对照组高19.61%;有效19例,占37.25%;无效1例,占1.96%,较对照组低11.76%。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可疑诊断患儿血清IgE及血常规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值的关注度,可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诊断率。正确行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氨茶碱、酮替芬、布地奈德三联法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儿童变异性哮喘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儿口服氨茶碱,3~5 mg/k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200μg/次,2次/d,口服酮替芬片2 mg,2次/d,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改善、血清、痰液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400,P〈0.01);②观察组随访复发率为6.12%,对照组随访复发率为20.41%,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899,P〈0.05);③组内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P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IgE、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液IL-4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④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FEV1、PEF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gE、痰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液IL-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茶碱、酮替芬、布地奈德三联法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快速缓解咳嗽症状,抑制变态反应与炎症介质释放,标本兼治,防治结合,可作为儿童变异性哮喘治疗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王鹰  边凤芝 《广西医学》2010,32(9):1087-1089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疗效及对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8例重症H1N1流感患儿给予抗病毒、对症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1周。观察治疗前后体温、心率、炎性细胞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患儿体温升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单核细胞百分比增加;治疗后7 d体温、心率恢复至正常,单核细胞百分比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P〈0.01),咳嗽、气喘、啰音消失。结论甲型H1N1流感重症组患儿早期短疗程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急性炎症反应,迅速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谭国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101-102,105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对〈5岁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l-12月我科门诊入选的67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3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而观察组37例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总IgE。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0.91±0.35)×109/L、(0.74±0.21)×10^9/L: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O:79±0.14)×109/L、(0.42±0.07)×10^9/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分别为(90.17±14.06)、(88.65±18.13)IU/mL: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分别为(89.34±10.24)、(86.32±7.19)IU/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孟鲁司特钠疗效确切,依从性好,口服方便,可降低〈5岁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血清总IgE水平,通过了解观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水平的变化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卢燕玲 《当代医学》2013,(21):60-61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孟鲁司特对其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沙胺丁醇雾化治疗,观察组43例在沙胺丁醇雾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咀嚼片,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IgE、IL-4、LT及嗜酸性粒细胞个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IgE、IL-4、LT及嗜酸性粒细胞个数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IgE、IL-4、LT及嗜酸性粒细胞个数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IgE、IL-4、LT及嗜酸性粒细胞个数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能降低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血IgE、IL-4、LT及嗜酸性粒细胞个数,对哮喘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对哮喘儿童肺功能及IgE水平的影响,评价克拉霉素在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诊断为支气管的患儿为研究对象。经支气管扩张、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后,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组在吸入布地奈德200p,g,2次/d的基础上,给予克拉霉素15mg/kg·d,连续用药共8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改变情况,测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l)和峰值呼气流速(PEF),以及嗜酸性粒细胞、血清IgE改变情况。结果克拉霉素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总体临床有效率无明显变化,但能显著改善患儿FEVl及PEF、嗜酸性粒细胞、IgE水平,并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克拉霉素能改善哮喘儿童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而无明显副作用,可以作为哮喘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以自拟中药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临床辨证施治,对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咳嗽症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IgE水平及X线表现。结果治疗结束后统计,总体疗效为98%,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IgE自身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X线表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麻杏石甘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向君华 《甘肃医药》2014,33(3):188-191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联合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采用信必可都保治疗.治疗8周.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哮喘、咳嗽、咳痰、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和体征,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EF占预计值百分比、PEF昼夜波动率等肺功能指标,肝、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患儿在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7.5%,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得到很大的改善,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的过程中患儿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以及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联合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抗敏定喘汤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按照常规方案施予患儿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以及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待急性发作期症状消失后停吸前者,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继续使用3个月。B组在急性发作期施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症状消失后停吸,另外加服孟鲁司特钠和抗敏定喘汤,症状消失后继续服用3个月。随访所有患儿6个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咳嗽消失时间、复发及典型哮喘转化情况。结果:共随访成功154例,其中A组74例,B组80例。随访期间A组出现1例口腔念珠菌感染,B组出现2例轻微胃肠道反应和1例轻微头痛;B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复发率以及典型哮喘转化率均低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的同时加施孟鲁司特钠联合抗敏定喘汤比单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起效快,并且可有效减少复发和发展为典型哮喘的风险,且该方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消风活血、润肺利气治法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CV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应用具有消风活血、润肺利气作用的中药煎剂,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及盐酸丙卡特罗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血清总IgE水平及最大呼气峰流速日变异率(PEFR)。结果:两组中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对照组为78.94%,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诱导痰EOS计数及PEFR%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IgE水平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中医消风活血、润肺利气治法对CVA有明确治疗作用,能较快控制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变态反应,减轻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确诊为CVA的患儿进行为期7周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0.5 mg,Bid),分别于治疗后1周、3周、5周、7周随访,记录患儿日间咳嗽均分和夜间咳嗽均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7周后CVA患儿临床控制26例(86.7%),部分控制4例(13.3%);治疗1周、3周、5周后患儿日间咳嗽情况均分及夜间咳嗽情况均分均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周后和治疗7周后咳嗽情况均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CVA可明显改善患儿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佐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儿童CVA病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采用盐酸丙卡特罗治疗,连续口服7天,患儿咳嗽缓解后停用,同时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评价分析2组临床疗效、安全性,比较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的79.69%( 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下降程度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升高值明显高均优于对照组(P<0.01);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随访3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儿童CVA有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复发率低,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伏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CVA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三伏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最大呼气流量(peakexpiratoryflow,PEF)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onesecond,FEVl),并观察治疗后1年内,CVA的复发情况,计算患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3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临床痊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在症状总积分、症状缓解及消失的时间、PEF和FEVl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后1年内,治疗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8.33%,对照组复发20例,复发率为3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伏灸能明显提高CVA的临床疗效,有效减轻患者症状,缩短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改善PEF和FEV1,减轻患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苏志谦 《中外医疗》2012,31(4):1-2,4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临床疗效,以求优化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案。方法将8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酮替芬治疗,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粉吸入剂联合酮替芬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患儿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以及2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随访半年,观察该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总有效率、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优于布地奈德粉吸入剂联合酮替芬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1):1579-1581,1584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血清IgE、白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小儿CV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均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研究组另行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E、IL-4和TNF—α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IgE、IL-4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gE、IL-4和TNF—α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FVC、FEVl改善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gE、IL-4和TNF—α水平与FVC、FEVl间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小儿CVA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干预血清炎性因子IgE、IL-4和TNF—α的释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刘兰海 《中外医疗》2016,(2):124-126
目的 分析肺力咳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0例小儿哮喘,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与观察组(35),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肺力咳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咳嗽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为22.8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哮喘采用布地奈德联合肺力咳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