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常怡勇 《求医问药》2010,(11):27-28
在我国,许多高血压患者只关心自己血压的高低,而很少注意自己的脉压差。那么,什么是脉压差呢?脉压差就是人体的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之差。例如,一个人的收缩压为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80毫米汞柱,那他的脉压差就是40毫米汞柱。正常人的脉压差应在20~60毫米汞柱之间,临床上将大于60毫米汞柱的脉压差叫做脉压差增大。脉压差增大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患者积极的降压治疗虽可以保护靶器官,却不能使卒中的发生率达到人们的预期目标。近期研究显示脉压差(Pulse Pressure,PP)的增高是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预报因子。我们对2003年1月1日-2004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进行观察以了解其与脑卒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患者积极的降压治疗虽可以保护靶器官,却不能使卒中的发生率达到人们的预期目标。近期研究显示脉压差(Pulse Pressure,PP)的增高是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预报因子[1]。我们对2003年1月1日 ̄2004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进行观察以了解其与脑卒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脉压差是指一个人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之间的差。当人的血压为120/80毫米汞柱时,其脉压差(PP)就是40毫米汞柱。研究表明,根据脉压差的大小可预测一个人的心脑血管是否健康,即脉压差大的人最容易发生脑卒中,其次是左心衰竭和心肌梗塞。目前,全世界65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3.8亿,到2020年,将上升到6.9亿,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总人数也将由现在的每年2800万增至4970万。在我国1991年的人口普查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为32.97%~51.49%。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会随人…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患者约30%伴有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被认为是独立于高血压之外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近年有报道脉压差增大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现就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脉压差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压差(P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1例AMI患者,根据PP分为正常组(PP30~50mmHg)和高PP组(PP〉50mmHg)。比较分析两组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情况、CK-MB峰值、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情况。结果两组的心律失常、心功能、CK-MB峰值、梗死后心绞痛、病死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脉压差增大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8.
脉压差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健烽 《河北医学》2006,12(4):333-33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脉压差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例,根据脉压差水平分为2组:正常组:脉压差=30~50mmHg;对照组:脉压差>50mmHg。对比分析2组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情况、心梗面积(CK-MB峰值)、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结果:两组的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心梗面积与病死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脉压差增大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不同成分对预测冠心病方面的作用。方法:对于诊断明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行冠脉造影的病人,对冠心病的临床上常用的其他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族别、吸烟(男性)、绝经(女性);空腹的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家族史进行配对,共30对,根据他们的冠脉造影(CAG)结果分冠心病组,正常对照组,使用配对的t检验两组间血压的不同成分的差异。结果: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在两组问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在中老年人与冠心病呈正相关,可以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酉素。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脉压差(PP)与心功能的关系. 方法:141例AMI患者按入院时PP大小分为2组:A组PP小于4.0~5.3 kPa (30~40 mmHg)70例;B组PP大于6.6~8.0 kPa (50~60 mmHg)7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在年龄、心功能、心率、血脂、性别、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差别. 结果:与PP小组相比,PP大组平均年龄大[(68.7±12.2)岁vs (62.6±12.2)岁],心功能差[(2.0±0.8)级vs (1.7±0.8)级],收缩压高[(17.8±1.9) kPa vs (14.4±2.0) kPa],舒张压高[(10.6±1.8) kPa vs (9.8±1.9) kPa],载脂蛋白B(apo B)高[(0.86±0.2) mg/L vs (0.72±0.2) mg/L], P<0.05~P<0.01,两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女性比例高(35.2% vs 17.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76±0.8) mmol/L vs (2.49±0.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31±0.4) mmol/L vs (1.15±0.5) mmol/L]和载脂蛋白A(apo A)高[(1.10±0.4) mg/L vs (0.97±0.2) mg/L],P均<0.0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心率[(82.3±19.8)次/min vs (78.0±20.1)次/min], 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在PP大组的AMI患者年龄大,心功能差,女性多,血脂紊乱多,收缩压和舒张压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百色市壮族人群脉压差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对百色市壮族人群进行随机分层整群抽样,对入选对象给予测量、记录血压,并随访3年,观察脑卒中发生情况,分析脉压差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结果入选2400例,失访24人,最终完成随访2153人;在完成随访的2153人中,共发生脑卒中51人;相比于老年人群(≥60岁),中年人群(40~60岁)脑卒中与血压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百色市壮族人群中,当人群血压水平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的时候,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值呈现正相关,且中年人群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3.
谢馨  何俐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3):299-301,30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后急性期脉压差(pulse pressure,PP)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2011年5月至2016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并诊断为ASI的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PP 30~59 mm Hg相比,急性期PP≥90 mm Hg与患者预不良(mRS:2~6分)相关(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性别、年龄、TOAST分型、NIHSS评分及舒张压校正后仍然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3.677;95% CI,(1.591-8.499);P=0.002].结论 ASI后急性期PP≥90 mm Hg与患者预后不良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脉压差的关系。方法运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37例正常血压者,40例单纯离血压忠者,41例高血压并发左心宣肥厚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左室质量测定、左室质量指数,脉压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脉压差在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组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高血压病并发左心宣肥厚与脉压差明显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16.
脉压差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脉压差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核素心血池扫描的方法,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高峰射血率、左室高峰充盈率、1/3充盈分数的测定,并比较不同脉压差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上述指标均随着脉压差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结论:脉压差增大可以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减退,其中首先影响到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最近卫生部发文在招工招生中取消血清乙肝项目的检测,保留肝功能检查。如果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再进一步检测乙肝项目,应如何看待ALT增高呢?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致人死亡的主要杀手,因而大多数人都会“谈癌色变”。尽管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仍然未能解决肿瘤的根治问题,但检查手段和技术的进步已使得肿瘤可以被早期发现。肿瘤治疗的实践表明,肿瘤发现得越早,治愈的机会就越多。因此,肿瘤的早期诊断已成为临床医师和普通百姓极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医院有没有效益,有什么样的效益,如何看待医院的效益问题是值得研究的。要明确上述问题,首先应明确医院的性质。无论是地方医院或是企业医院,其性质大体相仿,两者没有根本区别。有人说,医院是一个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笔者认为医院素来含有慈善事业的意  相似文献   

20.
人体内约有22种氨基酸可以进行转氨反应。各种氨基酸在进行转氨反应时,都需有转氨酶的参与。因此,人体内有多种转氨酶。目前,在临床诊断中常用的转氨酶是谷丙转氨酶。它是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在临床上,很多疾病都可引起转氨酶升高,甚至健康人也可出现。就谷丙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