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与中医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各2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以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组间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34/4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寻常型银屑病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分组试验,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在实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并观察心理护理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平均治疗效率有明显提高,两组数据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实行心理干预对于提高寻常型银屑病治疗效果具有明显作用,改善了患者的情绪,提高了生活质量,建议临床继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500万银屑病患者。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病因未明、慢性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病。按临床表现分为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最为常见,接近98%的病人属于此型。临床表现以银白色鳞屑皮损为特征,皮损多见于头皮、四肢  相似文献   

5.
山东地区寻常型、脓疱型银屑病与HLA-DRB1基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LA-DRB1基因与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9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6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并分析了其在各组中的分布.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组DRB1*7、DRB1*10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组HLA-DRB1*7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及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在发病机理方面存在共同的遗传易感基因,而后者又有其特殊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自身情况的基线水平;采用国际指标PASI评分值评价治疗后寻常型银屑病严重程度;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0例患者治疗前自身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SI评分值(治疗组t=6.405,P0.05;对照组t=4.3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74.2%,χ~2=2.72,P0.05,对照组为71.4%,χ~2=3.0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示治疗组的NB-UVB对于寻常型银屑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在避免常规疗法给病人带来的一些不良反应条件下,物理疗法NB-UVB照射可以和传统疗法(阿维A治疗)达到相近的临床疗效。结论 NB-UVB照射疗法可以降低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值,尤其在避免传统疗法引起的肝肾损伤等不良反应的条件下,对改善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2水平与治疗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IL-22水平,探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22水平与治疗转归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清中IL-2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中IL-2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2、4、6 w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与血清中IL-2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IL-22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血清中IL-22水平可作为评判疾病进展程度和预后转归的指标,临床上可作为疾病治疗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8.
某男,57岁。因躯干、双下肢散在暗红斑、丘疹、脱屑2周,于2005年10月7日就诊,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用曲安奈德等药外搽后无效,于2005年10月12日复诊。经反复询问得知1月前冠状沟左侧有一粒黄豆大隆起性皮疹,逐渐增大变红,自购红霉素软膏、氧氟沙星软膏外搽,未破溃。初诊前2周下  相似文献   

9.
孙文会 《山东医药》2009,49(34):112-112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中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主要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但疗效均不确切。2006—2008年,我们采用骨化三醇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5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颜敏 《山东医药》2011,51(22):90-91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皮损组织中ICAM-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ICAM-1水平和皮损组织中的ICAM-1阳性细胞密度。结果观察组进行期银屑病患者、静止期银屑病患者和对照组受检者血清ICAM-1分别为(485.0±67.3)、(421.6±58.2)、(296.0±59.1)μg/m l,皮损组织ICAM-1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16 769.52±1 935.79)、(13 654.35±1 564.00)、(10 271.60±1 292.51)个/mm2。血清ICAM-1水平及皮损组织中的ICAM-1阳性细胞密度观察组进行期银屑病患者高于静止期患者,进行期、静止期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均〈0.01)。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CAM-1水平及皮损组织中的ICAM-1阳性细胞密度升高,且升高程度与银屑病临床分期有关。血清、皮损组织的ICAM-1可作为监测银屑病活动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1.
沈秀中  邱莹 《山东医药》2011,51(38):91-92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静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95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3次/周。治疗组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10 mg静滴,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28天两组患者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4、28 d PASI评分分别为(24.32±3.74)分、(14.25±3.41)分、(3.81±2.64)分,对照组分别为(23.15±4.51)分、(19.92±4.25)分、(5.12±2.69)分。治疗组治疗后14、28 d PAS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治疗后28 d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7.54%,对照组分别为9、21、12、4例和65.21%,两组总有效率相比P〈0.05。结论薄芝糖肽静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正> 患者男,21岁,邹县刘麻村人。1989年5月1日被犬咬伤右下肢,处理伤口后即去山东省卫生防疫站买“组织培养人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疫苗)3支,常规注射。5月18日又去买第4、5支,因未买到精神比较紧张。在回家途中自述害怕、畏寒、腿凉、喉咙紧缩感。到家蒙被卧床,别人掀被便喊有风,冷。家长怀疑是狂犬病,便来邹县防病总站就  相似文献   

13.
45例狂犬病免疫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迄今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应用狂犬疫苗免疹接种预防,乃目前有效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在免疫预防狂犬病的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就我市收集的45例狂犬病免疫失败的资料作如下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1988年至1989年6月济宁(11个县市)市被狂犬咬伤后发病死亡的部分完整病历;济宁市传染病防治院的抢救狂犬病人中记录的病历。 (二)血清狂犬抗体测定:ELISA法,试剂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89001,血清1∶50稀释。DG-3022型酶标仪测定,波长为490nm。酶标板边缘效应带来的误差依照李树仁法消除,差异进行了校正。以P/n≥3.0为阳性,N=0.13。  相似文献   

14.
董玉苓  李青 《山东医药》2004,44(19):25-25
2000年1月至2002年11月,我科对99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采用斯奇康注射液及迪银片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sIL-2R、IL-2和TNF-α变化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PHKC—RV人体再免疫和狂犬病接触前预防可行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自八十年代初广泛应用原代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PHKC-RV,下称地鼠肾苗)以来,接种者较未接种者的狂犬病死亡率有了明显的降低,而且疫苗无严重的副作用。但是,传统的常规五针接种在14天才陆续产生抗体,45天达到抗体高峰,与近期发病的狂犬病预防不相适应。1987年Rodrigues报道了用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疫苗作接触前预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探讨地鼠肾苗作接触前预防的可行性,我们对7年内有地鼠肾苗接种史者进行了1支再免疫(下称再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相似文献   

16.
姜斌 《山东医药》2006,46(25):58-58
他扎罗汀乳膏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维A酸外用药物,其不仅可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而且可治疗寻常型痤疮。2006年3~5月,我们采用0.1%他扎罗汀治疗108例寻常型痤疮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微小RNA(miRNA)-155水平变化及其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平衡的关系.方法 选取9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PV组,根据银屑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n=23)、中度组(n=34)、轻度组(n=38),另选取同期56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测定外周血miR-15...  相似文献   

18.
<正>银屑病又称为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皮肤病,病程比较长,具有易复发的倾向。银屑病多见于青壮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红斑和鳞屑,多发于头皮和四肢,该病较难治愈,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的影响〔1〕。其中寻常型银屑病最常见,表现为多发性。目前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是适当的对症治疗可以控制病情〔2〕。本文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其疗效,旨在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2的水平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7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维A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取患者治疗前(T0)、治疗后2 w(T2)、治疗后4 w(T4)、治疗后6 w(T6)和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17、IL-22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血清IL-17、IL-2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17、IL-22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2 w、4 w、6 w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与血清血清IL-17、IL-2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中IL-17、IL-22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两指标可作为评判疾病进展程度和预后转归的指标,临床上可作为疾病治疗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0.
1979年,我们应用口服8—甲氧补骨脂素(8—MOP)合并黑光灯照射治疗14例银屑病,疗效满意。一、病例选择:男女各7例,年龄18~55岁。均为寻常型银屑病、泛发性皮损,病期5~20年,经多种药物治疗无效。二、方法:每次照射前2小时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